如何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百位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告訴你答案

2020-12-27 騰訊網

如何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百位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告訴你答案

關於科學知識的書我們已經推薦過許許多多,

有用圖像思維把知識體系具象化的,

有用漫畫形式緊緊抓住孩子眼球的,

有把自然科學寫成一本實踐手冊的,

有為了搞科普硬生生搞出脫口秀的……

現在的童書作家為了創新真的很拼了。

不過今天安利的這一套又是一種新的形式,

又是個隨手翻翻就停不下來的實力派。

它把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融入到了一個個有趣的科學故事中,

以科學家的經歷為主線,

引領娃進入一步步撥雲見霧的科學世界。

喏,就是這套《哇,科學有故事!》

這套書引進的是韓國知名經典教育品牌

大教教育的科學啟蒙叢書,

韓國教育部指定的科學輔導用書

在韓國獲得了不少獎項

旨在讓2-6歲兒童、7-14歲的中小學生

通過讀科學家的故事來認識一門科學,

並且掌握這門科學的相關知識。

問題式的情節推進方式

讓這套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輕鬆有趣。

與此同時,

書裡的知識點和中小學考綱相貼

等於是給娃做了一次系統的預習。

以生命篇《動植物的故事》一冊為例

最難能可貴的是,

出版社還不惜重金開發了

整套書相配套的科學動畫講解視頻

直接配套贈送,

給娃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

1

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融入故事中,

給娃「有血有肉」的科學啟蒙

這套書用科學家的故事給孩子講科學知識,

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會發現,

這些科學家在衣食住行中

似乎和自己曾想過同樣的問題,

那些改變世界的科學成就,

只要肯永葆好奇、付出努力,

似乎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比如在法布爾的故事當中,

少年法布爾聽見樹上傳來蟬

「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的鳴叫聲,

對蟬的發聲器感到好奇,

於是花了很長時間展開了對蟬的觀察。

最後他成為了全世界昆蟲學領域的奠基人。

這在大人們「不務正業」的行為,

直接奠定了法布爾後來成為昆蟲學家的基礎。

比如德國動物學家卡爾·馮·弗裡希

在觀察蜜蜂了的「舞蹈」路徑後,

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疑問:

「難道它們有

可以告知同伴哪裡有花蜜的方法嗎?」

要知道蜜蜂的大腦只有芝麻大,

會思考簡直是不可能的。

卡爾·馮·弗裡希卻立即投身於

對蜜蜂行為的研究之中,

並在之後為動物行為學領域

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

真實照片+趣味漫畫+形象圖表,

多方位展現科學知識

很多科學原理對孩子來說,

直接闡述還是太過難懂。

這套書除了把原理融入到故事當中,

更採用了真實照片+趣味漫畫

+形象圖表相結合的方式,

更具象地向娃展示科學原理。

每個故事的文末,

都會用圖譜的形式概括科學原理

書中除了有趣的漫畫,

更融入了大量真實照片

幫助娃多角度地理解。

在物理化學篇中,

知識要點會通過時間線串聯起來

發展的脈絡清清楚楚。

清晰有趣的圖示

向孩子展示複雜的科學實驗方法。

各種形式的結合毫無違和感,

充分向孩子展示科學家是如何思考的,

又是如何推進科學進程的,

真的超級能啟發孩子的科學思維!

3

用有趣的科學故事

串聯中小學必備知識點

這套書真的涵蓋了超級多課本裡的知識點,

而且如果親子共讀的話,

幼兒園的孩子也能結合大量圖示輕鬆理解,

一套讀下來等於是給小學至初中階段的

理化生科目來了一場系統的預習。

知識非常系統全面,

畢竟是韓國的教學輔導書。

物理化學篇和課本知識點對比

生命地球宇宙篇和課本知識點對比

比起課本中的平鋪直敘,

《哇,科學有故事!》顯然是對孩子來說

更易理解、更好消化的方式。

牛頓手把手教你製作彩虹

泰勒斯向你演示徒手發電

這樣一套既能培養孩子科學思維,

又能貼合剛需的有趣漫畫書,

兩套共24冊,分為《生命 地球 宇宙》篇

和《物理 化學》篇。

我們給大家要來了非常優惠的價格。

相關焦點

  • 贈書|火箭科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或許不能人人都成為火箭科學家,但人人都能擁有火箭科學家的思維。拋開艱澀的專業知識,隱藏在火箭科學一難懂學科背後的,是足以改變我們生活的、關於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的深刻見解。雙體實驗室今天開始,每月不定期會有贈書,今天這本圖書即為《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文末有有抽獎連結,歡迎點擊。
  • 這所學校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
    這所學校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 向科學進軍民小編說點亮孩子心中對科學的熱情,是每個科學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多年來,江山市城南小學科學團隊創新課程形式、開展多種多樣的科學體驗活動、培養科學教育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粒粒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的種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經驗吧!
  • 威爾遜教你如何成為科學家
    除此之外,他總是樂於分享,他寫了很多回憶恩師摯友的故事,他最初也正是因為遇到了一位良師益友才進入了科學的最高殿堂。如今,作為長者,他想跟年輕科學家聊聊60多年科學研究的經驗,說說科學以及科學生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此,他發出了厚厚一沓《給年輕科學家的信》。在信的開頭,威爾遜介紹了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 超級優秀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 10分鐘,讓您的孩子學會科學思考
    毛毛蟲學園已經為您準備了這部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的百度網盤資源:1、花一秒鐘把文章分享到你的圈子裡2、將分享截圖發送到毛毛蟲學園3、後臺回復「烏鴉 免費獲取排名前1%的孩子,不是靠天賦,不是靠智商,往往靠的是思維方式
  • 超級優秀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 10分鐘,讓您的孩子學會科學思考
    「思考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不是尋求某個由誰訂定的標準答案,而是深入思考,主動求出解答的能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思考」和「思考什麼」的過程。如果我們習慣於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時間一久,孩子的思考力逐漸弱化。當孩子對「灌輸式學習」厭煩時,很可能會出現一個可怕現象:「學習終點」,即孩子離開學校後就不願意學習了。
  • 超級優秀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 10分鐘,讓您的孩子學會科學思考_能力
    ~之前,一部科普益智短片,火爆各大老師和家長圈,看完第一集後,老師和家長們就忍不住下載,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和孩子。這部科普短片,是我國從日本NHK教育頻道引入的《像烏鴉一樣思考》。在感嘆烏鴉智商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向烏鴉學習,學會「像烏鴉一樣思考」呢?這部紀錄片運用一些物理科學知識,通過科學思考的四個步驟:觀察、假設、實驗和評估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它用幽默的方式展示了前三個步驟,最後一個「評估」則留給孩子們思考。
  • 演一個科學家,要背哪些臺詞?-提出研究假設
    你可以先讓他想出幾個來然後再告訴他,他想出來的就叫做研究假設把下面這段臺詞背下來。你(科學家):你剛剛說了個研究問題,你自己覺得答案是什麼?學生:我問的是「喝咖啡能不能減肥?」,我覺得應該能。哦哦,等等,也許不能。你:你回答了自己的研究問題,這個回答就是你的研究假設了。
  • 為何思考問題時,腦子裡總像有個人在說話?科學家給出解釋!
    為何思考問題時,腦子裡總像有個人在說話?科學家給出解釋!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現很多很神奇的事情,例如當我們默念文字或者在思考的時候,腦海中都會存在一個聲音,這個聲音一直在迴響。一直以來困擾著人們,科學家們對此也經過潛心的研究,並得出答案。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刨根問底,這樣做你可能培養出一個科學家哦
    「…… ……」你一定很好奇他們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從哪兒來的!而且為什麼寶寶們這麼喜歡刨根問底,直到把你問到啞口無言,編都編不下去了。不僅如此,有時候孩子問的問題很有深度,比如地球距離月亮有多遠;宇宙的盡頭在哪裡;當然還有一些令你尷尬的問題,比如,我從哪裡來。首先啊璐璐要恭喜你了,你的孩子求知慾很強,是個好苗子。孩子七八歲的時候語言能力已經成型,可以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 一個普通父親是如何啟蒙兒子成為「超級科學家」的?
    小男孩立刻表情有些輕蔑:「那是只棕色畫眉鳥,你爸爸怎麼什麼都不教你。」父親看著鳥說:「它是brown throated thrush,中國叫棕色畫眉鳥,葡萄牙語叫tordo,義大利叫mughetto marrone,日本叫ブラウンツグミ,現在你知道這隻鳥叫什麼了。」「但是你現在對這隻鳥依舊一無所知,你只是知道了不同地方的人如何稱呼它而已。現在,讓我們來好好看看這隻鳥,觀察它在做什麼。」
  • 印度最「神奇」村莊,200村民長相一樣,科學家5個字說出答案
    如今整容技術非常發達,很多人為了追求美,或者喜歡某個明星,就希望能長得與他們一樣,就會去整容。整容的人確實會有些部位長的相似,但是你是否見過除了雙胞胎之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呢?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是一件事,印度最「神奇」村莊,200村民長相一樣,科學家5個字說出答案。
  • 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明白了
    生命是宇宙誕生138億年以來出現的最神秘最複雜的事物,無人知道宇宙的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也無人知道地球最早的生命是如何出現?更無人知道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是如何一步步完成進化演化,最終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對於此,科學家也很難給出肯定的答案。有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人類的壽命可能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定了,我們無法決定自己能夠活多久,這是怎麼回事?相信很多朋友在現實世界裡也會發現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那就是有的家族,成員的壽命普遍都比較長,只要不是得一些嚴重的疾病,基本都是能夠活到百歲以上的老人。而有的家族,成員即使一生沒有得什麼嚴重的疾病,壽命也不會很長。
  • 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人在生與死之間可能存在短暫的意識,即使在死亡之後,大腦的思考和意識也不會立即消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經歷了出生、發展、衰老和死亡這四個階段,沒有一個物種能長生不死。即便是現在的人類醫學很發達,我們也只能延年益壽而不能達到永生。生老病死似乎是大自然的鐵律,任何生物都無法打破。
  • 傳說中的鬼神之論,世界上真實存在嗎?英國科學家找出答案!
    傳說中的鬼神之論,世界上真實存在嗎?英國科學家找出答案!人死後到底會去哪裡?這是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探討的問題,有很多人認為人死後會進入五維空間,然而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五維空間真實存在。人類生活在三維空間中,對更高維度空間的一切一無所知。
  • 超級優秀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讓孩子學會觀察和獨立思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非常適合鍛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資源《像烏鴉一樣思考》,這是日本NHK教育頻道專門給孩子製作的一檔科普紀錄片,在豆瓣上一直憑藉9.3的高分霸榜。每集10分鐘,一共20集,紀錄片從烏鴉喝水的寓言故事出發,通過科學思考的四個步驟:觀察、假設、實驗和評估,來引導孩子進行思考並告訴孩子「如何思考」和「思考什麼」。
  • 「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讓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孩子的心靈
    在眾多的少兒讀物中,講述科學家故事的少兒圖書屈指可數。有關中國科學家的圖書更是少之又少。而以繪本形式呈現,圖文並茂地講述中國科學家故事的圖書目前幾乎見不到。最近,一套講述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事跡的原創繪本系列叢書的出版彌補了圖書市場這方面的缺憾。這套叢書就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
  • 《山海經》記錄的是真實世界嗎?科學家看到書中地圖後,得出答案
    很多人都覺得《山海經》其實就是一本小說,類似於現代的科幻小說,都是一些想像之類的書籍,但是經過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山海經》其實是一本具有研究價值的書籍,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的一些地理位置以及習俗等等,是一本有重大意義的書籍。
  • 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這4種表現,好好栽培,沒準養出一個科學家
    通常右腦發達的人具有出色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能在學術研究中帶來靈感和創意,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在靈感和想像力中得到答案。而且右腦在記憶力方面能夠提供較大的幫助,所以右腦發達的人很多最後成為藝術家和科學家。
  • 5名嬰兒、36位科學家、1年拍攝——這部紀錄片,教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
    當我們看著一個嬰兒,我們忍不住會想,他們是如何長成未來新世界的主人的?他們的個性又從何而來?他們是如何成長為日後的自己?而這些答案,就存在於這個幼小的身體裡,這很難不令我們感到神奇。今天,讓我們試著,從他們人生最初的第一年,來尋找一些答案。
  • 親歷者給出答案,科學家有些興奮
    親歷者給出答案,科學家有些興奮人類如今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非常高級了,但是仍然跳不出死亡的結局。不少的人都對死亡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正是因為對死亡的不了解,所以才會對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懼。可是死亡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人類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呢?而人類在死亡的前一秒,又會看到什麼?真的是像放電影一樣,將生前畫面重新回顧一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