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顧了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真的是感慨良多。
無論是將作品中的符號具象化還是抽象化,都能得到不同的啟迪:
有超前對娛樂至死的諷刺;
有對烏託邦的桃花源,與現實世界的思考;
有人們內心的抉擇,安樂還是憂患,自由還是安穩;
有突破和樂觀……
人生百味能匯聚到這麼一部電影中,不愧為優秀的奧斯卡電影。
說到突破,是楚門抵達了世界的邊緣,是那個離開這個拍攝場地的小小的門。
當導演問起你真的決定了嗎,楚門回以往常一樣的笑容,沒有憎恨,謝幕式的說出那句:
假如再也見不到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
轉身離開,沒有猶豫。
而這扇門,就遠遠不止是一扇門,它是個人生的突破,是舊的結束,新的開始。
如這樣的象徵意義,在各種影視動畫中很常見。經過多年觀看的套路洗禮後,我們可以率先得出一個結論:
突破自我是最難的。
於是會有各種陰影啊,心魔啊,這種矛盾的存在,其天然的戲劇性就很適合用來創作。
所以,本期來講講,在一些國產動畫中,出現過的"這扇門"。
01選擇與認清
這扇門你走不走,開不開,兩個選項成為一個選擇。有時我們或許知道兩個選項的區別,有時我們對這兩個選項一無所知。有時是主動、有時是被動。
如楚門,導演明確告知,外面的世界遠比他為楚門營造的世界,要危險的多。此時,兩個選項是清晰明了的、主動的。
再如動畫《大魚海棠》中,椿或許不知道自己為了鯤可能會給他人造成災難,但湫看到了椿的所作所為,不僅暗地將椿犧牲掉的壽命換了回來,也選擇了成全椿,將她送到了人間。
這選擇的後果湫簡直再明白不過,對於選擇,他選了堅持自己的內心。
《京劇貓》中各路角色的死亡,幾乎都是犧牲、主動的:為愛情、為親情、為責任、為友誼,犧牲與否,這主動權都在自己的手中。犧牲的義無反顧,也是我們為之落淚的原因。
這些人對於「這扇門」是清楚的,抉擇的依據,就在於是否能夠認清現狀,認清自我,認清內心。
02突破與勇氣
推開這個動作是需要勇氣的,無論是否知曉門後是什麼,光著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坎兒。
《凸變英雄》中,對於英雄的定義,是在「套娃」次元中所探討的。動畫中現實世界裡,英雄是為家庭奔波的父親;動畫中的虛構畫本世界,英雄是為小敏,站起來與魔王戰鬥的伢叔。
面對大魔王的強大,一直以來幾個外星入侵者的解決,簡直可笑,伢叔發現自己的弱小,根部不可能拯救世界。
而他愛的女兒給了他對抗世界、對抗魔王、對抗疾病的勇氣。
而偏向熱血一點的番劇,對於這種突破式的「心門」是更加常見的。
如偽子供向番劇《京劇貓》,主角團的升級不只是在技能上的,更是在內心上。
目前上,有主角大飛,突破了曾經因為自己使奶奶眼盲的心魔;武崧突破了因為自己致使師父唐明離開的心魔,最終選擇為團隊而說出真相,並被包容著原諒。
有時候,可能因為一場意外,或許另外一場溫柔,而生出的負面情緒,往往需要來自外界的溫柔,獲得救贖,有了去戰勝,去「開門」的勇氣。
不得不說,各種「門」或具象,或抽象的表達真的很精妙。兩難的境地或許在動畫中被營造的極具衝突,但在我們自己身上,可能同樣會有不少這樣的「小門」。
可能我們的生活遠不如這些作品,來得那麼壯烈精彩。
但或許,推開一扇門,就能獲得一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