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VOICE | 未來主義宣言

2021-02-19 南之山書店NBOOKSCLUB


一直以來,南之山書店關注性別議題,鼓勵享受生活,不斷探索著今天是如何被歷史塑造,並對未來保持著持續的好奇與關心。南之山選書挑書的取向與偏好,代表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態度。「N VOICE」 新欄目的推出,將圍繞我們最關心的議題為大家進行書籍推薦,發出來自南之山的聲音。

「N VOICE」第四期,我們來聊聊關於明日世界的想像,暢聽未來主義宣言。

已然人到中年的八零後、即將跨入三十的九零後,談論未來似乎已經成為了某種奢望。現實的壓力讓大多數已無暇去思考、哪怕只是想像一下「未來」——我們只對可掌控的時間跨度擁有足夠的興趣,其餘的都是「不成熟」、「不理性」、「不經濟」。到底需不需要利用有限閒暇,來暢想一下未來?不想給出老生常談的建議,不妨借用一些好書做引子,來嘗試做些更深入也更有價值的探討。思考「未來」最基礎的作用其實就像呼吸之中的「吸」:吐故納新,故是通過吐來完成;而新則是藉由納來實現——思考、或暢想未來,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在漫長而厚重的現實行走間隙,喘口氣,抬頭看看路,然後繼續走。而思考「未來」最重要的作用應該就是構建我們自身的行為與時間之間的關聯,從而獲得我們最需要的行為「意義感」。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唯有人類才擁有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能力,但最新生物學研究已經在動搖這個根深蒂固地成見,動物的行為也是具有未來感的。只是,動物的未來感可能是更多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更多去思考一年跨度內的「未來」;人類的未來感則超越了這個基礎,會建立在意義的基礎上,也會思考更長的時間跨度。正是這樣的未來感,才促使我們在演化路途中走得更快,成為如今的主宰物種。關於「未來」我們常常會有的三個疑問,將成為今後一系列好書推薦的線索:身處這樣的世界,我們多數人又會經歷什麼樣的生活狀態?這一次,我們選擇了這樣的三本書來作為三個疑問的初始思考,《烏託邦的故事》、《日本新中產階級》、《呼吸》。

我們不知道未來長什麼樣,但從來都不缺乏想像未來的能力。

我們無法知道未來真正的面貌,但描繪未來的樣子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有一個概念我們會用來形容這些被描繪出來的未來,烏託邦。烏託邦似乎很容易被和空中樓閣這樣不切實際的概念捆綁在一起,帶有一絲空想的貶義。可是,為什麼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烏託邦就像是一個形影不離的影子,出現在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這就是烏託邦這樣的未來世界構建出來的意義感,給了身處變革之際的人們以脫離已知舊秩序,迎接未知新秩序的足夠勇氣。一條由一個個烏託邦串聯起來的虛構鏈條,卻形成了半部人類歷史,這是思考未來的偉大歷史意義。推薦這本美國著名歷史學者路易斯·芒福德的《烏託邦的故事》,作為未來圖景章節的開篇之作,是想在開啟暢想未來旅程之前,回頭看看我們人類的「暢想未來史」。

回答第一個問題或許我們還能依託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回答第二個問題似乎就需要一些基於現實的推導能力。

 

談到生活狀態,一定是和某個特定地域相關的話題,哪怕是在如今這個扁平的全球化時代。我們仍然能夠發現同一時空下生活著「不同時間」。

 

所以,我們在尋找未來生活狀態的答案時,有可能它已經以某種形態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另一處。

 

推薦一本成書於40年前的社會考察報告,作為第二個疑問的一種解答,也是出於這樣的思考和探討。

 

傅高義,《日本新中產階級》,又一位美國歷史學者,又一部歷史的人類學調查報告,卻應該成為構成今天正在成形的中國新興城市中產階級的廣大八零、九零後值得去了解的未來生活狀態報告。

 

雖然書中的日本年輕中產與如今的中國年輕中產面對的時代不同,技術、觀念、生產力都大相逕庭。但是,同樣的脫離了階層、圈層禁錮的兩代人、同樣通過升學獲得主要的工作機會、同樣面對著自由高流動性社會形態,職場、家庭、婚姻、戀愛都與各自的前代人有著本質的差別——那代日本年輕中產所做的選擇,無論結果的好壞,或許可以為如今中國年輕中產的焦慮與困惑,提供一些思路與參考。

3


無論未來我們會面對怎樣的圖景、過上怎樣的生活,影響這兩者的根源都來自我們做出怎樣的路徑選擇。開篇最後一個疑問更像是一道選擇題,擁有無限選項、卻通向已知結果的選擇題。如果說前兩個疑問更像是在想像一個整體的、概括的、有些距離的場景,那最後一個問題就直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我們會帶著怎樣的心態上路。針對這個主題,我們回歸到「未來學」本身的文本上,推薦一本特德·姜新近的科幻短篇小說集,《呼吸》。特德·姜已無需過多介紹,在科幻文學界已然擁有可以稱得上赫赫的名聲。這本集子延續了他之前的風格——較之常規意義上更重技術遐思的科幻文學,特德·姜更擅長重意義探索的「未來哲學」。其中的同名短篇《呼吸》,嫁接在一個機器人的世界,卻運用了日常生活最常見的要素「呼吸」,探討了一個永恆的命題,熵——呼吸,創造了延續生命的動力,卻也成為了一切最終停滯的推手。面對這樣的已知結局,是選擇嘗試去打破宿命,卻加速了結局的到來;還是安然接受,在有限時間內尋求獲得無限的意義?這樣的命題追問,不僅是面對每個個體,同樣也是面對整個族群。

 

未來是一個可以引發無限遐想與無限討論的話題,沒有指向、沒有終點。2019年似乎又走到了一個時代轉折的檔口,許多領域都表現出了這樣的徵兆。技術上,5G的來臨、區塊鏈的方興未艾、無人駕駛的實際應用投入,包括仍舊佔據話題焦點的AI人工智慧,似乎都在嘗試著描繪一種令人無限遐想與憧憬的未來生活:我們人類能生活得更加富足、平等、自由。與技術相對,在政治、經濟領域,我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困局與挑戰,衝突、敵對、動蕩、危險,似乎每天都在世界的任意角落上演。每個個體都很難說能完全地隔岸觀火——我們都在經歷關乎自身的「寒冬」。看上去難以調和的矛盾,恰恰又是不斷前行的基調。當外部圖景與生活想像出現分歧,懷揣著什麼的心態去做出適合的路徑選擇,將決定我們真正能夠實現出怎樣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在豐子愷翻譯中輕輕飄過的「未來主義」
    1909年2月20日,義大利詩人馬裡內蒂在巴黎《費加羅報》發表了《未來主義的創立和宣言》,歌頌新科技,以及由此產生的速度、功率和運轉之美,提倡暴力和衝突,號召橫掃一切傳統的文化、社會和政治的價值標準。宣言充滿了激情與浮誇,極具煽動性和進攻性。1913年,馬裡內蒂遊歷俄羅斯,與當地的先鋒團體廣泛接觸,為俄國的未來主義打下基礎。然而,發生在俄羅斯的未來主義運動遠遠超出了義大利的胎膜。
  •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未來主義是20世紀初出現於義大利,隨後流行於俄、法、英、德等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流派。1909年2月,義大利詩人、文藝評論家馬利奈蒂在《費加羅報》上發表《未來主義的創立和宣言》一文,標誌著未來主義的誕生。馬利奈蒂總結了未來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包括對陳舊思想的憎惡,表達了對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熱喜愛。
  • 凱特·布蘭切特聖丹斯發宣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其中,凱特·布蘭切特一人飾演13個角色的《宣言》(Manifesto)備受關注。影片是德國藝術家、電影導演朱利安·羅斯菲爾德執導,原本是13個短片,共130分鐘,曾作為裝置藝術在柏林的美術館展出。這次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的是90分鐘版本。  「歷史上的藝術宣言能否影響當今社會?」這是電影《宣言》提出的問題。
  • 朱利安·羅斯菲德 | 宣言 Manifesto 今年最值得去看的影像裝置展
    -09(澳大利亞) / 2017-05-10(美國)片長: 95分鐘又名: 反藝術宣言(港) / 凱特布蘭琪:宣言13(臺)| 關於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1965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現生活工作於柏林,是一位德國藝術家和電影人。
  • 未來主義美學的穿越之旅
    許多年之前,當你在《紅色警戒》中將邪典笑容塗裝的基洛夫空艇和天啟坦克成群開進敵人老家的時候,你完全不會發覺,未來主義美學已經間接通過電子遊戲影響了包括你在內的千千萬萬青少年。實際上早在二戰時期,蘇聯就已經製造出科幻感十足的武器了。
  • AME乾貨|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一人分飾13個角色的影像大作《宣言》(MANIFESTO),順便帶你複習一下20世紀的當代藝術史
    你要籤名,要吶喊,要詛咒,要證明你的困惑和極端……《宣言》香港版海報這次要介紹的是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Julian Rosefeldt)的作品《宣言》(MANIFESTO),《宣言》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由13個同步播放的視頻構成的影像裝置作品,另一個則是剪輯過的電影長片版本。
  • 荒誕的復古未來主義時裝有多招人愛?
    近年來,Gucci LV Prada等一眾超大牌都開始競相推出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風格的大秀。為什麼他們都盯上了這種風格?『』蒸汽朋克『』、『』柴油朋克『』、「真空管朋克」、『』原子朋克『』『』賽博朋克『』、「合成器浪潮」,這些風格都屬於復古未來主義這個概念的表現形式。「未來主義」好理解,可是「復古」的同時怎麼又能「未來」呢?
  • 非裔未來主義視域下的《黑豹》解讀
    非裔未來主義視域下的《黑豹》解讀武玉蓮 呂 莉(天津大學 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天津 300350)[摘要] 科幻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利用非裔未來主義的創作視角,在非裔未來主義人才觀、科技觀和歷史觀思想的指導下,塑造了一個由「超級黑人」主導、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並且處於人類歷史發展中心的另類非洲形象。
  • 不了解「非洲未來主義」,你就看不懂《黑豹》
    關於非洲未來主義,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說的: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涵蓋了一種文化美學、一種科學哲學和歷史哲學,非洲/美國非洲裔文化與技術的綜合發展。《黑豹》服裝設計指導Ruth E.Carter把非洲各地文化符號結合了現代服飾設計,製造出了「非洲未來主義」服飾美學:
  • 還有你不知道的磁帶未來主義
    然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不是賽博朋克,也不是蒸汽朋克,而是另一個大家經常見到相關元素卻很少專門拿出來討論的科幻風格題材:Cassette Futurism — 磁帶未來主義。什麼是磁帶未來主義?大家先看張圖,腦中有個大概印象再說。當我們討論起磁帶未來主義時,裡面包含的元素往往都是以 70、80 年代的電子產品為主。
  • 長城歐拉好貓玩跨界 大咖現身解讀復古未來主義
    復古未來主義,跨界營銷玩出花據悉,在8月28日北京黑糖盒子藝術中心現場,長城歐拉"喵星球設計院"院長艾蒙·德爾塔將代表長城歐拉"專家天團",與到場媒體進行深度對話,針對歐拉好貓的獨特美學概念、個性時尚外形、高端內飾品質和精良製造工藝等方面進行全面解讀,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歐拉好貓獨具一格的"復古未來主義"風格。
  • 凱特·布蘭切特如何演繹13種宣言?
    獨特的宣言由13個同步播放的視頻構成的電影裝置《宣言》,是一種向藝術宣言致敬的方式。《宣言》汲取了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藝術家和其他藝術家團體、流派的寫作文本,同時還涉及到獨立藝術家、建築師、舞蹈家和電影製作人的沉思。
  • 韓劇《Voice》什麼時候更新?韓劇《Voice》大結局及分集劇情介紹
    韓國電視劇《voice》以懸疑為特色,備受好評,韓劇《voice》什麼時候更新?該劇講述守護犯罪現場黃金時間的112報案中心隊員們,妻子因意外事故去世的刑警武鎮赫(張赫飾)與112報案中心隊員姜權珠(李荷娜 飾)一同追查殺害家人的連鎖殺人魔的過錯中,解決事件的故事。
  • 林勇新:南海宣言是南海局勢的「穩定錨」
    中國-東協國家於7月29日在天津舉行了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簡稱南海宣言/DOC)第九次高官會,各方在加快落實DOC、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  (林勇新,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所副所長,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http://star.news.sohu.com/20150731/n417894897.shtml star.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侃爺和Virgil用「奇怪的新品」,詳解什麼是Riri也熱愛的「非洲未來主義」
    如此先鋒的輪廓,也代表他們對著 Afrofuturism(非洲未來主義)的嚮往和實現,直至如今,也成為 Rihanna、Bloody 等人的時尚選擇。無獨有偶,日前 LV SS2021 中,Virgil 以黑人爵士音樂家、Sun Ra 所推崇的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作為設計精神之一:帶來了一款外形簡潔、側面帶有 LV Monogram 標誌的「 雷射 」先鋒墨鏡,
  • Talpa訴《The Voice of…》商標侵權案今日開庭
    Talpa又一次獅子大開口,要求模式費跳漲至2000萬美元,並將100多個從未聽說過的節目模式捆綁the voice of一同售賣。這一無理要求自然遭到了拒絕。  為了在中國掠取暴利,Talpa選擇繞道。他挑動了一家在A股上市的中國製作公司——唐德影視——來作為抬價的跳板。
  • 湖工之聲|非洲未來主義,你想像過嗎
    在討論黑豹時,就不得不提及一個叫非洲未來主義的概念,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這個概念聚焦於非洲,也就是主體為黑人文化來設想其可能發展的藝術,人文以及科技。傳統的歷史觀念認為,非洲本土的黑人文化是一種被「洗劫」了的文化,西方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掠奪和殖民不僅僅給當地的人民和經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也徹底摧毀了當地孕育新文化的可能。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巴西:《食人族宣言》
    1909年,馬裡內蒂在他轟動文壇的《未來主義宣言》(Manifesto del Futurismo)中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安德拉德被深深地吸引了,因為他一直在尋找與許多巴西文學前輩的外省現實主義不同的路徑。
  • 凱特·布蘭切特一人分飾13角,《宣言》一次看個夠.
    宣言,2015,13頻電影裝置,彩色雙聲道 @JulianRosefeldt顧名思義,《宣言》汲取未來主義、達達主義和其他藝術家團體或流派的寫作文本等。「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展覽現場布蘭切特或高聲吟唱,或改換口音朗誦,將激昂憤怒、富有青春朝氣的宣言引入令人意想不到的當代日常語境中。
  • sound和voice到底哪個才是「聲音」?
    中文中的 」聲音「, 在英文中有 "voice" 和 "sound" 兩個不同說法,那麼,這兩個詞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指人發出的聲音、嗓音,如說話、唱歌的聲音或笑聲等。eg:I really like your voice.我好喜歡你的聲音She's so good at si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