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崢嶸歲月 |《抗日名將王德泰》
憶崢嶸歲月 |《抗日名將王德泰》 2020-11-11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澤花:家鄉的抗聯故事
愛好文學,作品散見於北大荒日報、北大荒文化,象山詩詞,言志詩詞等報刊雜誌與各大公眾平臺。家鄉的抗聯故事我的家坐落在穆稜縣下城子鎮朝陽村,往東翻過一座山是懸羊砬子抗聯密營,往西翻過一座山是古榆樹抗聯密營。小時候的我經常跟著父母跑山挖野菜,撿蘑菇。
-
《天道王》主創齊聚黑龍江首映發布會 重溫戰火紛飛歲月的愛國心
首映活動領導現場合影 在鐵力市行政服務中心首映新聞發布會上,鐵力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力豔在致辭中闡述,我們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能夠生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鐵力市作為東北抗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把抗聯精神展示給世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繼續強文旅融合,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優秀的影視創作。鐵力市地處小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交匯地帶,資源稟賦十分優越。銘記民族歷史,謳歌抗聯英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千千萬萬的英雄,在這和平的年代,我們時刻保持居安思危,我們歌頌英雄,緬懷英烈,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全國聯友同題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山西平陸 劉科元張貫一、楊靖宇、馬尚德,抗日拋顱名將,終彈盡糧絕,吞棉咽草仰天笑;小倭寇、大漢奸、賊走狗,國亡家破禍根,定殺絕斬盡,黑水白山黙首銘。 008.黑龍江大慶 聶丹黑水白山,臥雪餐棉真戰士;腥風血雨,捨生抗日大英雄。 012.
-
紀錄片《一代名將劉亞樓》在福建武平首映
國際在線城建頻道消息:為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鬥爭精神,緬懷劉亞樓將軍,激勵廣大人民凝心聚力、奮力譜寫老區蘇區強縣富民發展新篇章,11月23日,紀錄片《一代名將劉亞樓》在新中國開國上將、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誕辰110周年之際於福建武平首映。
-
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
部隊中有許多從關內流傳來和自己創作的抗日歌曲,指戰員們高唱這些抗日戰歌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我們是東北抗日聯合軍,創造出聯合軍的第一路軍。桌球的衝鋒殺敵繳械聲,那就是革命勝利的鐵證。正確的革命信條應遵守,官長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鐵般的軍紀風紀要服從,鍛鍊成無敵的革命鐵軍。」這首《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於1936年7月抗聯第一路軍成立之後創作。
-
《天道王》在京舉辦發布會 爆燃史詩弘揚抗聯精神
抗戰片呼和平 《天道王》獵豺狼作為一部熱血昂揚,展現愛國情懷的抗戰題材大片,《天道王》以東北抗日聯軍為史料,以中國抗日戰役中以少勝多最著名一次戰役——「烈士山戰役」為淵源,主要講述了抗戰時期,東北深山獵人奮起抗日救國,為掩護東北抗聯總部撤退,頑強狙擊日軍,譜寫驚天動地抗日史詩的故事。
-
反戰大片《天道王》致敬抗聯英雄 十二獵戶上演壯烈史詩!
,深山獵人為掩護東北抗聯總部撤退阻擊日軍的故事。 《天道王》以中國東北獵人加入抗日聯軍,與敵軍展開慘烈戰鬥為故事主線。不願做亡國奴的獵人們,1937年在抗聯的感召下加入了抗聯舉起抗日救國大旗,成為主力,與敵軍鬥智鬥勇。1938年日軍蓄謀大討伐,獵人出身的十二名戰士用生命全力阻擊敵人,為抗聯總部突圍和群眾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為了紀念抗聯戰士們,2015年國家公布抗日英雄名錄,抗聯十二名烈士名列第一位。「烈士山戰役」也成為中國抗日戰役中以少勝多最著名一次戰役。
-
紀錄片《勇敢者的徵程》2021年將在吉林紅石開機
以「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外宣記錄片《勇敢者的徵程》將於2021年1月在紅石國家森林公園東北抗聯蒿子湖密營開機拍攝。11月22日,承制紀錄片的五洲傳播中心製片人郭子楠和美國探索頻道導演等一行4人在樺甸市委宣傳部及紅石國家森林公園負責人陪同下,來到東北抗聯蒿子湖密營現地調研、採訪和拍攝。
-
抗戰大片《天道王》在京舉辦發布會 爆燃史詩弘揚抗聯精神
銘記民族歷史,謳歌抗聯英雄。由馮鵬任總策劃、白雪公主任製片人的重大抗戰歷史題材影片《天道王》於5月18日在京舉辦全國首映禮。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王淑英教授,北京啟泰文化發展集團丁楠及廣電相關領導出席了首映禮。導演苑本立攜主演陶紅、廉倢、徐敏亮相現場,暢談該片拍攝歷程及感悟。苑本立表示,這是一部表達「幸福來之不易」的電影。「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電影裡,他們在阻擊外來侵略的敵人。
-
電視劇《烽火丹心》即將組織拍攝 展現抗聯名將風採
據軍旅作家宗潭介紹,這部電視劇根據抗聯英雄王明貴的真實事跡先後到黑龍江朝陽山、內蒙古阿榮旗等地進行採風創作,實地走訪了抗聯老戰士和抗聯烈士後人,在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東北抗日聯軍以林海雪原為家,鏊戰叢林,不屈不撓,積極出擊
-
《露營之歌》作者、抗日名將李兆麟,擊敗日寇後,卻死在同胞之手
有一位抗聯將領。少年時,他曾橫掃千軍,戰友犧牲時,他高喊復仇,還我河山。艱難困苦時,他卻微笑著說,天將破曉了,太陽會給我們溫暖。這個人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李兆麟將軍。李兆麟,原名李超蘭。除了指揮部隊,李兆林在抗聯部隊更重要的任務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為了培養抗日的後備軍,他在部隊裡創建了抗日軍政學校,而為了鼓舞士氣,他創作了大量反映抗聯生活的歌曲。這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就是露營之歌。
-
【速看】推動文旅融合,弘揚紅色文化!延邊州首批「紅色打卡地...
主要展示了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啟蒙教育、反日抗日、新中國成立等場景和延邊的歷史、發展脈絡。延邊博物館位於延吉市長白山西路8627號,1994年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評為國家級二級博物館,2015年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年接待觀眾近20萬人次,是延邊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的重要場所。3.
-
楊靖宇:白山黑水間的抗日英雄
抗聯戰士們剝下樹皮,刻上一句句振聾發聵的信念與口號:「抗戰到底!」「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楊靖宇將軍塑像1932年11月2日,受中共滿洲省委委派,共產黨員馬尚德作為巡視員,來到南滿地區的磐石、海龍檢查指導工作。正是在這裡,馬尚德改名為楊靖宇,開始了作為民族英雄楊靖宇的抗聯歷程。
-
抗戰片《天道王》羊城發布會落幕 銘記歷史弘揚紅色文化!
,以中國抗日戰役中以少勝多最著名一次戰役——「烈士山戰役」為淵源,主要講述了抗戰時期,東北深山獵人奮起抗日救國,為掩護東北抗聯總部撤退,頑強狙擊日軍,譜寫驚天動地抗日史詩的故事。 致敬民族英雄 弘揚抗聯精神 《天道王》以中國東北獵人加入抗日聯軍,與敵軍展開慘烈戰鬥為故事主線
-
此人是抗日名將,只因叛徒出賣而犧牲,日軍都為其感到不值
而此人是抗日名將,因叛徒出賣而犧牲,日軍皆為其不值! 在反日偽軍「討伐」作戰中,對於楊靖宇抗聯部隊傷害最大的叛徒事件,是抗聯一師師長程斌的叛變,作為楊靖宇最親近的人
-
東北抗日聯軍共有多少個軍?領導人是誰?你知道他們最後的結局麼
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前身是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於1936年3月改編成立。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任政治委員,下轄3個師、1個教導團。王德泰1907年5月23日出生於遼寧大石橋,1932年,參加延吉抗日遊擊隊,先後任遊擊隊小隊長、中隊長、大隊參謀長等職務,成為延吉遊擊隊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
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 第六集 《血戰黎明》
以佳木斯為核心的三江地區曾是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主戰場,是抗日聯軍的發源地,是東北抗日戰爭的主要根據地。
-
抗聯司令趙尚志打仗有多聰明?曾以傷亡7人的代價,消滅300日軍
九一八歷史紀念館彼時,東北抗聯最傑出的兩個將領自然是楊靖宇和趙尚志,威名赫赫。兩位大英雄之慷慨壯烈,連兇殘的日軍也為之動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就活躍在東北抗戰的最前線,先後擔任北滿珠河反日遊擊隊隊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等職。
-
紅色作品·抗戰故事|抗聯女戰士李敏的風雪徵程
劇中抗日英雄李梅的原型,即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最早提出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光輝歷史由8年改為14年並納入全國中小學教科書的建議。2018年7月,李敏去世。近日,記者走訪了李敏的後人,聆聽了在血與火的鬥爭中,這位抗聯女戰士的英勇事跡,深刻體會到抗戰精神的不朽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