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刊:中國不會按照「美國模式」崛起

2021-01-10 搜狐網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23日刊登題為《中國不會按照美國的模式崛起》一文,作者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亞當·圖澤。文章稱,按照某種標準衡量,美國即將把世界頭號經濟體的位置拱手讓給中國。

  文章稱,一些人認為中國領導世界的時代指日可待。但研究一下美國崛起的歷史,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權力並不僅僅源自經濟實力。

  一戰提升美國全球地位

  文章稱,美國的崛起軌跡是前所未有的。作為全球政治領域一場地動山搖的大動蕩,一戰不僅將美國提升至全球領導者的地位,甚至還是首次創造出這一角色。

  今年是一戰爆發一百周年,大家都在討論這場戰爭。但人們在討論什麼問題?主要還是誰應為戰爭負責和1914年7月外交危機之類的老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歷史學家。但一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人們為何關心一戰?100年前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的一次暗殺行動引發的大衝突,在當今這個相互關聯的世界有何重要意義?

  這場始於1914年的衝突不是世界大戰,而是中、東歐古老王朝之間的一場區域性爭鬥。不管怎麼說,一戰還是非常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文章稱,一戰在整個歐亞大陸推動了變革。一些東歐國家從沙俄帝國領土中分離出去。現代烏克蘭首先獲得國際承認,這種承認不是來自於協約國,而是來自於1918年1月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會上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

  俄羅斯對烏克蘭獨立的不滿可追溯至一戰而非二戰。1920年以後俄國勢力復興,烏克蘭與波蘭聯合入侵俄國失敗,導致基輔落入蘇聯的手中。也正是當時,日本與中華民國的衝突首次引起世界矚目。

  文章稱,國際事務格局重組伴隨著一個核心事實:美國崛起為世界頭號強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曾擁有廣泛的勢力範圍。但這要歸因於英帝國的地位,英國本身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強國。美國取代英國時,它的身份是民族國家。

  中美面臨不同歷史條件

  文章稱,毫無疑問,美國的影響力與其富裕程度密不可分。在19世紀70年代初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但經濟實力本身不是權力之源,它必須被合理利用。19世紀晚期,美國甚至缺乏國民經濟的最基本機制。它是世界經濟的外圍成員,關稅高得驚人,對國際金本位體系的貫徹也並不可靠。美聯儲直到1913年才成立。只是歐洲大國的自相殘殺—一戰的巨大財政成本和血腥戰爭之後的政治合法性危機—才為美國樹立領導地位敞開了大門。

  這就是當前中國崛起與昔日美國崛起的差異。美國崛起的背景是一場全面戰爭,它耗盡了歐洲的軍事力量,為美國獲得工業和財政力量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索姆河戰役所消耗的炮彈中,三分之二由美國和加拿大製造並捐贈。當戰爭對所有傳統性合法標準打上問號時,美國提出了民主制領導的主張。不然,身為保守派南方人、《吉姆·克勞法》忠實支持者的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後來怎麼會被視為全球進步主義的救世主?

  文章認為,中國沒有這樣的機會。它的相對財政和經濟實力遠不及20世紀初的美國。主要的地區大國並不急於與它結盟。北京是否準備宣布開啟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場新的現代化改革運動?肯定不會。

  當今地緣政治錯綜複雜

  文章稱,無論如何,試圖進行此類簡單的歷史類比並非對當今時代認知挑戰的正確表述。當人們不祥地宣稱歷史「重演」和「地緣政治回歸」之時,切不可以「歷史正在重演」為前提混淆這些無可爭辯的事實。

  毋庸置疑,中國復興將是21世紀初期具有決定意義的大事。但美國獲得權力之路表明,經濟、政治和戰略影響力之間存在複雜關係。此外,美國崛起的獨特條件—震動了歐亞大陸的兩次世界大戰—很難在當今時代重演。

  文章稱,經濟史的一條長線或許能從19世紀的英國貫穿到20世紀的美國和21世紀的中國,但地緣政治的長繩卻是由更為粗糙的麻線織成。一個世紀前,一戰為華盛頓創立了世界強國之巔的嶄新地位,美國在二戰和冷戰中的領導角色更是鞏固了這一地位。

  文章認為,當代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還不算糟糕透頂。假想中國的崛起會沿循美國當時的歷史軌跡,不僅無助於正確理解局勢,反而會激起不必要的對抗和衝突。 (來源:參考消息網)

http://news.sohu.com/20140602/n400326769.shtml news.sohu.com false 參考消息 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4/0602/396108.shtml report 2016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23日刊登題為《中國不會按照美國的模式崛起》一文,作者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亞當·圖澤。文章稱,按照某種標準衡量

相關焦點

  • 美國註冊飛行員破120萬 英刊:預示美國空軍戰爭潛力超乎想像
    不久前,美刊《國家利益》雜誌公布了全世界前5大空軍強國,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日本,該刊物還指出美國空軍實力之強超乎想像,擁有1.2萬架作戰飛機(包括戰鬥機、無人機、偵察機、運輸機、轟炸機等等),33萬服役軍人,預備役部隊7萬人,是當今世界規模最龐大、技術力量最發動且最具侵略性的空軍
  • 為何美國懼怕中國崛起,卻不害怕印度的崛起
    題主說錯了,不是美國害怕中國崛起,所有歐美國家都害怕中國崛起,一旦中國崛起,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制度,中國思想勢必為世界各國所效仿,這種有違於基督文明的國度是歐美國家絕對不能答應的,這也是一種意識形態上的爭取。
  • 《中國的崛起:美國未來的競爭與挑戰》:中美日的三角關係
    中國經濟的崛起和軍事實力的增強以及在世界舞臺上新獲得的突出地位,實際正讓亞洲回歸到傳統的模式上來。 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受到中國崛起的影響,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對中國的崛起感興趣。從文化到安全,日本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在中國發生的一切的影響。
  • 美國大片一家獨大?2019中國科幻崛起
    美國大片一家獨大?2019中國科幻崛起提起科幻片,你最先想起的可能是美國。漫威系列、《生化危機》系、《環太平洋》系列等等都很優秀。之前我國很少涉足科幻片的拍攝,主要是因為科幻片對特效的要求很嚴格,而我國很多影視作品的特效一直被稱之為是「五毛錢特效」。
  • 朱鋒:中美競合——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為什麼憂慮?
    但美國和西方盟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西方中心主義」色彩濃厚,對發展中國家常常採取「雙重標準」。例如,美國通過對聯合國、世界銀行、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邊組織和規則的主導,不斷維繫著以自身為核心的世界霸權。美國按照基於西方現代價值觀和政治結構,為其他國家制定行為規範,並誘導或敦促其遵守美國的意志,按照美國制定的遊戲規則採取行動。
  • 幫助中國崛起,貢獻最大的4個國家,美國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
    中國的崛起哪些國家提供了幫助?其中誰的作用最大呢?地理冷姿勢帶你漲知識,大家好呀我是姿勢君,今天姿勢君和大家聊聊那些幫助中國崛起的國家。縱觀世界歷史舞臺,中國一直是最耀眼的存在。在近代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我們漸漸掉了隊,於是我們經歷了百年的屈辱歷程。
  • 觀中國丨中國崛起讓美國「不適應」?英國專家:沒關係,慢慢習慣就好...
    作者:劍橋大學前高級研究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1978年以來,中國在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實現了崛起,而這種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其核心是中國和美國相對良好的雙邊關係。從本質上講,美國的應對方案就是試圖讓中國的崛起變得儘可能困難,而且情況在好轉之前很可能會變得更糟。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和中國之間將出現對抗關係,這種對抗將持續多久難以預測,取決於美方心態的變化。美國人已經習慣了獨佔世界第一的地位。
  • 王立新:美國的崛起與現代中國——重評歷史上的「門戶開放」
    今天,我想藉此機會與大家進行交流,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崛起,對於亞太地區,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美國的崛起究竟是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還是有利於中國的安全與利益?當時中國人是如何看待美國崛起的?是否歡迎作為新興強國的美國在亞太地區擴展其影響力?
  • 美國:中國計劃2050年完成崛起大業,必須用一切手段阻止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政府資助的著名智庫蘭徳公司為五角大樓撰寫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應該為應對一個在完全不同於美國的社會制度下"崛起"的中國做準備。該報告分析了四種可能的2050年情況,即中國"獲勝"(意味著中國完成崛起大業)、"部分崛起"(意味著實現了大部分或一部分但並非全部目標)、"停滯"(意味著中國的抱負遭遇失敗)還是"內爆"(意味著政權本身將受到威脅或者其領土發生了分裂)。這份報告得出結論稱,在2050年中國"部分崛起"和"停滯"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 黑五沒落網購崛起?美國零售業可能正在走中國的老路
    當年什麼都要和網際網路掛鈎、零售巨頭們紛紛於線上崛起的熱潮也在中國出現過,可隨著全球經濟疲軟、人口紅利衰減和線上流量的蛋糕分配接近尾聲,想通過純粹的線上途徑獲取用戶愈加困難。當然,這也是因為線上模式自身發展成熟,所以可上升空間迅速縮減,使得中國的零售行業在2017年和2018年左右就步入了下半場,不再依賴於線上,而是轉向線下甚至是多元化發展。
  • 科技崛起!實業崛起!中國崛起!
    我相信,已經達到財富自由的實幹家,他們的創業,不會只是為了錢,他們的思想覺悟,不會那麼低。錢,是實幹家家爭取成功的一把軍糧,但只是軍糧。如果可以,我想說,請給中國的汽車工業一點信心,他們必將會更好!在中國民族工業最落魄的時候,他扛起了實業救國這面大旗!他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為中國的紡織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張謇的人生,是一代有民族情懷的實業家真實寫照,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實業!記得那首歌怎麼唱嗎?
  • 美國為何那麼害怕中國崛起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而且作為世界來說,整個世界也足夠大,而世界也足夠容納多個國家的崛起,而且一個國家的崛起,帶來的是世界的繁榮,是世界發展的助益。所以作為美國,作為西方來說,那是應該歡迎才對得。但是為何美國那麼害怕中國的崛起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有四個字。
  • 美國自掘墳墓,中國主持葬禮!
    【正文】★對於香港的有關勢力和立法會議員借普選大做文章,使香港成為分裂國家的溫床,我在前面的回帖中已經作了闡述,具體的對策就是四個字「釜底抽薪」。現在看來,這四個字很有可能成為中央政府處理香港諸多亂象的唯一選擇和對策。美國現在已經是焦頭爛額,自顧不暇了。
  • 領導力與大國崛起
    上世紀90年代在加州伯克利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時,已近不惑之年的閻學通就在思考中國未來崛起的戰略方向與理論可能,這在彼時的學術界堪稱星辰大海般的議題。柏林圍牆崩塌與華盛頓共識興起,使得多數人都樂於接受美國治下的國際秩序,並認為這將是一個長期與不可逆的過程。
  • ——福山與張維為對話「中國模式」
    然後國家又出現了商業化、資本的崛起等等直到工業化的發展,這是目前我們看到的格局,當然有另外的一些類型,但是總的來說我可以看到在歐洲是這樣的發展,但在中國是按照另外一條線發展的。中國實際上是從兩千多年前一直發展到現在,但是走了比較獨特的道路。
  • 「博視遠程醫療」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崛起中國》欄目旨在通過聚焦民族企業在樹立民族品牌的突出表現、決戰脫貧攻堅的貢獻以及誠信品牌建設的成就,展現當代企業的擔當、社會責任感,助力企業以及品牌提升其品牌美譽度、影響力。博視遠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遠程醫療系統服務提供商。
  • 張維為:中國崛起要解決挨罵問題 別被西方忽悠
    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親歷者、受惠者,張維為憑藉獨特的學術見解和人生經歷,向世界各國講述中國崛起的光榮與夢想,傳達他對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自信與樂觀。用腳底板走出來的學問2011年,一本名為《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的讀物,引發了震動。中國崛起的話題被推向新的高潮,思想界對於作者張維為「中國模式」的見解議論紛紛,有贊聲,也有疑問。
  • 1938年美國女作家獲諾貝爾獎,曾當場預言中國將崛起,卻無人信
    而今天我們所要講的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一個女作家,她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發表感言說中國以後會崛起,成為一個強國,但是當時她的這番言論非但沒有得到支持,反而受到很多的諷刺。讓我們走進,去看看當年發生了什麼吧。這位女作家叫賽珍珠,她出生在美國,但是因為父母是傳教士的關係,她還在還是個襁褓嬰兒的時候就跟隨父母來到了中國,在中國成長。
  • 外媒:不管誰當美國總統,中美關係都不會改變,川普已「讓中國再次...
    ,預測了中美未來關係並不會緩和,並諷刺了川普執政的政策。因為美國的打壓並沒能阻止中國的崛起,反而使中國逆流而上,不斷追上美國的步伐,如此顯得川普如同中國的「臥底」一般。 反觀2020年的美國,一團糟的抗疫政策與極端化的單邊主義讓美國不斷孤立。美國經濟在2020年遭受重大打擊,國力不斷下滑。而川普的危機轉嫁政策由於孤立化,成效並不好。美國國內失業人口不斷增加,社會矛盾嚴重。
  • 爐石傳說:暗影崛起冒險模式臨近,準確數據告訴你需要多少金幣
    爐石傳說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新版本已經上線半個多月了,暗影崛起冒險模式也臨近了,而此次的冒險模式和以往不同,將不再採取免費模式,那麼你手上現在有多少金幣才不用氪金呢?納克薩瑪斯老玩家一定還記得爐石傳說第一部資料片納克薩瑪斯,當年這部資料片的冒險模式採取的就是收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