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2020年
圖文:凌霄風
編輯:滾滾君
當2021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知道,是到了該做年終總結的時候了,回顧這極不平凡且魔幻的2020年,很多人心頭首先湧上來的可能就是辛酸和苦楚,這一年過得太不容易了,但是慶幸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而且,全民眾志成城,不僅基本戰勝了疫情,還全面達成小康社會,硬是將這個史上最差開局之年過得紅紅火火,創造了一個個不可思議的勝利。
而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汽車行業今年可謂是創造了「史詩級」的成就,因為在疫情肆虐之時,主機廠停產、經銷商擺停、零部件斷供、外籍人員撤離、月銷量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怎麼看都是悲聲一片,甚至很多人斷言要熬不下去了,但是中國車市卻在短期內實現了V型反彈,硬生生將這個令人絕望、令人窒息的汽車市場煥發出勃勃生機。根據中汽協銷量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國內汽車累計銷量2247萬輛,同比僅下滑2.9%,距離正增長只差330萬輛了……
而這一年,中國汽車行業也幾乎唱盡了悲歡離合,在冰與火、顛覆與革新、危機與生機、挑戰與挫折、矛盾與衝突……種種的無奈和糾結中開始集體反思,有些車企淡出,有些車企上位,有些車企高光,「汽車江湖」同樣是大浪淘沙。今天我們不去整理細枝末節的東西,單就一些典型車企品牌或市場現象來進行一些解讀,以饗讀者。
特斯拉:充滿個人崇拜和爭議
如同蘋果是手機行業的革命者一樣,特斯拉正是汽車行業的革命者;正如已故蘋果CEO賈伯斯一樣,馬斯克也是以「騷話連篇」和「腦機接口」著稱。Model 3橫掃千軍,在一年的時間裡5次調價,降價近10萬,讓先購用戶氣到抓狂。更勁爆的是特斯拉已經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車品牌,其當前的總市值已經超過6000億美元,什麼概念?相當於大眾+豐田+日產+通用+福特+本田+FCA+標緻,這9家都是老牌汽車製造商,不知道面對特斯拉這個「後生」,心裡是啥滋味。
「人怕出名豬怕壯」,特斯拉今年也是坎坷不斷,年中大戰拼多多,結果兩敗俱傷,拼多多玩得過了火,特斯拉也落人口實。還有各種車型的失控事故,已經在包括北京、上海、四川、江西、浙江以及韓國首爾等多地發生,引發廣泛議論,如果說個別失控事故或許是駕駛員操作不當而導致的,但是這麼多起事故都是駕駛員個人原因嗎?我們期待一個公正的結果。
特斯拉這個性鮮明又腦洞巨大的品牌,從來不按套路出牌,時常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和行為。但是無論如何,站在商業的角度上,特斯拉是成功的,特斯拉的經驗和成功之道也的確有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而在Model 3之後,Model Y也基本就緒,並且馬斯克放話要在2021年實現100萬輛的產量目標,其中55萬輛由中國上海超級工廠完成,這個Flag相當驚人,究竟會不會實現,我們拭目以待。
豐田:採用TNGA架構後的「開掛」人生
自從採用TNGA架構之後,豐田走上了「開掛」的人生,得益於以往良好的可靠性和口碑影響力,在TNGA光環的照耀下,豐田加速了產品的投放,並且幾乎每一款產品都賣得火熱,成為今年銷量領長的合資品牌。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一汽豐田今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71.5萬輛,同比增長8%;廣汽豐田今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69.28萬輛,同比增長11%,妥妥的銷量收割機。
不僅如此,豐田的「雙車戰略」也取得巨大成功,從轎車到SUV,未來還將延續到MPV(國產塞納及姊妹車),越來玩得越溜兒。在2021年,除了ALLION和凌尚,我們或許還將看到全新豐田漢蘭達、全新豐田Sienna以及豐田Harrier等車型繼續被「一分為二」,落戶南/北豐田進行國產。作為消費者,希望隨著這些車型的加入,諸如漢蘭達這樣熱門車款不再加價銷售,最好還能有一些優惠。
大眾:經歷轉型考驗,已下注新能源
以今年的銷量來看,前11個月一汽-大眾累計銷量達1132148輛,同比下滑9.9%;上汽大眾累計銷量1210455輛,同比下滑20.6%,雖然兩者目前依舊是國內車市銷量最高的,但是相比正向增長的豐田、本田而言,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挑戰顯然不小。
大眾如今在國內推出了一系列新車,比如其「靈魂車型」第八代高爾夫,雖然科技上比以往更先進,但是卻落了最關鍵的EA211 Evo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依舊採用「祖傳」的1.4T動力,讓人有一絲絲失望。帕薩特雖然不久前又在中保研進行了「補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要想穩定保持中級車一哥地位,還需接受更長的市場口碑考驗。
中國品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今年對中國品牌也是劫數滿滿,但是,有些卻能夠鳳凰涅槃,有的卻永跡沉淪,那些消失的品牌中不乏曾經耳熟能詳的一些,比如力帆、眾泰、獵豹、華泰、納智捷、夏利等,還有未曾正式謀面卻已經倒下的新勢力品牌,比如拜騰、領途、綠馳、長江、遊俠等,他們的告別對那些曾經參與的資本來講不是件好事情,但是對於市場和消費者未嘗不是件好事。
而那些憑藉實力加上幾分運氣脫穎而出的中國品牌卻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前期靠跨界生產口罩和螺螄粉成功帶火品牌的五菱,後期又靠一輛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宏光MINI EV成功在銷量上將特斯拉Model 3拉下馬。而紅旗,自從開始接地氣之後,銷量日漸高漲,徐大董事長還在年初為紅旗立下了20萬銷量的目標,當初很多人以為是在開玩笑,畢竟2019年才剛剛跨過10萬線,今年就翻一番,在疫情的影響下,幾乎不太可能。但事實卻是,今年前11個月紅旗累計完成銷量17.81萬輛,最後一個月完成20萬輛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徐董又說了,2021年挑戰40萬輛銷量目標,你覺得能實現嗎?
除了五菱和紅旗,更多有實力的中國品牌進入模塊化平臺造車時代,今年,吉利發布了「CMA超級母體」、領克發布了「SEA浩瀚架構」、哈弗發布了「檸檬」和「坦克」外加「咖啡智能」、奔騰發布了「FMA無限方程」、奇瑞星途帶來了「M3X火星架構」,還有東風與PSA合作的CMP平臺、海馬HMGA以及思皓的全新模塊化平臺等。儘管目前只有一部分平臺推出了量產車型,但是相信今後會有越來越多高品質國產車型與消費者見面。
再說說造車新勢力,今年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實現逆襲的一年,尤其是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可以說是光芒四射,三家不僅在銷是實現爆漲,更在市值上完成了對絕大多數傳統中國品牌的超越,這貌似有些不公平,然而,資本青睞這類造車新勢力卻是不爭的事實。如今,三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在市場站穩腳跟,希望未來的他們依然堅挺,成為中國市場新的增長極。
寫在最後
事實上,今年中國車市發生的大事件何止以上這些,隨便拿出一件來都能聊上半天;所以,以上只是拋磚引玉,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全球這個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的確可以發生奇蹟。面對依舊變幻莫測的2021年,中國車市又將會發生怎樣的巨變,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