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凌雲
2020年接近尾聲,各大品牌前11個月的銷量數據也已經陸續公布。
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乘用車銷量前15名的品牌分別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吉利汽車、東風日產、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上汽通用五菱、廣汽豐田、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北京現代。
雖然還有1個月的銷量數據未能確定,但從各品牌的銷量數據來看,目前的排名已基本不會再有太大變化。
另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榜單顯示,前15名的車企中,銷量實現正增長的僅有7家,銷量下滑的有8家,其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現代下滑幅度最大,遠超市場平均水平。
前三甲銷量並不喜人
從乘聯會公布的榜單來看,如無意外發生,2020年中國車市乘用車年度銷量前三的位置依舊歸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品牌排名喜人的背後,銷量卻不喜人。
從今年前11個月的銷量數據來看,前三甲只有一汽-大眾銷量實現了微增長,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銷量均出現了下滑,尤其是上汽大眾下滑幅度達到19.5%。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汽大眾年銷量超越200萬輛,一度超過一汽-大眾。
不過,上汽大眾的高光並沒有持續多久。
2019年,還沒有享受夠冠軍滋味的上汽大眾再次被一汽-大眾反超。進入2020年,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的差距再次拉大。從前11個月的銷量數據看,南北大眾已出現明顯分裂,上汽大眾跌幅或將達到兩成,而一汽-大眾則或將成為2020年唯一一家超過200萬輛銷量的乘用車企。
上汽大眾銷量下滑為何如此嚴重?
《汽車大觀》認為,相比斯柯達品牌的持續低迷,上汽大眾大眾品牌的表現不力或許更值得關注。具體而言,經過了帕薩特、途觀L,在中保研的「翻車」事件之後,國內市場對上汽大眾的質量信任危機越演越烈。
在此之後,上汽大眾雖然又申請了幾次測試,想極力挽回車型和品牌形象,但事實證明,此舉不僅未取得實質性效果,還讓上汽大眾坐實了「心虛、減配、充值」的罪名。
不過,車身碰撞安全還只是上汽大眾銷量下滑的一個導火索,更深層的原因或與大眾在國內投放的新車型和改款車型的市場競爭力疲軟有關。
大眾桑塔納、朗逸、帕薩特、途觀L這些曾經的銷量王,在當前國內市場中,已有眾多可選擇和替代的車型,並且在安全、配置、動力、價格等方面,上汽大眾車型也已無太大競爭優勢。
對於銷量的尷尬,上汽大眾有限公司銷售與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曾表示:「今年雙品牌在做產品結構調整,預計我們會比整體市場下降幅度要大。但我認為在產品結構調整之後發生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今年做好調整,明年能夠回到正常的水平。」
不過,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大眾車「高級」消費情懷的消逝,上汽大眾能否如賈鳴鏑所說的回到正常水平還是一個問號。
與上汽大眾同病相憐的還有上汽通用。
2018年,上汽通用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頗為戲劇性的是,與上汽大眾一樣,2019年上汽通用也進入了下滑通道。數據顯示,2019年上汽通用跌幅達18.7%。而今年前11月,上汽通用累計銷量124.4萬輛,同比下滑8.3%。
對此,業內有聲音表示,擁有雪佛蘭、別克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的上汽通用,早些年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存量競爭中棋錯一招,走入了「以價換量」維持銷量的歧途,再加上三缸機的激進策略,銷量下降較快也是意料之中。
相比上汽大眾與上汽通用的「跌跌不休」,一汽-大眾的表現還算穩定。
乘聯會數據顯示,一汽-大眾前11月累計銷量達187萬輛,同比增長1.4%,佔據高達11%的乘用車市場份額。具體而言,大眾汽車品牌依舊是一汽-大眾的銷售主力,寶來、速騰、邁騰、探嶽均在各自細分市場上取得增量;奧迪品牌在豪華車市逆勢增長的大環境下,也取得了銷售增量。而獨立後主攻中低端市場的捷達品牌,雖然已無往日的風光,但銷量也在穩中提升。
長安領跑自主陣營
在乘聯會公布的榜單中,自主品牌僅有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上榜。
排名方面,吉利位居榜單第四名,長安和長城分別位居第六和第七名。
銷量方面,今年前11個月,吉利累計銷量達110.5萬輛,同比下滑6.1%。這意味著吉利需要在最後一個月銷售20萬輛新車,才能完成132萬輛的年銷量目標。
但今年以來,吉利尚未交出過如此之高的銷量成績單,因此要完成銷量目標,壓力不可謂不大。當然,12月份是傳統冬季旺銷期,再加上星瑞的熱銷,不排除吉利能夠完成目標的可能。據了解,吉利星瑞在11月份銷量為7071輛。
長城累計銷量為713960輛,下滑幅度為8.1%。不過,在全新哈弗H6、哈弗大狗以及歐拉品牌等新產品投放後,長城汽車已連續兩個月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11月銷量為11.6萬輛,同比增長24.3%。
官方數據顯示,哈弗H6和哈弗F7當月銷量分別為55001輛和12087輛,哈弗大狗為8555輛,歐拉黑貓在11月也賣出了9463輛。在最後一個月的發力下,長城或許能夠達到去年相同的水平。
相比長吉利和長城銷量的下滑,2020年長安汽車表現頗為亮眼。以11月為例,長安銷售新車11.0萬輛,同比增長36.8%,具體車型方面,長安CS75系列銷量為32759輛,長安逸動11月銷量為21148輛,CS55系列和CS35系列分別為14295輛和10578輛,UNI-T則為10016輛,月銷持續破萬。
正是得益於旗下車型的全面發力,長安汽車實現了前11個月26%的增幅,排名也從去年同期的第8位上升至目前的第6位。同時,長安汽車或許也將成為今年增幅最大的自主車企。
五菱、北京現代不容樂觀
除上述提到的上汽大眾外,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和北京現代的大幅下跌,或也將成定局。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前11個月,上汽通用五菱下滑幅度達20.8%,北京現代下滑幅度更是接近30%,累計銷量僅為443867輛,還不及吉利汽車半年的銷量。
對於上汽通用五菱銷量的大幅下滑,有業內人士表示,原寶駿產品陣營表現低迷,MPV整體市場份額不斷下降是銷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
面對銷量困境,五菱並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尋求品牌轉型,陸續推出新車系產品,並在微型電動車領域發力。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實現月度銷量增長。
北京現代方面,今年前11月累計銷量44.4萬輛,同比下滑28.8%,遠超市場平均跌幅。下半年,全新索納塔、全新伊蘭特陸續上市後,北京現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得到增強。
但能否擺脫下滑困境,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