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散步記 | 正午

2021-02-17 正午故事

在很多大陸人心裡,臺灣曾經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寄託,也有人好奇那裡的經濟騰飛,政治變動,但是對年輕一代來說,臺灣可能就是張懸、《海角七號》。我們的年輕同事就帶著這樣的文化想像去了臺灣,最後,她愛上了在花蓮的散步,「至於影視裡的驚鴻一瞥,美麗的場景只是一個載體,在銀幕裡愛上的其實是導演構建的虛擬世界啊」。




臺灣散步記


文 | 王嫿



1

 

不同的大陸人內心,好像有不同的臺灣。長輩的鄉愁,焦安溥歌詞裡的南國,胡德夫琴鍵下太平洋的風。臺劇、電影、文學、音樂,拼湊成一代人心中臺灣的樣子,也各自為營。我第一次到臺灣,是因為幾個月前買下了一張焦安溥臺北演唱會的票。

 

從「臺北車站」地鐵站走出來已經是下午三點,熱浪撲面,我又退回玻璃門裡戴上墨鏡。走過廣場和馬路之後,視野驟然變窄。走在這種騎樓的蔭蔽裡可以一直不曬到太陽,適合長距離步行。臺灣人講軟糯的閩南語、客家話,海風一樣溼溼黏黏,聽到7-11店員的臺普,我一下子就對自己「l」「n」不分的普通話釋懷了。




來之前倉促訂了火車站附近的青旅,拖著箱子往目的地走的路上有點後悔,太久沒有住青旅了,洗澡會不會不方便?晚上房間裡會不會吵鬧?運氣不錯,這家店比便宜的連鎖酒店環境更好,同屋的女孩聽見我用漢語發微信消息,熱情地問我從哪裡來,在臺灣呆幾天。我說我來看焦安溥的演唱會,她說:「真巧!我也是來看她的演唱會,我叫YuYuTing,是馬來西亞人,你可以跟我說中文。」

 

為什麼一定要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看一場演唱會?衝動買票之後,我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喜歡上她的歌還是高中時候的事,那時候她還在用「張懸」這個名字,短頭髮。她愛在唱歌前說話,說哪首歌是寫給自己的外婆,哪首歌是翻唱。和當時流行的歌手相比她多了點粗糙,幾乎沒有刻意包裝自己。許久沒有她的新消息,突然發現這場演唱會的她已經37歲,頭髮也長到腰間,那麼去看一次吧,和整個小巨蛋的人一起看看很久不見的她。


小巨蛋的燈光暗下來,安靜得只聽見呼吸聲,焦安溥在現場講,小巨蛋對於臺灣藝人而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場地,沉寂三年的第一次公演選在這裡,好害怕票賣不完,沒想到30秒售罄,賣座到加場……講著講著她的聲音低下去,好像在用力吞下湧上來的眼淚,坐在我身邊的男孩子已經用手捂住嘴巴哭了起來。


我看到YuYuTing就坐在我正前方的位置,我們驚訝地相認,又開心地擁抱聊天。如果是小小的livehouse,偶遇不稀奇,可這是好幾萬人的小巨蛋,她從另一個國家來,我們住了同一間青旅房間,來看同一場演出,坐這麼相近的座位……她說:「真是不敢相信,為什麼這麼幸運!」我們從對方身上感受到可貴的愉快。


焦安溥「煉雲」演唱會 


焦安溥的演出可以用簡潔形容,同一套衣服從頭穿到尾,舞美做得精緻夢幻,首首歌都有驚喜的變化,歌者自己卻站在臺上專心唱歌。「接下來我要翻唱張懸的《寶貝》。」全場大笑,張懸是焦安溥從前的藝名,這是一場有紀念意義的演唱會,第一個意義是沉寂三年後的「復出」,第二個呢?她再也不用舊名字,只用本名「焦安溥」,以前她解釋「懸」字是年輕人在安定中尋求不安定的狀態,這次她說,「如果每個人可以更有幽默感地去接受、包容每個人的不同,這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衝突。」


她在臺上又哭又笑地對全場歌迷說話,還振振有詞「你們知道嗎?話多和不善言辭並不是反義詞。」她也真的緊張:「謝謝你們,謝謝合力呈現這場演出的團隊,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在小巨蛋唱歌。」


我的問題在這兩小時裡得到了解答,一場對歌手本身都意義非凡的演出,坐在臺下的人也會更多一層感同身受。就像散場時YuYuTing和我開心地合影、互加Facebook一樣,比起初見的禮貌拘謹,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感到不舍,小巨蛋的封閉空間把這裡的所有人送到一場夢裡,我們共同經歷了一段非凡而不可複製的時光。

 

走出小巨蛋,突然就不知道該去哪裡。在臺北的計劃只有這一個,當它已經完成,我就對接下來的時間無計可施。說到臺北,一定會想起來的是誠品書店,好幾次我在地圖上搜,誠品的分店遍布臺北各區,那個好多人心心念念拍下照片的究竟是哪一家?漫無目的的散步中,我試圖為自己找點去誠品的理由,既沒有非買不可的書,也沒有非拍不可的照片,直到離開臺北,我也沒有路過誠品的大門。

 

 

2

 

去墾丁也是早早就想好的行程。念念不忘《海角七號》裡阿嘉和友子擁抱的海邊,也想看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少年上岸的沙灘。

 

比起臺北,墾丁簡直熱過頭了,我坐在旅館大堂磨蹭到傍晚才肯出門。看了地圖才知道,墾丁的景點之間基本上都相距8公裡左右,難怪大街上全是租賃機車電動車的攤位,可我不會騎電動車,老闆帶我去停車場讓我試試,啟動和轉彎都順利,最後停下的時候出了意外,電動車的油門阻力太小,老闆的車又加大過馬力,我開始減速,同時伸開手指去抓剎車,帶動油門又加了一次速。

 

車是剎住了,我差點以為我要在墾丁賠上一輛電動車錢。

 

那幾秒鐘裡我做了決定,我不要租車了。租車店的老闆卻執意勸我「勇敢一點」,我一再拒絕,他還是說:「你不租車沒辦法在墾丁玩的,你再試試,再試試。」

 

局面變得僵持不下。墾丁的公路很像內地的高速路,路邊只有窄窄的非機動車道,遇上彎道要極當心對向的大巴車。就在幾個小時前,從高雄來墾丁的路上,計程車司機特意囑咐我,如果不熟練就不要在墾丁騎車,上個月有個上海女生因為車禍死在這裡。我對老闆的勸說很不滿,誰知道勇敢會不會付出代價?我還是沒有租車,最後路遇願意包車帶我的當地阿姨,才如願出發。

 

對白沙灣我傾注了很多好想像,那種少年Pi最終獨自一人上岸的輕鬆孑然,以及範逸臣唱的「國境之南」,離海灘還有些距離的大門口擺著李安電影裡出現過的白船,我走得不快,但激動得很,難得循著影視作品去某個地方,我也想在這樣非同一般的海灘發發呆。




站在白沙灣的海水裡我呆住了——原來是這麼小的海灘,跟正午酒館差不多大,沙子也是普普通通的黃色,不到二十個遊客就把這個小海灘塞得有些擠。


轉去恆春的路上我都垂頭喪氣,原來是這樣,怎麼是這樣?恆春鎮中心,噴著「海角七號」字樣的小房子裡,當地人賣著紀念品,順便把樓梯封起來,掛上了「上樓參觀50元」的告示。我當然沒有上樓,我想起電影裡,範逸臣躺在閣樓的小床練吉他的樣子,我問老闆,這座房子之前是有人家在住嗎?老闆搖頭:「拍電影之後就一直這樣,閣樓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

 

 

3

 

好幾個臺灣人都問了我同樣的問題:「你還會再來嗎?」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之後,又確認一遍:「真的嗎?你喜歡這裡嗎?」

 

「喜歡,但最喜歡的地方是花蓮。」 

 

原本我對花蓮一無所知,僅僅是喜歡這個地名。入夏,氣溫日日升高,在花蓮的街頭行走,臉頰旁邊的頭髮總是被汗浸溼。花蓮是個小縣城,地圖顯示這裡最熱鬧的中山路三十分鐘就走到底,但我總是要被路邊的東西吸引,這裡的人愛養植物,粗枝大葉的,一看就是熱帶品種。夕陽落下的時候,天色濃墨重彩,一邊是熱鬧的中山路,一邊是無人的綠色小巷,好看極了,我總是忍不住走到另一條岔路,或者乾脆停下來,這種互不打擾的氛圍讓人想到莫奈的畫,是理想的小鎮模樣。




花蓮面朝太平洋,有典型的海邊氣候,據當地人說,如果天變得陰沉沉說不定就會下一場雨。比小鎮本身更出名的是太魯閣,清早我坐了一輛當地的旅遊小巴進山,小巴上只有不到十名旅客,我是唯一的陸客。在進入太魯閣的第一條步道裡沒走多遠,前面的人群忽然驚叫著退後,「看,那是一條蛇啊!」路邊一條三指粗細的黑蛇緩緩蠕動,我屏住了呼吸,黑蛇向左轉動上半身,吐了幾下信子,四周的安靜差點讓我忘了這是個被開發過的國家公園,周遭的每個人都立在原處,像原本就生根在這裡的樹。蛇悠悠然蠕動到路的另一邊,鑽進真正的樹叢不見了。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它是在過馬路呢。」大家哈哈大笑,又恢復了行走。

 

峽谷裡偶爾有封起來的索橋和步道,走近看才發現,有些區域需要提前在網上向景區遞交申請書,表明自己是有徒步經驗的背包客。連接峽谷兩邊的長索橋另一頭通向深山,想想剛才的黑蛇,這樣的禁令對於毫無經驗的旅客也許是一種保護。


近在眼前的立霧溪卻是禁止進入的,每隔幾百米就有醒目的告示:禁止進入水域戲水、溯溪。五月的立霧溪已經是枯水期,纖細的水流仍然清澈,我對步道兩邊的蕨類植物和巖壁上的苔蘚著迷,城市裡的蕨類總是長在小小的花盆裡伸出寥寥幾根枝幹,作為「北歐風」家居的背景,事實上它們是屬於熱帶的生命,太魯閣的蕨類太多了,層層疊疊恣意生長,每株都有各自的美,它們盡情地搖曳,每片葉子都綠得快要溢出來,比起被太陽曬得皮膚泛紅的我,才是充滿生命力的物種。




原住民們祖祖輩輩都生在花蓮。太魯閣至今還有太魯閣族人住在深山,當你進入太魯閣,告示牌會提醒你,步道上經常有騎機車下山購買生活用品的原住民經過。


花蓮人時常讓我聯想到太魯閣的植物,太平洋的風並不溫柔,總讓人出一身黏糊糊的汗,但他們在這種炎熱裡如魚得水,讓我想起北京霧霾中盛開的月季花,海底粗壯的海草。當我兩腳發酸地在餐館裡坐下,聽見老闆娘充滿活力的問候,總能自在地吃頓飯,出門去依舊悶熱的街上散散步。

 

花蓮是獨一無二的。

 

 

4

 

花蓮的青旅管家凱文是常住花蓮的臺北人,得知我的工作行業,他用誇張的語氣說:「那你一定要在臺灣買份報紙或者雜誌看看,很有特色的。」他打開手機上的新聞APP,「你看這些標題,不光是網路,臺灣就連發行量很大的報紙也是這樣喔!」APP裡的內容類目分得很細,有「美女」還有「SEX」,最新推送的一條新聞標題是關於馬英九童年尿褲子的糗事。

 

「你看,民眾每天都看這些東西,不知道你們這些遊客會不會覺得好笑?」

「凱文,你隨便在大陸的APP排行榜裡下載新聞類排名前幾名的APP,跟這個差不多。」

「真的嗎?我從小到大都為臺灣的爛新聞發愁。」

「不光是華人,全世界都喜歡看八卦啦。」


凱文說:「其實每天都看嚴肅的東西也很無聊,太不嚴肅又讓人擔心,總之怎樣都讓人煩惱。」

 

凱文曾勸阻我去墾丁:「我告訴你,你到那裡會發現那裡根本沒幾個臺灣人去玩,我們都覺得去一趟墾丁花的錢和去衝繩玩差不多。」後來我才知道凱文說的的確是非常有借鑑意義的話,與其在墾丁差點騎電動車撞牆,不如在花蓮散散步吃吃冰。我問凱文,你是臺北人,為什麼選擇一直住在花蓮,凱文回答我,就和你喜歡花蓮的理由一樣,這個地方光是日常生活就已經足夠舒服。

  

離開臺灣的時候我再一次想起在花蓮散步的自在,臺北的演唱會像是放煙花,結束了就是真的結束,回憶裡的臺北是有別人的影子在的,交雜著情感投射、小概率經歷等等的都市,花蓮是另一種高度個人化的喜愛。至於影視裡的驚鴻一瞥,美麗的場景只是一個載體,在銀幕裡愛上的其實是導演構建的虛擬世界啊。



—— 完 ——



相關閱讀:


一箱蘋果的旅行 | 正午



「正午酒館」是正午的一個線下聚會場所(位於北京大望路),對正午讀者開放,對正午所有的朋友開放。


正午酒館的開放時間是,下午五點半到晚上十一點半(17:30 - 23:30)。


地址:大望路地鐵站B口,東朗電影創意產業園。




我們出版了正午紙質書系列5:《有人送我西蘭花》,歡迎前往正午商行(點擊閱讀原文購買。那裡也能買到葉三新書《我們唱》、郭玉潔新書《眾聲》、阿乙新書《早上九點叫醒我》的籤名版和正午書系1-4作者籤名版以及正午三周年春季禮包,衛衣,棒球帽,T恤,撲克等周邊。





相關焦點

  • 漫畫:獨自散步 正午·視覺
    正午  朱墨漫畫:獨自散步圖 | 左馬正午:你是因為什麼第一次接觸到漫畫?左馬:90年代初好像所有孩子都看日本漫畫。大家都看,我也看。 正午:《獨自散步》的故事,是來自你回家的經歷嗎?左馬:《獨自散步》幾乎就是如實記錄了一次回鄉的經歷,散步時的所看所想都是真實發生的。那一次的散步很有心得,以至於要畫一篇漫畫作為記錄,因為那是一個時間節點,是我強烈感到鄉村將要消亡的時刻。
  • 那些打入正午陽光宇宙的臺灣男演員們【臺劇新報】
    這是正午陽光在2019年開年的第一部大戲作為臺灣演員的楊祐寧,能主演正午陽光的劇,證明他已經實力打入華語電視劇最優質製作陣營在2018年,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楊祐寧,僅只有《捉妖記2》一部作品面市話說正午陽光(包括之前的山東影視集團)長期合作的演員很多,簡直就是中國實力演員的半壁江山,但和他家合作的臺灣男演員很少,臺灣女演員就更少了楊祐寧之前,上一次主演他家電視劇的臺灣小生,還是五年前《
  • 一個臺灣青年的運動史 正午
    過去臺灣人對大陸的了解很片面,夾雜著不同的偏見。而我認為,只有真誠的互動才是理解的基石。對我來說,民主真是個好東西,它最大的好處在於能夠糾錯。很多人詬病臺灣的民主,我也意識到臺灣有許多問題,這幾年臺灣的經濟也很差,但是作為年輕一代,我非常珍惜現在的自由空氣,也無法想像如何能倒退回去。
  • 島內散步,遇見文化自信的臺灣丨導賞資訊
    邱翊創辦「島內散步」,說出城市角落的故事,讓大家都能遇見文化自信的臺灣利用「茶」開啟臺灣與外國友人共同的話題,我們著實不一樣,卻也可能因為歷史留下的吉光片羽而有片段的相交。 客制導覽,引發文化共鳴  「島內散步」不只帶臺灣人認識自己,也介紹臺灣給外國朋友。經常接待國外訪賓的施子真,擅長用小小的線索抓住訪賓的注意力,引發雙方的文化共鳴。
  • 臺北,選舉之日 正午
    這天,全臺灣有將近一萬五千個投票點。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師大附中,就是其中之一。周末的校園,氣氛輕鬆,有結伴的老人,也有父母帶著小孩,三三兩兩,像是到公園散步。他們到體育館門口,排隊領到選票,走進一個掛著門帘的簡易格子,面壁在選票上蓋章。再走出來,將選票投入票箱。如果無需在格子裡猶豫,整個過程只需要五分鐘。天氣很好,臺北冬日雨多,這天放晴了。
  • 一個女人的出東北記 | 正午
    一個女人的出東北記文 | 淡豹在2015年,33歲的王寧寧來到北京,成為新經濟大潮下某家政公司的小時工。丈夫和她四歲的女兒留在家鄉,曾以重工業和邊貿立城的東北邊境城市牡丹江。我還去過哈爾濱跟大連,我媽哪也沒去過,到了北京,去了哪也都記不住。現在我告訴她我當阿姨今天是在哪幹活,跟她說那地方我跟她也去過,她就想不起來,問,啥樣兒啊?我媽人傻,我跟她說當阿姨輕鬆,不累,她就信了。就怕她知道我在北京其實挺苦的,每天幹下來總吃不著午飯,有時候餓得肚子疼。幹多了手脖子也疼,得貼膏藥。幹活還有毛毛,往鼻子裡進,幹完活就老咳嗽。北京有一點好,晚上我騎車不害怕。
  • 張北海:只願俠夢不要醒 正午
    1936年出生的張北海生於北平,長在臺灣,現居美國,他曾遊歷四方,筆下散文多寫紐約。這一次,我們與他聊了美國、北平、電影、搖滾樂和羊蠍子。「北京是我的精神故鄉嗎?」他說,「算它是吧」。聯合國辦公室,紐約,1990(傅運籌攝)訪談:正午:您生於北京,十三歲即移居臺灣,現在回憶起來,童年時的北京是什麼樣子的?
  • 【閩南文化】林孔著後裔臺灣村落尋親記
    林孔著後裔臺灣村落尋親記林仕榮/文 林南中/圖歷史上,曾經有這麼個人,隨陳政一起到漳州平蠻,佐妻弟陳元光開漳置郡,晚年他居於「他在漳州的後裔,隨著歷史的洪流,繁衍於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在這一脈的傳承中,至第15世裔孫林碧溪,由「龍溪二十九都白石保潭頭社」分衍至「白石保吉上社」,林碧溪為吉上開基祖。後輩中有二個人分衍到了臺灣,一個叫林炳興,後輩林圻海在臺灣建「梅鶴山莊」;一個叫林平侯,後輩林國華、林國芳等人開創了臺灣的「板橋林家」,均為當地望族。
  • 狗狗每次出門都像瘋了一樣,那麼你知道散步多久比較合適嗎?
    每次狗狗知道要出去散步了就非常開心,上躥下跳的瘋了一樣!然而回家的時候怎麼都拖不回家了!為什麼狗狗那麼愛散步呢?幾乎所有的狗狗都會覺得散步是很快樂的事。可以充分運動這一點就不用說了,他們也覺得能夠和最愛的主人一起出門是最快樂的事。除了運動之外,也有很多好處!
  • 旅行記-臺灣臺中Taichung
    可不是嘛,感覺有暖暖的陽光,一切都不怕啦~本期分享 坐標:臺中線路:宜蘭—臺北—臺中時間:三天著名景點:鹿港小鎮—一中街—高美溼地—東海大學—彩虹眷村—逢甲夜市小科普臺中市,別名中市,是臺灣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也是臺灣的第二大城市,建於清朝,公元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曾一度為臺灣首府。
  • 我很沉悶,想要一隻金色狐狸 | 正午徵友002
    一個胖子尋找真誠的朋友;一個喜歡ARASHI(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的迷妹;一個喜歡任天堂又擔心沒人應徵的女孩;一個愛做夢又說了一堆條件的姑娘;一個喜歡在北京散步的少年;最後是一個不追星的性向模糊的人。徵友方式請看文末(請仔細閱讀後,再來信)。
  • 巔峰的團長跟正午的傲慢五五開
    正午的傲慢(艾斯卡諾)簡直是無敵的存在,輕鬆秒殺梅利奧達斯!梅利奧達斯的力量來源於「魔化」,雖然實力很強,但跟正午的傲慢一比,簡直天差地別,梅利奧達斯在瀕死或受重傷時出現的狀態,能使魔力變得極其強大但會迷失心智,實力會變得比常態更強。梅利奧達斯在德魯伊聖地修煉之後,可以隨時變為魔神化狀態。
  • 臺北散步地圖 | 那些臺味濃、有意思的小眾生活地
    住在鄉味民宿裡,緩慢悠閒地在城市裡散步。心境的成長和城市的變遷終於刻畫出一張日漸清晰的文化地圖。正是因了如此,臺北算是全世界最適合散步的城市之一,而唯有一路穿街走巷,才能以最美的節奏,看盡一座城市真正的面貌。私享的臺北散步地圖和於其中發生的故事都在這篇寫給臺北的情書圖文裡。永康青田|文藝美食小村落
  • 重返臺灣 正午
    更重要的是,當臺灣排斥內在的中國因素,靠否定的方式,不斷提純自身,提純歷史,就越來越變成一個同質性很強的地方。溫柔的臺灣,也是文明壓力巨大的臺灣。小伍說,在臺灣的桌遊市場,算是很不錯了。像典型的臺灣人一樣,小伍非常禮貌含蓄,強烈的情緒總會擋在牙齒後面,當表達「很好」時,他說「不錯」;講到政治問題——臺灣主體意識、對兩岸問題的憤怒,他總會猶豫,並放低了聲音。他問,你覺得,玩這個遊戲,會讓你們認識臺灣的民主嗎?會影響你們嗎?
  • 從《琅琊榜》到《都挺好》看國劇走出去的「正午路徑」|獨家專訪李化冰
    正午陽光劇集在「走出去」方面探索出了哪些路徑,累積了哪些經驗?《綜藝報》專訪了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副總裁、市場總監李化冰,聽他聊一聊正午劇「出境」的故事。小於在日本已經生活了將近10年,煲劇,尤其是國內的電視劇依舊是她的娛樂方式之一。據她觀察,現在日本的影碟租賃市場上,國劇越來越多,類型也越來越齊全。
  • 1.說說國劇之光——正午陽光的前世今生
    從早年央視熱播大劇《闖關東》《溫州一家人》《父母愛情》《馬向陽下鄉記》到近幾年讓各大衛視競相播出的《北平無戰事》《琅琊榜1.2》《歡樂頌1.2》《大江大河》《到愛的距離》《外科風雲》《都挺好侯鴻亮帶著策劃、宣發、製作、經紀、商務等部門加入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正午獨立最大的的好處是可以打破山影體制內的限制,嘗試不同種類的題材。
  • 「正午陽光」緣何成為了國劇之光
    圖|源網絡文|杜衡記這篇文章,想寫很久了。侯鴻亮、孔笙、李雪,就是後來正午陽光的「鐵三角」,而張開宙,和另兩位導演簡川訸、孫墨龍,被稱為正午陽光的「第二代」導演。《山海情》和《大江大河2》這兩部9分劇的第一導演,分別是孔笙和李雪,而正午陽光既叫好又叫座的「第一劇」《琅琊榜》,是這兩位正午「第一代」導演的合力之作。
  • 陳雪:新年第一天在臺北散步,小說家沒有假期 跨年看臺灣系列直播預告
    四場完整信息請戳:2017,我們臺北見 | 理想國跨年系列直播跨年看臺灣系列直播預告第3場新年第一天在臺北散步,小說家沒有假期陳雪@永安市場 1月1日13:00 我是個職業小說家,規律寫作者小說家、「拉拉女神」陳雪,每天的日常,是在家寫作,出門散步。2017年的第一天對於她來說,還要繼續寫她的新長篇,和平常一樣,小說家是沒有假期的。
  • 臺灣初行記|好吃、好玩、有點趣
    馮侖曾談到對臺灣的感覺,我覺得恰到好處。他寫道:我看臺灣的感覺,就是一個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你慢慢品、慢慢看,發現她的優點、責任、家庭,慢慢地看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我到臺灣覺得沒有壓力,很親切。她的端莊,不是張牙舞爪,是什麼事情都比較有次序、有規矩,她的嫻熟、優雅,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2018年,終於去臺灣了!
  • 法治文苑 ▏​懂得「割愛」;散步有益
    法治文苑 ▏​懂得「割愛」;散步有益 2020-12-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