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民國才女,一生都經歷過四個男人,結局為何如此不同?
中國有史以來有過這麼兩個才女作家,一個被大文豪魯迅所器重,寫出《生死場》、《呼蘭河傳》等名著,一個被沈從文評價說「尚無一個女作家有更超越的驚人的作品可以企及的『』,她說人生像爬坡,要一步一步來,她的代表作《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獎無數。她們都是民國最璀璘的兩顆星,且相似的是,她們的一生都戲劇般地經歷過四個不同的男人,她們分別是蕭紅和丁玲。
蕭紅的一生經歷過四個男人:汪恩甲、陸振舜、蕭軍、端木蕻良。
丁玲的一生經歷的四個男人:胡也頻、馮雪峰、馮達、陳明。
如果說丁玲的四個男人是都是她命中的緣,那麼蕭紅的四個男人則都是她命中的劫。
禍福輪流轉,殊不知是劫還是緣。
為什麼丁玲的一生都活在被愛和被尊重中。從第一個男人出現至最後一個男人,每一個男人都愛她、敬她、守護她,從第一個男人開始,至最後一個都對她自始至終,不離不棄。
而為什麼蕭紅的一生都活在被棄與不被尊重中。從第一個男人至最後一個男人,每一個男人都傷她、辱她、拋棄她。從第一個男人開始,至最後一個都是如此待她。
蕭紅死時才三十一歲,貧病交加,悽涼無比。
而丁玲一生至愛陪伴,幸福安康,享年82歲。
兩個同是民國才女作家,為什麼命運會這般大相庭徑?
蕭紅曾說自己的命運像極了《紅樓夢》裡的香菱: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她一生渴望依靠,渴望被愛,渴望被妥善保管收藏,卻一次又一次地被無情拋棄,半生飄零終無枝可依。
她17歲戀上與自己有遠親關係的表哥陸振舜,19歲逃出家門與已有妻子的陸振舜婚外同居。
20歲奔向包辦婚姻的丈夫汪恩甲,懷孕後遭拋棄,獨留她一人在異鄉的閣樓孤獨度日。
21歲的她在等待中的閣樓上遇見了26歲的蕭軍,一首詩的牽引,兩人雙雙墜入愛河。
27歲的蕭紅帶著蕭軍留下的傷痕和孩子嫁給了端木蕻良,後又被拋棄。
她短暫的一生中與這四個男人不斷地輾轉糾纏,卻沒有一個人給過她想要的依靠與溫暖,一生遭盡白眼。身先死,心不甘……
蕭紅曾經說:「你知道嗎?我是個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
所以她的悲劇的根源在於她內心的自卑,她對自己的不自信,認為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活下去,是她的這種想法害了她。
不懂自愛,註定受盡傷害。
一次次將自己被動地身陷囹圄,受盡白眼,成為任人欺凌的可憐羔羊,成為她悲劇結尾的必然伏筆。
20歲的丁玲,遇見對她一見傾心的胡也頻,幾翻痴情終於感動她終成連理,若說胡也頻於她如父如兄,那麼馮雪嶧則是她至愛的靈魂伴侶,馮雪峰卻選擇為愛退出,當丁玲喪夫時馮達出現,對她關懷照顧,無微不至。直到陳明的到來,若馮達的愛是細水長流,那麼陳明就是上天派來收她此生所有。愛與年齡無關,它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深情陪伴。她終其一生,都被愛包圍。
她更是民國最有思想的女性主義者,她曾告誡女人說:世界上從沒有無能的人,有資格去獲取一切的。所以——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強己。
(丁玲)
第一、不要讓自己生病。無節制的生活,有時會覺得浪漫,有詩意,可愛,然而對今天環境不適宜。沒有一個人能比你自己還會愛你的生命些。沒有什麼東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只有它同你最親近,好好注意它,愛護它。
第二、要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裡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覺得生命飽滿,才覺得能擔受一切磨難,才有前途,才有享受。這種愉快不是生活的滿足,而是生活的戰鬥和進取。所以必須每天都做點有意義的工作,都必須讀點書,都能有東西給別人,遊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軟,枯萎。
第三、用腦子。最好養好成一種習慣。改正不作思索,隨波逐流的毛病。每說一句話,每做一件事,最好想想這話是否正確?這事是否處理的得當,不違背自己作人的原則,是否自己可以負責。只有這樣才不會有後悔。這就是叫通過理性,才不會上當,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誘,才不會浪費熱情,浪費生命,而免除煩惱。
第四、下吃苦的決心,堅持到底。生為現代的有覺悟的女人,就要有認定犧牲一切薔薇色的溫柔的夢幻。幸福是暴風雨中的搏鬥,而不是在月下彈琴,花前吟詩。假如沒有最大的決心,一定會在中途停歇下來。不悲苦,即墮落。而這種支持下去的力量卻必須在「有恆」中來養成。沒有大的抱負的人是難於有這種不貪便宜,不圖舒服的堅忍的。而這種抱負只有真正為人類,而非為己的人才會有。
這段宣言歷年來被眾多女性稱頌。她一生自強、自立、自持,自愛、自信、自重,所以被欣賞,被尊重,如眾星捧月般,一生讓男人愛慕敬重。
而古往今來在愛情中,又有多少如蕭紅一般的女子,丟失了自己,急急忙忙地控制,將自己交付式地依賴男人,最終得不償失地迷失自己,被愛辜負。
於蕭紅是哀其不幸,卻怒其不爭。她天生對男人的依賴與自己的卑微,終讓她嘗遍惡果,傷痕累累。
智慧如丁玲曾說——我若想要著那樣東西,還不願去取得,我務必想方設法的讓他自己送來。
自持如她,如遇見良人,便心生歡喜;君若無意,也不多糾纏,笑笑離場就好。
而悲哀如蕭紅——所有活的不自信、特別焦慮的人都試圖牢牢掌控兩個人的關係,這種打著「依賴」旗號的死纏爛打,都很難逃脫憔悴失落的結局。
情感世界裡最終的贏家,無一不是泰然處之、順其自然、全情享受的高人,不管她們是贏得了愛情、贏得了完滿,還是贏得了超逸灑脫的人生。
愛從來都是享受,而非依賴。
永遠只做自己,絕不為他人迷失自己。
你有多愛自己,男人就會有多愛你!
遇到一個好男人,從此過上幸福的日子,很好。
遇不到,一個人,善待自己,也很好。
這一點,丁玲生來便懂得,而蕭紅至死都未明白。
作者簡介:安之若素,生活在當代的80後古典女子,熱愛古典詩詞文學,國學、易經,修書法,練瑜珈,相信人生是一場獨自的修行,謀生亦謀愛。自媒體「窗外那棵合歡樹」籤約作者。
願所有的黑暗都美若黎明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您若有故事歡迎前來傾訴,南願做您溫暖的樹洞
投稿郵箱:1335889534@qq.com
投稿文章要求原創首發,題材不限,文責自負。
(文章讚賞費的百分之八十作為作者稿費,)
投稿作者請加微信:xualiuyuxin963
圖片:網絡(誠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