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景介紹
「信用+公共資源交易」,旨在推動信用產品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衢州市在公共資源交易系統中嵌入省公共信用信息並引入第三方信用報告,充分發揮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的人員、技術、服務優勢,實現招標投標、合同履行、工程監管、業主評價等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實時交換、整合共享,將信用狀況作為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礦產土地招拍掛、政府採購、產權競價等公共資源交易選擇成交主體的重要參考。衢州市從指標體系、應用方式、信用公開三個維度,全面把握信用信息的生成、應用、監管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推動信用體系建設、提高工程監管效率,優化市場營商環境,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數據歸集全面公正
衢州市由政府出資採購第三方信用服務,通過採集公開數據、接入機構數據和自主提交糾正三種方式歸集評價數據。第三方信用機構自主搭建大數據採集系統,從全國範圍內獲取累計10800餘家縣級及以上行業主管部門、招投標綜合監管部門、市場監管、人社、公安、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同時接入25家權威機構數據。基於工程領域大數據,運用神經網絡深度挖掘技術,對圖片、文件、報告等多種公告的正文或者附件,提取出主體信息、相關事由、最終結論等,進行數據清洗、甄別、分析、整理,周期性生成信用報告。市場主體可以根據結果提交補充材料,經核實後實時調整信用分數或等級。
(圖一 信用報告生成)
(二)信用模型科學合理
為規範第三方信用報告的使用,衢州市出臺《房建市政項目在市級交易平臺招投標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的實施細則》(衢監管辦發〔2019〕12號),科學設置三級指標體系。該體系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與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信用管理系知名教授團隊合作,在國家信用標準(GB/T 31950-2015)的基礎上,根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關於建立信用制度的相關要求,結合信用實踐,重構信用模型,並通過省內知名信用專家評審。按照監管政策、市場需求、數據驅動三原則,對市場主體投標履約意願、能力和行為表現,制訂了「6+20+40」三級跨部門、跨領域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分值累計1000分,主要包括招投標信用、失信信息、財務狀況等6個一級指標,中標履約信息、招標投標監管信息、投標項目信息等20個二級指標,工程合同糾紛信息、公共信用信息、建設工程質量獲獎等40個三級指標。對市場主體經營範圍、資格能力、資信狀況、納稅記錄、社會貢獻、招標投標和合同履行記錄、完成業績記錄、違法違規記錄和違約行為記錄等,進行立體、全面、綜合的評估。
(圖二 評價指標模型)
評價模型的構建充分考慮公共信用在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的應用,評價指標中設置各級政府、行業協會頒發的獎勵等企業榮譽信息,稅務、人設、工程建設領域不良行為記錄等失信信息,模型累計分值1000分中,公共信用指標170分,佔比17%。系統直接引用浙江省信用信息平臺的公共信用評價結果,針對省平臺沒有數據的市場主體,第三方機構通過技術手段從全國範圍內相關官方網站抓取數據,按照統一的指標進行評價,確保公平公正。
信用評價等級分AAA、AA、A、B、C、D六級,具體區間如下表。同時根據評價模型規則,如企業近五年存在串通投標、弄虛作假騙取中標行為,存在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存在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且數額較大或造成嚴重後果等行為的,信用等級直接下調一個等級;如企業存在行賄犯罪記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信用等級最高不超過B級,並進行信用風險提示。
等級計分區間信用提示
等級 | 計分區間 | 信用提示 |
AAA | [800<分值≤1000] | 企業信用優秀,違約風險極低。 |
AA | [700<分值≤800] | 企業信用良好,違約風險低。 |
A | [600<分值≤700] | 企業信用較好,違約風險較低。 |
B | [500<分值≤600] | 企業信用一般,存在違約風險。 |
C | [300<分值≤500] | 企業信用欠佳,有較大的違約風險。 |
D | [0≤分值≤300] | 企業信用差,有大的違約風險。 |
信用報告按季更新,2020年第四季度,生成投標人信用報告1918家,其中信用等級為AA級的332家,佔比17%;A級的884家,佔比46%;B級的609家,佔比32%;C級的93家,佔比5%;AAA級和D級的本周期內為0家。
(三)結果反饋形成閉環
投標人偽造信用報告參與投標的,涉嫌弄虛作假,依法記入招投標不良行為,並進行公示,納入信用報告扣分項。公共信用的應用結果以及招投標活動過程中發生的失信行為,反饋至省公共信息平臺,形成監管閉環,深化公共信用應用。
(圖三 信用應用及反饋流程圖)
三、當前成效
目前,衢州市主要在房建市政施工項目的招投標領域應用第三方信用報告。招標人在編制招標文件時設置信用等級得分或將特定的公共信用信息作為否決條款;投標人通過投標文件製作工具,免費下載第三方信用報告,作為投標文件的組成部分;評標環節,評標系統實時對接浙江省信用信息平臺和第三方信用服務系統,驗證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的真實性;評標專家根據評標辦法,確定投標人的資信得分或予以否決。招投標過程中的失信信息公開並反饋到浙江省公共信息平臺,形成監管閉環,有效促進公共資源交易的公平公正,優化營商環境。
(一)誠信導向效果顯著
信用報告的應用,有效提高從業主體對信用的關注度,進一步重視信用在招投標活動中的重要影響,從結果來看,信用高的企業中標比例更高,更容易中標,呈現良好的誠信導向效果。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市交易平臺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的項目累計88個,項目金額約24.84億元,累計3155家/次企業查詢應用信用報告,81家AA級以上企業成為中標人,數量佔比92%,中標金額合計21.27億元,金額佔比85.6%。
(二)失信懲戒彰顯威懾
我市招投標監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在招標文件示範文本中明確將「投標人在浙江省信用信息平臺,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或浙江省重點建設工程招投標失信黑名單的」列入否決條款。項目評標時,評標系統實時連接浙江省信用信息平臺,獲取投標人失信被執行人及招投標黑名單信息。有失信行為的投標人招投標活動被限制,渾水摸魚的投機行為更容易被發現。截至2020年11月底,衢州市累計104個項目在評標時對接浙江省信用信息平臺,獲取投標人失信被執行人及招投標黑名單信息3659次,其中4條為失信被執行人信息。使用結果情況全部實時反饋到浙江省信用信息平臺,目前暫無招投標過程中的失信信息。
(三)政府出資企業減負
我市由政府出資,向經採購的一家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購買投標企業的信用報告,投標人通過現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免費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有效減輕了投標人的負擔。截至2020年11月底,累計1918家衢州市投標人庫內企業生成信用報告,連續更新三個季度,合計生成信用報告8724家/次,按信用報告市場價3000元/家計算,為市場主體節約資金近600萬元。
(四)全程應用簡單便捷
信用報告使用的全過程,依託現有的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實現電子化操作,招標人「一鍵設置評分標準」,投標人「一鍵獲取信用報告」,評標系統「一鍵驗證自動打分」,簡化信用應用、評審程序,減少人工幹預,節約時間成本。
編輯:韓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