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發布了《中國職場人教育投資消費洞察報告》。報告顯示,高達98%的中國職場人工作後有意願進行學習提升,這無疑拉開了職場非學歷教育風起雲湧的序幕。
近日,筆者專訪了深圳思創遠大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熊珺女士,她公開表明了「採貝」APP的未來發展願景,即建成「企業移動大學」,為職場教育和企業培訓帶來全新玩法。
借力網際網路+,變革傳統培訓模式
作為業內知名的連續創業者,在推出採貝之前,熊珺曾參與實施過國內大小額支付系統、影像系統培訓,為數千家企業提供過線下培訓服務,是培訓行業的「骨灰級玩家」。正因沉浸多年,熊珺慢慢對講座式培訓模式產生疑問。如何確保培訓內容更有價值,如何讓培訓方式更加靈活,如何使員工在培訓過程中切實獲益……關於這些問題,熊珺從未停止過思考。
一次次的推倒重來,讓熊珺萌生了一個全新想法——面向基層員工打造標準化的培訓體系。而藉助網際網路+的強大推力,這個夢想完全有可能實現。
熊珺女士說:「即便是傳統的公共服務行業和製造業,基層員工的工作內容也在不斷改變,因此需要新的培訓方式和工具,讓員工在邊做邊學中提升職業技能。」相比傳統的師傅帶徒弟、講座式培訓,熊珺更願意把培訓的主動權交給企業和人才自身。在洞察其核心需求後,熊珺設想的產品理念是:為企業內部提供移動學習、考試培訓、知識管理、人才培養等服務。「採貝」項目由此啟動。
企業移動大學:讓職業教育更有趣
在熊珺的設想中,採貝的定位是專為企業打造的移動在線培訓和知識技能平臺。「採貝不只是一個應用,它更像是一所移動的企業大學。採貝可以使培訓真正成為一門課程,而不僅僅是一次分享。」她表示。
2016年8月,「採貝」企業級知識管理SaaS正式版上線,並加入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隨後的2年,公司憑藉採貝先後獲得「先進辦學單位」「中國自主創新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稱號。國家質檢總局也拋來了橄欖枝,與採貝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質量學堂」。採貝開始在人才質量意識培養領域發出強音。
熊珺透露,如今採貝的教育功能不比一所大學弱。採貝這所「大學」擁有5大優勢:多形式分享工具、人臉識別考試、有序化知識庫、培訓班、多維數據。它不僅幫助企業構建專屬知識庫,提供知識大講堂、直播、卡片做課、手機做課等多種分享手段,不僅讓員工的知識經驗留在企業,還為企業提供了內部培訓管理、管理崗位晉升考核、形成數據化學習報表、在線組織考試等管理職能。
在培訓效果考核上,熊珺和她的團隊也藉助網際網路+的神力,用多維度解析員工成長數據,讓企業深度了解人才,幫助員工挖掘個人價值,成為企業效率助推器。
「採貝,發現知識的樂趣。」從這句樸實的品牌語中,可以窺見熊珺和採貝的初心,即讓職場深造變得簡單有趣,讓自我提升隨時隨地進行。
最大程度留住課程內容和培訓成果,通過創新教育將前沿的行業技能帶給每位員工,助力企業低成本構建學習型組織的工具,快速建立企業移動大學——這與熊珺的預想高度一致。
到2018年,採貝這所「企業移動大學」課程總數高達幾千門,教學內容超幾萬分鐘,累計服務400多家企業,覆蓋500多萬人群,成為深圳機場、雲南燃氣、長城證券等數十個行業標杆企業的共同選擇。熊珺坦言,未來的領航企業,一定是高度關注員工發展的企業。那麼,引進採貝為員工構建「企業移動大學」,就是一家企業紅海突圍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