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情」深挖對唱精髓,《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徹底推翻音樂節目老套路

2021-02-08 看電視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給陷入創新困境的音樂類節目的破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節目對「對唱」這種演唱形式的聚焦,不僅帶來了音樂秀表演形式上的突破,更帶來了人物關係、賽制和劇情講述上對傳統模式的顛覆。

文 | 江來

音樂類節目,歷來都是暑期檔的不可或缺的視聽大餐。今年的暑期檔,音樂類節目依舊沒有缺席,並繼續成為臺網競爭的主陣地之一。

無論是傳統的歌唱競技節目,還是風頭正勁的細分題材音樂類節目,在各大主流平臺大行其道,然而,實際上這些節目在歌唱形式和節目形態上的突破並不大。

 

在行業集體探索音樂類節目的創新方向之時,昨晚優酷首播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著實給陷入創新困境的音樂類節目的破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從節目模式、元素上來看,都稱得上近幾年鮮見的一檔提供新鮮觀看體驗的音樂節目。

 對唱發起人鹿晗


關鍵詞「對唱」,是《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找到的音樂類綜藝的突破口,而節目對「對唱」這種演唱形式的聚焦,不僅帶來了音樂秀表演形式上的突破,更帶來了人物關係、賽制和劇情講述上對傳統模式的顛覆。

從找尋搭檔到攜手共進,節目的場景和流程都在詮釋對唱和搭檔的涵義,而男女搭檔碰撞音樂火花、向「1+1>2」融合目標邁進的全過程,更將對唱的精髓深刻表達。

 對唱發起人羅志祥

 

以全新模式觀照對唱,開闢音樂節目的另類賽制和故事線

 

「兩個人形體的配合、眼神的配合、聲音的配合非常重要」,「在對唱中要多多理解對方、包容對方、引領對方」,卞留念、耿蓮鳳、王潔實、祖海等音樂人、歌唱家,在節目一開篇的VCR中這樣解讀對唱。

從前在生活中和舞臺上都頗為常見的對山歌、二重唱等對唱形式,如今變得愈加少見。男女對唱,這種歷史悠久的音樂形式近來越來越少被提及,更近乎消失於音樂節目和晚會中。

 對唱發起人李榮浩

  

因此,填補音樂節目在對唱領域的空白,就成為了《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創作契機和出發點,全新的競技模式和劇情線索都圍繞「對唱」這一題眼進行設計,形成了「對唱選手搭檔+音樂元素+劇情式綜藝」的元素混搭。

男女對唱、以搭檔形式接受考驗的設置,意味著音樂搭檔的形成、拆分與重建,伴隨賽程全程,成為節目的一大核心內容。

從第一期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就跳脫出了傳統音樂競技節目的桎梏,摒棄選手與評委/導師的對立關係,將選手互選搭檔的過程,作為故事的第一篇章,開啟了這檔對唱節目別樣的敘事進程。

 

男女選手間互選環節的規則設計,走的也是化繁為簡的路線,不設過多外部幹擾因素,將選擇首個音樂搭檔的權利完全交由選手。

選手們將按抽籤順序上臺演唱歌曲,演唱結束後,若有人想和演唱者組隊,就可主動上臺表演歌曲,演唱者可以反選或者棄權,反選則搭檔組建成功,棄權或無人上臺則面臨流局。

 

為熱愛音樂的青年男女搭建交流平臺,鼓勵選手用音樂與彼此交流、尋找最適合的對唱搭檔,是這一賽制設置的基本邏輯。

選手們從異性選手的演唱中,對其音樂風格、審美取向甚至個性特徵進行考量,更重要的是通過場上有限的音樂切磋與互動交流,對彼此間的匹配值做出判斷,在這樣特殊情境下的「以音會友」,成為這檔強調搭檔概念的音樂節目,給選手提出的第一個考驗。

 

劇情式真人秀手法延續,挖掘音樂節目人物和故事的更多可能

 

與以往以個人為單位的音樂競技模式相比,男女對唱節目的一大顯著優勢就是,人物關係更為多元、新鮮,以及男女搭檔之間天然具有化學反應,這都使得劇情發展和走向擁有更多可能。

而音樂與劇情這兩大備受市場喜愛的元素的組合、碰撞,也構成了《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在綜藝市場上的獨特競爭力。

 

劇情式真人秀,是節目總導演岑俊義近幾年所堅持並持續深入探索的製作理念。

而《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對傳統音樂節目所做的最大突破之一,便在於對劇情的豐富和強化,將男女選手置於配對、攜手闖關的情境中,並設計簡潔、嚴謹卻殘酷的規則,記錄他們在分分合合之中音樂魅力與真實人性的釋放。


實際上,從這檔節目中,也能看到總導演岑俊義過往作品的影子,去年的戀愛交友節目《單身戰爭》以一場戀愛版的「飢餓遊戲」,展開了折射社會群像、展示多元價值的生存實驗。

 

而對男女之間化學反應的激發和呈現,以及用情境和賽制為人物建構迷宮的編劇思維,也延續到了《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創作中。這檔音樂節目同樣強化人物的中心地位、事件的線索功能,注重劇情式真人秀的手段與音樂對唱的電視化表達兼顧。


從首期節目中,便不難看出,「音樂+劇情」模式在人物塑造和戲劇性營造上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無論是三位男選手為爭奪音樂搭檔展開的激烈戰爭,還是應憶俊屢戰屢敗惹人心疼,抑或是Casper與馬仕釗兩位高手之間火藥味十足的對決,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搭檔組建階段,關鍵性情節多見於同性選手之間的競爭,而隨著對唱搭檔的形成和賽程的推進,搭檔內部的磨合與碰撞、搭檔之間的競技、諸多外部因素對每組搭檔的衝擊,都將催生出更多出乎意料的故事和更為鮮明的人物。


以歌會友、彼此成就,詮釋 「1+1>2」的對唱魅力和精神 

男女對唱的精髓是什麼?VCR中對多位著名音樂人的採訪,試圖對這個關鍵性問題進行回答。

而採訪中,不只一人都提到了對唱表演對兩人在各方面默契配合的高要求,互相照顧、彼此成就,是對唱的男女雙方經歷長期的磨合過程所要實現的目標。

 

對唱經驗豐富的王潔實更概括,對唱的精神即「有一致的追求,求大同存小異,發揮各自的長處」。一個合格或優秀的對唱搭檔,應在表演的各個層面形成統一,呈現合二為一的整體感,甚至讓觀眾一時間忽視各自的突出特質,避免突兀感。


 

相對於獨唱,對唱最大的魅力就在於「1+1>2」的神奇力量。然而,要想達到這個境界並不是件易事,這也是頂尖對唱組合在樂壇始終處於缺位狀態的原因之一。

 

而對於《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中個人實力和風格都不遜色的男女選手來說,學會如何用自己的優勢為對唱搭檔提供幫助、讓對方充分施展其特長,在不斷的適應和磨合過程中,找到雙方最佳契合點,向「雙劍合璧」的目標靠攏,這將成為伴隨他們始終的成長課題。

 

而從互選搭檔中,就已經能看出選手們在選擇搭檔上的謹慎。在對異性選手的綜合考量中,音樂風格的契合度和合作中碰撞火花的可能性,成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對唱和合作思維,已經深植他們的腦中,如何激發自己和搭檔之間的音樂能量這一終極問題,從搭檔組建開始,就在牽引著他們。

在《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提供的這一平臺上,男女選手的交流不只停留於技能的切磋,他們更在精神層面逐步靠近,彼此鼓勵、相互促進,將真實情感投注到對唱的競技與成長過程中來。

而節目也不單單希望記錄和呈現一對對優秀對唱搭檔從組建到養成的過程,更志在通過這場年輕音樂人聚集和交流的盛會,傳遞更加健康、陽光、積極的「以歌會友」理念。

「以音樂志向聚集、以音樂愛好組隊、以音樂夢想成長」,這是《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這一創新模式表達的精髓所在,也體現了節目積極向上的價值導向。這個暑期檔,看《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如何玩轉「音樂+劇情」,帶來充滿感動與成長的視聽體驗。

相關焦點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以「對唱」為切口,回歸音樂本位
    就是歌唱·對唱季》宣布鹿晗、羅志祥、李榮浩加盟節目擔任「對唱發起人」,再次攪動起音樂綜藝市場的格局,面對嚴峻的行業格局,《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到底有哪些把握可以從中突圍而出? 在接連產出《這!就是街舞》《這!就是鐵甲》兩檔圈層爆款綜藝之後,優酷此次出手音樂類網綜推出《這!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敢為人先,音樂綜藝玩出新花樣
    結束了街舞和機器人的《這!就是》系列沒有停留,繼續開發音樂綜藝的新可能,首度圍繞男女對唱打開新市場,遊走音樂與靈魂之間,劇情式的節目內容欲讓人大飽眼福。 但原本7月20日上線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延遲一周,只為今晚更好的呈現,20點正式首播,小小期待一下。      《這!
  • 寶藏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又刷新了「音樂+劇情」的遊戲規則
    作者|酋千尺8月份的最後一天,優酷的劇情類音樂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又解鎖了一個新玩法,從而給節目帶來了團戰競技的絕妙看點。雖然,「觀眾的喜好」在「積分淘汰賽」上半場中,一直是未解之謎;但這一情況似乎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殘酷。而與此同時,真心誠意為了音樂之夢、為了舞臺展現,而努力過的每一位戰隊成員及發起人,又無一不是在認真對待這場賽事。而正是因此,才有了這即殘酷又富有正能量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
  • 音樂類節目還能怎麼玩?《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了解一下
    7月27日,《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首播,截止目前,點擊量已經達到1.1億,以歌會友,讓音樂成為一種社交方式,《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在一眾音樂類節目中讓人眼前一亮。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亮相有很多和傳統模式不一樣的地方,比如第一期節目中,三位對唱發起人鹿晗、羅志祥、李榮浩都在第二現場觀看選手表現,比如360度全景式舞臺設計,錄製現場也沒有像常規節目一樣設置主持人角色,而是由畫外音來控制流程。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收官,這是一場成功的音樂社交試驗
    但最後的總決賽看下來,冷眼君並沒有感受到太強的競技感,反而像複習一樣跟著所有的回顧部分一起復盤了整季節目,雖然「冠軍是誰」的懸念仍然還在,但顯然進行到總決賽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有更多其他的看點。冷眼君認為這可能要歸功於穿插在競技過程中的「劇情部分」。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溫情收官,留下一部音樂類綜藝啟示錄
    其實節目中的意外還有不少:唯一的女rapper孫楚雯被淘汰、被看好的靈魂歌手羅西貝選擇退賽、實力強勁的張婉清/亞森組合止步四強……這顯然不是一場一眼就能看到比賽結果的節目。在競爭激烈的音樂節目市場上,這或許就是劇情式音樂綜藝的魅力。聚焦對唱形式、追蹤人物成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留給音樂綜藝的創作啟示,還不止這些。
  • 優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破局音樂綜藝
    優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破局音樂綜藝 7月17日,由優酷製作出品、王老吉獨家冠名的大型劇情類音樂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在北京隆重舉行了開播發布會,三位對唱發起人鹿晗、羅志祥、李榮浩齊聚開播發布會,與到場媒體一起分享對音樂和「對唱」的理解及錄製幕後趣事。在音樂類綜藝陷入比陣容、拼配置的「死胡同」之後,《這!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延期播出,音樂綜藝如何玩轉相親內核?
    7月中旬,《中國新歌聲》、《中國新說唱》、《潮音戰紀》、《幻樂之城》、《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等一批音樂綜藝節目陸續上線,而近日,數檔節目延期播出的消息讓觀眾們暫時錯過幾檔音樂節目的正面交鋒。繼《真相吧!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延期播出,音樂綜藝如何玩轉「相親」內核?
    就是歌唱·對唱季》在召開發布會後,前線圍觀的小夥伴便迫不及待的與我們分享了對這檔節目的直觀感受,而一些撲朔迷離的小道消息,也為這檔節目蒙上了一層氤氳的色彩。 更有網友調侃「這!就是對唱,這不是相親」、「怕是《非誠勿擾》都沒這麼高的牽手成功率。」的確,情歌對唱、青年男女搭配、心跳搭檔挑選。在一眾主打真人秀的音樂綜藝中,這樣官方自帶CP感的音樂綜藝節目著實顯得頗有趣味。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開啟的「音樂社交」玩法,究竟帶來了哪些新思考?
    但是這一次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似乎又找到了一種全新的玩法,所謂的對唱似乎也不是簡單的合唱,而是在組合方式和選手心理層面有了更深的挖掘。昨晚看完第一期節目之後的冷眼君,對這個節目的一些創新之處,還是挺有感觸的。
  • 滋源《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首播告捷,破億曝光量很強勢
    2018年7月27日晚,由優酷製作出品,滋源首席聯合贊助的大型劇情類音樂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於優酷平臺正式開播。
  • 兼具大眾審美與傳唱根基,《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成功引領視聽藝術新番
    由優酷出品,欣喜文化製作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將 " 對唱 " 作為邏輯切口 , 創新搭檔對戰類音樂形式 ,由鹿晗、羅志祥、李榮浩擔任「對唱發起人」。節目將 90 位年輕音樂人聚集,深挖觀眾內心訴求,打破以唱功為單一評價維度的類型桎梏,激活音樂類綜藝新玩法。 今年1月起,優酷通過聚焦年輕潮流文化的態度表達,推出「這!
  • 專訪《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總導演岑俊義 | 我的節目都慢熱
    與這兩款選題小眾的網綜不同,《這就是》系列綜藝的下一步《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終於踏進了趨近飽和的音樂選秀市場。最近,WeMedia旗下電影頭條記者對《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總導演岑俊義進行了專訪。這是電影頭條綜藝系列人物專訪的第03期。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退半步的策略,進一步的野心
    我們想特別提及《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節目規則。在文章開頭我們曾經提到都有所感的「音樂綜藝模式創新乏力」現象。行業範圍內的設計靈感枯竭,通常跟「設計思路走進死胡同」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三十多年來,我們看到了無數種形式的音樂節目,但無論節目形式如何變化,其實以往音樂節目的設計思路通常都只是一種:節目表達手段服務於音樂內容(如猜謎是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和懸念感)——這一思路中,各種節目形式是手段,音樂內容是目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規則設計思路卻剛好與之相反:音樂作為手段,服務於「組建對唱搭檔」的內容(目的)。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積分淘汰賽太「刺激」
    就是歌唱·對唱季》(以下簡稱《對唱季》)情有獨鍾~~ 還沒關注觀察眼的,左上角點藍字關注 就是歌唱·對唱季》看點更豐富 但就在上周六的下半場積分淘汰賽中,自帶「天使吻過的嗓子」的羅西貝小哥哥竟然下線了……
  • 鹿晗、羅志祥、李榮浩「3L天團」彈幕點評,《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如何為對唱糖份加分?
    90年代最易引起共鳴的對唱金曲,卻隨著彰顯獨立個性化時代而變得逐漸稀少,在需要「你來我往」與「合作精神」的對唱體系中,如何學會合作精神與搭檔求同存異,這似乎也是《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節目想帶給年輕觀眾的一點思考。
  • 「相愛相殺」反轉不斷堪比美劇,《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開啟劇情式音綜新篇章
    究其原因,《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找到了當下音樂綜藝的「內容缺口」——劇情式真人秀+男女對唱。男女對唱奠定了這檔音樂綜藝的獨特調性;劇情式真人秀的純熟運用,賦予了節目內核與全新生命力。而《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通過創意設計,使得劇情行進自然緊湊,觀眾很難不沉浸其中,此外跌宕起伏、起承轉合「相愛相殺「的變化,又能時不時地給人帶來感官刺激,意猶未盡。可以說,這既是《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創新之處,也是其吸引力體現所在。
  • 優酷「這!就是」系列第三彈《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或將革新綜藝星素新玩法
    就是街舞》《這!就是鐵甲》後,優酷選擇以《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用「對唱選手搭檔+音樂元素+劇情式綜藝」的全新模式,激活音樂類綜藝新玩法。 在《這就是歌唱·對唱季》裡,明星成為了「配角」,舞臺真正的主人則是擁有音樂實力的新人們,他們通過「歌唱PK挑選對唱搭檔」等形式,在節目裡展示自己的音樂魅力,也為「對唱」這一音樂節目形式賦予了新的定義。
  • 相親氛圍中做音樂節目,《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的創新有點特別!
    沒 被 星 扒 客 寫 過 的 明 星 都 不 算 紅▲ 繼《中國好聲音》、《中國新說唱》、《潮音戰紀》後,又一檔唱歌類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 街舞和鐵甲珠玉在前,鹿晗、李榮浩、羅志祥三位發起人流量和實力兼備,節目形式又很新穎,作為「這就是XX」系列第三彈,《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受到的關注並不小。不過首期節目播出後,扒一姐有點懵~ 節目給出的定位,是以「對唱」為模式,對經典單人歌曲進行重新編排,改編成男女對唱歌曲。
  •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錄製中 鹿晗羅志祥李榮浩默契互動
    由優酷製作出品的大型劇情類音樂真人秀《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正在緊鑼密鼓的錄製階段。當天恰逢李榮浩的生日,同為對唱發起人的鹿晗、羅志祥為其現場慶生,三人有愛互動,默契值爆表!《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作為優酷首檔頂級對唱類劇情式音樂網綜,旨在尋找最優音樂搭檔,為實力歌者的音樂夢想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