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下美國國歌嗎?一翻歷史問題真不少,連詞作者都有問題

2020-12-24 貓咪小六

國歌給我們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莊嚴和神聖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從貧困,剝削,戰爭中走出來的國家多少年來每當國歌響起的時候,無論何時何地都有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感覺,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國家像我們中國人這樣對國歌尊敬和神聖不可侵犯,但是我知道有個國家國歌不但歌詞有種族主義成分,國歌的作者還是種族主義者,這裡先來個名詞解釋什麼是種族主義者:種族主義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態度,認為種族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認為自己所屬的團體,人種、民族或國家,優越於其他的團體,這個解釋太官方因為我從百度抄來的。那下面我用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自己認為自己的民族或者國家比其他的好看不起其他群體,比如: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俄羅斯的光頭黨

但是這些個團體也只是局部搞搞小動作,也是受到大多數的反對和譴責更是不被主流價值觀接受,能把種族主義明目張胆的安插在國歌上的國家世界上還真不多見,這個國家就是前不久剛剛因黑人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而件引發全國暴動的美國。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國歌,歌名《星光燦爛的旗幟》也叫《星條旗》由英國人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作曲美國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作詞,再講講這首歌的創作歷史背景。

1814年美國還是懵懂少年的時候,天最浪漫情竇初開,剛剛和親爹分家沒多久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孩子,由於家底不夠厚實整天為一日三餐奔波,為此還與墨西哥和印第安人鬧得不可開交,在美國巴爾的摩市的海港,一個叫斯科特的美國律師,就是上面提到的國歌詞作者,來和英國交涉要求釋放被扣留的美國平民,英國根本沒把這個不孝之子放在眼裡,不但沒有答應他的要求還狠狠的教訓了他一頓直接堅船利炮就開始轟炸,一時之間火花四起照亮了這座美麗的小海港,他目睹了美軍英勇抵抗的慘烈場面,交涉無果後,奮筆疾書的寫下了幾行詩,由於字體工整,筆墨清晰,文筆流暢,在美國民間廣泛流傳。

在100多年後的1931年作為歌詞用在了美國的國歌上,但沒想到的是唱了100多年的國歌今天卻出了問題,這就點到了今天的主題,美國因黑人事件抗議活動還在進行,有些人開始翻舊帳,就查到國歌的詞作者是個反對廢除奴隸的種族主義者,為了反對廢除奴隸還寫過很多詩表示不滿,只不過沒像當年國歌那樣被廣為流傳,他還以律師的身份起訴過廢除奴隸的人,這麼一個人寫出的詞作為國歌顯然不能被美國大眾接受。

那麼我們再返回到國歌本身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在歌曲的快結尾有這麼幾句:這些奴才、傭兵,沒有地方藏身,逃脫不了失敗和死亡的命運,但是星條旗卻將要繼續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

有人就指出歌詞含有嚴重的種族主義傾向,奴隸和傭兵顯然是在暗指黑人,歌詞極具攻擊性宣揚白人至上導致後來要求廢除國歌,因此這位美國國歌的詞作者的雕像已經被推倒,最近有個非裔的混血學生被選中在一個畢業典禮上演唱美國國歌,小黑哥果然豪橫堅持不唱,搞的校方下不來臺,後面居然唱了一首象徵著美國黑人的歌曲《人人引吭高歌》,這次事件後有人建議把這首歌改為國歌但遭到白人不滿由此美國社會因種族問題進一步撕裂。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我這樣粗淺的人也只能看到表面,我是認為美國社會反應太慢,一首好詩等了一百年才修成正果,莊嚴肅穆的國歌唱了一百年才發現有問題。

相關焦點

  • 美國開始有人要求換國歌了?
    他還說,很多白人學生在學習了歷史之後感到內疚和受到了欺騙,他們希望生活在一個沒有這些歷史殘留的世界。因此他覺得,修改國歌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當採訪者問道,「有很多黑人藝術家都曾經演唱過國歌,也沒有說裡面有種族歧視一事,你們怎麼看?」
  • 播放納粹德國國歌 美國網協致歉
    美國網協隨即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做出道歉,表示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翻看國際體壇的各項大賽歷史,放錯國歌鬧出的烏龍的比比皆是,賽事主辦方還是長點心吧。 聽到錯誤版本國歌 德國球員想直接離場 說起聯合會杯,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由國際足聯主辦的,號稱「小世界盃」的足球洲際賽事。其實,聯合會杯網球比賽的知名度同樣不低。
  • 《老友記》居然被今天的美國人翻出來炮轟:有嚴重問題!
    (via Time.com)然而,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就在去年年底,這部劇在英國Netflix上播出以後,卻被一批新的觀眾質疑部分情節有嚴重問題 ,從對胖子的歧視 ,到恐同 (同性戀恐懼),再到性別歧視 ,可以說是一系列很厲害的標籤了……(via Daily Mail)這篇文章把提出問題的這些觀眾稱為 「千禧一代」,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
  • 好萊塢為了政治連美國登月歷史都要歪曲
    看過影片的觀眾發現一個細節,歷史上插上月球的美國國旗不見了。當年,把美國國旗插上月球這個細節令人震憾,大家都牢記心中。蘇聯有人曾經質疑美國登月造假,其中一個問題是,月球上沒風,美國國旗怎麼可能會飄?事先美國人已經考慮到月球上沒風,國旗是用倒L形的旗杆,而旗杆當時沒拉直,有些地方有點彎曲,造成國旗在風中飄的感覺。
  • 邊講故事,邊讓你明白:國歌有沒有版權?
    作為歷史層面和世界範圍內流傳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國歌有沒有版權?平時很少會思考這個問題,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又覺得有些複雜,一時難以回答。 趙律師今天為大家解答。 首先,這個版本的國歌,聽過的人並不多。保羅·羅伯遜用非常標準的漢語普通話演唱了當時還沒有被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綠皮書 Green Book》讓更多觀眾了解到受過高等教育以及致力於種族平等事業的黑人鋼琴家Don Shirley。
  • 「一聽到國歌就想嘔」?那讓外國人教教你什麼叫「愛國」
    自由黨深水埗區議員李梓敬說,連國際足聯都對香港球迷侮辱國歌行為看不過眼,「如果你連自己也不尊重時,其他國家的人又怎會尊重你?」在此前的公聽會上,也有反對派進行惡意詆毀。「90後中學老師」穆家駿直言,將邏輯反過來看,《國歌法》本地立法後,中小學只是實施現有體制,新增工作既不多也不繁複,「既然如此,為何不立法呢?」而且,立法更明晰了學校責任,令其有法可依。
  • 日本國歌君之代的逸聞
    (日本都進不去了,怎麼能唱中國國歌!)我個人認為,日本的前期的軍歌和《義勇軍進行曲》相比雖然歌頌的主題不一樣,但是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一樣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直到史無前例之前本朝的所有歌曲,精神面目無一不是昂揚向上,聽得人感覺熱血沸騰的。
  • 美國黑人問題有解嗎?
    儘管每次發生後,美國社會都有相應的探討和反思,但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的跡象。這裡面的根本問題是:美國警察為什麼會對黑人特別對待?在多年來的各種優待措施加持之下,美國黑人的生存狀況為什麼沒有改善反而有下滑的趨勢?黑人問題有解嗎?
  • 百萬民眾請願更換國旗國歌!卡通畫風奇特暗諷川普,美國人是瘋了嗎???
    普通抗議示威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為了徹底的解決這個存留了幾百年的問題,他們絞盡腦汁推翻一切與奴隸相關的事物。這幾天,他們把新目光轉移到將近90年歷史的國歌《星條旗》上了。用了近百年的國歌都沒啥問題,一場清算潮卻把國歌給卷進去了。
  • 反動國歌的另一面
    布蘭登堡門乃是德意志國族主義的磁場中心,但也是在這裡,我第一次發現一個有趣的反差:德國人的愛國主義激情似乎並不必然必須通過國歌這一媒介去表達,德國國歌遠遠沒有那麼普及,不管是德國球員還是德國球迷,都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唱、或不願唱、或不習慣唱國歌,這似乎有悖於德國人紀律嚴明整齊劃一的「國民性」。
  • 【小外Party】各個國家都有各個國家的國歌
    國歌是一個國家象徵性歌曲不同國家的國歌各有特點也反映出歷史背景和民族精神在國慶假期的末尾,小編突然有個疑惑,大家是否都知道其他國家的國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各國的國歌吧。因為篇幅不宜太長,所以小編挑選了幾個比較有特點的來做介紹,一起來看看叭~中國《義勇軍進行曲》(March of the Volunteers)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創作自1935年,聶耳作曲、田漢作詞,鼓勵中華兒女在面對外辱時團結一心、共赴國難
  • 說真話的小男孩被捕:「美國國歌是種族主義」
    美國國歌歌詞因「種族歧視」爭議已久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9月25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位資深黑人編輯撰寫的文章,斥責美國的國歌《星條旗之歌》是一首「侮辱黑人」的邪惡歌曲,國歌的作者是「白人種族主義者」。
  • 汽車一馬力是多大力量?常識性問題,了解一下
    大多數人對於汽車都是有一定了解的,而對於汽車的動力方面,大家有所了解嗎?汽車動不動就是幾百馬力,那麼你知道一馬力是多大力量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些都是常識性問題。首先需要給大家解釋的是馬力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在很早以前,瓦特曾改良了蒸汽機,使得蒸汽機的做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過在當時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說明蒸汽機的做功能力到底提升了多少。於是瓦特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來一批健壯的馬,然後用繩子的一端拴在一個重達1000磅的水桶上,穿過定滑輪後拴在馬匹上。這樣趕著這匹馬,在一分鐘內使水桶上升了大概10米的距離。
  • 字節騰訊的命運問題:美國是什麼?
    但這個風波,我覺得如果不談美國,是沒有意義的。關鍵不是你想怎麼樣,而是他們在想什麼。來源 | 詩翰(ID:lixingdeqinggan1)作者 | 盧詩翰這篇文章是寫字節跳動風波的,但主角並不是他。我也在反思,過去幾年來,整個中文網際網路媒體以及自媒體,分析了很多國內市場現狀,產業升級趨勢,大家都從中得出了要出海的結論。但在念叨出海,呼籲巨頭出海時,大家似乎都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我們有認真了解對面嗎?
  • 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是的,每一名真正的中華兒女都會為之振奮,這就是國歌的魅力,這是中華民族靈魂的吶喊。無論汶川、玉樹還是海外葉門,當國歌響起,紅旗飄揚,一股熱流在胸中激蕩!
  • 寶寶喜歡握拳,是大腦有問題嗎?這個生理反射了解一下
    文|凝媽寶寶出生後,新手媽媽們都分外緊張,喜歡關注寶寶的各項動作。但是判斷是否正常時常常是道聽途說,總是把一些不好的問題和寶寶聯繫起來。有一位寶媽,發現新生寶寶的小手喜歡攥拳,她有點擔心。因為之前她聽朋友說,寶寶攥拳是大腦有問題,無法控制屈伸,所以她特別想幫寶寶伸直。寶媽這個想法就太錯誤了,寶寶攥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個經驗的媽媽都知道這一點,看來需要進行一下科普!
  • 現在,輪到國歌了!《星條旗之歌》歌詞及作者均被批種族主義
    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的作者塑像遭塗鴉《國會山報》25日報導,帕克在文中援引活動人士凱文·鮑威爾的話說,作為一名律師,美國國歌的詞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曾起訴廢奴主義者,
  • 徵服、榮耀、追求——國歌「歌聲」中的歷史和典故
    (在網絡上美國國歌因為一些原因被錯誤翻譯成「星條旗永不落」 ,經常與美國進行曲《星條旗永不落》混淆)英美國歌內容淺顯易懂,不用細解。只是有兩點值得關注:一、國歌都是徵服和戰鬥的動員令英國國歌產生在於蘇格蘭的戰鬥之時:」保王室,殲敵人,一鼓滌蕩。破陰謀,滅奸黨,把亂盟一掃光;殲滅潛在之敵,打到陰險刺客,尤如恐撃以欲,叛蘇人必前僕。
  • 了解美國歷史最值得讀的一本書,堪稱美國版《明朝那些事兒》
    在人類近代史上,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要想了解世界近代史,必須要讀一下美國歷史。關於美國的歷史書實在是太多了,令人眼花繚亂,內容良莠不齊,要麼過度吹捧,要麼過於簡略,要麼深度不夠,甚至還有的過於細枝末節。
  • 看《阿甘正傳》前應該了解的歷史文化背景
    相比於後兩部,《阿甘正傳》不僅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勵志電影,更是美國半個世紀的縮影,所以要想看懂《阿甘正傳》,歷史文化背景必須了解。這首歌以第三者的口吻自言自語、自問自答,表明了作者對於戰爭的態度,對和平的渴望。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逐漸介入越南內戰,到了60年代,這種趨勢愈演愈烈。與此同時,美國國內出現的反戰呼聲水漲船高。而這首《答案在風中飄蕩》就是那個時候反戰群眾的「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