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聊一部時間比較久遠的影片《牧馬人》,最近比較流行的一段: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就是出自這裡哦。
故事一開始,小草原上有牛馬成群,草原一馬平川,又寬廣又平坦,嫩綠色得草原覆蓋著大地,就像是給大地穿上了綠裝。這麼一個美麗久遠的地方,牧馬人老許愜意的躺在柔軟的草坪上,看著吃草的牛羊馬,放飛心情,仿佛與世無爭,這樣閒情雅致的生活已經過了二十年有餘。 老許的父親在美國已經成為了大企業家,最近回到北京找尋自己的兒子,過了不久,老許飛往北京,見自己失散多年的父親,秘書帶他來到酒店,時隔幾十年,父子二人終於團聚,已經白髮滿頭的父親激動的望著老許,可老許貌似很淡定,更是一句爸爸都欲言又止,他想起小時候,父母因為感情不合離異,父親獨自去了美國,母親沒過幾天就病重離世,老許從此成了孤獨弱小無助的孤兒,可那個時候的他才十一歲,而現在,他已經娶妻生子,最需要父親的時期已經過了,此時的他與父親已經有了隔閡。
在他準備來見父親的時候,妻子與兒子去送他,車夫逗孩子說,你爸爸跟著你爺爺去美國,不要你了,孩子卻是一臉嚴肅,一本正經的說爸爸會回來的,因為媽媽說,爸爸是她手裡的風箏,飛得再高也離不開媽媽手裡的線,大家都被兒子天真的話逗笑了,到縣城之後,老許坐上去機場的大巴,大巴開動之後,兒子一直喊著爸爸,妻子背著兒子一直追趕著車子,知道距離慢慢拉長,混在黃土之中,每個車站離別的傷感畫面啊。
晚上,父親帶老許來到一家豪華餐廳,並且說任何人都抵禦不了有錢享樂的誘惑,隨之與秘書盡興的跳起了舞,老許卻在一旁拿著雜誌漫不經心的翻著,晚上父子二人回到酒店,父親勸老許跟他美國,這兒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二十年來你受了這麼多苦,而他自己到了這把年紀,很需要自己的兒子在身邊,老許聽著很需要這句話,回想起自己一個人那段艱辛的歲月,那個時期,政治背景對一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由於父親是美國的資產階級,因此老徐一直被打壓,只有老師一直開導他,不要灰心,總會有機會翻案的,老徐認為別人都有機會,唯獨除了自己,因為他犯的是出生罪,甚至嚴重到想要自盡了此一生。此時他又想起了中學時代老師為他發放獎學金安排住所等種種幫助,這段溫暖的感情記憶給老許重生的勇氣,直到現在。
父親聽完兒子的遭遇,感嘆的說到三十年前他離開,並沒有想到你會成為孤兒,老許卻說我寧願自己是孤兒,他越說越發激動,責問父親,為了自由跟幸福感,把作為父親的責任放在哪裡了,父親語塞,只好給他允諾一定給他更好的生活跟價值,老許只是自言自語的說,自己曾經死過一次了,不過我又活過來了,我不但找到了更好的生活,還再次感受到了溫暖,我找到了父親,也找到了母親。
1962年,老許解除了勞動教養,來到牧場,建起自己的房子,熱心的董大爺跟董大娘對老許關愛有加,又是幫忙又是送飯,老許很不好意思,大娘還說吃飽飯不想家,以後都是一家人,人要往遠處看。老許在這片草原上,牧牛羊馬,心曠神怡,仿佛大自然的美已經洗淨了他承受的痛苦。時隔幾年,階級鬥爭又到了這片大草原上,老許免不了又要接受批鬥,因為老許的勤奮誠懇,村民都組織在一起找藉口讓老許去趕馬,免去了這一次受罪,他們騎著馬放飛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自由且痛快。老許對父親說,沒有這群樸實的村民,就沒有如今的自己。
第二天,老許為妻子買了罈子,因為她愛吃泡菜,父親想要看看自己的兒媳,秘書拿著照片說真漂亮,又八卦起了他們的戀愛史,老許卻說他們是先結婚後戀愛的。很多年前,秀芝姑娘為了逃荒從四川來到草原,沒有依靠,被村民小郭發現,秀芝求小郭能留下她,並且給口飯吃,她什麼苦都能吃,此時的小郭想起了老許。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給你送來,老許滿不在乎的說,那你就送來吧,不料小郭真把老婆給送來了。真是買個餅送老婆啊,現在要是有這麼好的事小編不至於單著了。
小郭把秀芝領過來並且說,這就是你的家,雖然窮但是越窮越光榮嘛,突如其來的老婆讓老許荒神,倆人尷尬的吃完飯,晚上餵馬回來秀芝已經睡著了,老許便在地上打地鋪,第二天秀芝醒來就哭了,老實的老許還以為是她想家了,給了錢跟糧食讓她回家,秀芝卻不願意,還認為老許嫌棄自己丑,這個老許也真是,送上門的老婆都不要,其實老許是害怕自己的身世讓秀芝嫌棄,可秀芝說,你不是壞人,感動的老許老淚縱橫。老許坦言說他是犯過錯誤的人,以後要在這兒勞動一輩子的,秀芝不在乎的說,犯過錯以後不犯就可以了,你在這兒勞動一輩子,我在這兒陪你一輩子。就這樣他倆都認定了對方,晚上倆人都換上新衣,村民也都紛紛趕來,婚姻大事就這樣簡單卻又溫暖的辦成了。
婚後秀芝特別能幹,和泥土要給自己的家圍個牆,而老許則是外出放馬,一放就是十天,俗話說小別勝新婚,秀芝在老許跟前撒嬌賣萌,說馬都知道想家跑回來,人卻不知道,還要化妝成男的陪老許放馬。有一天晚上,秀芝跟村民一起看電影,影片中有一段話,秀芝覺得特別有意思,她記在日記裡,等老許回來念給他聽,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幾年之後,這個家已經有了雞鴨鵝,倆人還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一個大胖小子,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舒適幸福。畫面一轉老許的回憶打斷了,老北京的胡同裡,父親回到母校去看望他的老師,在路上,父親感慨到,蘭苑未空,行人已老,歸來事事堪嗟。聽到這句話,老許又回憶起幾年前的事,那天他們正在吃飯,書記來說讓老許去一趟政治部,老許心裡十分不安,妻子安慰道,我們又沒有做壞事,況且那個年代早已經過去,黨委幹部告訴老許已經被平反了,可以回學校教書,並且還有一大筆補償費,老許聽到了這番話,激動的哭出聲,或許是釋然了,或許在吶喊自己這麼多年收的委屈終於塵冤招雪。
老許又開始教書,看著眼前的學生,老許五味雜陳,心裡的情緒已經翻江倒海,他不敢相信自己有一天還會站到講臺,這種喜悅,比中了幾十萬大獎都要嚴重,他顫抖著手,壓抑著自己想哭的情緒。
晚上村民有一次聚齊慶祝,小郭對秀芝說你還真得請我喝一杯呢,老許不光改正了,還成了教師,秀芝卻表示,我不管他是教師,還是放馬的人,在我眼裡,他任然是老許,他就是當官我也不稀罕,再養二十年馬我也不嫌棄。
老許臨走前一天晚上,秀芝說到父親,老許說他是億萬富翁,手裡的錢能買十幾萬倆汽車,兒子聽見汽車只喊要,秀芝教育兒子說,自己掙得錢花起來才安逸,不是我們自己的錢,我們不要,這叫志氣。老許逗秀芝說,我要是去美國,怎麼辦,秀芝卻說,你走不了,你捨不得這些孩子,捨不得這個家,捨不得這兒的風土人情。有句老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回憶結束,老許坐在酒店給妻子寫信,父親有一次勸說老許去美國,老許將信遞給父親,信裡說,我吃苦二十幾年,像我這樣的人,就應該跟有錢的爸爸去美國,但是我並不想,我等了二十年,終於等到了希望,我要留下來參與祖國的建設,我相信人不全是單純的為了物質生活而活著,老許告訴父親,我已經是一個四十歲的人,是一個孩子的爹,請你相信我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父親再也沒有勉強兒子,反而表示很敬佩兒子的品質為人。他提出想見見自己的孫子,在財產上他是成功的億萬富翁,可是在情感中,他卻是一無所有,如同街頭巷尾的乞丐,沒有心靈的慰籍,漂泊孤單。父親說在美國有老許的弟弟妹妹,卻只是不靠譜的富二代,無所作為,父親又拜託老許在中國給他買塊墓地,希望自己離世後能夠葬在自己的祖國,不在孤單無依,第二天父親坐車去機場離開,望著窗外的風景,他感到親切卻又陌生,努力的想要記住這一切,老許背著行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大草原。看見遠處的妻子,他加快腳步,是啊,他怎麼能離開這麼美麗的地方,這裡是他希望的開始,有他的學生,他的妻兒,更是他怎麼也斷不了的根。影片結束。
這個故事是很久以前的影片,他寫著一個人的一生,也記載著我們國家的發展,脫胎換骨。它告訴我們人不能忘本,記住自己的根,感恩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