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人》當年熱播的時候,還未成年;現在都快是奔三的人了。
這部電影有許多缺點。比如有些演員的表演有些戲劇化,包括徐靈鈞的演員朱時茂,尤其是他的獨白,好像在讀教科書。有些演員,比如奶奶,太都市化了。電影語言也比較樸素。換句話說,它更「經典」。比如,用仰視的鏡頭,樹立人物的高大形象;對於男女之間愛魚愛水,用電梯在草原上到處拍攝野花,用一匹白馬和一匹黑馬在水邊奔跑;表現徐靈君在勞動人民中重生了,他用小馬和馬一起馳騁;當音樂應該用來表示觀眾的情緒時,有適當的音樂,但這一切並沒有妨礙我三次觀察人物的命運和故事的發展。
從一個小的角度看,影片說了一些人與人之間最基本、最樸素的感情,也許,也是最美的。患難時真摯的幫助和關懷,夫妻間最樸實真摯的愛情,相互信任。
這些感覺和品質很簡單,因為做這些事情的人沒有意識到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只是覺得自己在心裡做了些什麼,所以很簡單。說他們是最好的,因為他們就像一把小火,在最困難的時候,在最看不到的日子裡,讓人堅持和相信。「文革」期間,我父親逃到農村躲避壞人。人們下鄉抓人時,農民把父親裝扮成農民,和他們混在一起到田裡割稻子,這樣就避免了困難。
說到夫妻,我最喜歡的段子是凌君和秀芝的對話。
秀芝說:「我明白了。我遇到了一個好人,「他說這話的時候,凌俊是個萬歲老人。他三十多歲時是個單身漢。他只有一個碗和一雙筷子。
秀芝卻說:「我遇到了一個好人。」。凌軍只煮了一鍋粥,全給秀芝吃,又躲出來餵馬,讓秀芝休息;拿出自己所有積蓄的40元、20斤糧票,送秀芝回家。
靈均平反了,秀芝說「我跟他結婚的那天起,我就給他平反了。」
靈均成為一名小學教師。秀芝說,「在我心裡,他還是徐靈均。」
無論靈均是牧馬者、老右派、老師,還是美國億萬富翁的兒子,秀芝都有一顆天然的心和一雙眼睛。她能剝掉所有的異物,看到靈均有一顆金心。所以她也「掏出」了自己的心給他——一切都是多麼珍貴的禮物,多麼可愛的女人。
就大理而言,這部電影或許喚起了中國人最典型的母國情懷、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我借了這部電影,一開始不在乎,把它放進電腦裡,然後自己去廚房做飯。電影開頭聽到這首歌,「天空無邊無際,野性浩瀚,風吹草,牛羊在風中可見」。一個強壯的男聲朗誦這首詩,真的擊中了心。雖然我從未去過草原,但我的感情是相互聯繫的;我對我出生和長大的土地的依戀和愛都與這首歌有關。
如果我想認真地說,我希望電影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那麼我希望電影能更令人震驚。比如,在影片中,有一個牧民開車送馬去祁連山的場景。那麼美麗的祁連山可以拍攝得更美麗、更迷人。影片效果會更好,吸引力也會更強。比如,想想霍克斯的「紅河」,其中萬頭牛橫渡紅河,與牛一起野跑。但電影中的雨幕是假的,只是雨幕的前面。
朱世茂、叢山當時年輕樸素。朱世茂第一次看到父親的戲,臉上有一絲羞怯——真是驚喜。
現在看來,關於「母國情懷」的議論不多,偶爾透露一點,或即將被人嘲笑。今天早上我打電話給我丈夫談電影。他說,「我們看到它時感動得流淚了。沒想到這麼多年後,你還是被感動了,這說明你心裡還是很簡單的。」
本文發表在《奇優網》https://www.qycoco.com/vodhtml/33083/
本文版權歸作者 靈均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