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家長喜歡通過「潑冷水」這種方式,來展現自己在智力上的優越感,從而表達一個潛在觀點「你所做的都是錯的,只有在我的領導下,你做的才會正確」。
他們想挽回自己在教育上對孩子的失控,然而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與他們日漸疏離。
如果父母總是不能認可我們,那我們還有必要和他說什麼嗎?
在日劇裡,最終的邪惡BOSS往往都是這麼產生的,不擇手段想要超越父親,其實是為了獲得他的認可。
對於我們普通人,父母的「善意批評」會在不經意間影響自己,會束縛自己前進的腳步。
嚴重點還會形成人格上的缺陷,即父母一再強調「你改不了的毛病」,就真的改不了了,因為自己雖然知道父母說的有點道理,但更多的情緒則是和父母的對抗,會反其道行之。
最糟糕的是,這種「潑冷水」式的人際交往模式,會讓人誤以為是親密關係的象徵。
「為你好才說你,別人哪管你啊!」這句話莫名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很多人就是這麼把人際關係搞砸的,他們以為批評和揭露是一種「正直的品質」。
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其實這句話不太正確。
批評別人不是必定導致人際關係惡劣的原因,指出別人的錯誤,也經常能獲得別人的尊敬。
但當代人在批評上,有一個嚴重的誤區——「為了否定而否定」。
即他們批評別人,更多是為了獲得自我認同感,而不是真心想幫助和保護別人。
別以為大家看不出來,前者在批評你時,情緒會洋溢起一種自我優越,而後者更多表現出擔心和關懷。
也就是說,人們接不接受批評,主要取決於批評者的態度,實際他們不一定能分辨批評的內容是否真實。
自我抬高式的批評,真實與否都沒必要聽。因為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批評坑人的次數要多過幫助的次數,更何況它還有強大的情緒負擔。
「欲進先退、以史為鑑」這是古代臣子的進諫藝術,也就是說,一個真心為你考慮的人,是會考慮我們的情緒的。
總給別人潑冷水,結局就是,會被人燒開了潑回去。
有趣的是,生活中喜歡潑我冷水的人,我發現他們實際並不比我強。
另外,我發現我也沒必要向他們證明自己,因為他們的邏輯只是自己的邏輯,並不是這個世界的邏輯。
- 3 -
一個好的勸阻,其實是不用「潑冷水」的,只需要提問就行了。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可以引導對方思考到你想要表達的內容。
比如,我希望林叔停止他錯誤的教育方式。
我告訴他,別總把孩子「叛逆」掛在嘴邊,人的本能會遠離討厭他的人。
林叔:「他身上還有哪一點值得我誇?我要不改了他身上這些毛病,他以後走入社會就完了!」
我:「嗯,您很關心他,我也希望他能更多的把您的話聽進去,可是今天不歡而散了,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三個人一起坐下聊聊?」
林叔:「...要不,周老師,您單獨約他聊聊?」
我:「我和他相處融洽沒問題,但您也發現了,我很迎合他,這會不會顯得我和您反差太大?」
林叔:「您也可以找機會說說他。」
我:「要說服他更加接受父母嗎?您覺得我該從哪幾方面入手?」
林叔長嘆一聲,然後說:「也許我把官場的習慣帶到家裡來了!」
我:「沒啊,聽說官場上說話聲音大點都能斷送一個人的前程,這個您比我了解。」
林叔:「周老師,您說吧,我該怎麼做?」
很多讀者跟我說,和自己家人說話也要注意修辭和細節,那樣活得太累了。
難道最親近的人,不該真誠嗎?
孔子曾經提出「六言六弊」說,所謂「六言」是指仁、智、信、直、勇、剛六種品德。孔子認為,當六種人類最高尚的品德失去了禮數時,那會轉變為很大的禍害。
愛好仁德卻不學禮度,它的弊病是會變得愚蠢;
愛好聰明才智卻不學禮度,它的弊病是放蕩不羈;
愛好講誠信卻不學禮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
愛好直率卻不學禮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傷害人;
愛好勇敢卻不學禮度,它的弊病是搗亂闖禍;
愛好剛強卻不學禮度,它的弊病是膽大妄為。
所以,我們所有優秀品質,包括真誠,都必須要充分考慮對方的立場,分清人際邊界。用孔子的話說,這就叫禮度。
周國平曾說: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
所以我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兩顆心互相溫暖,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折磨。
教育專家陳默教授有一個觀點,給我的觸動特別大。
她說,孩子長大的最大阻力,就是父母。很多孩子呈現出各種心理問題,就是因為父母不允許他長大。
這種不允許不是主觀有意識的。比如,「潑冷水」式的為否定而否定,看上去像是在幫助孩子成長,實際卻是剝奪了孩子自己探索和感知的權力。
孩子需要體會成功的喜悅,也需要體會驕傲自滿帶來的苦果;他們需要感受好的友情的力量,也需要在看清惡友損友的面目後,明白什麼人才真正可交。
成長的最高標誌,就是可以做選擇,我們家長要做的,不是給孩子選擇的答案,而是給他選擇的權利。
--我是書單好物的分割線--
馬上到春節了,忙碌了一整年,終於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每到這時,我都會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家,看看有沒有什麼缺少的,有沒有什麼需要換新的?
蔣勳在《品味四講》裡說:「其實房子並不等於家,房子是一個硬體,必須有人去關心,去經營,去布置過,這才叫作家。 」
所以,我們特別精選了幾樣家居好物,希望能夠給你的房子增添一些溫暖和新意。
點擊下圖,即可查看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作者劍聖喵大師。書單獲授權編輯發表,其他媒體及公眾號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劍聖喵大師,高校心理學教師,青年學術帶頭人,省心理指導委員會理事,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