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應該像考駕照那樣,必須經過提前學習,經過嚴格考試才準結婚領證!不然就不會出現眾多的無知媽寶男愚孝男,連結婚了是和老婆建立自己的小家庭這種基本常識都沒有!
真正的原因不是無知,而是要知道的太多了,生活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婚姻在現實面前變得脆弱不堪,實際就是為了財米油鹽沒時間去思考愛情是啥。第一,從頭禮是當地風俗不是每個農村都有也不是落後,也變生出某些買小鞋買小內衣壓媳婦一頭的做法,女方不願意被壓一頭,不管男方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第二,女方準備了嫁妝和壓箱錢,不是光屁股嫁人。第三,叫著要退婚退錢的是男方,有點誤解了,男方不起鬨去倒逼女方,態度好點嘴甜點解決不就行了。本來就是抬頭嫁女,低頭娶媳,這男方不嫁也罷,嫁了也天天吵架。
為什麼公婆與媳婦處理不好的佔絕大數,而且就我本村了解媳婦強式比公婆多,不過有些公婆也是孬的很。女婿和丈母娘丈人一般關係都很好,不過有些丈母娘也不是好東西,所以我認為雙方都有責任,響鼓是有人敲的。
買過內衣的都知道,不同品牌不同杯型之間相差有多大。 男方在接到女方電話的那個半夜,提供過解決方案,第一,明天給你帶新的,第二,先拿舊的湊合一下,女方當時說的就是,我沒辦法跟你說。請問一下,有多難說? 婆婆誠然不對在先,但是女方這個態度,也可以明確並不是誠意結婚的。 還有網上這個事件的發酵過程,男方的確看上去像是帶了節奏,但女方前後說辭不一,等於男方正大光明的挖坑,女方就正大光明的往裡跳!可以說既貪婪又愚蠢! 男方不是良配,女方也不是!
只是大部分責任還在女性自己,社會是客觀的。沒有任何人逼你,自己沒有任何立場,才會被社會汙流帶壞。說白了,自己沒有思想,盲目隨流,害人害己。真正有文化的女性是不會被帶走的,讀書很重要,能讓人明辨是非,有涵養。
我認為現在中國人越窮的家庭越喜歡談金錢,特別是他們貴州那邊嫁女兒都想要高額的彩禮,越是富人家庭談婚論嫁,他們根本不談什麼彩禮,這就是貧富差別,越窮的人越喜歡要金錢,大家說我說的對不對?
相互尊重最重要。男方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觸碰了風俗禁忌,理應重新購買,尊重女方風俗。予其讓新娘忍辱負重嫁過來。何不如讓新娘高高興興嫁過來,不是更加美滿嗎?
這個思想要不得,頭腦不能臆想,思想不要狹獈,單單一件內衣買小了就認定是想給小鞋穿,就是想婚後壓著,未免有點本末倒置,大家都希望兒女過的好,這勿庸置疑,如果雙方都就一件小事就胡亂猜測,甚至上綱上線,那麼註定婚姻一波三折,不易過好,如果大家都互相多多理解,多多包容,多多原諒,小夫妻互敬互愛,多一點互相關心和理解,那麼就會其樂融融百頭到老,也都大家都開心,多好,多美,多舒暢。
這個事情並不是單純的一件內衣買小了這麼簡單,更多地說明男方不夠尊重女方,是我也不會同意這樣的婚姻,即使結了也不會有好結果,雖然我家是兒子,我也希望給與足夠的尊重給女方,聰明的婆婆不要強勢一定要對媳婦好的,這樣兒子才會幸福啊,我將來一定要做個好婆婆,讓兒子和媳婦幸福!
但更多的是中間找人說和,要多少給多少,最終媳婦娶回來了彩禮最後不還是媳婦帶回來了!每次去接親,有經驗的老人都會囑咐「咱去時是孫子,回來就是大爺!」好歹把媳婦娶回來才是王者!那些為了面子槓噴了的沒有幾個有好結果。
最討厭的就是生兒子得買房,買房婆婆還不能住。也沒誰逼著買房啊,我們公司的單身男的都是買完房才找的對象啊,很多女方也都有房子。已婚的也是兩邊都不靠,月子裡有月嫂也用不到婆婆啊,再說了婆婆做飯兒媳婦不一定喜歡吃啊!有這兩個矛盾的,肯定逃不掉規矩:兒子沒本事,養不起家;或者就是婆婆情商太低,不知道自己老年生活該幹啥。
男方要買房,彩禮這些大的投入,想請問你這女方十月懷胎,操持家務,輔導孩子功課,幾十年的辛苦,就不是大的投入?女方陪嫁不是錢嗎?想請問一句,男的這種小事都辦不好,還是其母親在中間忙前忙後,幫女方買內衣,如果他不是在戰場,在前線,或者是在抗疫,有什麼理由結婚這麼大的事情,都要家人操勞?
內衣小了來得及換,來不及加個內衣扣也可以,非要鬧的不參加婚禮,出名了找藉口說婆家故意買小的,什麼質量不好的,再好的內衣能穿出花來?我自己買內衣都經常買小了,何況別人買,你倒是自己去買或者告訴別人你的尺寸啊?
其實,這件事情演化到現在已經變成兩個問題: 一是,移風易俗簡約婚禮、和民眾對買賣婚姻的思考。 二是,新婚夫婦男女雙方的人品,和家風的問題。 總的來說過後回味事情的始末覺得男方一家的操作太溜了。由有意買小嫁衣,到接親大打出手,中式婚禮婆婆穿一身素服上臺道歉,各種視頻網暴新娘,最後新郎深情款款挽留新娘。 需要整治的不光是彩禮問題、婚禮風俗問題,還有網絡媒體!
我在這個事件裡最厭惡的不是女方耍賴不退彩禮,而是她家對人的不尊重!小倆口在電話中爭執,新娘父親居然抄起電話去罵男方母親!而且第二天的接親時強勢要求男方父母來當眾賠禮道歉!生了女兒這等猖狂,生了兒子就這麼被人輕賤的嗎?而且據後來男方發文,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子娶媳婦要這般受辱!而這位兒子,見到女方哭會心疼,但是對他的父母一點也不心疼,他父母一次次賠禮道歉還是他陪同去的。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家庭是國家民族之所需,是個體家庭之所需,是雙方本能之所需。今天悲劇的發生,不是簡簡單單個人家庭婚姻的不幸和悲哀,它預示看未來國家民族婚姻家庭觀念發生了混亂變化的徵兆和趨勢,它是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觀念和利害矛盾衝突的顯現!如果真是按女方給的尺碼買的,怎麼會小兩個碼?只能說明女方是給了尺碼,但沒按女方給的尺碼買,女方大度沒計較為什麼買錯尺碼,只是讓重新買一個,但男方找各種理由不買,故意激怒女方,導致女方不上車。
估計男的想再婚也不容易。任你們天花亂墜的誇男的怎麼怎麼,我們女的心裡自己也有一桿秤,這種男的能不能嫁真的要好好看清楚。再說十來萬彩禮也不多,他家這十來萬出的都有怨氣也不存在說能給高價彩禮在娶老婆。本地人對於小號內衣是不是下馬威比我們外地人清楚。
主因就是男多女少,女的不愁嫁所以越來越囂張,男的找老婆越來越難,當女人覺得吃定男人的時候矛盾就會發生,而且直接掀桌子那種,所以這件事影響極其惡劣,男的對婚姻會更謹慎小心,畢竟錢扔下去說沒了就沒了,以後結婚最好雙方立個字據吧!這麼搞誰都怕。
太多的人認為彩禮是傳統是態度,你們看看山東半島這裡,女方不要彩禮還有陪嫁,她們的父母是怕女兒嫁不出去嗎還是態度不行那,她們的父母只要孩子自己喜歡一貧如洗都不是問題,更不用說彩禮了。真的很可笑,起先,新娘頭條強硬發文說,男方在遭拒婚後要求退還彩禮,想退彩禮可不是你想退我就會退的,更不可能全部退,一切等法院的判決再說。但是,新娘早上還強硬發文,下午卻退了彩禮又是怎麼一回事?又怎會那麼快退了彩禮了呢?是新娘發文後的當天中午,新郎接受了採訪說出了真相,內衣的尺寸是按照女方要求的尺寸買的。
男方給了女方2萬買新衣錢,女方沒買,男方母親親自去買的,按照女方說的尺寸買的,內衣不是本人買大概率會不合身,讓人買還要扣人帽子。下午送去的,半夜說不合適,讓人家去哪買?迎親隊伍到了妝都沒化,婚紗沒穿,門都不讓進,穿著棉衣雙手環抱說話霸氣,抬頭嫁女兒這頭也抬得太高了,不怕閃著脖子?
女方自稱10萬嫁妝躺在家裡一分沒動,男方辦婚宴,買菸酒,拍結婚照,請婚慶公司,僱迎親車隊都是真金白銀啊,女方拒不發親,男方那邊婚宴都擺上了,接不到新娘,男方在親朋好友面前丟盡人,讓退彩禮不是很正常?拖了5天返回彩禮錢,要不是網絡輿論這麼兇,彩禮還不知道退不退呢?女方一口咬定男方態度不行,可整個事件始末看出,男方說的邏輯清晰,合情合理,合乎事實,真金白銀。而女方除了裝哭賣慘,自述裡前言不搭後語,理由牽強,沒有損失一毛錢,甚至連彩禮都不準備足額返還。高下立判。但凡邏輯清晰的看客一眼就看出是非了,支持女方的,除了說男方態度不行,居然找不到任何有力證據,這不是明顯的罔顧事實嗎?就算是自己女兒也不能不講理啊。
很多人都說男方結婚那麼多錢都花了,哪能差這一點小錢,真不應該在意,但我不覺得,其實經歷的都知道,婚後過日子,兒媳婦如果受婆婆氣,都沒有啥大事,很多面上應該做的是她都做得很好,唯獨一些小事處處給你委屈,讓你說了矯情,不說憋屈,跟老公說了也沒用,男人還覺得你小氣,最終婚姻裡女人是否幸福,根本不是房子多好,吃的用的多好,幸福是對方的在意,在意你的感受。有的婆婆如果壞,她不會讓男人或者外人看出來,就是噁心你,讓你咽下去,有沒辦法,感覺這點事不值得離婚,但是在婚姻你永遠不會幸福,都是女人,都懂,女人之間那點事,誰不知道。
這件事確實會讓有女兒的父母擔心,我能理解。男女有別,從來都不平等,從生理結構的區別來講,男方離婚了只要有點經濟基礎都會很輕鬆的再娶不管身邊帶不帶個孩子,而且也沒人稱呼那孩子是拖油瓶。而女的就不同了,首先同居過的,被婆家知道就會矮一頭,再不小心奉子結婚那就更是被婆家瞧不起,直接就能砍掉說好的彩禮,若生孩子是女孩婆婆首先發難鬧離婚,女方的下場就是抱著閨女離開,再走一步身價更貶值了,還帶個拖油瓶,二婚的結局往往都不幸福。
三觀盡毀的思想,我們思想意識是,做人要自己強大,如果喜歡男的,婆婆都不是事。但是做為一個女子這麼刁蠻任性,斤斤計較到這種程度,真的刷新了人們的三觀。不婆婆使壞你就活不下去了嗎?婆婆不好,你就沒折了嗎?不一起生活就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