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sama,人人影視認證評論員。穴居毛球,社恐卻又間歇性話癆,然而口不如爪、爪不如腦,寫不出來和寫得令自己滿意時都會滾來滾去。愛可樂愛吐槽,強迫症加焦慮症,看書、影視、碼字皆為慰藉。
隔壁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的《紅雀》撲街了,呂克·貝松冷笑一聲:高逼格冷酷美豔女殺手大殺四方還得看我拍!爺的成名作你們順著擼一遍就知道暴力美學這個領域誰才是王者!
於是就有了這部超模版雙面女間諜的故事,玩轉中情局和克格勃,處處留情但處處不留人,都說一入諜門深似海,老娘偏偏不信邪。
女主安娜的扮演者是90後的俄羅斯模特薩莎·露絲,確實是又美又冷又仙,逆天長腿,雖瘦但「兇」,是呂克·貝松一直鍾愛的女性形象(這哥的前妻心結怕是這輩子都過不了了喂!)。
大概是覺得這種反轉故事已經不新鮮了,呂克·貝松心一橫乾脆開始自我致敬,各種玩老梗。
女主各種假髮造型瘋狂致敬呂克貝松之前的所有電影女主,特別是《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和《第五元素》。
可惜這次的姑娘美則美矣,木有靈魂,外媒評價她是「演技黑洞」真的不是空穴來風。
和她搭戲的是海倫·米倫(2007年以《女王》封后奧斯卡)、盧克·伊萬斯和基裡安·墨菲,這幾位的演技是相當可以的,但這次也被黑洞吸了個乾乾淨淨,導致整個電影的節奏感和張力全面崩塌,so~sad~
時間線是呂克·貝松最愛玩的混亂而有序,這倒是一如既往的高能。
呂克·貝松毫不費力就能讓這兩個反義詞相輔相成,玩起非線性敘事和交叉閃回來永遠得心應手。
安娜到處殺人和模特工作之間的轉鏡非常漂亮,在中情局和克格勃之間遊走的剪輯也處理得當,可是當一部影片故事過於疲軟、反轉全靠剪輯點的時候,就算是曾經的大神也會跌落神壇。
雖然大家早就戲稱呂克·貝松「一輩子只拍一部電影」,其實好梗不怕老,套路不怕深,但老梗裡玩不出新意,還越拍越不走心,致敬自己都要敷衍,覺得自己是個王者隨便拍拍都有戲,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以前只要衝著呂克·貝松的名頭,票房不是太大問題,可惜這一回導演自己深陷性侵門,影片本身也不夠硬,《安娜》前期宣傳十分低調,上映後也就悄無聲息、泯然眾人矣。
呂克·貝松這次沒有抓住自己的魂,但充滿其特色的形還在。
如果只是想看男女通吃的性感女間諜在線殺人、穿著push-up bra遊走在槍林彈雨之間,一路biubiubiu突突突地奔向自由,對裡面的bug選擇性無視,那——也不是不能看。
畢竟,比隔壁《紅雀》還是要強些。忍過了前期漫長的鋪墊,後半部分還是有爆點的。(呂克·貝松:老子跌下神壇也還是王者!)
那麼這部新瓶舊酒到底說了什麼呢——
出身於蘇聯軍人家庭的安娜聰慧過人、體能超群,但父母意外雙亡後她淪落到在垃圾堆裡找男友,被家暴被連累,為了脫離這個看不到希望的泥潭,她申請入伍,被克格勃招募。
接受了一系列訓練後,她被派往巴黎,以模特的身份從事間諜活動,她效率奇高、工作出色,只是支撐著她的信念並非對國家的忠誠,而是一個承諾——五年後的自由身。
不黑俄羅斯還是美國嗎?這個承諾自然是不可能兌現的,在一次行動中,安娜被中情局捉住並策反。
中情局給的條件是——一年服務,終身自由。
但條件越好、任務越重,她很快就接到一個終極任務:刺殺克格勃現任老大。
然而,被克格勃坑過一次的安娜不再是相信自由會被別人雙手奉上的小白兔,她是打開一層還有一層的俄羅斯套娃,撲朔迷離。
因為又美又颯,克格勃的阿歷克斯和中情局的米勒都拜倒在安娜的石榴裙下,但對她來說,情人不過是為了自由皆可拋棄的棋子。
而真正的盟友卻是早就看透了她那個人,雖然立場不同、互相牽制但目的相同。
於是反殺開始,環中環、套中套,美人計、金蟬脫殼、借花獻佛,統統只為打開自由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片中呂克·貝松以自由之名向女性主義致敬(大家可以數數「自由」這個詞在片中出現了多少遍),卻拍出了非常尷尬的味道(比如硬塞可有可無的女同情節就很迷),幕後的自己也身陷性侵疑雲。
在這個背景下,再回過頭來看影片中阿歷克斯招募安娜時說的那段話,又是另一層意義上的發人深思了。
成也呂克·貝松,敗也呂克·貝松,如果這部影片的導演不是呂克貝松,那算是合格的流水線商業動作片。
只可惜放在呂克·貝松身上,卻只有江郎才盡的遺憾和可惜。因為他完全可以做得再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