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治癒!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網紅」小鹿,生寶寶啦!

2021-02-17 杭州網

鹿媽媽生下了寶寶後,一直守護在鹿寶寶身邊,把鹿寶寶身上一點點舔乾淨。

現在鹿媽媽還不讓人靠近,遺址公園的工作人員只能遠遠拍攝了一段視頻,目前還不能確認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鹿苑裡一共住著8隻梅花鹿,3公5母,它們還有個專門的家,叫鹿苑。

去年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園那會兒搬進來後,小鹿們一下子就成了「網紅」,好多人專程來看它們,說是杭州「小奈良」。

平常照顧梅花鹿的工作人員說,冬天的時候,梅花鹿懷孕了,有可能是5隻都懷孕了,有可能是3隻,其中兩隻還吃不準。

梅花鹿孕期大約220天左右,預計會在6月下旬集中生產。

接下來,公園另外幾隻母鹿也會陸續生寶寶、當媽媽,到時候,鹿苑的家族會越來越大。

為什麼良渚遺址公園會有梅花鹿?

五千年前的良渚,環境溫暖、溼潤,非常適合鹿科動物的生存,在考古中發現的鹿角,就是它留下的生活證據。

所以公園在去年開園後,特意引進了一批梅花鹿,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能更了解良渚當年的生活場景。這些梅花鹿,也為這一片文明聖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工作人員說,之前鹿苑每天設有有專門的互動時間。上午8:00-10:00、下午2:00-4:00,會把鹿放出圍欄,放到外面大圈,遊客也可以和鹿親密互動。

由於梅花鹿們都懷孕了,為了讓鹿媽媽們更安心養胎,所以暫時沒有再放到大圈去互動啦,什麼時候可以和小鹿親密互動呢?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家。

另外工作人員也提醒大家,在觀看小鹿的同時,不要餵食,因為公園的這些梅花鹿有專門的飼養員師傅,每天吃喝都安排得好好的。

等互動開放後

你也想去看萌萌噠鹿寶寶嗎?

鹿苑位於公園大觀山站,

快收好小編給你準備的

「尋鹿攻略」!

相關焦點

  • 一場「賣萌」直播134萬人次觀看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三隻鹿寶寶...
    不出杭州市,就能和梅花鹿親密互動;不用到良渚,線上就能觀察遊客看不到的小鹿寶寶……隨著申遺一周年進入倒計時,這個6月,「良渚小鹿」成為熱搜關鍵詞,良渚古城遺址的關注度也節節攀升。據統計,「小鹿直播」共吸引1346335人次關注,點讚量17407次,獲得81904次轉發。21天直播裡,優雅的梅花鹿「準媽媽」、淘氣的小鹿寶寶、傲嬌踱步的公鹿、愛心滿滿的工作人員紛紛出鏡,成為良渚人氣最旺的「網紅」。「之前去公園的時候沒有看到小鹿,直播滿足我的心願啦!」一名天目潮客留言到。
  • 琮寶、圓寶、桃寶……良渚古城四隻新生的「網紅」小鹿都有名字啦!
    新生的小鹿寶寶,性別都為男,為這片5000多年的文明聖地帶來了與眾不同的生機,也收穫了無數「鐵桿粉絲」。今天,記者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獲悉,歷時一個多月的小鹿徵名活動圓滿收官,四隻「網紅」小鹿寶寶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良渚「網紅」小鹿正臉照首曝光「最佳鹿名」等你來取
    在電視機上看小鹿直播的小朋友 網友「黑貓」供圖前段時間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小鹿直播」你們看了沒?幾個攝像頭,悄悄把小鹿們吃飯喝水、散步曬太陽、夜間睡姿記錄下來,投遞給了全國網友。優雅的梅花鹿「準媽媽」、淘氣的小鹿寶寶、傲嬌踱步的公鹿……不少網友直呼「萌化了」!
  • 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八大新變化「十一」亮相!
    杭州發布好消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八大項目」即將全新亮相,為慶祝國慶及中秋雙節,10月1日至8日,良渚博物院及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將推出系列活動,一起看看怎麼玩?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八大項目新亮點」1良渚古城數智體驗館基於5G技術打造的良渚古城數智體驗館將於十月一日起對外試營業。
  • 被稱為「治癒系網紅」,良渚遺址公園的明星鹿媽媽生下了第一隻寶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搖慧敏今天下午,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鹿苑傳來好消息。其中一隻已經懷孕的鹿媽媽,生下一隻鹿寶寶。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不已,想要湊近拍照拍視頻。平時照顧他們的師傅說,可能有3隻母鹿懷上了寶寶,也可能5隻都懷上了。具體是多少只?還有剛剛出生的這隻鹿寶寶是公是母?大家對動物都不太專業,明天要請杭州市動物園的專家來看看,順便指導一下寶寶的餵養方法。另外幾隻大著肚子的鹿,估計不出半個月,也會生產。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深藏著的中國色,你見過嗎?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深藏著的中國色,你見過嗎? 有人說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顏色 是晨霧在遠山留宿的月影白 是湖水向天空借來的鳶尾藍
  • 杭州將新開建一座遺址公園!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
    坐落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即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啦!這個公園未來長啥樣?杭小微帶你先睹為快!良渚文化的又一展示窗口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北至五洲路,南至綠洲路,東至星河路,西至興中路,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出土了石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7000餘件。
  • 良渚古城遺址:「中華第一城」走過申遺成功一周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說,申遺成功之後,良渚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廣的範圍拓展。  在結束了良渚古城城址區的勘探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勘探工作重點轉入了古城以東的郊區聚落,在之前被認為沒有遺址或者遺址分布較稀疏的地方,他們發現了更多遺址,且密度成倍增加。
  • 良渚遺址管理區:提升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能力 全面推進遺址保護傳承...
    自「三服務」活動開展以來,浙江良渚遺址管理區主動作為、積極行動,努力在提升遺產保護管理、增強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利用文化價值三方面尋求新突破,將良渚文化價值與社會共享,不斷提升良渚文化影響力、世界遺產輻射力、遺址保護凝聚力。
  • 青團社X良渚古城遺址,開年共啟「對話良渚計劃」
    它,就是良渚古城遺址,於2019年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五千年歷史文明真正得以正名。可以說,良渚是上下五千年的起點,認識良渚就是認識中華文化的源頭。1月3日,青團社攜手良渚古城遺址,開年共啟「對話良渚計劃」,面向全國招募考古體驗官,以創新性沉浸式考古方式,讓更多年輕人走進良渚,溯源中華文化。
  • ...你看世界: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傑出範例
    第三十四站,是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良渚古城遺址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總佔地面積3平方千米,始建於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遊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 熱氣球、螢火蟲溶洞、龍鱗壩……杭州網紅景點打卡地圖來襲!
    網紅「熱氣球」「荷蘭風車」「龍鱗壩」「運河下午茶」「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看小鹿」.......杭州這些風靡各大網絡遊記的網紅景點都在哪?小編都幫你搜羅好了!收好這份拔草攻略,今後來杭旅遊都可用上!
  • 記錄良渚古城的冬天 | 自然筆記【冬藏篇】——感知自然,收穫冬季知識,繪畫自然筆記,製作自然相框!
    我們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為創作背景,以大地母親為教科書,讓孩子們感悟
  • 羅浮宮布達拉宮良渚古城:全球戰「疫」,世界文化遺產怎樣應對?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恢復開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於1月24日起暫停對外開放。2月23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遺址公園2月23日開放迎客。訪客們通過監測體溫、出示綠碼、身份證實名登記等一系列入園流程,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成為公園第一批有序開放的「檢驗官」。
  • 讓中華真正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上)
    在剛剛過去的一月下旬,浙江省又出了一則新聞:「良渚古城遺址」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了——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而隨著上述新聞的爆出,「良渚古城遺址」也在網絡上迅速躥升為文化領域的熱詞。
  • 良渚文化志願者總隊十周年活動開啟
    當天上午,「十年志願路 致敬五千年」良渚文化志願者總隊年會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良渚國際研學中心舉行。良管委(指揮部)領導張俊傑、陳壽田、金國平、蔣衛東,餘杭區民政局、團區委和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良渚職業高級中學、良渚第三小學、良渚七賢小學、長命中心小學等志願服務共建基地負責人參加活動(與會人員以實際為準)。
  • 「良渚」成浙江省兩會發言高頻詞 探索如何講好「後申遺時代」的...
    去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在此間舉行的浙江省兩會上,「良渚」亦成為代表委員發言的高頻詞,探索如何講好「後申遺時代」的良渚故事。如何將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傳承、利用上升為國家標準,不斷豐富良渚文明的利用與表達?浙江省政協委員、杭州市餘杭區副區長許玲娣提出創建良渚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其中她特別提到聯合長三角地區文化資源共同打造。「良渚文化的開發利用,目前仍停留在對歷史文化資源的較淺層次利用上,還有很多基礎性工作、文創性工作有待加強。」
  • 良渚文化&張小泉籤約合作
    12月6日下午,良渚文化&張小泉合作籤約儀式暨新品發布會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本次發布會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和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世界文化遺產「良渚」攜手民族品牌「張小泉」,以「中華瑰寶 良鋼良魂」為主題,推出多款融合五千多年文明精粹與現代生活新風尚的國潮新品。
  • 良渚與古代中國:修城築壩做手工,中國最早的文明是什麼樣的?
    有了這樣的產量,良渚古城才能養活那麼多不事農作的貴族和手工業者。據估算,按古城內外兩萬居民算,仍然需要上千處茅山遺址這樣規模的村莊才能滿足全城人的需求。這也說明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當時此處所在國家的國都。
  • 央媒看良渚∣央視新聞「夜遊良渚博物院 尋夢前世今生」直播活動獲百萬觀看
    小良學堂:良渚古城遠郊茅山遺址發現了一處大型稻田遺址。而良渚古城城址內卻未發現稻田遺蹟,在古城內的池中寺遺址出土了20多萬斤炭化稻穀,專家推測應是儲藏進貢糧食的國家糧倉。良渚古城的這一布局,與後世都城「宮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結構體系十分類似,是早期都城規劃的典範。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看五千多年前的「基建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