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知識 10分鐘說說格律詩對仗的種類與前世今生

2021-01-14 老街味道

前言 對仗與對偶

在現代漢語中,對偶是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而對仗相對來說嚴格得多,狹義的對仗,除了以上的要求外,平仄也需要相對,但是在古詩詞中也會見到一些平仄不相對的對仗。

所以從廣義來說,對仗就是對偶。古人有儷對、儷偶、對仗、駢偶、隊仗、排偶等說法,不但用於詩中,也用於文章中,特別是駢文。

李商隱當年拜入令狐楚門下就是學習駢文,因為科舉考中的律賦就是駢文,通俗說駢文就是高考作文。《新唐書·文藝傳下·李商隱》:「 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孤楚 府, 楚 本工章奏,因授其學。 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

而科舉中的另一項科目,五言律詩,更是要求對仗,失對是大忌。

一、對仗/對偶 出現很早

早在詩經中就有了很多對仗的例子,例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漢朝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浮文鷁,揚旌栧。張翠帷,建羽蓋。罔瑇瑁,鉤紫貝。摐金鼓,吹鳴籟。

到了魏晉時期,詩人們開始大量使用對仗,例如謝靈運的《登池上樓》,幾乎每兩句都對仗:

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這以前的對仗並不講究平仄相對,但是在齊梁時期出現了永明體以後就不同了,沈約等人引入了平上去入四聲以後,對仗開始注意平仄相對。

二、格律詩的對仗

永明體以後,詩人們開始注意對仗的聲律協調,平仄相對。一直延續到今天。例如庾信的《詠懷六首之六》, 詩人們很注意平仄相對:

日色臨平樂,風光滿上蘭。南國美人去,東家棗樹完。

抱松傷別鶴,向鏡絕孤鸞。不言登隴首,唯得望長安。

到了唐朝科舉的時候,進士科靠詩賦,律詩和律賦,詞性、平仄是一絲不可出現錯誤的,白居易在貞元十六年(800)省試的試帖詩是《玉水記方流詩》:

良璞含章久,寒泉徹底幽。矩浮光灩灩,方折浪悠悠。凌亂波紋異,縈迴水性柔。似風搖淺瀨,疑月落清流。潛潁應傍達,藏真豈上浮。玉人如不見,淪棄即千秋。

三、對仗的不同種類

對仗的種類比較多,常見的有幾下幾類:

1、工對

工對不僅要詞性相同,而且門類相同,古人為了應付科舉考試編輯了不少這樣的書,我們稱之為類書,分了很多門類如:天文、時令、地理、宮室、器物、衣飾、植物、動物、方位、數量等

古人作詩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相對被稱為工對,例如: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2、寬對 鄰對

詞性和大的類別相同,小類上有所不同,例如元稹《早歸》的第三聯,魚和露相對,水和衣相對:

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 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嬌鶯似相惱,含囀傍人飛。

往寬裡說,名詞對名詞就可以算是對仗了,門類可以遠隔千裡,例如水和衣相對。

3、流水對

一般的對仗上下聯是並列的關係,流水對前後意思連貫如流水,顛倒後語意就可能不通了。

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扇面對

扇面對在詞裡用的非常多,例如: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古詩裡最有名的是白居易《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5、借對

從字詞本身來看並不相對,甚至詞性都不一樣,但是因為是多音字或者多義字,詩人硬是拉郎配,杜甫就很喜歡搞這種遊戲,看起來也別有意思:

杜甫《曲江》中"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杜甫的《九日》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分在此處是仄聲, 是本分的意思,與動詞「開」詞性不同,但是分是多音多義字,有動詞的分開之意,於是杜甫拿來對仗了。今天寫詩的詩友們,如果敢這樣用,說明對於詩詞是有一定研究的,不過很可能會遇到某些「詩人」的批評: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幹戈衰謝兩相催!

6、當句對

當句對是在句子中自有對仗的詞語,例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既是上下聯對仗,而且也是當句對,巴峽對巫峽,襄陽對洛陽。

7、錯綜對

上下聯需要對仗的詞語,所處的位置卻不相對,例如[唐] 李群玉《同鄭相併歌姬小飲戲贈 》 :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第一聯: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六幅湘江水對巫山一段雲,六幅對一段, 湘江對巫山 ,位置不相對。

8、偷春對

了解偷春對,首先要了解偷春體,五七言律詩對仗在中間二聯,如果第一聯對仗,中間聯不對仗叫做偷春體,比喻成先於春天偷開的梅花。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因為第一句是平收押韻,因此平仄不相對。

9、詞中的對仗

詞的對仗非常寬鬆,不避諱相同的字,平仄可以不相對,同一首詞對仗的位置也不同,可以不對仗亦可以不對仗。

例如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前三句對仗: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而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前三句不對仗: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

關於詞的對仗可以看看我的文章:《詩詞格律 以《沁園春》為例3分鐘說明白詞的對仗》

結語

初學格律詩儘量學習工對,但是寫好格律詩一定要善於使用寬對,太工整的對聯難免有雕琢痕跡,甚至為了工整而犯了合掌的大忌。

詩詞是短小的文章,要用最精煉的語言寫景抒情,因此對仗時對於詞語的選擇與意境的開拓是對於詩人的考驗,完全拘束於一個門類的詞語會束縛思想。所以好的作者要善於使用寬對。

另外關於虛詞的使用,例如動詞、副詞、形容詞、甚至活用後改變詞性的詞語一定多看古人的作品,發於網絡上的詩詞常會遇到魚龍混雜的評價,好的未必說你好,差的可以被誇得像朵花一樣,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別能力。

這種判別能力建立在多讀多練的基礎上,多讀能記住古人的用法,不會被批評時感到迷茫,多練能熟練使用這些筆法,能夠在創作時別開蹊徑。

@老街味道

詩詞格律 以《沁園春》為例3分鐘說明白詞的對仗

相關焦點

  • 不可不知四聲八病 令人糊塗的蜂腰 空海法師是要表達什麼意思
    前言上文說了,王力教授在《漢語詩律學》引用了清朝學者仇兆鰲的說法:沈約標律詩八病,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等名,不可不知,若為「大韻、小韻、旁鈕、正鈕」尚非所重。看了昨天的文章《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四聲八病 10分鐘搞懂平頭與上尾》,應該明白,平頭和上尾不僅是不可不知,而且不可不會。
  • 詩詞課堂|詩詞創作有關知識淺議|楊衍忠
    詩詞創作有關知識淺議楊衍忠格律是詩詞格律的簡稱,是指詩詞的格式和規則,就是詩詞形式上的規矩、規範。一般包括字數、平仄、押韻、對仗等。後者還舉出很多古詩句來佐證,但很多詩句所屬的詩根本就不是格律詩,有的是格律詩,但年代久遠,誰也說不清是作者失誤還是後人傳抄有誤造成的。我認為既然有爭議,我們就應該避免之,儘量不要將明知有爭議的作品拿出手。詩詞學會該嚴格要求。
  • 格律詩第十一講:排律、對聯和詩詞意境的盤活提高
    格律詩的規則通過前面十講已經講清楚,但是還有很多相關知識。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知識點交代清楚,幫助大家在學習完格律知識後進一步提升創作近體詩的能力。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會寫格律詩,是要超越格律,寫意境與音律都好的詩。我們要做的是超越自己。
  •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詩詞微塾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作者語彙的豐富或貧乏,表達是否流暢傳神,決定詩詞的可讀性。只有掌握詩詞語言的特點,用"詩語"寫詩,才能避免概念化、口號化的傾向。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仗 對聯
    聯就是格律詩中的兩句,一首律詩來講,它包括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首聯就是第一、二句,頷聯也叫次聯是第三、四句,頸聯又叫復聯、中聯,是第五、六句,尾聯又叫末聯,是最後兩句。 在一聯中又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是出句,下聯是對句也叫韻句。
  • 還有人創作格律詩嗎?對聯深受大家歡迎,為何格律詩無法做到?
    筆者四個月前在某自媒體平臺開始發表原創詩詞和對聯,或許是筆者寫得太差,詩詞閱讀量很少過千的,可是對聯,即便不推薦都是有一千多的閱讀量。詩詞和對聯的受歡迎程度,對比懸殊,這是什麼原因呢?一、筆者寫得太差首先筆者必須檢討,筆者寫得太差,所以好不容易通過一些活動吸引的粉絲,也很少閱讀筆者的原創詩詞。二、創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斷層1、創作者只顧埋頭苦幹,沉溺於自己的個人世界中,對讀者的想法既不了解,也缺乏和讀者之間的互動;2、讀者看不懂創作者寫的是什麼。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詩詞中對仗的使用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對仗的基本知識,以及如何使用《聲律啟蒙》積累對仗的基本要素。本章的主要內容主要在創作中如何使用對仗的內容。其中包括分析與創作兩個部分。合這首七律中間兩頸對仗聯是反對,頸聯是正對。具體來講,「花徑」 對「蓬門」是同類事物的對仗,「不曾」與「今始」屬於反向的對仗,即為相反意義的對仗,「緣客掃」「為君開」屬於原因動詞加動詞的結構,屬於2—2—3的對仗格式。
  • 詩詞創作要領
    詩詞創作藝術質量的高低,主要由作者的胸襟、抱負、器識、品性、才情、學養、功力及所選題材等等因素所決定。如果在掌握了創作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運用一些方法、技巧,可在現有的水準上獲得較大的提高,使創作提升一個、幾個層次,喜獲佳篇。(一)提高詩詞創作水平的基本條件。1、熟讀、背誦詩詞古文名篇佳作。今人讀得少,寫得多,熟讀、背誦更加談不上。
  • 詩詞對仗32法
    運用對仗,是詩詞寫作的一項基本要求。
  • 詩詞創作入門|填詞需要了解這些小知識,否則就是門外漢了
    前言關於詩詞的創作,多讀、多背古人詞作當然很重要,但是很多背誦達人和賞析達人並不會作詞,原因是只說不練。對於普通的小白來說,填詞第一步是識譜,明白平仄、對仗、押韻、換韻、叶韻的規則。其次,才是字句的錘鍊,章法的布局,詞牌的選擇等。
  • 寫詩常識,如何正確對待詩詞和對聯中的對仗?你只要這樣做就行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六章內容。上一章我們重點講解了格律詩詞和對聯寫作方面的意境塑造及其方法,點擊查看文章:記住1個條件5個方法就可以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認識「對仗」在詩詞對聯運用中的「工」與「寬」,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要領。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格律詩與對聯的寫作中又會有新的認知與突破。
  • 「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
    我給大家說說哈。五嶽,是指的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這都是實在存在的,所以,這個詞,就是實詞。但是呢,在實際的詩詞創作運用中,五嶽,有時候也是虛指的了,是指大範圍的山和地域了,就此詞而言,他就是指的實際存在的這五座山。三軍,這個就好懂了是吧,現代就指陸海空三軍,古代是指前、中、後三軍。這也是實際存在的,所以就是實詞。
  • 詩詞II你不可不知的音律常識一
    #先說說這律的小史吧。有位朋友講過,不知音,無以言律,不學律,無已以言詩,不知詩者,無以懂詞。他是鍾愛詞的人,將自己埋進去。既是詩起,就從詩者娓來罷。後世的詩詞,即使再怎樣意欲求真歸樸,總是隔了一層,真摯,是跌宕起伏後的真摯,更像是一種看透炎涼後的求真,再也沒有了初生牛犢不知愁的孩童的自然天真與活波。
  • 歐金林:學寫格律詩,若干要點淺談
    在新浪網自己的博客、中華詩詞論壇、東方詩詞論壇和華夏詩詞論壇等網絡,九年來發出的詩詞有1800餘首,其中已有555首詩詞被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百年詩歌精選》《當代華語詩歌精華》和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格律詩1000首》《中華詩詞己亥集》《新時代詩詞百家》等詩集收錄。
  • 什麼叫古典詩詞,你了解過詩詞知識嗎,可以看看!
    1.什麼叫古典詩詞古典詩詞就是舊體詩詞(相對新詩而言)。詩詞是我國文學作品中的兩種體裁,也就是兩種分類。由於詞是從詩中派生出來的文學體裁,也有將詩詞歸為一類的。古典詩歌:1.古體詩(古風)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樂府詩2.近體詩(格律詩): 律詩:a.五言律詩,b.七言律詩;排律:a.五言排律,b.七言排律;絕句:a.五言絕句,b.七言絕句3.詞 平韻格詞,仄韻格詞,平仄韻轉換格詞,平仄韻通葉格詞,平仄韻錯葉格詞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二)格律詩1.什麼叫格律格
  • 格律詩中的多音字和重複字要如何處理?
    看一首七律是否出律,主要是看平仄關係,韻腳,和對仗,與其它問題關係不大。關於多音字多音字要注意用在詩句中位置的平仄對應,特別是古今發音變化的一些字,如果不清楚多音字在平仄位置上的正確讀法,就會產生格律詩是否出律的疑問。
  • 推薦10本學詩詞必讀書本,讓你更懂詩詞寫作
    (學詩必備)詩歌是古代文明的結晶,格律詩是其瑰寶。我們從小就在詩歌的氛圍中成長,對詩歌有一種天生的熱愛。然而,也有很多人喜歡詩歌,但詩歌押韻的概念卻很模糊。本文介紹了十本詩歌朗誦和創作的書籍,旨在揭示詩韻之謎,旨在引導廣大熱愛詩歌文學的朋友,真正領悟詩歌的魅力,為詩歌的鑑賞和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 六旬詩人十年自創格律詩簡譜 整理四五千字新詩韻
    69歲的徐州詩人田夢先生通過近10年的創作實踐,對格律詩詩譜進行潛心研究,運用歸納法、代數法,發明了中國格律詩的簡譜。為了讓研究成果為大眾所用,田夢寫出10萬字的《格律詩入門速成手冊》,目前正在尋找出版社出版。  發明學習格律詩「簡譜」  格律詩是我國文學殿堂瑰麗的奇葩,千百年來深受大眾喜愛。
  • 【詩詞微塾】對偶,對仗,與對聯
    詩詞微塾 對偶,對仗,與對聯 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 ——既對偶,又對仗。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既對偶,又對仗還關聯 對偶與對仗差別最大的一點就是,對偶無須替,對仗則要求替。而對聯,則需要替,對,還要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