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常識,如何正確對待詩詞和對聯中的對仗?你只要這樣做就行

2020-12-22 一號詩巷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六章內容。

上一章我們重點講解了格律詩詞和對聯寫作方面的意境塑造及其方法,點擊查看文章:學習寫詩,怎麼才能寫出一首好詩?記住1個條件5個方法就可以

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認識「對仗」在詩詞對聯運用中的「工」與「寬」,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要領。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格律詩與對聯的寫作中又會有新的認知與突破。

在上一節講意境塑造的時候,我們說過,無論是寫詩還是對聯,都需要做到各自的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果無內在的關聯,那我們寫出來的作品肯定是「不知所云」、「亂七八糟」。

然而「內容相關」的聯句也有不同的類型,總結而言,在詩詞聯中最典型的便是「工」與「寬」。可以說,對這兩類聯句的寫作要領有足夠的認知與掌握,我們就能很好地處理詩詞聯「對仗」方面的問題;現在一起來看講解。

一、對仗之工對

工對是律詩和對聯中最普遍的一種應對方法,它是嚴格到苛刻的對仗,非常講究「詞性相當」,細分到詞性的小類工對。

先來看看小類工對:

所謂小類,就是是將同一類詞再進行精細劃分後而得來。比如名詞是一個大範疇,它又有植物、動物等的劃分。

我們可將聯句寫作中的詞劃分為28小類:比如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 同義連用字類(如「格調」)、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介詞類、助詞類。

在聯句中嚴格按照這樣的分類來對就為小類工對。

舉例:

上聯:一聲鶯語啼深巷

下聯:幾處燕聲呼早春

這一聯中的「鶯」和「燕」都屬於飛禽類,屬於小類工對。

二、小類工對之短板

小類工對雖然在對仗方面很「工」,但是也恰恰因此而存在缺陷;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01、造成合掌

小類工對也是因為對得太細、太工,以至於造成內容上的合掌。好多初學者往往會為追求

相關焦點

  • 【詩詞微塾】對偶,對仗,與對聯
    ,可能很難區分對偶句與對仗句及對聯的差異在哪裡,甚至還可能以為是所指同一種形式的句子,現在我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對偶,對仗,與對聯三者間的相似處和不同處,我給大家看兩組不同的句式大家就會明白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仗 對聯
    在古今文學中,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影視文學,各國都有,唯獨楹聯是中國特產,楹聯是漢字文化的集中體現。 語言文學家趙元任在《談談漢語這個符號系統》一文中說:「論優美,大多數觀察和使用漢語的人都同意漢語是美的。有時人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漢語有了字的聲調,怎麼還能有富於表達力的語調?
  • 經常寫詩詞或對聯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文化水平?
    漢字水平和文化水平完全是兩個概念。 不懂中文,不會寫對聯的老外,是不是都沒有文化? 這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將漢字搭建水平和文化水平畫上等號,讓人誤以為會寫詩就一定要有高文化水平,然後再通過現實中的落差來反諷這些人實際上沒文化的陷阱。 無意是蠢,有意是壞。
  • 對聯創作技巧以及意境、格律對仗示例
    初玩者可以先從意境著手對出下句,平仄韻律不恰當的地方向出聯者討教,出句人有義務幫你校正學習,這樣一來二往就能漸入佳境。好對聯是怎樣煉成的好的對聯需要符合意境美,對仗工整,平仄合律三項基本要求,三個要點無瑕疵即為好對聯。(1)意境美。
  • 詩詞對仗32法
    對仗在一首詩中的位置絕句不要求用對仗。用對仗當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須的。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對仗。對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間兩聯即領聯和頸聯。一般的律詩,都是這樣。初學寫詩的,應堅持這種形式。但也需要知道,還有一些例外。第一、在一首詩中,兩聯對仗是基本的,多則不限。
  • 「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
    詞類字詞對仗,是對聯中對仗藝術的關鍵。詞按照語法分為兩大類:實詞和虛詞。我們說的實詞是指有實在意義的詞,按語法特徵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和量詞六種。虛詞一般不具有實在的意義;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係,或句子的語氣。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我們把方位詞歸屬於名詞,顏色詞歸屬形容詞。對聯的基本原則:實對實,虛對虛。
  • 寫詩乾貨:詩詞與對聯寫作中的格律問題,這樣掌握才簡單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三章內容。上一章我們講解了詩句、對聯方面的一些規律和重點要素,內容比較具有總結性,錯過課程的朋友可以重新點擊進去進行查看。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詳細談談對聯、格律詩句和詞在平仄規律方面的一些共性。合理消化利用,讓寫作變得更簡單,走起!對聯與格律詩句、詞在平仄方面是有共同特點的,找到它們的這些規律,我們寫作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不再對所謂的格式變換而苦惱。一、詩律與對聯引詩:《和樂天南園試小樂》唐·劉禹錫閒步南園煙雨晴,遙聞絲竹出牆聲。
  • 對聯和律詩對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其實,明確列出對聯來給對仗下定義,才會使人們更容易領會對偶、對仗的真正含義。 (二)總則相同 對聯的對仗和律詩的對仗,所遵循的總規則是相同的。其主要內容是:字數相等,平仄相反,詞性相近,結構相似,音步相仿,語意相關,字義相別。
  • 詩詞中對仗的使用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對仗的基本知識,以及如何使用《聲律啟蒙》積累對仗的基本要素。本章的主要內容主要在創作中如何使用對仗的內容。其中包括分析與創作兩個部分。合在律詩中對仗的部分通常為頸聯與頷聯也就是第二句與第三句。為什麼會在首句與尾句不需要遵守對仗的基本要求呢?按照基本的律詩寫作要求來看其中四句之中,分別有起承轉合的要求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有過詳細的解釋。 承與轉主要是負責事物具體的描寫與從描寫轉向情感的表達。所以使用較多的對仗來細化具體事物的描寫。
  • 什麼才是對聯,如何對對子?
    對聯是我們中國千年來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因其對仗工整語言優美富有內涵而廣受歡迎,又具備詩詞的格律、意境等主要特徵被作為寫詩填詞的基本練習方法。那麼,什麼才是對聯,如何對對子? 對聯,又稱「楹聯」、「對子」。除了平仄以外,其首先講究「對」,此外還要「聯」。
  • 詩詞聯寫作一起學:對聯的正確寫作方式詳解,這6個要素至關重要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二章內容。在上一章中,我們初步將詩詞聯寫作的前提——平仄、有關於《中華新韻》與《平水韻》的區別,以及各自的漢字平仄劃分與運用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我想大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那麼從這一章開始,我們會具體涉及對聯與詩詞的創作要領等內容,現在先來講解兼有詩、詞特性的文體寫作——對聯。
  • 格律詩第十一講:排律、對聯和詩詞意境的盤活提高
    那麼就必須對韻部中的字非常熟悉了,而且嚴格用韻,不能平仄同押,不能鄰韻通押,不能中途轉韻。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很長的詩,只要發生了韻腳的變化,那就是古體詩,不是排律。這是第二點難處。同樣我們看《奉送嚴公入朝十韻》的韻腳,偶數句的尾字全部押韻平水韻「十一真」部,平聲收尾,沒有出韻。
  • 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知識 10分鐘說說格律詩對仗的種類與前世今生
    2、寬對 鄰對詞性和大的類別相同,小類上有所不同,例如元稹《早歸》的第三聯,魚和露相對,水和衣相對: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 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嬌鶯似相惱,含囀傍人飛。往寬裡說,名詞對名詞就可以算是對仗了,門類可以遠隔千裡,例如水和衣相對。
  • 對聯的平仄、對仗、修辭、運典,隱藏著豐富的詩詞規律,妙趣橫生
    中國的對聯堪比燦爛的詩詞,博大精深。要學會制聯並非易事,制出一副好聯更是難能可貴。其中最大的要求是必須讀書多,且要有悟性,能夠學以致用。這不是一個惰於對聯者可以做到的。對於初學者或想因此了解對聯,則不妨通過多讀詩詞歌賦,熟悉其中的格律。最好是先學五言或七言,即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能作好詩之項聯與腹聯,則制聯就比較容易了。不過制聯與詩不盡相同,聯有所謂「無情對」者,即上下聯可以毫不相干,律詩則不然,這是制聯易過詩的地方。
  • 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傳統文化瑰寶——對聯
    對聯的起源和桃符有關,傳說東海仙島上有一棵大桃樹,樹下住著兩位神仙。這兩位神仙掌管天下的福祉,民間百姓在元旦這一天用桃木刻上兩位神仙,掛在門口祈求幸福安康。到了唐末五代時期,蜀國皇帝孟昶在桃符下面寫了兩句話「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對聯就此誕生。
  • 對聯在對仗上能多「出格」,走多遠?試試才知道!
    這兩副對聯是悅華的實驗之作,目的是想探究對聯對仗之工與不工的「度」。這一想法源於一篇文章:《對仗規則的常與變》。作者尚佐文先生深諳詩聯對仗變與不變的辯證法,觀點很有見地。比方在「對仗的效果求工與忌太工」一節中這樣講道:傳統詩學關於對仗有一種辯證態度。
  • 皛玊說詩詞:掌握對聯的詞性結構與文意,作詩填詞就不難了
    對聯是詩詞的基礎,因為詩詞格律對仗與對聯緊密相關。對聯修辭用好了,詩詞也易學了。古典君分享一些關於對聯的詞性、結構、文意方面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也歡迎朋友們留言互動,交流切磋!——皛玊題記
  • 書童科普+ | 新春專輯《中國傳統文化·對聯》知識科普推文——AR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由於春節的歷史悠久,人們會習慣性認為對聯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聯海行舟手記之對聯的起源、張貼和標點
    以「對聯」為正中,俗稱「對子」,雅稱「楹聯」,其實三者之間還是有些許差別的。(一)對子 在古代的蒙學教育中,會開設一門啟蒙課程——對課。對課起源於何時,尚未考證,但至遲在唐代就有了。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對課便是為了寫詩和駢文做基礎的訓練,對聯產生後,也順帶做對聯的基礎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