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乾貨:詩詞與對聯寫作中的格律問題,這樣掌握才簡單

2021-01-10 一號詩巷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三章內容。

上一章我們講解了詩句、對聯方面的一些規律和重點要素,內容比較具有總結性,錯過課程的朋友可以重新點擊進去進行查看。

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詳細談談對聯、格律詩句和詞在平仄規律方面的一些共性。合理消化利用,讓寫作變得更簡單,走起!

對聯與格律詩句、詞在平仄方面是有共同特點的,找到它們的這些規律,我們寫作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不再對所謂的格式變換而苦惱。

一、詩律與對聯

引詩:

《和樂天南園試小樂》

唐·劉禹錫閒步南園煙雨晴,遙聞絲竹出牆聲。欲拋丹筆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花木手栽偏有興,歌詞自作別生情。多才遇景皆能詠,當日人傳滿鳳城。

詩聯一家,那麼自從格律詩產生以後,對聯也在悄然跟隨著完善。故而可以說,對聯產生的主要源頭就是律詩。我們隨便拿來一首律詩都會發現它中間兩聯是遵循對仗的,和對聯形式保持一致。

來看上詩的中間四句:

欲拋丹筆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木手栽偏有興,歌詞自作別生情。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順便將平仄也標了出來,大家可以發現,這四句詩以兩句為一組,就構成了兩組對聯,完全符合對聯要素。所以,我們也把律詩中間的四句稱之為「兩聯」。

對聯與詩不分家,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來看律句的兩種正格——

01:七言式

(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02:五言式

(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二):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言在七言基礎上減了兩個字)

其他格式都是從以上格式演變而來,我們只要掌握它們,其他任何形式皆不成問題。

律句的變格在不犯忌(後面章節會講)的情況下也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則。

再看:

欲拋丹筆三川去,

仄平平仄平平仄,

先教清商一部成。

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詩的一、三位置和第二句的第一字處就放寬了平仄,它們的正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一格式。

二、馬蹄韻與對聯、格律詩句的規律

相關焦點

  • 寫詩常識,如何正確對待詩詞和對聯中的對仗?你只要這樣做就行
    上一章我們重點講解了格律詩詞和對聯寫作方面的意境塑造及其方法,點擊查看文章:記住1個條件5個方法就可以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認識「對仗」在詩詞對聯運用中的「工」與「寬」,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要領。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格律詩與對聯的寫作中又會有新的認知與突破。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仗 對聯
    在古今文學中,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影視文學,各國都有,唯獨楹聯是中國特產,楹聯是漢字文化的集中體現。 語言文學家趙元任在《談談漢語這個符號系統》一文中說:「論優美,大多數觀察和使用漢語的人都同意漢語是美的。有時人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漢語有了字的聲調,怎麼還能有富於表達力的語調?
  • 經常寫詩詞或對聯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文化水平?
    平臺上有人提了個問題:經常會寫詩詞或對聯的人,他們到底是什麼文化水平? 這個問題的目的不單純。 這真的是想搞清楚寫詩的人文化水平嗎?我看是在譏諷寫詩的人文化水平不高。 因為這個問題的兩個要素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寫不寫詩與文化水平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一個人、一群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寫不寫詩能夠反映出來的。寫詩、寫對聯充其量只能反映這個人的漢字使用水平。
  • 詩詞寫作怎樣入門
    經常性的默讀,最好是朗讀、背誦,可調動潛藏在大腦深處的語言感知能力,使我們對詩詞語彙逐漸產生觸動和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感到愉悅,同時掌握一些寫詩的要領。品味詩句,啟發想像,揣摩詩人當時的情景,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使我們像生活在詩中一樣,與詩人同悲同喜。到了能品詩的程度,才算得上真正的進了門,然後登堂入室,才可以被稱作詩人。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 學習寫詩,怎麼才能寫出一首好詩?記住1個條件5個方法就可以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五章內容。上一章我們把格律詩律句和對聯寫作中的一些格律禁忌,以及相關的寫作要領進行了詳細講解。今天這一章是一個「小跨越」,我們將從詩詞聯的格律方面,跨入到內容、意境等方面的寫作上來。先說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那就是好多朋友只要看到有關格律詩詞和對聯類的文章或作品,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就會來那麼幾句,比如:幹嘛非要搞平仄格律?
  •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簡單易懂,值得收藏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前面的章節,主要講了押韻與平仄,這是寫詩的基礎內容,非常簡單易學,沒有看到的同學,可以返回專欄查看。接下來的章節,我們講一些格律詩的提高篇內容,也非常簡單易學,學會了後面關于格律的這幾個章節,大家所寫的詩,就可以算作格律詩啦,雖然簡單,大家也要集中注意力喲。一、格律格律——近體詩(格律詩)的寫作規則。自南北朝時期逐漸產生,在初唐時期定型,成熟於中晚唐時期,格律對寫詩有著十分嚴謹的要求,對字句的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 「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
    有這樣一幅對聯:收百八景於目前,數山水林巒,萬疊芙蓉環薄霧登卅六峰之頂上,看畫圖煙雨,半天樓閣啟凌雲百:實際是一百。卅:實際是三十。這就是一種特殊處理的方式,上下皆作特殊處理。在對聯中,動詞是不可缺少的。少了動詞,句子就缺乏生動,容易呆板。因此,合理使用動詞,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一個五言或者七言句中,一般有一到兩個動詞,最多不得超過三個。
  • 淘園詩話 | ​詩詞寫作怎樣入門
    經常性的默讀,最好是朗讀、背誦,可調動潛藏在大腦深處的語言感知能力,使我們對詩詞語彙逐漸產生觸動和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感到愉悅,同時掌握一些寫詩的要領。品味詩句,啟發想像,揣摩詩人當時的情景,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使我們像生活在詩中一樣,與詩人同悲同喜。到了能品詩的程度,才算得上真正的進了門,然後登堂入室,才可以被稱作詩人。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 詩詞聯寫作一起學:對聯的正確寫作方式詳解,這6個要素至關重要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二章內容。在上一章中,我們初步將詩詞聯寫作的前提——平仄、有關於《中華新韻》與《平水韻》的區別,以及各自的漢字平仄劃分與運用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我想大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那麼從這一章開始,我們會具體涉及對聯與詩詞的創作要領等內容,現在先來講解兼有詩、詞特性的文體寫作——對聯。
  • 推薦10本學詩詞必讀書本,讓你更懂詩詞寫作
    《詩詞格律》簡介:這本書是王力寫的。書中提到的詩詞和律例,大多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有些是作者自己的見解。這本書的重點是規則,而不是選集。《詩韻》有一個總的目的,就是把詩韻描寫得簡明扼要,作為告訴讀者的基本知識。2.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圖:胡適,現代中國文學改良的主帥可以說,中國傳統詩詞該不該去平仄格律,實際上呶呶不休爭吵上百年了,至今也沒個定論——中心原因當在於,這不只是某種文學形式變革的問題。中國古典詩詞成為「舊詩」,它形式上最重要的依託即平仄格律受到質疑,甚至出現其本身是否還有存在意義的討論,都是20世紀西學東漸的語境下才出現的。
  • 為什麼有些人不懂詩詞格律卻呼籲打破格律的束縛,這是什麼心態?
    有朋友提問:為什麼有些不懂詩詞格律的人還說得振振有詞?還要打破格律的束縛,這是什麼心態?這是什麼心態?這是被害者心態。我有個朋友,喜歡打麻將。手氣好的時候那肯定是自己的水平高,手氣差的時候就一定有客觀原因,有次實在找不到原因了,因為座位後面的文件櫃是鐵的,和「貼錢」的「貼」同音,發了好一陣脾氣。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皛玊說詩詞:掌握對聯的詞性結構與文意,作詩填詞就不難了
    對聯是詩詞的基礎,因為詩詞格律對仗與對聯緊密相關。對聯修辭用好了,詩詞也易學了。古典君分享一些關於對聯的詞性、結構、文意方面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也歡迎朋友們留言互動,交流切磋!——皛玊題記
  •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毛澤東詩詞中的"黃鶴"、"黃粱"、"鯤鵬"、"不周山"、"霸王」「東臨碣石"、"神女"、"吳剛、嫦娥"、"華佗"、"九嶷山"、"陶令"等,都是用典之例。用典需要貼切,忌生僻,忌晦澀,也忌堆聚。此外,還有對比、設問、反問、雙關、嵌字等修辭方法,在詩詞中也常可見到,在此不再一一介紹。詩詞是語言藝術。詩詞寫作的過程,說到底就是語言的斟酌、推敲的過程。
  • 上遊讀書丨《詩詞及楹聯寫作》教你如何賦詩作對 - 鍾小族
    現當代以來,白話新詩逐漸盛行,傳統詩詞注重格律的傳統漸漸被冷落甚至於有被遺忘的危險。從創作的角度說,新詩是現代詩歌的主體,但仍然有少數人偏愛舊體詩詞寫作。原因不外乎是:隆重場合的揮毫題詞,婚喪嫁娶的誌喜致哀,親朋離別的贈言留句,畫家作畫的留白題詩顯意,書家們奮筆揮灑時,舊體詩詞不可或缺。
  • 對聯應以格律為先,還是追求內容立意?
    一、格律要求:「格律」一詞通常用於詩、詞、曲、賦等韻文,對聯雖對押韻無要求,但從根本來說,就是一種對偶文學,既然要求對偶,那麼在字數、平仄、詞性三方面就有嚴格的要求,一般要求下聯與上聯要對應,字數一定要相等,平仄儘量相合以實現音調和諧,詞性相對以形成整齊美感。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聯修辭 合掌
    《江村》中的頷聯「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出句中兩個「自」字也對句中兩個「相」字相對;《白帝》的頸聯「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出句中的兩個「馬」字與對句中兩個「家」字相對;《聞管軍收河南河北》的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出句中兩個「峽」字與對句中兩個「陽」字相對。
  • 皛玊說詩詞:近體詩的格律與平仄,其實不難掌握
    南北朝的鐘嶸在《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天地陰陽之氣的運行感動了萬物,萬物生長變化又感動了人心,引起人性情的搖蕩,而藉以表現情感的最好方式就是詩歌。而詩歌的平仄格律美,更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古典君分享近體詩格律與平仄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初涉詩詞的朋友們能夠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歡迎留言互動。——皛玊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