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2020-12-23 詩摘詞選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摘詞選投稿郵箱

mm0127m@163.com

詩詞微塾

詩詞微塾

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以彼物比此物。一般又分為明喻、隱喻、借喻三種。

明喻,就是明顯的比喻。由"本體"、"比喻詞"、"喻體"部分組成。如"二月春風(本體)似(比喻詞)剪刀(喻體)"。又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鉤";"阿婆還似初笄女"。

隱喻,又稱暗喻,是本體與喻體之間不用比喻詞,兩者直接連起來,或中間用個判斷詞連起來的。如:"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水"、"山"是本體,"眼波"、"眉峰"是喻體。"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雲"和"雨"是本體,墨"和"珠"是喻體。

借喻,是不說出本體,將喻體直接當成本體來說的。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寸草"喻兒女,"春暉"喻母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梨花"喻白雪;"繰成

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白雪"喻蠶絲,"黃雲"喻成熟的麥子。

二、比擬

比擬又有擬人和擬物之分。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使之"人格化"。諸如"山悲"、水泣"、"桃花含笑"、"東風問我"等。"檻菊愁煙蘭泣露,……明月不諳離恨苦";"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垂楊只解惹春風";"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等等。擬人也稱為移情,即把作者的感情移到客觀事物上去表達。

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

三、誇飾

誇飾也叫誇張,故意言過其實,把事物擴大或縮小,藉以突出事物本質和強化思想感情。擴大的,如:"白髮三千丈"、"桃花潭水深千尺"、"南浦清江萬裡橋"、"洞庭秋水遠連天"、"山潮逐浪高";縮小的,如:"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四、借代

借用與本體事物有直接關係的某一事物(借體)來指稱本體事物,叫做借代。詩詞中,借代是極常用的一種修飾手法。借代有多種類型:

①借特徵代事物:即借用事物的性質、狀態等特徵,來代替這個事物。如:蘇軾詞"左牽黃、右擎蒼",借犬身上的黃色代稱犬,借鷹的蒼色代稱鷹。辛棄疾詞"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借戰爭中的烽火指代戰爭。李清照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借葉子的綠色、花朵的紅色指代葉子和花朵。

②借部分代全體:如《詩經》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借秋代年,三秋即為三年。柳永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風池即鳳凰池,朝廷中掌管一切機要、接近皇帝的機構,代指朝廷。魯迅"吟罷低眉無寫處",借眉代指頭,低眉實為低頭。李白「孤帆一片日邊來",借帆代舟。吳偉業"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臉容,指代年輕女子。

③借物代人:杜甫"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紈絝是古代富貴人家子弟穿的細絹褲,代指富貴人家子弟;儒冠是古代讀書人戴的帽子,代指讀書人。"綠林此日稱佳客,紅粉今宵配吉人",綠林原是古代起義軍佔領的綠林山,後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統治的武裝力量,也指群盜股匪,此為借處所代人;紅粉是女人化妝的胭脂和鉛粉,代指女人。

五、別稱

別稱就是換名,不直呼事物的大名,而改稱其字、號。運用別稱有時是為了增加作品的文彩和深度,有時也為了符合格律。月亮又叫做太陰、蟾宮、玉兔、桂魄、嬋娟、銀盤、玉輪,太陽又別稱紅日、曦和、金輪、紅鏡、陽烏等。人的字、號是名的別稱,名人的出生地、官職都可以是他的別稱。如李白,古聲兩字皆仄,其號青蓮居士,時見有人寫到他又不能用仄聲時,則改稱"青蓮";韓愈,穎川河南人,祖籍昌黎郡(今遼寧義罷)自謂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杜甫,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

六、通感

人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各有分工,但在詩詞中讓它們相感相通,彼此互轉。這是感覺的挪移,所以又叫移覺。

如"一串歌珠粒粒圓",移聽覺(歌聲)於視覺(珠圓);"拾得鶯聲一串歸",移聽覺(鶯聲)於觸覺(拾得)、視覺(成串);「水珠濺處笑聲溼",以觸覺(溼)去感知聽覺(笑聲)。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這是五官感覺的互相溝通、轉化和移借。

七、互文

互文,是在散文中不常見,而詩詞中極常見的一種修辭方法。它的特點是,前後兩個語言成分,或兩個句子,在結構上相同或相似,意義上相輔相成,需要合在一起看,才能了解其完整準確的含義。如漢樂府《戰城南》:"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怎麼在城南戰鬥,卻死在城北呢?原來詩的原意是戰鬥、死亡在城南郭北(其實當然還包括城東城西),說戰鬥殘酷,死亡慘烈。

八、用典

歷史故事、名人事跡、神話寓言、民間傳說,或古書上的警句、古人的名言等,都可稱為典故(或典實),簡稱典。用典也稱用事"。借用典故來說事,可以更加言簡而意豐,含蓄而典雅。如李白"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晉朝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想念家鄉的蓴菜羹和鱸魚膾,便辭官還家,所以鱸魚膾"或"蓴鱸"表思鄉之意。又如元稹"運甓調辛苦,聞雞屢寢興":"運甓",東晉陶侃在上任做官前,悠遊無事,就不停地把一堆磚(甓)早上運到屋外,晚上運到屋內。人問之,答曰:怕過於悠閒,以後不會做事。運甓含刻苦自勵之意。"聞雞"《晉書,祖遜傳》說,祖遜與同室劉琨半夜裡聽到雞叫,就起來練劍。聞雞起舞含少年勵志、及時奮發之意。

用典是中國古典詩歌特有的藝術手法,使用率甚高。毛澤東詩詞中的"黃鶴"、"黃粱"、"鯤鵬"、"不周山"、"霸王」「東臨碣石"、"神女"、"吳剛、嫦娥"、"華佗"、"九嶷山"、"陶令"等,都是用典之例。用典需要貼切,忌生僻,忌晦澀,也忌堆聚。

此外,還有對比、設問、反問、雙關、嵌字等修辭方法,在詩詞中也常可見到,在此不再一一介紹。詩詞是語言藝術。詩詞寫作的過程,說到底就是語言的斟酌、推敲的過程。作者語彙的豐富或貧乏,表達是否流暢傳神,決定詩詞的可讀性。只有掌握詩詞語言的特點,用"詩語"寫詩,才能避免概念化、口號化的傾向。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詩詞微塾】對仗十七法

【詩詞微塾】格律詩用韻十忌

【詩詞微塾】詩詞的格律細則

【詩詞微塾】「詩中三昧」之對仗

【詩詞微塾】「詩中三昧」之平仄

【詩詞微塾】「詩中三昧」之押韻

【詩詞微塾】傳統詞曲中的格律

【詩詞微塾】平仄、用韻及對仗

【詩詞微塾】律詩對仗技巧的變化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章法(上)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章法(中)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章法(下)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三十六技法

【詩詞微塾】格律詩中的對仗通病

【詩詞微塾】絕句的初學要旨及章法

【詩詞微塾】格律詩節奏的基本規則

【詩詞微塾】淺談格律詩的「六要六戒」

【詩詞微塾】格律詩詞寫作十大基本技巧

詩摘詞選

相關焦點

  • 「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詩詞微塾對聯的詞性(上)詞性即詞的特點。同詞性即劃分為同一特點的詞類。如:虎賁三千,直掃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這個就是代名。「九」和「五」,本為《易經》中的兩個卦位名。《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術數家釋為人君之象。後即以「九五」指帝位。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詩詞微塾
  • 詩詞寫作常識: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平仄要領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巷,這是我們《格律詩詞創作精講,玩轉格律詩詞》課程的第一章內容。基於大家對格律詩詞的熱愛,詩巷特開設了本專欄課程,我們將全面、系統地講解格律詩詞,從律詩、絕句到詞逐一展開;希望能夠幫助欲學寫格律詩的朋友正確入門,力爭做到不但要學會、還要寫好格律詩詞。歡迎加入詩巷,帶你玩轉格律詩。
  • 【詩詞微塾】音組節奏與平仄節奏匯通之體式特徵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詩詞微塾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聯修辭 合掌
    這類的對仗比較難作,作者須具有相當的修辭素養,不可一味追求。疊字對(連珠對)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中說:連綿對者,不相絕也。一句之中,第二字、第三字是重字,即為連綿對。但上句如此,下句亦然。如「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聽蟬蟬響急,思鄉鄉別情。」
  • 寫作故事 修辭是一次小小冒險
    小編的話:認知寫作學開課幾天,學員們的精彩筆記就紛至沓來,他們的探險已然開始,來看看三期學員傑仔的修辭之旅吧。
  • 推薦10本學詩詞必讀書本,讓你更懂詩詞寫作
    (學詩必備)詩歌是古代文明的結晶,格律詩是其瑰寶。我們從小就在詩歌的氛圍中成長,對詩歌有一種天生的熱愛。然而,也有很多人喜歡詩歌,但詩歌押韻的概念卻很模糊。本文介紹了十本詩歌朗誦和創作的書籍,旨在揭示詩韻之謎,旨在引導廣大熱愛詩歌文學的朋友,真正領悟詩歌的魅力,為詩歌的鑑賞和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 格律詩中的多音字和重複字要如何處理?
    關於多音字多音字要注意用在詩句中位置的平仄對應,特別是古今發音變化的一些字,如果不清楚多音字在平仄位置上的正確讀法,就會產生格律詩是否出律的疑問。比如杜甫的《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 【詩詞微塾】對偶,對仗,與對聯
    詩詞微塾 對偶,對仗,與對聯 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可能很難區分對偶句與對仗句及對聯的差異在哪裡,甚至還可能以為是所指同一種形式的句子,現在我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對偶,對仗,與對聯三者間的相似處和不同處,我給大家看兩組不同的句式大家就會明白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詩詞微塾】音組組合與詩行節奏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詩詞微塾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仗 對聯
    聯就是格律詩中的兩句,一首律詩來講,它包括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首聯就是第一、二句,頷聯也叫次聯是第三、四句,頸聯又叫復聯、中聯,是第五、六句,尾聯又叫末聯,是最後兩句。 在一聯中又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是出句,下聯是對句也叫韻句。
  • 蔡淇華:沒有寫作「天賦」的寫作「教」父
    慕名而來的人中有專業的文案工作者、有想要寫一本書的高級白領、還有想寫劇本的寫作愛好者,大家都想能通過這堂課學到點老師的精髓,讓自己也成為被老師「點化」的那個人。隱形的天才需要「顯形」的方法「我先天寫得不好。」很難相信。「寫得不好」無論如何都無法跟眼前說起寫作就眼睛放光的蔡老師聯繫起來。
  • 格律詩第十一講:排律、對聯和詩詞意境的盤活提高
    格律詩的規則通過前面十講已經講清楚,但是還有很多相關知識。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知識點交代清楚,幫助大家在學習完格律知識後進一步提升創作近體詩的能力。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會寫格律詩,是要超越格律,寫意境與音律都好的詩。我們要做的是超越自己。
  • 歐金林:學寫格律詩,若干要點淺談
    在新浪網自己的博客、中華詩詞論壇、東方詩詞論壇和華夏詩詞論壇等網絡,九年來發出的詩詞有1800餘首,其中已有555首詩詞被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百年詩歌精選》《當代華語詩歌精華》和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格律詩1000首》《中華詩詞己亥集》《新時代詩詞百家》等詩集收錄。
  • 詩詞寫作怎樣入門
    詩詞起源於歌唱,也就是古時候的歌詞,後來與曲譜脫鉤,變成了口頭吟誦和書面交流,但仍然保留了它的音樂特性。與新詩相比,詩詞格律規定了字數、平仄、節奏、韻腳,還有對與粘、起承轉合等等。這些看似很難的要求,反而給我們閱讀、記憶詩詞帶來了好處。倘若我們不把學習詩詞當成一件難事,並且能夠正確認識學習詩詞有哪些現實意義,那將大大有利於我們培養和形成對詩詞寫作的興趣愛好。
  • 什麼叫古典詩詞,你了解過詩詞知識嗎,可以看看!
    1.什麼叫古典詩詞古典詩詞就是舊體詩詞(相對新詩而言)。詩詞是我國文學作品中的兩種體裁,也就是兩種分類。由於詞是從詩中派生出來的文學體裁,也有將詩詞歸為一類的。古典詩歌:1.古體詩(古風)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樂府詩2.近體詩(格律詩): 律詩:a.五言律詩,b.七言律詩;排律:a.五言排律,b.七言排律;絕句:a.五言絕句,b.七言絕句3.詞 平韻格詞,仄韻格詞,平仄韻轉換格詞,平仄韻通葉格詞,平仄韻錯葉格詞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二)格律詩1.什麼叫格律格
  • 破除「臥槽好美」,來學如何寫一首詠雪的格律詩
    從此平步青雲告別「粗鄙之語。」材料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器有二:1. 《詩詞格律》~王力著 理論性強,結構森嚴,學術性高。難度較大不容易理解2.《詩詞寫作實用教程》~崔鯤編著 豐富實踐經驗下得出的寫作法門,易於理解實踐性強3. 補充說明,市場上有很多同類的書任君挑選。Q: 要讀書!那你的文章還有什麼意義?騙子!
  • 藍迪「微塾在線」啟動 幼有所育促進教育公平
    4月28日,藍迪「微塾在線」產品全球發布會在西影廠影巢INNEST大樓藍迪教育全球市場中心舉行。大會現場,藍迪「微塾在線」正式啟動,「藍迪媽媽」李藝橋、24H創始人鄧巖、藍迪發展CEO孔春生、COO巫保民、CIO徐巍先生參加活動並進行了精彩分享。
  • 「詩詞與音樂」詩詞中的音律之美——山水悟道(黃莽)
    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眾說不同,大約其音樂特點和應用場合都有些區別。《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毛詩序》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
  • 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下)
    第二部分:各種修辭技巧重點談意象一、各種修辭技巧(1)詩的最基本元素:意象(象)(2)用最多的方法:比喻(比)(3)表現詩意最好的方法:象徵(興)---詩的最基本元素(意象):意象,嚴格說意象不是修辭技巧,意象是文學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為了讓大家明白這詩歌裡最基本(必備)的元素,用一些篇幅說明。1.簡單定義:意象是詩歌內部的基本元素,由抽象的「主觀情感思維」和客觀景事物的「形象」結合成「有用意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