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大秦賦》,正在追劇,令國人熱血澎湃。
現在網絡上熱議,都在討論這部影視劇,把秦始皇給洗白了。
不少人認為秦始皇殘暴嗜殺,更有些人竟然質疑大一統的功勞。
認為天下應該類似於春秋戰國那種群雄並立,各個國家在一起,這樣才符合民主自由。
事實上,自東周以來,分春秋戰國,各個諸侯國在一起互相攻伐,人民苦不堪言。
秦始皇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諸侯混戰的格局。
僅憑這一項,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稱號就當之無愧。
有人說秦始皇殘暴嗜殺成性,但秦以法治國,你最多說秦法嚴苛。
什麼是暴君?暴君是凌駕於法律之上,想幹什麼幹什麼。
秦始皇做事遵從秦律,遵法抑儒,法家思想多麼大的進步啊!
千百年後看來,不愧為千古一帝,在法律框架之下,豈是殘暴可以形容的。
今天是12月26日,是一個偉大的日子,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牢記的日子,他是偉大領袖誕辰127周年紀念日!
他來是為改天換地,他走時留下太平盛世。
讓我們來看看偉人對秦始皇的評價。
偉人曾說「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有建樹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制,犯了法就殺頭」。
1973年8月5日,偉人以一首《七律.讀呈郭老》這樣來評價秦始皇: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在偉人看來,秦始皇雖然身死,但他的功業依舊存在。雖然大秦三世而亡,但「百代多行秦政法」,「祖龍」雖死,其魂永存。
偉人和秦始皇同樣是千古偉人。跨越千年,真正的「英雄所見略同」。
巧合的是,偉人平生的最後一首詩歌《七律.讀呈郭老》,就是為秦始皇平反的。
詩中以學術探討的形式,探討了「儒」和「法」的問題。
偉人就是偉人,敢於打破陳規,主張變革立新。
「祖龍魂死秦猶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