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園寄情

2021-02-07 西典軍校

2015年2月7日,與友參觀筠園——鄧麗君之墓園,當日煙雨濛濛,歌聲溫婉繚繞,猶如與這位歌者隔空對話,別有一番味道。隨即想到2013年友王瑋兄也曾來過,並寫下《筠園寄情》,此情此景,再次閱讀,緬懷歌者,亦有感觸。今貼上王兄文章,與友分享。

小 引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當年,一首《我只在乎你》讓鄧麗君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裡,同樣也印在55歲王瑋的心裡。」2013年6月28日,瀋陽成為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第三批試點城市之一,作為瀋陽首發團的一員,在桃仙機場登機前的那一刻,我接受了《瀋陽晚報》記者鄧麗婧的採訪。次日的見報文章中,上面這段話成為《赴臺個人遊首發,55歲大叔去尋「君」》報導的「開場白」。而彼時遠在臺灣的我,雖然未能親睹報紙的版面真容,但早有朋友「第一時間」以微信的形式將通篇採訪文字發給了我。臺北——瀋陽,數千裡之遙;瀋陽——臺北,又恰似近在咫尺。

1 2012年9月隨團赴臺旅遊時,曾經參觀過坐落在高雄的「鄧麗君紀念文物館」,當時的感覺僅四個字:意猶未盡。而今年恰逢鄧麗君誕辰60周年,此時二度踏上寶島,瞻謁鄧麗君墓定會成為了卻我多年心願的重要一站。時間安排在七月的首日。這天一早,專程陪同我筠園之行的是臺北的郭豐政與白淑芬夫婦、姚榮容先生、李美齡小姐——四位當中既有彼此相識僅三天的新朋,又有與我交往了二十多年的老友。不管是老友還是新朋,如果說此次皆因「君」緣,那麼此前此後便是毫無懸念地踐行「君子之交」了。

從臺北市到新北市,路途算不得很遠,白淑芬女士駕車徐疾有度,上中山高速接「三號國道」,經萬裡及金山,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金寶山便漸行漸近,直到歷歷在目。

2金寶山綠樹成蔭,整體景觀是座石雕公園,臺灣現代雕塑大師朱銘創作的「人生之路」系列作品為此山此地此景平添了幾多文化特質。低眉四顧,鮮花簇簇,芳草如茵,坡緩路坦,寧靜清幽。墓園規模很大,建築群頗有氣勢,遠遠望去,鱗次櫛比,其中不乏「豪宅」。這裡背倚群山,遠眺太平洋,實乃理想的「風水寶地」。

鄧麗君安息的筠園位於金寶山墓園的「愛區」內,座西朝東,腹地寬廣,淡雅簡樸,不尚奢華。由早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時任金寶山事業機構首席工程顧問的奚樹祥教授主持設計。當年金寶山董事長曹日章先生以對鄧麗君的敬重之情和企業家精明的前瞻眼光,以象徵性新臺幣一元錢的價格,將這塊佔地五十坪(一說七十坪)的墓地「賣」給了鄧家。皆因「一代歌后」安葬於此,這一區域墓地的價格便連年飆漲,即使如此,身後願與鄧麗君比鄰而「居」者仍絡繹不絕。


攝影:@寧寧

3豔陽高照,天舒地朗。七月不是清明時節,故景不為「雨紛紛」,人不必「欲斷魂」;也不是鄧麗君的誕辰或忌日,所以也沒有如圖片所見往日憑弔者人流如織、比肩接踵的情景。這恰合吾意,可以更加恬淡從容地或漫步、或凝神、或淺吟、或靜思,盡情領略、享受一下鄧麗君短暫「漫漫人生路」留給我們的啟迪與感懷。

鄧麗君之墓是筠園的「重中之重」,給人的印象是簡潔、肅穆又不失溫馨。棺蓋採用的是淺黑色大理石,棺蓋上配以潔白的玫瑰花環浮雕。棺蓋後面是一尊碑雕合一的黑色大理石,上書「鄧麗筠,1953~1995」,一側鑲嵌著鄧麗君甜美微笑的彩色照片。墓主的左前方是一塊碩大的景觀石,隸書「筠園」二字十分醒目,系時任臺灣省省長的宋楚瑜先生所題。

然而,更引我注目的是碑雕上方的那尊女性臥像。許多憑弔者視其為鄧麗君,更有人在一篇篇遊記中寫道「棺蓋上面是墓主的一尊臥像,左右手交叉於胸前,深情地凝視人間。她的模樣還是那麼迷人那麼安詳,似乎她從不曾衰老,永遠是美麗溫柔賢淑大方的形象」;「墓碑頂是鄧麗君雕塑,她的模樣安詳、甜蜜中透著成熟的美麗、溫柔和大方。伸開的膀臂仿佛在撫摸著大地母親,微微下垂的雙眼,似一曲唱罷正在小息,亦像是羞澀地凝視著每一位前來祭掃的人們,聆聽著前來敬獻鮮花的歌迷們傾訴的思念」。「君迷」們這種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無法認同,我更願意將其解讀為「大地母親」對長眠於此的鄧麗君的撫慰與呵護。果不其然,我的觀點不久前已得到印證——臺灣知名媒體人、鄧麗君傳記作者姜捷筆下流淌的文字是:「一尊以黑色大理石雕刻的大地之母雕像,雙手環抱著碑石,守護著鄧麗君,平心長眠。」非英雄所見亦同,君知否?


攝影:@寧寧

4刻有鄧麗君《墓志銘》的景觀石同樣碩大,位於筠園的東南處,近四百字的內容簡明精要,乃鄧麗君三哥鄧長富先生所撰,將鄧麗君短暫而璀璨的榮耀一生濃縮在飽含深情的字句裡:「鄧麗筠小姐藝名鄧麗君,祖籍河北省大名縣,民國42年1月29日生於臺灣省雲林縣,先父良岑公,母趙太夫人,三兄一弟。麗君自幼展露歌唱天賦,14歲進入歌壇,優美歌聲遍及東南亞、日本、美國與中國大陸,演藝事業成就輝煌,榮譽無數,並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精通英、日、法、粵語,才華洋溢,國人譽為『國際天王巨星』……民國84年5月8日因哮喘病逝泰國清邁,得年43歲,大洋東西海峽兩岸中國人同感惋惜,同聲哀悼……為中國演藝界第一人,其甜美歌聲高尚節操將永遠存活在大家心中。」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處在彼時歷史坐標軸上的鄧麗君無緣登上大陸舞臺與喜愛她的歌迷們做零距離的交流,但她卻無意間成為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的最初的那道溫柔的光。有誰能否認她在兩岸文化交流史上乃至兩岸關係史上無人可以比擬、無人可以替代的歷史地位呢?!

2000年,鄧長富因緣際會來到大陸,當他親身體驗到大陸歌迷對鄧麗君的感情後,不禁大吃一驚,繼而感慨萬端:「對一位從未踏上祖國土地,而又逝去多年的藝人,(大陸歌迷)用情之深與真,令我感動萬分。」2013年1月,在一篇序文中,鄧先生還列舉了兩件讓他感念的事:2008年《南方都市報》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遴選了三十位風雲人物,鄧麗君名列其中;2009年中國網發起一項「新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的網絡評選,鄧麗君以八百五十餘萬張選票,位居榜首。

在筠園,我親眼辯證了石刻銘文中一句對鄧麗君的讚譽:「復有高貴愛國情操與崇尚民族氣節,宣揚中華文化,宣慰僑胞,為華人所讚佩」(原文),讓我頗感欣慰。因為此前所查網文曾有一版本為「復有高貴愛國情操與堅定反共氣節……」不知是先前坊間的傳文有訛,還是鄧先生後來做過「與時俱進」的修訂?無論如何,鄧先生銘文中所充溢著的濃濃的包括大陸情懷在內的中國情懷、民族情懷,著實也令我讚佩。我相信,這種情懷屬於鄧長富,同樣更屬於鄧麗君。


攝影:@寧寧

5筠園作為「鄧麗君紀念公園」由西墓園東廣場兩部分構成。只要有遊人步入筠園,高科技的電腦感應系統便會自動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甜蜜蜜》《我只在乎你》《漫步人生路》《又見炊煙》《但願人長久》等溫婉柔麗的歌聲在人們耳際縈迴。有人說筠園是全世界所有墓園中最歡快的墓園,此言極是。鄧麗君生前給人們帶來的溫馨與歡樂,贏得了「十億個掌聲」;身後同樣把她的歌聲,她的麗影,她的純美與大愛長留人間,如醇酒般歷久彌香。

隨處可見可聞的音符是筠園設計理念中的重要符號。在廣場的入口處,通過電腦科技的設計,將一副巨型鋼琴琴鍵鑲在地上,十個音階的大鍵盤,供遊人在琴鍵上面自由踩踏,奏出美妙的樂音。音符花園在一個小型花圃中,以鮮花和灌木排列出的音符符號,據說因四時的變化而呈不同的顏色。而廣場中心、花圃中央鄧麗君的全身雕塑像宛如音樂女神般靜靜地矗立其間。這尊雕像出自留法藝術家蕭長正先生的手筆,以1993年鄧麗君一次演出的劇照為藍本,形態親和,栩栩如生。仰視這尊雕像,但見鄧麗君長發飄逸,微仰著頭,面帶笑容,伸開雙手,仿佛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又好像親切地歡迎著所有為她遠道而來的歌迷。據悉,這尊雕像的設計方案之一是使用白色大理石材質,後改鑄成銅像,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青銅本色。不知從何時起,粉刷為金色,煥然一新後的鄧麗君更顯熠熠生輝,光彩照人。

循環播放著的音樂不絕於耳,遊人宛如一艘艘小船淺行於歌的海洋。而當我們一行人即將戀戀不捨地告別筠園時,恰巧那首再熟悉不過的《何日君再來》適時想起,再度勾起我的情思無限。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在公眾場合被大張旗鼓地播放,時間和地點是1981年10月北京火車站前的紀念品小店。當時我被這首歌曲的悱惻纏綿所陶醉,也為「天子」腳下可容如此「靡靡之音」而驚駭。於今三十二年過去,大有「別夢依稀」之感慨。

如今的中華大地,好花因鄧麗君而無時不開,鄧麗君伴好景而無處不在,兩岸的和平發展已進入空前的歷史新階段。這一切遠遠超越了某些「小清新」「小情趣」「小時代」的低期望值。既如此,若再來慨嘆什麼「今日離別後,何日再見『君』」便會顯得十分矯情了吧。柔美的鄧麗君,亦可用「大氣磅礴」來形容、來界定,她是那種「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絕代風華。化用一位詩人的佳句:一百年後,鄧麗君仍然43歲。與其說是英年的凝固,不如說是永久的生命之約!

尾 聲

告別筠園,沿路緩坡車行山下。不遠處的路邊有一家由鄧麗君文教基金會開設紀念品小店。入室,有關鄧麗君的各種文化符號盡收眼底:照片、個性化郵票、文具、陶偶等等。我選擇了一本書——姜捷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月出版的繁體版傳記文學《絕響——永遠的鄧麗君》。這本書的大陸簡體版已由現代出版社於2013年5月引進出版,已被我購得並通覽。此次重複購買,繁簡相映成趣,兩岸異曲同工。

是「首次」也是「再度」打開這本書,幾行我熟悉的字句映入我的眼帘:「筠園,依然寧靜舒寬,淨土裡靜靜長眠的一縷芳魂,也依然讓人愛戴、追念、敬重;沒有人能問她、知她、解她,或代她回答此生是否不虛不枉,但,她短短的人世一遭,的確值得,也的確深具意義。」

所見所感,此言極是。

追記於癸巳年七夕


攝影:@寧寧

【作者簡介】

王瑋:1982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現任《遼寧青年》主編、編審。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時有文學評論和影視評論見諸報刊

相關焦點

  • 筠園小鎮,夢見的就是你
    如果在一個豔陽高照的夏日,你正好走得又乏又熱且還饑渴難忍,我相信你一定會和我一樣,也是絕對抵擋不住鄧麗君這樣柔情地相邀的,走進「筠園小鎮」真的就是這樣情不自禁!「筠園小鎮」是一家鄧麗君主題餐廳,取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鄧麗君原名鄧麗筠,她在香港的故居也叫筠園。這家明星餐廳共有四層,到處顯露著鄧麗君的痕跡。絕對是鄧麗君歌迷和「追鄧一族」的天堂。
  • 品味端午·詩詞寄情
    品味端午·詩詞寄情 2020-06-25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球銷量第一的男士香水,寄情之水
    阿瑪尼logo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阿瑪尼的一款男士香水——寄情之水。這款香水是自誕生以來在全球銷量最高的一款香水,深得全球廣大男同胞的喜愛,而且這款香水的回頭使用率超級高,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網紅男香。寄情之水香水原料:【香 調】清新柑橘調【前 味】檸檬、橘子、佛手柑  【中 味】丁香、茴香、燻衣草  【後 味】檀木、雪松、香根草、橡樹苔薄荷油詮釋時尚與輕鬆的Acqua di Gio由檸檬、
  • 鄧麗君病逝25周年追思會臨時取消,40名鐵粉不顧疫情捧花現身筠園
    8日上午,金寶山筠園聚集了約40名粉絲,他們不顧疫情,送上鮮花和小卡片悼念鄧麗君,卡片寫下「你在我心中」、「我們永遠你」、「千言萬語、我只在乎你」鄧麗君的長眠地被鮮花圍簇,粉絲的不離不棄令鄧鄧長富心存溫暖和感激。鄧長富在採訪中談及與妹妹的往事,兄妹從小感情融洽,她走了25年,家人也陸續凋零,作為兄長,鄧長富仁至義盡,希望把妹妹的事跡和歌曲傳唱下去。
  • 騰格爾胡杏兒寄情山水,探尋「梅妻鶴子」感受詩意生活!
    騰格爾胡杏兒寄情山水,探尋「梅妻鶴子」感受詩意生活! 原標題:騰格爾胡杏兒寄情山水,探尋「梅妻鶴子」感受詩意生活!
  • 寄情於山水,瞭然於吾胸
    學歐陽文忠,醉於表,號醉翁,內清醒,難得糊塗最智明!學東坡居士,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感概後的解脫與通透。寄情於山水,瞭然於胸;適宜最鍾情,美好是人生!
  • 願你我都有直面失意的勇氣,更有寄情山水,能超脫的人生的情懷
    蘇軾的超脫,屈原的氣節,司馬遷的堅忍,是三種選擇,也是三種人生態度,同樣面對苦難,蘇軾選擇退而求其次,屈原選擇一種極端的方式,了解精彩的人生,司馬遷則是經歷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磨難,努力的書寫出來了燦爛的人生,相比而言,蘇軾的這種超脫人生的態度,更表現出人生大智慧,死亡是人生的終結,認同也是一種折磨,相反,寄情於山水,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為人們翻開嶄新的一頁,所以蘇軾的人生態度令人尋味。
  • 《知否》原著:明蘭陪顧二遠離京師寄情山水,齊衡終究是後悔了
    結局是明蘭陪著顧二叔遠離京師寄情山水,這怎麼讓齊衡不後悔?我們從馬斯諾需求理論分析一下為什麼齊衡終究是後悔了。首先我們介紹一下馬斯諾需求理論。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諾認為人們的需求就像一個金字塔一樣從低到高按需求大小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第一,生理需求。
  • 書畫寄情 放飛夢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書畫寄情 放飛夢想 2020-10-16 2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瑪尼 寄情男士 「渣男香」「斬女香」送男友情人節生日禮物
    阿瑪尼 寄情男士‖清爽柑橘前調:橙子 青檸 橘子 茉莉 香檸檬 檸檬 橙花油中調:仙客來 肉豆蔻 木犀草 芫荽 紫羅蘭 小蒼蘭海水 桃子 風信子 玫瑰 茉莉 迷迭香 西瓜酮後調:琥珀 廣藿香顏值:8分擴香力:7.5分留香時間:6-12小時適合人群:男適合場景:通用香水評分:8.5分總結:【阿瑪尼 寄情男士】這款香水是水生調商業香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款
  • ROSEONLY蒲易:以花寄情 傳遞真愛
    ROSEONLY蒲易作為資深的投資人,一直以來都善於抓住用戶痛點,賦能精準運營,將消費者所盼望的美好和浪漫,以花寄情,傳遞真愛。2013年初,很多人對玫瑰花的印象還停留在曾經的路邊花店時期,同時ROSEONLY創始人蒲易計劃利用玫瑰花和愛情的強關聯打造成一個超級品牌。「不想去跟路邊小店搶生意,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全新的,沒有人想過的事,沒有人做過的東西。」
  • 詩詞:莫問紅塵煩惱事,寄情玉盞醉流霞
    莫問紅塵煩惱事,寄情玉盞醉流霞。hj0818無題枯枝披綠待春來,富在深山大門開。
  • 決心斬斷情根寄情工作 稱跟前夫感情已無法...
    決心斬斷情根寄情工作 稱跟前夫感情已無法挽回時間:2020-12-13 15: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9歲阿嬌宣布終身不嫁!決心斬斷情根寄情工作 稱跟前夫感情已無法挽回 12月13日,阿嬌鍾欣潼接受了港媒的專訪。在採訪中,才39歲的她竟然宣布終身不嫁。
  • 溥儒繪畫大器晚成,寄情山水有畫必有詩,風格不輸張大千
    溥儒繪畫大器晚成,寄情山水有畫必有詩,風格不輸張大千!欣賞溥儒的畫,不能光看畫片,因為他在畫中營造出一種空靈超逸的境界,這是普通畫家達不到的。尤其是配上畫中有詩的那一種意境感,前無古人,繪畫技巧也是令人嘆服。這可能與溥儒人生的大起大落有關係,他悟透了平淡才是人生的真理。
  • 行至山水處,寄情山水間
    無論處在哪個平行世界,這兩個少年的故事,已經寄情山水間,終以一路同行。喜翻說有小夥伴留言問有沒有粉絲群,想進群的喜飯在公眾號內私戳「進群」喲~
  • 9天後,花開漫天,蝶舞翩躚,薔薇寄情,鴛鴦送緣,餘生雙宿雙飛
    九天後,花兒開放漫天,蝶舞翩翩,薔薇寄情,鴛鴦送緣,雙魚座與摯愛的人共度餘生雙飛。水瓶座許多人覺得水瓶座是個特別的佛系人物,似乎不在意任何事,其實水瓶座也有著一顆爭強好勝的心。儘管平時水瓶座的表現並不特別明顯,但是當他們想要認真地把一件事情做好時,就會比其他人更努力,因為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敷衍過去。
  • 文壇盟主歐陽修,究竟是真的寄情於山水間,還是迫於無奈
    但是晚年間他做了什麼被迫辭官回家,他又真的能做到他所說的「寄情於山水之間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歐陽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歐陽修出生於北宋時期人才輩出的四川綿陽,他的父親在綿陽軍隊中任職,生下他的時候,已經接近六十歲了,所以對歐陽修是寵愛有加。但是好景不長,歐陽修四歲的時候父親病重死去,從此只剩下歐陽修和母親相依為命。於是歐陽修的母親帶著他去投奔自己的叔叔。
  • IG搶先爆寄情新歌 鄭秀文: 怨恨都不重要
    疑想憑新歌寄情。Sammi 最近不斷更新社交網,又表示繼續努力,粉絲不用再擔心她。  穿著黑背心、化了紅唇妝的Sammi,在鏡頭前邊播新歌邊跟著唱,不過片段只公開了30秒。她未有詳細介紹新歌的製作班底,亦未有透露新歌的歌詞背景。
  • 關注現實 緣物寄情——兼談管海龍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
    這種表達,無疑是緣物寄情,吐露自己的思想情感。在繁華、喧囂的現實社會,靜態的畫面、寫實的手法,發出了一個從藝者或讚許或歡欣或感傷或無奈或疑惑的聲音。全媒體記者:張德卿原標題:《關注現實 緣物寄情——兼談管海龍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