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大哥,我想跟你混!王陵:嘁,你誰啊?

2020-12-28 林歌作品

王陵,沛縣人也,劉邦仇敵雍齒的鐵哥們。

劉邦起義之前,王陵曾是沛縣一豪,劉邦待他就像待自家的兄長一樣恭敬。

儘管如此,王陵對劉邦卻心存芥蒂,所以劉邦起義後他誰都不投靠,自己拉了一班人馬獨幹。

可當劉邦被項羽欺負時,他又突然覺得,不幫一下老鄉似乎心裡過不去,於是劉邦出漢中時,他響應了劉邦的號召。

不過,王陵最大的限度也就是響應和配合,他並沒有真正歸順劉邦。

當時沛縣的很多豪傑(包括政府小官蕭何、曹參,車夫夏侯嬰,屠夫樊噲,吹鼓手周勃)都支持劉邦。

他們之所以支持劉邦,有很多原因:一是劉邦確實志向不凡,為人寬厚,行事非同一般。

二是大家也是害怕最後失敗後,遭到秦朝的報復和處罰。

三是當時劉邦已經因為放了他押解的去驪山服役的刑徒,在芒碭山聚集了一幫人,稱得上是敢幹大事的豪傑。

但是王陵和他們不一樣,他並沒有打算投奔劉邦。

為什麼呢?

一是王陵和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等人不一樣,他不是要追隨誰,他是想自己做大。

二是王陵家裡是豪族,而劉邦只是一個平民。既然是豪族,一向都是高高在上的。讓他投奔劉邦,可能性是不大的。

三是之前劉邦和王陵交情不錯。

《史記》上這樣記載:「高祖微時,兄事陵。」就是說,劉邦把王陵當「大哥」看待。

劉邦把王陵當「大哥」看待,或許並不是因為王陵比劉邦大(歷史上沒有記載王陵年齡。

如果王陵比劉邦小,而劉邦卻還「兄事陵」,那王陵更不會來投奔劉邦了。

劉邦手底下有個人的經歷和王陵十分相似,他的名字叫做雍齒。

雍齒也曾是沛縣的豪族,他素來看不起劉邦,不過後來還是跟隨大流歸順於劉邦。

劉邦真心待他,他卻反咬劉邦一口,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把劉邦手裡一座十分重要的城池豐縣獻給了魏國周市,叛變了。

最後幾經周折,雍齒還是不得不歸降於劉邦,劉邦雖破天荒地原諒了雍齒,但是他心裡其實是打算秋後算帳的,他最討厭的就是雍齒了。

不巧的是,王陵和雍齒交好,兩個人是好哥們,王陵自然就被劉邦的怒火波及了。

劉邦何嘗不知道王陵肚子的花花腸子,他暫時向劉邦妥協不過是由形勢所迫,劉邦要徹底讓他歸心附漢,那還得下一翻苦功夫才行。

最後想來想去,劉邦想到了一個妙策,託大事。

於是他懷著十分信任的心情,把接送領導親屬這個光榮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王陵。

劉邦拍著王陵的肩膀說,兄弟,俺爹和老婆的事都拜託你了,有事咱們回頭聯繫。

回頭聯繫?

王陵冷笑,告訴你劉三,江湖之大,自有我的天地在就算我不把你老爹綁票,你也別指望我死心塌地地幹革命!

是的,王陵根本就不吃你劉邦這一套,此時何去何從,他心裡還沒一個絕對的譜,還是先走走看看再說。

但是千想萬想沒料到,王陵出了這麼一趟公差後,劉邦老爹沒被接到,反而把自家老娘搭進去了。

同年八月,王陵從武關出發,向東挺進。

項羽聞聽王陵東下,立即派兵半路攔截漢軍,同時,項羽不知從何打聽王陵母親下落,把老人家捉到楚軍中擺置,以此向王陵要挾!

項羽對王陵放話:想要親娘,就得趕快投降!

王陵也對項羽回話:投降好說,但千萬別傷了我老媽,不然我跟你沒完。

項羽:這個你放心,只要你肯投降,何證老人家毫毛不損。

王陵:好,那咱們就先談好條件!

王陵只把派使者去和項羽談判,項羽聞聽王陵派人來到,立即設宴招待使者,把王陵母親請上宴席尊位,項羽就像好的親生兒子一般坐在下位。

王陵使者看到這一幕,感動得一塌糊塗,多好的霸王啊,待別人娘就當自己親娘一般,這樣人王陵就算為他肝腦塗地也不為過了。

喝酒,收買,背叛。這是項羽給王陵設計的三步驟,事實上,王陵也是準備按這步驟走了。

然而很不幸的是,電腦程式也有錯亂的時候,就當王陵使者動身回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之事。

這件事就是,王陵母親勸子歸漢!

王母秘密約見王陵使者,叫他務必轉告王陵,一定要一心一意跟著漢王混,千萬不要為了自己母親毀了大好前程,並且大膽預測,將來仁者劉邦必得天下,暴君項羽必失天下!

然而,更意外的還有,王母為了絕王陵變亂之心,拔劍自殺,以絕後路!

在殘酷的生存世界裡,趨利避害永遠是動物的本能,然而王母卻以凜然大義的雄姿,向殘虐無常的強勢宣戰,此種氣魄和膽量,無不令千古士大夫們汗顏震驚。

王母這種行動,對於買賣雙方來說,正等於無情的阻礙的破壞,這是項羽最不願意看到的!

項羽抓狂了。

真是個不識抬舉的老東西,前世與你無仇,今世還伺候你一回,竟然還被她反算一個惡卦!

老東西,你咒我死,老子也讓你死不安寧。

盛怒之下的項羽,做出一個極度不英雄,亦極不孝道的一件事:把王陵母親的屍體丟到油鍋裡烹了。

世上再沒有比絕殺生母的仇恨更大的了,世上已經沒有更恰當的詞,形容王陵此是泣血的心,江東,江東,邪惡的江東!沒人性的項羽!王陵瘋狂地眼淚,瘋狂地隔空對項羽破口大罵!

眼淚和罵聲永遠都不能撫平王陵的傷痛,這種傷痛將要伴隨著他的一生。

對項羽來說,傷痛和災禍永遠是別人的事,既然劉邦推翻了約好的遊戲規則,那麼就讓血戰收收場吧,讓千萬人見證歷史,並成為他們血殺的葬品!

好吧,潘多拉的盒子都打開了,那就開始殺吧!血戰當前,項羽首先殺了一個人祭祀蒼天,這個人正是張良的舊老闆韓王成同志。

對項羽來說,韓王成簡直就是一個廢物。

當初天下諸侯將反秦事業做得轟轟烈烈時,韓王成非但不為反秦事業添磚加瓦,反而天天被秦軍追著屁股狂毆,這種人,用現在的領導眼光來看,就是拖後腿,沒用,垃圾!

項羽進入戲水封王時,對韓王成這種王應該一刀送上天去,但又念他是項梁親手所封,便讓他保持王位。

但是,當項羽聽說張良一路纏綿不絕送劉邦回漢中時,他又立即改變了主意。

張良是韓王成的丞相,這是地球人都知道。

項羽忌妒劉邦,這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韓王成是項羽一家封王的,這也是地球人所知道的。

既然韓王成是項羽被封,那就理所當然的歸附西楚,可是為什麼韓王成還偏偏把張良送去給劉邦使用,你韓王成眼裡到底還有沒有我項羽這個西楚霸王,你不是明擺著沒事找抽嗎?

韓王成的確是找抽的。

項羽決定修理韓王成。

他非但不讓韓王成回韓國,還把他劫持到彭城,恰好楚漢開戰,韓王成不幸的就成了項羽第一個祭戰之王!

天下牛鬼蛇神是何其多,除了西邊劉邦外,東邊齊國的田榮,北方彭越及蠢蠢欲動的陳餘都讓項羽頭痛不已。彭越和陳餘現在還沒成氣侯,重點對付的劉邦和田榮,於是項羽就在想一個問題,我到底是先打幹掉田榮呢,還是先教訓劉邦?

田榮?劉邦?劉邦?田榮?劉邦和田榮兩個名字,像兩團鬼火在項羽眼前晃來晃去,他真不知伸哪張手去打。

彷徨和猶豫從來都不是項羽的專利,想做就做,想殺就殺,這才是真項羽的本色精神。好了,不用多想了,殺誰都是殺,劉邦最牛,那就先宰了他!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項羽突然收到了張良的兩封書,這兩封書立即改變了項羽的決定。

張良到底給項羽種了什麼蠱?

這兩封書大約意思是說,漢王是因為失去關中才發動戰爭的,如今他已經滿足所得到的,所以絕無東進的威脅,你不必擔心。齊國田榮想聯合趙國的趙王歇打楚國,您應該去幹他們才對。

口說無憑,張良把田榮和彭越聯合反楚的公告也夾帶給項羽來了。

天下了解項羽性格的人太多了,但是天下要象張良這樣恰如其分的捉住項羽心理弱點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第一,項羽你把劉邦的東西搶走了,劉邦現在把它搶回來不應該嗎?

第二,東邊齊國的田榮從始自終,從來沒說過服你楚國一句話,且全天下就他對你項羽叫得最兇,難道你不該打他嗎?

經典,太經典了。

張良你說得好,劉邦至少在鴻門宴上給我裝過孫子,田榮呢,他卻一直像條惡狗向我叫戰。

田榮是應該打,先幹掉他再說!

於是,項羽決定先放棄劉邦,率領部隊向齊國進攻。

項羽中計了。

張良這招叫緩兵之計,又叫復仇之計,想想都知道,田榮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狗,如果項羽被田榮粘住,而北邊的趙王歇及他的老相好陳餘發動戰爭,劉邦發關中之強兵端你項羽彭城之老巢,那樣的成功率是相當大的。

張良是這樣想的,天下趨勢也是按想的思路這樣走的,一場新的諸侯混戰又轟轟烈烈的開打了。

相關焦點

  • 劉邦VS朱元璋:誰是真正的布衣天子?
    朕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朱元璋起自布衣,這是公認的事實。朱元璋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出道前要多悽慘有多悽慘,這也是公認的事實。翻開《二十五史》,有朱元璋如此豐富之閱歷者幾乎沒有。 蕭何之前在秦帝國的身份就是「沛主吏掾」,相當於現在的人事科長,而且是被推薦去朝廷任職的人選,所以蕭何在跟劉邦之前就有過硬的本領。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高帝劉邦在為泗水亭長時,蕭何和他就是很好的朋友。
  • 楚漢之爭,劉邦和項羽的你儂我儂
    這其中,猶以項羽、劉邦的隊伍出眾。當時,劉邦先項羽一步,殺到了鹹陽。按照之前約定,誰先到鹹陽誰稱王。項羽一看:你個屌絲,憑啥比我這個高富帥先到,不行,得弄死你。於是,雖然後到,項羽還是氣勢洶洶的找劉邦理論。劉邦是啥貨色?老流氓一個,打架不行,智謀不行,但有一樣特別行:身邊有三個牛逼哄哄的好基友,蕭何、張良、韓信。
  • 厲害了,我的漢王劉邦
    劉邦迅雷不及掩耳到鈴兒響叮噹之勢統一三秦,當然也留下了一個尾巴,章邯。章邯是名將,所以劉邦想圍困他,勸降他。畢竟,這哥們兒降過一次項羽,為什麼不能再降一次我劉邦呢?劉邦打敗了章邯,名聲大造。河南王申陽也投降了!鄭昌不服,被劉邦武力徵服,潁川郡也落到了劉邦手裡。轉年三月,魏王魏豹歸順認劉邦為大哥。不過,這種迫於形勢投降的,也隨時會背叛。這一點很快就會證明。後來,司馬卬戰敗也投降了,劉邦置河內郡。
  • 劉邦和項羽到底誰是真英雄?楚霸王戰敗,小人劉邦登位是有原因的
    以儒家的評判標準來看,項羽出身高貴,他是名門貴族之後,一開始就應該帶著閃光的主角光環,而劉邦出身草民小吏,打眼看過去就是個地痞流氓,身上沒有一點高貴的氣質。況且,項羽是復國,劉邦那是造反。最讓儒家嫉恨的是,劉邦開國後不尊儒家而尊道家,所以儒家不罵劉邦罵誰?
  • 好兄弟反目成仇,劉邦最艱難時,遇到了寶藏男孩張良
    有個朋友後臺留言:劉邦的故事乏善可陳,一個小鎮中年屌絲,沒什麼本事,全靠團隊中的精英輔佐,走了狗屎運當上皇帝,你還在這羅裡吧嗦的瞎白話。寫的又臭又長,不如寫寫川普拜登,再不濟寫寫曾國藩胡雪巖,他們故事精彩多了。之前,我也這麼認為,被社會爆錘之後,才覺得劉邦能開創一個王朝,依靠的絕不是什麼幸運,更不是精英團隊強大的執行力,而是因為劉邦自己本身,就是萬中挑一的人傑。
  • 劉邦回憶錄:誰說我只是個混混?
    我是劉邦!按史學家推測,我是2276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56年出生的。其實,我到底是哪年出生的,連我自己甚至我爹媽都搞不清楚,可我後來當了大漢的開國皇帝,史學家沒辦法啊,總不能連大漢開國皇帝哪年出生都搞不清楚吧?我也懶得跟他們計較,就這樣吧!我感覺我很冤,為什麼呢?在司馬遷等史學家的筆下,我竟然被描繪成一個玩世不恭的混混。
  • 劉邦的嫂子
    我挺喜愛劉邦的大嫂,有風韻,有人間氣息,有人性溫度與熱度(包括她潛忍後也發飆),她或沒負責貌美如花,她負責了算錢養家。不容易,真不容易。劉邦四兄弟,老大叫劉伯,他是老三。家裡兄弟多的,多半是老大挺憨,老二挺狡,老三挺浪。小三子常是浪蕩子。比如劉邦,便是牛鬼蛇神。劉邦是蛇神,說是赤練子,這個神話是後來有人給編的,他先前是牛鬼,卻是實打實的。
  • 當老闆學劉邦,混江湖學項羽;劉邦如何用一個「好」字定天下
    他問劉邦你把守函谷關不讓諸侯進來,是真的想背叛項羽?劉邦說,鯫生給我出了個主意,我頭昏了就聽了。張良:「你打得過項羽嗎?」劉邦,默然良久,說:「不能!現在怎麼辦?」項羽恰恰相反,覺得自己最能,誰都不如自己,你們都得聽我的,不聽就把你烹了。所以,原本跟著項羽的韓信、陳平等,都跑去劉邦那裡了。
  • 誰敢跟高祖劉邦隨便開玩笑?
    但,對那些善與虎處、擅於飼虎的高人,動手揪老虎的鬍子老虎都不惱;相反,老虎還跟他伸爪子晃腦袋樂顛顛玩鬧呢。人與人相處,就這麼奇怪,乖順者不一定不被吃,扎刺俏皮的倒可能會受寵。漢汾陰侯周昌,就是這麼一個奇人。高祖劉邦的滿朝文武,包括蕭、張、曹、陳,無人敢跟天子玩笑,唯獨這個官位不高的周昌,葷的素的都敢跟劉邦來。
  • 潛龍在淵的劉邦是 項梁的馬仔
    無巧不成書,張良也聚集青年一百餘人,打算去投奔景駒(楚王),途中遇到劉邦,兩夥人遇到一塊幸好沒有打起來或許是英雄惜英雄,劉邦張良兩人盤道,張良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劉邦獻策,劉邦很賞識他,常常採用他的計策。 但是張良向其他人講述《太公兵法》,那些人都不能領悟。
  • 劉邦收拾黥布後,御駕沛縣開懷暢飲十餘天,犯了不可挽回的大錯
    無論劉邦的出生如何,但的確在他身上有一種吸人的魅力。江湖上的好漢賢士跟他挺有緣似的,都願意跟隨他。劉邦出生在沛縣豐邑中陽裡,年輕時當過秦朝泗水的亭長,專門負責遣送徒隸去修驪山陵墓。聽說陳勝揭竿而起後,劉邦也摸拳擦掌。
  • 最容易讓人嫉妒的,是你身邊的人混的比你更好!
    陳平推辭說:「我沒有那麼多功勞哇。」高帝道:「我採納您的計謀,克敵制勝,這不是功勞又是什麼呀?」陳平說:「如果沒有魏無知的舉薦,我哪裡能夠進見啊?」高帝道:「像您這樣,可以說是不忘本了!」隨即又賞賜了魏無知。【解析】 陳平,劉邦陣營中特務頭子,搞陰謀詭計最厲害。
  • 項羽要烹殺劉邦父親,劉邦:我們是兄弟,煮你爹的時候分我一杯羹
    即使劉邦想表達「連爸爸我都不要了,你項羽抓不住我把柄」,他會公開說「分我一杯羹」嗎?我不是很理解。誰也不是傻瓜,一個帝王講這樣的話多掉價,心裡真這麼想也不能嘚吧出來。何況軍隊在那裡,這麼講明擺著動搖軍心。我覺得只要劉邦有智商,就不會在沒把握讓項羽收手的情況下,說這些東西。雖然我覺得劉邦這句話風險不是一般的大,腦迴路也比較清奇。
  • 劉邦從街頭痞子變成一國之君 他的治國能力從何而來
    你還在觀望??每天相聚「微播射洪」,不見不散!關於這件事情,要怪我們的歷史課本,總是孤立的去寫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劉邦建立漢朝。直到劉邦32歲時,沛縣才被秦軍佔領,此時的劉邦,才從戰國時代進入帝國時代。要想弄清楚劉邦為什麼有治國能力,就必須要把早年劉邦放到戰國時代的背景下去了解。
  • 因為一鍋肉湯,劉邦就做了皇帝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凡是跟自己沾點親帶點故的都封王封侯,卻唯獨遲遲不願給自己的親侄子、他大哥劉伯的兒子劉信任何封賞,在他父親劉煓多次追問之下,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給劉信封了侯,封號更是稀奇古怪,叫做「羹頡侯」。「羹頡」也就是「刮飯鍋響以示羹盡的意思。
  • 大哥啊 !你快勒馬 !
    皇上說:「紫薇,你有什麼苦,今日都跟朕講講吧!是誰打了你?」紫薇抽噎著說:「回皇上的話,嬤,嬤嬤打……」在一旁不安了好久的皇后再也忍不住,衝上前甩了紫薇一巴掌說:「告狀就告狀,你賣什麼萌?讀大學時,一天晚上斷電後,室友想出去上網,宿舍樓管不準他去。室友說:「我早產了6個星期,我想出去連我媽都攔不住……
  • 劉邦能得天下全靠用對張良蕭何韓信?大道至簡的用人方略才是關鍵
    酒過三巡,意氣風發的劉邦問眾人,「我劉邦是什麼原因取得天下?項羽又是什麼原因失去天下呢?我想聽聽你們的真心話!」王陵是個老實人,實實在在地回答道,「從表面上來看,陛下你待人傲慢不講禮節,但是卻願意與天下人共享利益,攻下的城池和土地都及時分封了跟著你打天下的人;項羽雖然表面上待人寬厚有禮,但是骨子裡卻妒賢嫉能,對手下人有功不賞,有利益不分,自然就不得人心。」
  • 劉邦問韓信:你說朕能帶多少兵?韓信的回答讓劉邦尷尬不已
    當時正值亂世,基本就是誰手裡有兵誰就是大哥,所以他就問過韓信,他能帶多少軍隊。韓信的回答可以說是很讓人深思了,那就是多多益善。劉邦一聽其實心裡還是挺高興的,畢竟韓信算是給他打工的,如果說韓信多少軍隊都能帶的話,那麼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呢?
  • 官場邏輯之一 權力對誰負責
    劉邦質詢陳平,陳平冷靜坦然:「魏王不信任,我才投項羽,項羽不識才,我才來投奔大王,大王知人善任,充分信任,我才為大王有所作為,也實現我的價值。至於我收受禮物,我一個人到這,沒有禮品能辦成事兒嗎?那些禮品我還沒動,如果聖上不信任,禮品都交出來,我可以走人。一番話說的劉邦不僅不嫌棄,反而增加了好感,提拔為護軍中尉,監督諸將。
  • 帥哥標準五官的首位是膚色嗎 漢高祖劉邦用行動告訴你
    因為韓劇,很多韓國明星很受追捧,而且,一說帥哥,很多說的都是外國的,就是想看看,在大家眼中,中國式標準帥哥是什麼樣子?總覺得中國的帥哥應該是有自己的風格的。來源:站酷開篇之前獻給大家將一個小故事:秦末漢初之時,劉邦的帳下有位美男子,名叫張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