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古文王。——《說文解字》
王,是天下所歸。並非是求天下所歸。天下自動歸於我,這是一個無為無不為的過程。
漢高祖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當初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是先入關中,最後也是被封一個漢王。這種封王,只是那些起義者自己給自己的名分,是做不了數的。
而劉邦進了關中後,沒有動什麼東西,只是把一些典籍、法律條文、公文取走了。且對民眾約法三章:「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是有著百姓的支持,是天下所歸。
項羽是一個極為強大的人,但是呢,他面對的是天地人相互配合的漢王。所以楚漢爭霸,項羽失敗了,是輸給了大勢。
上一部首是「三」,代表天地人,能把天地人貫通的,就是「王」。
三生萬物,所以王能「成天下之主」。
臣鍇曰:「地以承天,《易》曰:『坤乃順承天。』故下畫上偃下畫地也。(《說文解字系傳》)
徐鍇,挖掘出天在上,地在下,是為坤乃順承天。人在其中,參天地之化育。
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周衰,列國皆僭號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為皇帝。 漢有天下,因秦制稱帝,封同姓為王,名始亂矣。——《六書故》
王,周以後,可以說是名存實亡,算是被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