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注》540部首之部四—六(三、王、玉)

2021-01-14 文道傳習社

文以載道,字字乾坤。

《說文解字》,

開啟中國5000年文化寶藏的鑰匙。



《說文解字注》540部首

(部四)

蒙示有三垂,而以三次之。



數名。天地人之道也。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下曰道立於一。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釋三之義。下釋三之形,故以於文二字別言之。於文一耦二為三。成數也。此依韻會所引,韻會多據鍇本,今鍇本又非舊矣。耦,各本作偶。今正。二下曰從一耦一。以一儷一也。此曰一耦二為三,以一儷二也。今又皆脫一字。三畫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謂之成數。又字下曰,手之列多、略不過三。

凡三之屬皆從三。

蘇甘切。古音在七部。


古文三。




《說文解字注》540部首

(部五)

蒙三而次之,從一毌三也。



天下所歸往也。見白虎通。王往疊韻。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見春秋繁露。引之說字形也。韋昭注國語曰:參,三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又引孔子語證董說。

凡王之屬皆從王。

雨方切。十部。



古文王。





《說文解字注》540部首

(部六)

亦蒙三而次之。



石之美有五德者。者字新補。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專鍇作尃。音敷,布也。玉裁按。汲古閣毛氏刊鉉本。初作專,後改作尃。非也。管子曰:叩之其音淸摶徹遠,純而不殺。摶古專一字,今本作搏。葢非。此專謂專一也。上雲舒揚矣,則不必更雲尃。智之方也。不撓而折。謂雖折而不撓。管子、孫卿皆作折而不墝。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忮、很也。絜之方也。絜取圓轉之義。凡度直曰度,圍度曰絜。管子、孫卿皆作廉而不劌行也。已上禮記聘義、管子水地、孫卿法行辭皆不同。象三玉之連。謂三也。丨其貫也。貫謂如璧有紐、雜佩有組、聘圭有系、瑬有五採絲繩、荀偃以朱絲係玉二珏之類。

古文玉。

註:

以上內容均為臺灣藝文印書館,經韻樓藏版《說文解字注》原文轉簡體。

紅色大字為《說文解字》原文,黑色小字為清代段玉裁注文。



自倉頡造字至唐虞三代、秦漢宋,漢字的創造與演變皆以六書為宗理。今簡體漢字多已難覓六書之宗,更難以觀字形而明字理要義。末學深知,學《說文解字》必當以繁體漢字為根基。然我輩學人多不識繁體字,閱讀《說文解字》障礙重重。在此,末學妄將《說文解字注》540部首轉為簡體漢字,以引學人了解漢字要義及聖賢智慧於萬一。







弘揚中華文化 / 傳承蒙正教育






再不點個「在看」平時就看不到文道熱點了
↓ ↓ ↓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540部首歌訣)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按字義將其歸為540部,大致就是漢字的基本構字部件,也就是構成眾多漢字的字根。《說文》部首的編排從「一」到「亥」,共五百四十部。《易》卦中,六為陰數之極,九為陽數之終,十為全數,六九五十四,乘以十為五百四十,許慎因此著意「始一終亥」,湊成 540部首,以應陰陽之數,暗含包羅萬象之意。
  • 對漢字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這本《說文解字注音版》讀起
    了解漢字文化,一定繞不開《說文解字》這本書。為了方便敘述,以下會有部分文字使用繁體。《說文解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字典。它初稿成於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安帝建光元年(121)由作者許慎的的兒子許衝獻給朝庭。許慎之後的經學大師鄭玄注釋「三禮」時,就曾引用《說文解字》。到了唐代,官方還曾經把《說文解字》規定為儒生必修的科目。
  • 《說文解字》筆記之第四部首「三」
    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弎)古文三從弋。(《說文解字》)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生,可以作為引發講。如同佛學的緣起觀。 三,就是天地人三才,三才立,生發萬物。 講「一」部首的時候,是道立於一。 可以說,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畫個各種變形加以組合而成。
  • 你知道《說文解字》最複雜的部首是哪個字?它代表怎樣的生活圖畫
    《說文解字》是一部字書,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書,它因解釋古代的思想文化經典而具有了與經典同樣重要的地位,是研習經學和文字學不可不讀的一部書。《說文解字》的部首是結構部首,共有540個部首,編入14卷中,反映了表意漢字因義構形的特點,所以它的歸納性要低於現代的那些查檢部首,分得較細。
  • 【聚焦】偉哉漢字 —許慎與《說文解字》!
    如果沒有小篆,沒有《說文解字》這個書作為橋梁的話,我們很多(古)字都沒法解讀。」 在《說文解字》中,許慎首創部首體系,按540個部首對漢字進行了分類,這種分類法,至今還是我們初學漢字的基礎教育方法之一。不僅如此,他在《說文解字》中,通過對文字形體結構的分析,全面解析了每個字形、音、義的由來,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所以自《說文解字》出現後,文字的運用和發展,就納入了一個規範化的軌道。
  • 重構解析《說文解字》
    2020年初,默公新著《說文解字教本》(簡稱《說文教本》)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此套4卷本文字學專著受到學術界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教授辛冠潔先生在為該書所作序言中指出:「欲復興中國文化,就須熟讀經典;而欲讀懂經典,就要深研文字;欲研究文字,就離不開《說文》。」《說文》即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的簡稱,它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作者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
  • 教我說文解字課的曹先擢老師
    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段玉裁注的《說文解字》要價不菲。一本《辭源》大小開本的棕皮精裝本要七、八塊錢。那時的七、八塊可不是小數目,差不多就是學校食堂一個月的夥食費了,何況我剛剛買了中華書局出的許慎《說文解字》影印本,就不太想再買段注本。費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但他還是堅持說研究先秦兩漢文學,一定得備段注《說文解字》才行,並說該書資料翔實,讀段注是研究先秦文學的基本功。
  • 《說文解字》第14課:認識漢字,你會發現,玉的種類有很多
    其實上一課已經講到了《說文解字》的「玉」部漢字的部首漢字「玉」,這是《說文解字》540部裡的第6個部首,現代漢語201部首規則裡,「玉」部跟「王」部歸屬在一個部首「王」,因此稱「王部」或「玉部」,因為從玉的字比較多,一般稱「玉」部。
  • 文和字原來有不同的含義,這是讀過《說文解字》才能知道的道理
    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⑥註解:歷代對於《說文解字》都有許多學者研究,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等;其中,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被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 2020丨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揭示漢字的本義,發展漢字的「六書」理論,為中國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公元121年,是東漢漢安帝建光元年,此年許慎的名著《說文解字》定稿,由許慎之子許衝獻與朝廷。《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第一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 有趣的漢字:「王」——玉字旁的字
    到了漢朝,在隸書字形中,「玉」才增加了一個點,以和「王」區別。以「王」作為偏旁的字,都和玉石有關。和「王」有關的漢字有2個:閏、皇。閏歸入了門部,皇歸入了白部。所以,把「王」稱為「玉字旁」一點也沒錯,名副其實。為什麼這兩個字這麼像呢?《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
  • 徐鉉校訂出流傳至今的《說文解字》「大徐本」
    宋滅南唐後,徐鉉隨李煜入宋。他奉詔與句中正等共同校訂《說文解字》,經他們校訂增補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徐鉉校訂的《說文解字》三十卷,是歷史上最為完善也最通行的《說文解字》本,也是現在流行的《說文解字》版本。清段玉裁註解《說文解字》的本子,就是以徐鉉校訂的《說文解字》三十卷為底本的。
  • 細緻入微,關於草的部首運用真巧妙,《說文部首》系列分享(二)
    上一次的文章我們對《說文部首》進行了介紹,並且分享了第一部分的內容(一三示上王玉珏)。學篆不識篆,路越走越偏!《說文部首》系列分享(一)本文將繼續按照《說文部首》歌訣的排列繼續分享第二部分的內容。第二部分的內容主要對「屮」這個部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不得感慨古人造字時觀察能力實在太厲害了。一株草,兩株草,一堆草,不同的情景都有很形象地表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氣(qì)《説文解字》:氣,雲氣也。象形。《說文解字》:氣,像流動的雲氣。象形字。二、士(shì)《説文解字》: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
  • 歌曲《生僻字》有成語「煢煢孑立」,「煢」字最早的寫法更生僻
    本課仍然無趣,所以,我們仍然放一條《說文解字》的基本知識在這裡,就是:一個漢字包含兩個或多個部首時,《說文解字》如何劃分歸屬?據姚孝遂《許慎與說文解字》:「《說文》的9353字分列在540部中,都是以類相從:凡所從而得義之字,必屬於某部,也就是隸屬於其主要義符的部首之下。」
  • 許姓(10)|汝南許氏許慎:用一部書《說文解字》統一了中國漢字
    許慎塑像(資料圖片)許慎:漢儒一代宗師,寫成《說文解字》許慎,字叔重,汝南郡召陵縣(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人,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被稱為「字聖」。永元12年(100年),許慎初步寫成了《說文解字》。但為了讓書稿更為完善,許慎不斷涉獵群書,研究更加精深,將新發現和收穫補充進去。直到建光元年(121年),許慎才最後寫成定稿,把《說文解字》獻給朝廷。此後,許慎回歸故裡,在家鄉及附近村莊授經教書,直到去世。
  • 國學巨著《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行
    被世人尊稱為「字聖」的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但時至今日,因近代文化斷層、歲月久磨、加之淺人妄改、版本訛誤等歷史原因,造成大部分人讀不懂。另外,由於許慎受到整理經典正字目標以及以形系聯原則的雙重功能限制,使得《說文》收字龐雜散亂,給讀者閱讀增加了難度。
  • 《說文解字》第五部首「王」
    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王者,則天之義。」〕 古文王。——《說文解字》 王,是天下所歸。並非是求天下所歸。天下自動歸於我,這是一個無為無不為的過程。 漢高祖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當初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是先入關中,最後也是被封一個漢王。
  • 穀雨 | 薦讀《說文解字序》
    倉頡造字作書,許慎《說文解字》,延經學道統,續中華文脈,偉哉,許君!顏之推贊言:「許慎檢以六文,貫以部分,使不得誤,誤則覺之。吾服其為書,隱栝有條理,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其為證。若不信其說,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 」經學大師鄭玄注書尚且如此,況今人乎?故於穀雨日發許君《說文解字序》,並將文字演化中的裡程碑著重標出,以勉今人學經應重文字之基。
  • 《說文解字》第359課:「疋」部的兩個生僻字,其實也很有意思
    《說文解字》540部,「疋」部之下只有兩個漢字,分別是「(囪疋)」和「(爻疋)」,因為它們是生僻字,所以現在的GBK字庫裡沒有這兩個字,只能描述字形,拆成了左右兩部分有利於分析字義,其實它們的讀音都可讀作shū。
  • 《說文解字》第370課:細說「商」字,「商」與「賈」的區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說文解字的四個漢字,分別是只部的「左甹右只(字形描述)」、「 」部的「 」、「矞」、「商」。這四個字中,只有「商」是現代漢語常用字,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商」,如果只關心標題中問題的答案,可以直接拉到文末「商」字條目。四個字的詳情如下: 1、(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