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字原來有不同的含義,這是讀過《說文解字》才能知道的道理

2020-12-23 晴川與您同行

說文、解字,是許慎留給我們的智慧。

1、說文解字概述:

①名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

②作者:東漢時期許慎。

③字典:是我國首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編著中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

④時間: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00年~公元121年。

⑤內容:《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

⑥註解:歷代對於《說文解字》都有許多學者研究,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等;其中,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被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2、名字的由來:說文與解字。

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對此的解釋是,《說文解字》之名包括兩層意思:

一是「說文」,

一是「解字」,

「文」與「字」不是同一概念。

①文言文解釋:文與字。

《說文解字序》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蓋,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②白話文解釋: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即,「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指滋生,繁衍。

③說文與解字:

「字」是後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叫「字」。

「文」和「字",反映了漢字發展的兩個階段,即,圖畫符號階段和概念符號階段。

古文字學家稱獨體的字為「文」,稱合體的字為「字」。

獨體的「文」,因為不能再分解,故說明之,即「說文」之義;

合體的「字」,由兩個或三個不同的「文」構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義;

上述兩層意思合在一起,可作《說文解字》之名的含義。

3、創作背景:今文經與古文經的衝突。

①爭論。許慎所處的時代,「古文經」與「今文經」的論爭非常激烈。

②今文經觀點。當時經典多是通行隸書書寫,而書寫研習方式多是源於父子相傳,那麼,今文經的儒生,大多就認為父子相傳沿襲下來的隸書書寫方式,是不可懷疑,不可更改的。他們解說字義不嚴肅,謬語較多。

③古文經觀點。而古文經的儒生,則認為從孔壁中發掘出來的,用六國文字書寫的經典,是可靠的。

④歷史意義。這場鬥爭,對經學和文字學的興旺發展,是有益的。

處於這個時代的許慎,「性淳篤」,且「博學經籍」,並注意研究周、秦時的西土文字籀書,及「孔壁古文」,孔壁古文又稱東土文字,尤其著力於小篆和六書,諸如《倉頡》、《博學》、《凡將》、《急救》、《訓纂》等字書,為後來撰寫《說文解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⑤許慎觀點。

許慎認為,(1)有文字而後有五經,(2)今文經學隨意解說文字,是「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3)要糾正今文經的妄說,提高古文經的信度,即,「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旨」,必須弄懂文字的結構、讀音及其意義。(4)他強調,「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5)並說「本立而道生」。以上引文見《說文解字後敘》。

⑥成書。

在長期的學習和研究中,許慎搜集到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並且以廣博的經學知識為基礎,根據六書條例,在從賈逵受古學之時,即著手編寫《說文解字》,終於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正月草成這部巨著,這一年是公元100年。

⑦定稿,一波三折。

許慎在校書過程中,涉獵的典籍廣而精深。當時《說文解字》的初稿雖已完成,但為了利用此機會將它補充得更加完善,許慎遲遲未作定稿。

安帝元年初六,即公元119年,全國四十二處地震,災情極為嚴重。皇帝下詔三府,選屬下有能力的官員,出補令長,安撫百姓,穩定民心。

許慎樸實忠厚,又「能惠利牧養」,故,被選受詔到沛國洨縣任縣令,今安徽固鎮。

許慎致力儒學,淡於仕官,在就任縣令之前,即稱病回故鄉--萬歲裡,以便於專心審定《說文解字》。

三年後,即公元121年,《說文解字》定稿,遂由其子許衝將稿奉獻皇帝。

許慎其人,向許慎致敬:

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為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卒於家。

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後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後漢書·儒林列傳》)。

譯文:

許慎,約公元58年~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人,今河南召陵。

由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入為太尉南閣祭酒。嘗從賈逵受古學,博通經籍,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

許慎所著除《說文解字》外,還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今皆散佚。清人有輯本。

相關焦點

  • 【聚焦】偉哉漢字 —許慎與《說文解字》!
    偉哉漢字 —許慎與《說文解字》    文字的誕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的標誌,有了文字以後,前人的智慧、經驗、事跡才能書寫記錄下來,傳給後人。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 從這裡可以看出許慎的性情、人品和學識。    在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共收入了9353個字,1163重文(重文就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整部書共13餘萬字。 《說文解字》內容豐富,字涉百科,許慎以」以究萬源」的精神,請教通人,就教農夫和樵夫,廣徵博引。
  • 教我說文解字課的曹先擢老師
    說曹老師做「小學問」,不是說他的學問不大、不重要,更不是說這門學問容易做,而是說曹老師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花費在研究那一個個小小的方塊字上,也就是「說文解字」上。曹老師說,在反切注音尚未出現的漢代,許慎採用的這種先訓釋詞義,然後分析詞形的構成,並且用「讀若」、讀與某同等方式記錄讀音,從義形音三方面注釋詞彙的方法,對後世訓詁所採用的「因音求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也是在曹老師的課上,我第一次了解到所謂「文字」中的「文」與「字」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許慎《說文解字序》說,「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
  • 重構解析《說文解字》
    2020年初,默公新著《說文解字教本》(簡稱《說文教本》)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此套4卷本文字學專著受到學術界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教授辛冠潔先生在為該書所作序言中指出:「欲復興中國文化,就須熟讀經典;而欲讀懂經典,就要深研文字;欲研究文字,就離不開《說文》。」《說文》即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的簡稱,它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作者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
  • 對漢字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這本《說文解字注音版》讀起
    許慎之後的經學大師鄭玄注釋「三禮」時,就曾引用《說文解字》。到了唐代,官方還曾經把《說文解字》規定為儒生必修的科目。唐代的書法家李陽冰善精於小篆,整理了《說文解字》三十卷,但錯誤較多。南唐宋初徐鉉、徐鍇兄弟二人對《說文解字》的整理作出了巨大貢獻。徐鍇創作《說文解字系傳》,這是一部注釋《說文解字》和研究漢字理論的研究型著作,世稱「小徐本」。
  • 對許慎《說文解字》提出不同觀點的「漢字叔叔」竟是個美國大叔?
    「大海的海,右邊的『每』最初其實就是母親的『母』的字形;婦人的婦,它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個女人手拿一個掃把,非常生動有意思,但一些博物館沒有向觀眾詳細說明,很可惜;還有左耳朵旁『阝』,《說文解字》解釋成『高地』,但我研究很多帶『阝』的字發現,解釋成『城牆』似乎更合理。」
  • 2020丨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許慎認為先有文字而後有五經,今文經學是「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要糾正今文經的謬誤,必須首先弄懂文字的形、音、義。他認為「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因此他搜集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著手編寫《說文解字》,試圖從文字入手解決經學問題。至建光元年(121年),許慎寫成定稿,將《說文解字》獻與朝廷。
  • 你知道《說文解字》最複雜的部首是哪個字?它代表怎樣的生活圖畫
    《說文解字》是一部字書,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書,它因解釋古代的思想文化經典而具有了與經典同樣重要的地位,是研習經學和文字學不可不讀的一部書。《說文解字》的部首是結構部首,共有540個部首,編入14卷中,反映了表意漢字因義構形的特點,所以它的歸納性要低於現代的那些查檢部首,分得較細。
  • 穀雨 | 薦讀《說文解字序》
    倉頡造字作書,許慎《說文解字》,延經學道統,續中華文脈,偉哉,許君!顏之推贊言:「許慎檢以六文,貫以部分,使不得誤,誤則覺之。吾服其為書,隱栝有條理,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其為證。若不信其說,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 」經學大師鄭玄注書尚且如此,況今人乎?故於穀雨日發許君《說文解字序》,並將文字演化中的裡程碑著重標出,以勉今人學經應重文字之基。
  • 徐鉉校訂出流傳至今的《說文解字》「大徐本」
    宋滅南唐後,徐鉉隨李煜入宋。他奉詔與句中正等共同校訂《說文解字》,經他們校訂增補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徐鉉校訂的《說文解字》三十卷,是歷史上最為完善也最通行的《說文解字》本,也是現在流行的《說文解字》版本。清段玉裁註解《說文解字》的本子,就是以徐鉉校訂的《說文解字》三十卷為底本的。
  • 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故事,說文解字,原來這麼有趣
    每一個漢字都是逐漸演變而來,都有著它獨特的含義。今天說說來、麓、廉、法這幾個漢字。1.來。字義說明:來去的動作詞,古時視為麥類之一;許慎解釋,來是周代先人所接受的瑞麥,一莖兩穗,像芒刺之形。與來有關的字,有萊、徠、淶等字。說文解字「周所受瑞麥來麰(móu)也。
  • 《說文解字注》540部首之部四—六(三、王、玉)
    《說文解字》,開啟中國5000年文化寶藏的鑰匙。《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四)蒙示有三垂,而以三次之。《說文解字注》540部首(部五)蒙三而次之,從一毌三也。古文玉。註:以上內容均為臺灣藝文印書館,經韻樓藏版《說文解字注》原文轉簡體。紅色大字為《說文解字》原文,黑色小字為清代段玉裁注文。自倉頡造字至唐虞三代、秦漢宋,漢字的創造與演變皆以六書為宗理。今簡體漢字多已難覓六書之宗,更難以觀字形而明字理要義。
  • 女孩取名字常用字含義解析-尚名網
    女孩名字往往也富有「女性意味」和「柔情色彩」,這些意味和色彩,比較明顯地表現在名字的音、義、形上,多給人清爽、溫柔、豔麗、姣美的感覺。名字是由漢字組成的,在浩瀚的詞海中,可以說每一個字都有其所指,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可以有選擇地選一些含意美好的字來為女孩取名字。今天,尚名網為大家介紹的是女孩取名字常用字含義解析,對這些常用字的含義有個簡單的了解,更方便父母為女孩取名。
  • 古代人的「名」和「字」——有著各自不同的含義
    在我們如今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名字,而且每個人只有一個名字,我們現代人的名字就是姓和名的組成,但是在古代歷史社會中,「名」和「字」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存在著區別。在中國古代,「名」和「字」並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開使用的。
  • 摩西英語教你趣味學英語——「說文解字話(化學)元素」
    學好英語,對於個人、企業甚至國家的發展都有幫助,這個結論大多數人都不會懷疑。在這個畢業生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時代,掌握一門國際化語言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職場人士來說,英語水平好不好對於收入也有很大影響。
  • 王羲之《蘭亭序》中春字含義你知道嗎?
    春天的春,是我們經常用的一個字,也是四季之首,讀作chūn。在甲骨文中,從艹(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腫部分,即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木生長。「屯」亦兼作聲符。《說文解字》認為春,催生。
  • 中華書局出版《說文解字教本》助普通人「易讀、易教、易學」
    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的《說文解字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圖為《說文解字教本》內文。
  • 國學巨著《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行
    被世人尊稱為「字聖」的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但時至今日,因近代文化斷層、歲月久磨、加之淺人妄改、版本訛誤等歷史原因,造成大部分人讀不懂。另外,由於許慎受到整理經典正字目標以及以形系聯原則的雙重功能限制,使得《說文》收字龐雜散亂,給讀者閱讀增加了難度。
  • 許姓(10)|汝南許氏許慎:用一部書《說文解字》統一了中國漢字
    許慎塑像(資料圖片)許慎:漢儒一代宗師,寫成《說文解字》許慎,字叔重,汝南郡召陵縣(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人,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被稱為「字聖」。永元12年(100年),許慎初步寫成了《說文解字》。但為了讓書稿更為完善,許慎不斷涉獵群書,研究更加精深,將新發現和收穫補充進去。直到建光元年(121年),許慎才最後寫成定稿,把《說文解字》獻給朝廷。此後,許慎回歸故裡,在家鄉及附近村莊授經教書,直到去世。
  • 《說文解字》第197課:「永字八法」中的「趯」,為啥不叫「鉤」
    (民國時期的「矢人」)本義之外,趮還有動的意思,同於「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走部》:「趮,今字作躁。」《管子.心術上》:「搖者不定,趮者不靜。」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趯,踴也。從走,藥聲。」段玉裁本將「踴」字改作「躍」。形聲字,本義是跳躍。《漢書.李尋傳》:「湧趯邪陰,湛溺太陽。」升騰跳躍邪惡陰謀之說,遮沒了正大太陽之說。小資料1:「趯鋒」與「錐畫石」(注意,不是「錐畫沙」)趯字與書法相關,最要緊的是唐代張懷瓘的《玉堂禁經》中所記載的「九用」理論裡的「趯鋒」。
  • 說文解字(540部首歌訣)
    《說文解字》 許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