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用5句經典語錄,說盡人性複雜與黑暗

2021-01-18 阿胖讀書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的著作,在09年連載完畢,不久便開始暢銷,至今已有10多年,他獨特的寫作技巧,讓《明朝那些事兒》快速圈粉,掀起了一股全民讀史的熱潮,幾乎人人都在讀這本書。

我原來是一個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覺得課本上的歷史內容太枯燥乏味,沒什麼意思,直到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我才發現,不是歷史的問題。

《明朝那些事兒》在歷史的厚重感中融入了幽默感,在開心的同時又會對其中的歷史事件產生深思,能體會到許許多多人生的道理,以及對人性的洞悉。

今天阿胖會與你分享《明朝那些事兒》中相當經典的5句話,可以說這5句話說盡了人性的複雜與黑暗。

01任何人都是可以賣出去的,只不過朋友的價格要高一些

人性就是如此,只要利益足夠,就能有驅動人的魔力。

哪怕是你要別人去出賣他的朋友,利益給足了,他們也會願意做。

我曾經在職場中的某位朋友,就把我出賣的徹徹底底,那時候在研究一些非常重要的數據,有了這些數據,競爭對手要吃大虧。

萬萬沒想到我這個朋友被競爭對手收買了,從我手裡黑走了數據,導致我負責的項目承受了巨大損失。

《明朝那些事兒》中這句話其實是想要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呀,人都很可能被利益所蠱惑。

02必須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的控制住所有人

在這個社會上,努力最多的是老實人,但受欺負最多的也是老實人。

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必然現象,人性的弱點註定了這樣的情況會出現。

人都喜歡挑軟柿子捏,因為捏軟柿子不僅能夠給他們帶來愉悅感,自己還不會受到什麼損失。

避免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針對那些人的人性弱點,怕損失。

當老實人們亮出自己的獠牙,讓欺負自己的人感到威脅,他們才會停止行動!

03後悔和如果這兩個詞在歷史中就從來沒有市場

「我後悔了」「如果當初.......」這種話以後也別說了,因為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無論你再怎麼後悔,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再沒有回頭的可能,就像歷史之所以是歷史,恰恰是因為時間是不可逆的。

那些衰敗的王朝在覆滅之時,也一定是心中充滿了悔恨的,但卻沒有任何辦法回到原點。

04失敗不算什麼,希望的喪失才是最大的痛苦

失敗最多退幾步,喪失希望那便是跌入谷底了。

人性就是這樣,只要心存希望,自己便總是會行動起來,有了行動,就總有一天會成功。

當我們實在熬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反覆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喪失希望,否則人生就徹底沒戲了,還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05張牙舞爪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人

當你遇到一個人,張牙舞爪的攻擊你,你只需要輕易的動動腦筋就能搞定他。

當你遇到一個人,沉著冷靜的觀察、準備攻擊你,你一定要全神貫注,必要時甚至要退避三舍。

因為張牙舞爪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人,人在脆弱的時候,想要裝的很兇來保護自己,這是人性,遇到這樣的人,咱們只要冷靜,搞定他不是問題。但冷靜的人,往往是心裡真的很冷靜,不需要張牙舞爪來保護自己,遇到這樣的敵人,一定要全力以赴!以上經典的5句話,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如果想要研讀更多的歷史故事,體會人性的複雜性,去把人性洞察清楚,可以直接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說的是1344年到1644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以史料為基礎,加入一些小說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是官場政治、帝王心術內容特多,還加入了人倫道德的演義。

這套書的以一種網絡語言向我們娓娓道出明朝300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人物,通過這本書一個個變得鮮活了起來,讓歷史活生生的變成了一部生活故事。

這套書有多火呢?僅花了5年的時間,銷量就突破千萬,現在還在持續增長中。

曾有讀者說到:「作者寫的不是明朝,而是我們的社會」

讀了這套書,我們不僅能夠學習到歷史故事,還能讓我們對人生思考的更加透徹,對人性洞悉的更加準確。

這麼經典的一本書,我建議有條件的朋友都可以入手一套,無論是自己讀,還是送人,都很有品味。

下方商品卡這套書,是優化版,相比於以前,在內容上做了增補,增加了一些歷史背景拓展的內容、歷史人物插圖、歷史人物事件進化圖表以及一些歷史大事件的地圖。

如果你沒看過這套書,優化後的內容會讓你更加身臨其境,值得你去看它。

如果你已經看過一遍了,好書是值得多看幾遍的,更何況現在有了更多的優化,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值得你再看一遍。

現在這套書也不貴,原價299元,現價9冊僅需168元,相當於是18元一冊,還是很划算的。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無論是孩子讀,還是自己讀,這套書無疑都非常的合適,文風幽默,內容不僅能幫我們學歷史,還能悟人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當年明月寫了《明朝那些事兒》就沒有寫其它朝代的書,江郎才...
    2006年,當年明月開始創作《明朝那些事兒》,天下霸唱開始創作《鬼吹燈》,南派三叔開始創作《盜墓筆記》……在這一年前後,以及接下來的很多年裡,不同的寫作領域,相繼出現了許多開拓型寫手,比如寫懸疑小說的蔡駿,從純文學領域「跨界」官場小說並作品大賣的王躍文等等,他們都成為該創作領域的翹楚級人物。
  • 《明朝那些事兒》一炮而紅,作者當年明月卻選擇沉寂
    《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在網絡上孕育出大致的結構。對於歷史,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評價,而且這樣的評價總是苛刻的。既要追求它的真實性,卻也不可避免它的枯燥和冗長。石悅給自己起筆名為當時明月,明朝的歷史對於他來說就像是當時的明月,蘊含著無數生動有趣的人物。《明朝那些事兒》極好的延續了石悅幽默豪放的風格,在眾多歷史題材小說中 脫穎而出。
  • 《明朝那些事兒》後,當年明月為何再無新作?箇中原因引人深思
    前言 2006年3月開始,在天涯論壇「煮酒論史」版塊,一個筆名為當年明月的作者以洪武大帝朱元璋為首篇,發表了題目「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的系列文章。此文一出,作者有別於傳統史書、歷史類讀本的古板、呆滯,用語幽默風趣的寫法,也迅速的獲得了粉絲的一致好評。
  • 《明朝那些事兒》100句經典語錄,寫歷史的人,果然活得通透明白
    2006年3月10日,當晚,夜黑風高,一個白天在單位裡平淡無奇、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敲下了一篇名為《明朝那些事兒》的帖子,署名「當年明月」。讓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關機入睡後,這篇帖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點擊率狂飆百萬,跟帖回評近20000條。那一年,當年明月27歲,是廣東順德基層的一名小公務員,本名石悅。
  • 《明朝那些事兒》:3000萬人因為這本書愛上了明朝,愛上了歷史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當年明月就因為寫作獲得版稅4100萬。當年明月,本名石悅,對,他就是曾掀起一股明史熱,《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明朝那些事兒》迄今為止累計銷量已超過千萬冊,創下中國圖書銷量奇蹟,成為無數人口口相傳的經典佳作。
  • 《明朝那些事兒》:不是好人,不是壞人,卻是個有良心的人
    答案可能大家已經猜到了,就是那本曾經很流行,現在依然很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兒》。02《明朝那些事兒》,明代通史著作,作者當年明月,聽名字就文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明朝那些事兒》到底多火我就不說了,大家隨便搜搜就能看出來了。我自己總結(結合前人經驗)了幾點為啥當年明月同學的這套書這麼火:第一,好看、雅俗共賞。
  • 《明朝那些事兒》後,當年明月:正經工作不能丟
    這時的他,自然沒有把自己算作是文壇的人,也更不會預料,他隨手取的網名「當年明月」會迅速紅遍中國,他的作品也將成為現象級的暢銷書,並為他帶來高達4100萬元的版稅收入。 他單純是因為興趣,對歷史的興趣。
  • 豆瓣評分9.2分的《明朝那些事兒》值得讀嗎?
    在這段既近且遠的歷史裡,卻是充滿著最光鮮又最黑暗、最純真又最腐朽、最榮耀又最恥辱的矛盾特質,他天子御國門,君王守社稷又有皇帝北狩,顏面盡失的奇恥大辱,既有和初代資本主義思想的萌芽,又有愈發保守的禮教思想和程朱理學的束縛,既飲馬鴨綠江,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豪邁,又有薩爾滸一役有心殺賊的無力回天,明朝的歷史總是如此的鮮活與有趣。
  • 明朝那些事兒(書評)
    我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四刷明事這次看得很快放假開始看兩三天看完一本還挺快的
  • 一部書,為作者賺了4000萬,《明朝那些事兒》為何成絕響?
    2006年,天涯論壇上,「當年明月」開始日更《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原名石悅,一個二十多歲的憨厚小夥子。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年輕人,能把明史寫得石破天驚。也造就了天涯史上最牛的神貼,每天上百萬人追更。現在想來,那是天涯的高光時刻。
  •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3年賺4千萬,為何再無新作?當了處長工作忙
    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搞歷史研究的讀者,就沒必要去讀那些讓人難懂的歷史書籍,選擇一些通俗易懂,且符合歷史事實的著作就很好,比如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我這樣說,似乎有點跪舔當年明月的感覺,其實不僅是我特別喜歡他,上大學時,我的室友們也很非常喜歡他。當時我們宿舍四個人每人都買了一套,看得是不亦樂乎!
  • 《明朝那些事兒》——那個「不太正經」的歷史書
    後來重溫《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發現這句話當年明月寫在第七部,在帝王將相的傳奇之後,他寫了徐霞客的故事,然後寫下了這句話。從此石悅脫下了當年明月的青衣,去過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明月依舊在,終不似,少年遊。
  • 《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麼只寫到1644年,而沒有把南明寫進去?
    《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是明朝的歷史。這是一個系列。當年明月這麼懂明朝的一個人。他當然知道如何斷代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專業問題。中國的歷史是很注重正統的,歷史的延續脈絡是非常清晰的。中國人很講究這一點。你去翻遍二十四史,看看各個朝代的序列,是不是時間線索非常清晰?但你想一想,真正的歷史是這樣線性的嗎?哪一個王朝末期在新朝建立之後不是還有一些殘餘勢力在垂死掙扎?
  • 明朝的精彩遠不止《明朝那些事兒》!
    得益於《明朝那些事兒》的火爆,明朝眾多的奇葩皇帝、殘酷的政治、長期的軍事鬥爭、援朝抗日的偉業、倭寇騷擾的抗戰先聲,前赴後繼的錚錚忠臣,兩面三刀的背叛者,喪盡天良的小人……只是許多讀者開口閉口都是《明朝那些事兒》,拿現代觀念去調侃古代,用戲說的心態去讀歷史,用想當然的觀點去推演歷史,難免有些驢唇不對馬嘴。
  • 當年明月收入4100萬版稅後,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當年明月,光《明朝那些事兒》的版稅就有4100萬。當被問到,是否會辭職公務員全職寫作時,他的回答出乎很多人的預料。當年明月5歲時,和父親一起逛書店看中了一套《上下五千年》,標價5塊6毛,當時父親的工資只有30元,還是咬牙給孩子買了,這一個小小舉動,為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埋下了種子。這套《上下五千年》,當年明月前後讀了十二遍,後面又開始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最後把明朝的歷史研究了個透,因為他覺得明朝的人物最有意思,每一個都特立獨行,要麼就好到極點,要麼就壞到極點。
  • 《明朝那些事兒》裡面的歷史都是真的?
    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 當年明月先給你看看一段我的摘錄,再回答問題:01人性至善這之後的五年,紀姑娘的這個孩子一直在宮中生活。因為我始終相信,在那些充斥著流血、屠殺、成王敗寇、爾虞我詐的文字後面,人性的光輝與偉大將永遠存在。——《明朝那些事兒》02看完之後什麼感受?你的內心是不是有些柔軟的東西感覺被觸碰到了?你是不是對人性又多了些新的看法?
  • 《明朝那些事兒》真的是無腦明粉的孳生地麼
    先說結論:所謂無腦明粉,就是認為明朝都是好的,其本質是對比清朝,認為異族統治的清朝不好。其實這些人要是真的仔細的看過了那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就不會變成無腦的明粉,不會把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掛在嘴邊,也不會吧魏忠賢當成大忠臣,更不會認為有明一代老百姓安居樂業了300年。
  • 賺了4100萬爆紅後,當年明月卻銷聲匿跡了。網友:你個大騙子
    也是在這一年,《明朝那些事兒》以其詼諧有趣的敘史方式火遍全國,剛一面世就被搶購一空,成為了當年現象級的暢銷書。而它的作者「當年明月」,不僅因此贏得了大量粉絲,還獲取了累計高達4100萬元的版稅收入。於是,他化名為「當年明月」,開帖開拉明史,取了個標題「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從朱元璋寫起,打算把整個明朝寫完。他以翔實的史料、詼諧的文筆和調侃的手法,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一時間跟帖無數。在連載三個月後,帖子點擊率就超過了100萬,創下了天涯社區乃至整個中文網絡的記錄。
  • 當年明月:靠天賦寫作的公務員,3年7本書斬獲4100萬版稅!
    就這樣,易中天之後,網絡上突然冒出來一個叫做當年明月的寫手,用通俗幽默的筆法將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娓娓道來,幽默風趣的文筆吸引了不少喜歡歷史的人,三個月點擊量就突破了百萬。然而石悅身邊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就是那個紅遍網絡的當年明月,他在體制內的領導曾經評價他:石悅這個人,能力很一般。
  • 《明朝那些事兒》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人的一生當中要讀很多的書,但是有些書是毫無價值,有些書雖然有價值,但是卻讓人提不起興趣,而《明朝那些事兒》既是一本有價值的書,也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很感興趣的書籍。本書一共分為七部,每部都有每部的特色與精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