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
電影《急先鋒》上映,頭幾天票房大漲,之後便是各種評論襲來,很多人說,且不說劇情,成龍的武打動作確實略顯遲緩,沒以前那麼矯健敏捷,有人甚至對成龍動用替身有點驚訝。
儘管如此,卻依然不影響大部分原本就想去看的觀眾堅定地邁進影院,他們的理由是:正是因為成龍老了,才要抓緊時間看啊。
原來,看成龍也是一種情懷。
是的,正是成龍略顯遲緩的動作,才讓大家再一次回憶起他曾經的那些輝煌。
成龍是中國功夫電影的代表之一,他曾憑此在國際上圈了很多粉,對中國武打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在國際上也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成龍影片的那些經典畫面,在功夫電影上的精神和態度以及影響力,最後再說說《急先鋒》到底有多大變化。
有人開玩笑說,成龍是保險公司黑名單的常住人口。
因為成龍是出了名的敢拍高難度動作,而且基本全是親自上陣,其中最危險的就是從高空各種往下跳。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在《AA計劃》裡跳鐘樓那個場景,那是成龍一次艱難的抉擇,雖然差點丟了命,但也因為這一次,才有了後來那麼多的經典場面。
拍鐘樓那場戲時,成龍一開始跳時也含糊,不敢往下跳。有人提議用替身,但他覺得替身也是人,還是堅持自己跳,卻一直在猶豫,就這樣耽誤了幾天。因為場地搭好了,成龍不敢跳,不僅影響進度,還耽誤附近的人停車。
最後,洪金寶忍不住用了激將法,在下面喊:你到底跳不跳,搞得我車也停不了。成龍突然找到了感覺,還乾脆讓洪金寶幫忙導這場戲。
最後他終於跳了下來,雖然沒事,但脖子被折了一下,可成龍覺得這個下樓的過程太快,主動要求再跳一次,這次洪金寶覺得他瘋了,要攔他,成龍卻不同意。
而第二次跳,因為二次受到撞擊,造成脛骨重傷、鼻骨斷裂。
不過,因為這次嘗試,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打開了成龍新的創作方向,還打造了成龍電影生涯最重要的標籤:不用替身,親自表演極度危險特技動作。
我們來回顧一下成龍在後來其他電影裡的經典高難度畫面:
《寶貝計劃》:從13樓跳下,無任何保護措施。據說,當時因為成龍跳了一次後,到地面和別人對戲,對方把臺詞忘了,最後又跳了一次。
《龍兄虎弟》:從山崖往熱氣球上跳,雖然不是一鏡到底,但也是幾乎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我是誰》:從鹿特丹大廈21層樓高的建築斜面往下邊滑邊跳,這個場面還沒稱為20世紀最危險動作場面,被列進世界吉尼斯紀錄。
《12生肖》:跳火山,這段戲完全是實景拍攝,是利用高壓彈射器推送到半山腰往下掉,成龍自己都說差點丟了命。
上面這些例子,隨便說出一個都能成為經典。
而說起這些危險鏡頭,成龍說既興奮、又害怕、還很幸運。害怕是人之常情,興奮,是因為可以有新的挑戰,而說到幸運,是因為成龍覺得有人雖然有這膽子,卻不一定有機會。
成龍雖然冒了危險,卻不敢把成果歸功到自己身上。他說:畢竟每一個高難度動作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實現,最後卻只有他呈現在鏡頭前。
如此謙遜,實在令人敬佩。
成龍的電影除了功夫好,敢冒風險,最大的特點還在於很有自己的風格。他的電影已經被外界稱為"成龍電影"。
比如在打鬥過程中,成龍會加入各種風趣的動作,讓武打這件事變得很有觀賞性和娛樂性。
觀眾每次看到他打鬥的過程,總覺得又緊張又好笑。這也是很多人愛看成龍電影的原因,因為一點都不枯燥。
不僅如此,成龍還很有鑽研精神,為了達到更精彩的武打效果,還會發明各種特技。
比如,演員被打時摔倒這個動作,因為是假打,很難表現出被踢出去後真實的力度,成龍就為此設計了一個特殊的威亞:將鋼絲系在演員的鞋後跟上,當成龍踢到演員時,演員迅速配合懸空,同一時間內,工作人員快速拉動鋼絲,這樣演員摔倒時的狀態也顯得更加有力且逼真。
成龍還對傳統的武打場面進行了改良,比如由單一的一個一個上來對打打,改為一群人一起上,配上快速剪輯,製造出一種很熱鬧又精彩的畫面。這種拍攝方式後來還被好萊塢導演學以致用。
在武打戲中,經常會出現對打的人抄起桌椅板凳往人身上砸,之後就會出現凳子碎一地,以表現打人的力道很大。大家都知道這種道具一般都是提前做好手腳,不牢固的,可這樣一來,拍戲時也很容易馬上散掉,又不好控制散架的時間。成龍經過一番琢磨,改用魚線固定道具,不僅拿起來特別結實,還能用線拉動椅子,控制什麼時候散落,達到最好的畫面效果。
雖然成龍很早就發明了這個設計,卻一直被沿用到現在,就拿這次《急先鋒》來說,楊洋被凳子砸到的拍攝鏡頭,也是用的這種方法。
在成龍的電影裡,我們還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在追打的過程中會經過很多場景,演員會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一些高難度動作,或騰躍,或順著杆子滑等等,特別像跑酷,事實上,跑酷的創始人就曾表示,他就是受到成龍的影響才發明的那些動作。
對於功夫電影,成龍不僅是用命拼,也是用心在鑽研。
雖然成龍不再矯健,但再回想當年那些經典,依然很讓人熱血沸騰。
成龍在國內國外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就擁有無數的鐵桿粉絲,這些粉絲不僅包括普通的觀眾,還有很多名人:
成龍出書,C羅第一時間去買,並拿著書對敬禮,以表示對他的尊敬。
足球巨星內馬爾跟成龍視頻通話後,還興奮地曬出截圖特地說明:自己是成龍的超級粉絲。
木村拓哉也曾對外表示他的偶像是成龍,和成龍拍照還要刻意彎腰,不能超過成龍身高,說這樣是為了表達對他的尊重。這張照片一直讓人津津樂道。
好萊塢還以動畫為原型製作了《成龍歷險記》,這部動畫片也是國外首部以華人為原型的動畫片,一經播出收視也創造了高峰。鳥山明《龍珠》裡的龜仙人原型就是成龍,他說:沒有成龍的醉拳就沒有龍珠。
德國還有一條專門紀念成龍的街道,僅僅是因為成龍在那裡站過。有知名導演就專門在以成龍命名的標識上合影留念,並發給成龍看,現在那裡已經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在美國,就有好幾個城市分別以成龍為名,設立了成龍日。
提到中國,大家都會想到成龍,而不管成龍到哪,都會提到中國。
成龍憑藉著自己的實力真正成為了華人之光。
雖然近幾年很少出現在鏡頭面前,但他過往的這些成就依然無法被超越。真的是不說不知道,一說,作為看著成龍電影長大的人來說,那些風光真的歷歷在目。
看完成龍的過往成就,再回到《急先鋒》裡,就很理解大家為什麼會對成龍的期待有落差。
有一個鏡頭就讓大家感觸很深:
成龍以前追個壞人,下個樓不是直接跳下去就是不走尋常路。
而現在,成龍是這樣式兒的:找樓梯。
有老粉看到這個鏡頭,甚至忍不住調侃:成龍都開始走樓梯了,我的青春結束了。
對此成龍也不避諱,他說:我確實不能跟以前比了。
影片甚至還刻意流出一些NG花絮。
在片花裡,我們能看到成龍接個手機掉三回。
拍個水上的戲,還差點出人命。
那天,摩託艇突然翻了,成龍瞬間被壓到水底下。當時急得唐季禮都掉眼淚,以為他要出事了。成龍起來後,形容在水下的感受,說當時真的覺得要完了,但是內心跟自己說一定要冷靜。
幸虧沒事。
除此之外,對於大夥說他用替身,成龍也很大方地承認:我確實用了替身。
其實都是武打戲,憑什麼別的演員都可以用特效,成龍就一定要真打呢?成龍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透露過:我也很想用特效,這樣多輕鬆啊,但觀眾看到成龍就說是來看他真打的。
而現在只能用替身來完成,作為老觀眾,還是很能理解的。
因為就像他自己的傳記寫的:還沒長大就老了。
畢竟成龍已經66歲了,別說武打演員,就是專門練武術的也有自己的黃金時期,成龍怎麼可能一直保持以前的狀態?真要那樣,那不成精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正是因為成龍知道這個行業會受身體的局限,所以從一開始,他都是很認真地對待每一部電影,也才會出來那麼多精彩的影片。
雖然成龍現在不是所有動作都親自上陣,不像以前那樣敢做那麼多危險動作,但他依然有很多經驗,知道怎麼拍更精彩。
在拍戲現場,還能看到成龍對後輩的提攜,不僅親自指導楊洋,還誇他:很爺們兒。
成龍說以為楊洋會特別注意身體,沒想到很多動作都要親自上場。
能和成龍合作已經非同尋常,還能得到認可讚揚,說明楊洋是真的優秀。
不知道為啥,看到現場他在教楊洋一些動作要領,很感慨,想當初,成龍也是這麼年輕過來的啊。
可能有的觀眾會說,既然這樣,我們又為什麼要看成龍的電影呢?因為成龍電影已經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標籤。
就像成龍說的:我很珍惜拍動作片的機會,畢竟拍一部少一部。
而對於觀眾來說,也是一樣的心情,看一部少一部。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知道,就是再來一個洪金寶跟下面喊,成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冒險,還是要去看《急先鋒》的原因。
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