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活捉四個鬼子兵,後來被授予了「中將軍銜」,100歲還健在

2021-01-11 軍迷班長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一段危險的歷史時期,在這場反侵略戰爭中,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和民族付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70多年過去了,硝煙已經遠去,參加過抗日戰爭,仍健在的老將,全國已屈指可數。今天介紹的這位就是一名戰功赫赫的抗日老兵——傅奎清將軍。

傅奎清,1920年11月生於湖北省英山縣江衝村,他自幼貧寒,17歲就參加了革命,抗日戰爭爆發後,傅奎清任新四軍6旅18團8連指導員,他的部隊主要在安徽定遠、鳳陽、懷遠一帶活動,那時候,當地的日寇活動十分猖獗,瘋狂掃蕩,打死大批抗日軍民。但是戰士們要想在戰場上活捉日寇,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日本軍隊中長期對士兵灌輸「武士道」精神,多數日軍寧願戰死,也不願戰敗被俘,不過傅奎清所在的連隊戰士們早就憋足了一股勁,一定要給鬼子點顏色看看。

1942年3月2日,機會終於等來了,此時日軍的一個運輸隊,正運送了一批武器彈藥,原路返回。傅奎清所在的部隊得到可靠情報後,決定要在鬼子回去的路上,打一個伏擊戰。功夫不負有心人,上午9時許,偵察員首先發現了鬼子的運輸隊:10多個鬼子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後面是100多個偽軍。等到鬼子全部進入了伏擊圈後,指揮員一聲令下,我軍輕重武器一齊開火,走在前面的鬼子就像被秋風席捲的落葉一樣,紛紛中彈,倒地斃命。危急時刻,傅奎清帶領的兩個排立刻出擊,向殘敵衝去,迅速控制住了殘軍,此戰我軍共殲滅日軍一個小隊,偽軍一個中隊,4個鬼子被活捉,創造了很大的戰果。活捉了4個鬼子兵的好消息也迅速傳遍了抗日根據地,老百姓們殺豬宰羊,敲鑼打鼓地來慰問部隊。後來這4個俘虜被送到旅部,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了處置。這次戰役這也成為傅奎清一生最難忘的時刻。

此後傅奎清先後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為民族獨立和解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55年傅奎清被授予大校軍銜,1988年9月傅奎清被授予中將軍銜。

老將軍戎馬一生,祝福他健康長壽。

相關焦點

  • 他本應授大校,林總:他頂10萬雄兵,55年破例授予中將
    他本應授大校,林總:他頂10萬雄兵,55年破例授予中將 他,早年從軍,是紅軍長徵的開路先鋒,長徵時走路最多的人,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勳,連一向不輕易誇人的林總,也禁不住稱他「等於10萬雄兵」,但他卻是我軍歷史上唯一一位沒有直接領兵打過仗的開國中將。
  • 紅軍戰鬥力最強的三個主力團,團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當時在紅軍部隊之中,有三個團被稱為「主力中的主力」、「精銳中的精銳」,在第四次反「圍剿」戰役勝利表彰大會上,這三個團還受到了表彰,它們都是紅一軍團的主力團,分別是紅一師第1團、紅二師第4團、紅二師第5團。那麼,這三個主力團的戰鬥力怎麼樣?團長都是誰?後來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全國還有多少開國將軍健在?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截止到2020年,1955年首次授銜被授予將軍軍銜,如今仍然健在的開國將領共有4人,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下面,我們就對這4位開國將軍的事跡和1955年授銜的情況進行逐一解讀。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國軍整編第一師第一旅全副美式裝備,訓練有素,故被稱為"蔣家御林軍""天下第一旅"。 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將太嶽呂梁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為繼續殲滅國民黨軍隊王牌部隊"天下第一旅"開闢了廣闊的戰場。
  • 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
    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名軍人參軍入伍後,就會有退出現役的那一天。副軍級大校很少見,一般都會晉升為少將正軍級原則上是可以授予少將軍銜,也可以授予中將軍銜。自從1988年恢復軍銜制以來,還沒有正軍級授予中將的例子。
  • 四野第41軍轄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為何就他授了中將軍銜?
    第41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吳克華,他從部隊成立不久就帶領著這支光榮的部隊,先後任第5支隊副司令員、第5旅旅長、第5師師長、第41軍軍長。第41軍成立之時,下轄有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蔡正國、左葉、周光、田維揚、江燮元、盧燕秋。一、第121師師長,先是由蔡正國擔任,1949年6月蔡正國調40軍任副軍長後,由152師師長左葉接任。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第686團的首任團長是李天佑,他是廣西臨桂人,後來還擔任過第一一五師第343旅副旅長、代旅長等職務。
  • 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另一位103歲的健在!本文由將軍瓷板畫定製平臺「微拍號」授權「江西老徐說歷史」發布,禁止轉載,侵權必究!劉姓是我國人口大姓,有7000多萬人口。共和國開國將軍中,筆者注意到劉姓有89位。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
  • 此人是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曾多次截獲日軍情報,1955年被授予中將
    而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我們解放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而且他還有著我們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的美譽,此人就是王諍! 不過在1930年的龍崗戰鬥中,王諍所在部隊被我們紅軍給殲滅了,而且還俘虜1萬多個國軍,可以說是我們紅軍第1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而當時王諍就在被俘人員之列,在我們紅軍的感化之下,王諍選擇加入了我們中國紅軍。
  • 此人一生三次改名,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終成開國中將
    此人參加過無數次戰役,歷經數次磨難,僥倖存活,他一生改過三次名,1955年大授銜時,他在國外學習,聶帥還專門去國外授予他開國中將軍銜,他就是方強。方強,原名方鰲軒、方長,1911年1月26日生於湖南平江縣長壽鎮。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五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分別由林帥、彭老總、董振堂、周昆、羅炳輝擔任軍團長,共下轄1、2、3、4、5、6、13、15、21、22、23、34共12個師。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此後,山東軍區派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主力)、第6師、第7師等6個師共6萬餘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往東北。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事實上,這6個師的師長分別是第1師師長梁興初、第2師師長羅華生、第3師師長王建安、第5師師長吳克華、第6師師長聶鳳智、第7師師長楊國夫,下面我就一一介紹一下這幾位師長。
  • 772團團長葉成煥24歲犧牲,後來的五個團長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後來,隨著抗日戰爭的持續進行,第771團脫離了八路軍第386旅建制,而第772團則一直跟隨第386旅戰鬥。第772團的首任團長是葉成煥,他是河南新縣人,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令人痛惜的是,葉成煥團長在1938年4月爆發的一場抗日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4歲。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陳毅所在三野的傳奇十大虎將授銜時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
    大將之首—大將粟裕1955年實行軍銜制度,全軍第一位被授予軍銜的不是朱德元帥,因為最先開始授予的是將官軍銜,所以作為第一大將的粟裕是第一位被授予軍銜的,粟裕將軍早年入黨,隨後參加南昌起義,後來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徵時留在南方組織遊擊戰爭,是為數不多沒有參加過長徵的將軍。
  • 這個軍的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都是中將,為何軍長只是少將?
    這次改編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撤銷原先的縱隊建制,改編為軍一級建制,當時東北野戰軍原有的12個縱隊陸續改編為了12個軍,番號從第38軍到第49軍。其中,第4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原第11縱隊改編而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第48軍的四位負責人,一個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軍長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她是張靈甫的髮妻,如今健在曾兩上孟良崮,公然寫下四個大字
    張靈甫在國民革命軍中,是一位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中將軍銜。在抗戰時期,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長沙會戰等著名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他被任命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師長。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兵敗如山倒,張靈甫也在此次戰役中身亡。而此時他的兒子剛剛滿月,妻子王玉玲也只有19歲。
  • 軍媒回顧我軍九十年軍銜制度沿革:必將強化軍銜的基本功能
    眾所周知,我軍的軍銜制度是在建國後實行的。在戰爭年代由於受歷史條件所限,我軍未能正式實行軍銜制度。但是,當時我軍部分人員曾有過軍銜,而且還曾兩次醞釀實行軍銜制。我軍軍銜制實施的曲折過程,見證了軍隊正規化建設的發展經歷。
  • 一個師長擁有中將軍銜,舊時代的中國軍隊,為何軍銜混亂?
    當時,一個鎮改變為一個師,每個師的師長軍銜為中將。由於國家陷入了軍閥混戰的情況,各地區軍閥的部隊,也按照這個模式。所以說,舊時代的軍銜制度基礎並不穩定,從剛開始就出現了過高配置的情況。在20世紀20年代,甚至還出現了上將師長。在北洋軍閥集團掌權的同時,出現了各派系軍閥混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