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慧敏 恆雲)5月8日,柴桑區人民醫院為一位72歲女性患者順利實施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穿刺置管定位精確,過程可視化,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這是醫院成功開展的首例心包穿刺引流手術,是繼心血管內科藥物球囊介入無植入術後,再次填補了我院及柴桑區醫療系統在此項技術上的空白。
患者3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內科治療,因活動後胸悶、氣逼入我院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內科主任吳明華結合心臟彩超及胸部CT診斷為大量心包積液。由於大量心包積液造成其心臟舒張功能減低,血氧低,活動耐力明顯下降,生活質量較差,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吳主任組織全科醫生進行充分的討論,決定為患者行心包穿刺引流術,以明確積液性質及緩解患者症狀。由於該穿刺術危險係數較高,操作不當患者可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氣血胸、肝臟損傷或猝死。在制定細緻、周全的手術治療方案後,5月8日下午,在專家指導下由吳明華主任帶領科室醫師在心電監護及X線透視定位下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成功抽出淡黃色心包積液約100毫升,並給予置管持續引流。術後患者症狀得到明顯緩解,無併發症。
據悉,心包穿刺術的開展對急、慢性心包炎的診斷與治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臟壓塞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心包穿刺引流屬於高風險、高難度的侵入性操作,在「三甲醫院」亦屬較難的操作。我院首例心包穿刺引流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柴桑區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治療技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必將為柴桑區心血管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來源:柴桑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