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迎新年,大英帝國最著名的顧問偵探整裝出發。最新上映的《神探夏洛克》特別篇《可惡的新娘》中,頭髮變直的"卷福"引導我們在維多利亞時代與現代倫敦之間來回穿越,玩起了盜夢空間感滿格的推理遊戲。
劇中兇手留下的細微線索被夏洛克盡數納入思維宮殿,而案情之外主創留下的蛛絲馬跡則被我們逐一識遍。掘出五十處致敬彩蛋,戳破處處留梗的編劇心機!
1.可惡的新娘
片名副標題《可惡的新娘》(The Abominable Bride),化用自原著《馬斯格雷夫禮典》中福爾摩斯提到的一個未刊發案件:「坡腳的瑞克萊蒂和他可惡的妻子」(Ricoletti of the club foot and his abominable wife)。
柯南•道爾後來在此基礎上寫成了小說《坡腳的雜貨商》(The Story of the Club-Footed Grocer),發表於1898年11月的《海濱雜誌》上,但故事與福爾摩斯無關,主人公也沒有「可惡的妻子」。
2.華生負傷
開頭簡單再現了《血字的研究》開篇華生的自述,他在邁旺德戰役中左肩中彈,這符合《血字的研究》和《貴族單身漢案》裡的描述。但回到英國後,我們會發現他走路一瘸一拐。在《四籤名》裡,華生又說自己的腿曾被子彈打穿。華生的傷口究竟在哪?這是福學家熱衷於討論的話題之一。學者D•馬丁•達金認為,華生肩部和腿部兩處都受過槍傷。
3.初識華生
特別篇《可惡的新娘》中,華生與福爾摩斯的初識,相當於正劇第一季第一集《粉色的研究》的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