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網友也太會誇了!
「萬代千秋,看似波瀾壯闊,卻不過是指尖的一縷沙。鏡頭感和意境感絕了!」
「前段厚重,中段明快,後段廣渺的感覺,這又美又鮮活的歷史感。」
這是一部特別注重以思想創新、文化文明和高質量精神生產為主線回顧中國歷史文化的傑出作品。紀錄片《中國》向我們展示每一個時代,那些有能力主宰國家發展方向的人所做出的努力。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老師家長,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
中華文明
源遠流長
今日中國
從歲月深處走來
傳承軒邃的血脈
《中國》與以往大多數紀錄片不同:不局限於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主題或者某個事件的講述。「了解自己從哪裡來,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好奇心。」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開啟了一次滿載信仰與心血的尋根之旅。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數千年的歲月從未斷流,橫亙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記錄了太多星河璀璨,如何選擇和取捨,成為《中國》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它採用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的結構方式,挖掘每朝每代中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通過他們的命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以點帶面展現中國歷史、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春秋時期的一集,講述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是孔子拜會老子的故事,勾勒出中華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圖景;第二個便是陳蔡之厄,展現了中國精神早期最嚴峻的時刻。《中國》並沒有按照刻板的線性結構展開,而套用了戲劇化的方式從中間打開,先由春秋戰國時代講起,慢慢向後來的盛唐時期延展,第一季用12集將這幅歷史畫卷徐徐展開。解決了結構問題,《中國》背後的創作團隊面臨的第二道難關,是如何將這些僅僅存在於文字中的歷史,用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創作團隊把舞臺擺在大自然、錄音棚裡,讓紀錄片《中國》呈現出的每一幀如詩如畫。《中國》邀請到原全國青聯常委、北京演藝集團首席演出官、著名主持人周濤擔當配音,這也是歷史紀錄片第一次啟用女聲配音。
在周濤飽含情感的旁白中
讓觀眾好像始終站在孔子身邊
見證了他作為理想主義者
光榮而又悲戚的一生
紀錄片的旁白以孔子奔波的一生為線索,中間串聯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故事。等於你看故事時,還有人幫你從旁講解,多麼省時省力的文史學習啊。
比如:在講述孔子為什麼要復興周禮時,畫面是幾個彪形大漢攻擊一個小孩子,並往地上扔了一條魚,這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嗎?
有網友表示,看完影片,娃的歷史課它可以包了。娃看完以後強烈要求改天看其他集。
紀錄片《中國》,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國「通史」,是了解歷史發展的簡明「大綱」。
中國在分、統、亂、治中,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歷史時期,都為此在某一個維度建立了深厚積澱。
中國人,千山萬水走過,風霜雨雪經過
再回首,已是千年
統一的中國氣象萬千
不朽的思想傳承至今
碰撞、吸收、交匯、融合
當歷史積蓄千年的力量被點燃
這片土地載滿了希望與榮耀
偉大的思想
值得有趣的延續方式
看一部紀錄片
可以經歷人生百態
可以看盡世間萬千風光
和動畫片、電視劇相比
紀錄片更能引領孩子們了解歷史、人文。
老師家長
快帶孩子看起來吧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