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發那拉氏斷髮:所斷何止情分

2021-02-06 紫禁城的禮物

隨著《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兩部清宮大劇的接連落幕,鋪天蓋地的「清宮熱」終於暫時告一段落了。不過,雖然熱播劇已經結局,但帶來的話題卻並沒有結束,其中被討論最多的就是關於乾隆三位皇后的話題。


被視為「白月光」的孝賢皇后富察氏,令妃——也就是嘉慶帝的生母魏佳氏,還有以斷髮這樣激烈的方式自斷後路的繼後輝發那拉氏,究竟誰才是乾隆皇帝的真愛,關於這一點,坐擁龐大後宮的乾隆怕是也不能理直氣壯地給出一個問心無愧的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上確有容妃其人,入宮即被封為和貴人,頗受乾隆寵愛。


而在這三位皇后中,若是以宮鬥標準來看,唯一的輸家大概就是繼後輝發那拉氏。而她命運轉折的關鍵,就在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隨皇帝南巡途中那一次激烈的「斷髮」之舉。


關於那拉皇后這一次「斷髮」事件的原因,在正史中的記載並不清晰,甚至幾乎沒有記載,身為當事人之一的乾隆,說法也是閃爍其詞:「……正承歡恰幸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一句話概括,無非就是說皇后性情大變,瘋了。而皇后為什麼「瘋了」,倒是一句話沒提。這也就給野史和傳說留出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一種說法是:乾隆南巡時一路風流、沾花惹草,皇后反覆規勸無果後,以家法祖制相諫,惹得乾隆大怒,皇后因此失寵。不過這種說法缺乏可靠的史料佐證,只能姑且一聽。


另一種說法是,皇后失寵其實早有預兆。首先,乾隆三十年這年,輝發那拉氏已經快要50歲了,年老色衰總是不能避免。此時不要說宮外的鶯鶯燕燕,就算是宮裡,也多得是比她要年輕貌美的妃子,比如另一位要比乾隆小16歲的魏佳氏,也就是乾隆三十年的令貴妃。事實上,在那拉皇后失寵後沒多久,令貴妃就迅速被晉封為令皇貴妃。由此可見,魏佳氏在後宮的地位早就威脅到了那拉皇后。


其次,那拉皇后雖居正宮並育有兩個嫡子,但其中皇十三子永璟早早夭亡,剩下唯一的嫡子皇十二子永璂卻始終沒有被乾隆立為儲君。當初孝賢皇后生下的兩個嫡子雖然都在很小的時候就夭亡了,但都是生下來之後就被立為儲君的。可到了那拉皇后這裡,她的兒子不僅遲遲沒有成為儲君,而且同時面臨著令貴妃所育的兩個皇子的競爭與威脅。


也有人說,是那拉皇后氣量狹小,嫉妒心太強,不滿皇帝對於令貴妃的偏愛寵信,以「斷髮」這種衝動之舉頂撞乾隆皇帝。


圖片來自電視劇《延禧攻略》截圖


皇后剪髮究竟有沒有「國喪」之意,這一點還沒有什麼可靠的史料作證。不過在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樣觀念的時代裡,頭髮是不能隨便剪的,剪下來的頭髮更不能隨意亂丟。


身為一國之母,皇后「斷髮」的舉動總歸不是什麼合禮的行為。而《清朝野史大觀》卷一《清宮遺聞》裡記載,即便是輝發那拉氏去世後,乾隆帝對於她斷髮的行為仍存有著極度的不滿:「……滿人御史某,疏請仍以後禮葬,不許,詔曰『無發之人,豈可母儀天下哉……』



雖然那拉皇后「斷髮」的原因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這一次「斷髮」之後的事倒是記載的清清楚楚。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初十這天,代表著輝發那拉氏這一生榮譽和地位的四份冊寶被全數收回銷毀,而在她的冊寶被銷毀二十多天後,魏佳氏就被晉封為皇貴妃,掌管後宮事宜。


乾隆三十一年,輝發那拉氏悄然離世,乾隆命喪儀降用皇貴妃等級,國喪降為家喪,輝發那拉氏被葬在裕陵妃園寢,摒棄於帝陵之外。更甚者,那拉皇后死後無諡號,不設神牌,不享祭,在政治身份和待遇上也被乾隆無情以對。


而那拉皇后所生的十二皇子永璂,一生沒有封賞,卒於乾隆年間,去世時的封號不過是個皇子。


圖片來自電視劇《如懿傳》片段截圖


如此看來,《如懿傳》中如懿斷髮前對乾隆的幾句定義是有幾分道理的:剛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虛偽。都說伴君如伴虎,皇帝的這一翻臉,真是比翻書都快。


而那拉皇后的「斷髮」之舉,可以說是她在經年久月的皇室鬥爭的琢磨下的一種怒而反抗,浪漫不足,殘酷有餘。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輝發那拉氏,究竟是不是乾隆皇帝的最愛,斷髮又是為何?
    輝發那拉氏出生名門,父親納爾布是當時的清軍佐領,姑母為雍正皇帝的景仁宮皇后,輝發那拉氏嫁予乾隆皇帝時,他還並未登上帝位,當時的輝發那拉氏只是寶親王側福晉,後來,乾隆繼位,冊封嫡福晉富察氏為皇后,側福晉輝發那拉氏為嫻妃,後來是嫻貴妃,直到富察皇后去世,輝發那拉氏又被加封為皇貴妃,直至皇后。
  •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輝發那拉氏到底為什麼會斷髮失寵,和令妃有關係
    歡迎來到百家號《青絲淺幽幽》,今天我們講的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輝發那拉氏到底為什麼會斷髮失寵,和令妃有關係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輝發那拉氏和乾隆等人一起四下江南遊歷的時候突然斷髮失寵,這也是讓很多的網友們都是非常的好奇的,這也始終是一個謎團,但是根據當時的情況也是很多的,網友們都是紛紛的懷疑適合令妃魏佳氏有關係
  • 歷史上的「如懿」——輝發那拉氏悲慘人生和「帝後失和」真相
    其實,關於帝後失和這件事,可以追溯到乾隆三十年正月,輝發那拉皇后陪同乾隆皇帝進行第四次南巡的時候。在這次南巡的途中,似乎一切都很正常,過程中,皇帝還為輝發那拉氏舉行了她四十八歲的壽儀。直到閏二月十八日在杭州時,輝發那拉氏還同乾隆皇帝同進早膳,但當天晚膳時,皇后便沒有再露面,此後,皇后再也沒有露過面。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乾隆繼後到底是烏拉那拉氏還是輝發那拉氏?
    《延禧攻略》劇照但在乾隆繼後的名字上,這幾部劇沒形成統一,到底是「烏拉那拉氏」還是「輝發那拉氏」。在《後宮甄嬛傳》和《如懿傳》繼後統一是「烏拉那拉氏青櫻」,而在《延禧攻略》中繼後就稱為「輝發那拉氏淑慎」。
  • 由《如懿傳》《延禧攻略》看真實歷史上的乾隆繼後輝發那拉氏的皇后
    這就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為什麼說她「養活」了小說和影視劇呢?因為乾隆三十年,作為繼皇后的她曾經親手斷髮,觸犯大清國俗(皇后斷髮代表皇上或皇太后駕崩),引得乾隆皇帝震怒,從而抹去了這位皇后在歷史上的畫像和歷史記載,自然也就讓這位皇后的身上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的迷霧。比如,她的姓氏至今都存有爭議。
  • 《延禧攻略》中輝發那拉氏最終的結局慘,她兒子也慘
    《延禧攻略》中作者並沒有對輝發那拉氏的最終結局進行介紹,導演於正也沒有提及。但是大家知道輝發那拉氏皇后的結局有多麼慘嗎?不管是看過延禧攻略電視劇或者讀過延禧攻略小說的朋友,一定會知道輝發那拉氏最初的封號為嫻妃。嫻這一個字在清朝歷史上形容一個女性安靜溫柔,而延禧攻略中的嫻妃也絕對當得起這一個封號。
  • 烏拉那拉·如懿、輝發那拉·淑慎,誰更貼近歷史上真實的「繼皇后」
    只不過《如懿傳》中的烏拉那拉·如懿和《延禧攻略》中的輝發那拉·淑慎,無論在家庭出身、人生軌跡還是脾氣秉性、斷髮原因上都有著巨大差別,讓人傻傻分不清歷史上的繼皇后那拉氏到底如何存在!那麼,《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對「繼皇后」的演繹,哪個才更貼近歷史事實呢?
  • 在看《如懿傳》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歷史上的輝發那拉氏皇后
    提起輝發那拉氏皇后,很多人都會想起《還珠格格》裡那位機關算盡的皇后(戴春榮飾演),這一形象或許會在《延禧攻略》佘詩曼的演繹下會有所改觀
  • 悲情皇后,輝發那拉氏,結局如何
    說起悲情皇后,輝發那拉氏,大家可想而知說的就是一部電視劇中《如懿傳》如懿的原型也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二位妻子,從電視情節中就可以看到在成為皇后的道路上也是一路坎坷,最終的結局成為廢后,
  • 結髮與斷髮——漫說古代髮式習俗
    斷髮中國自古講究孝道,「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是斷然「不敢毀傷」的。儒家認為保護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不受損傷,臨死時將整個身體完整地還給祖先,是對父母和祖先的「孝」。三國時,曹操「割發代首」,有人說這是曹操奸詐的表現,給《三國演義》註解的毛綸和毛宗崗父子看到這裡大罵曹操真是「奸雄」:「好你個曹操,死刑你就這樣給免了!」事實上在「為孝」的古代社會,割發的「不孝」類同犯罪,因為斷髮是一種對犯罪者進行人格侮辱的刑罰。割發代首除了是一種刑罰,斷髮還能表達男女訣別之意。
  • 《延禧攻略》的輝發那拉 =《如懿傳》的烏拉那拉?
    《延禧》中,嫻妃的名字叫做「輝發那拉·淑慎」;《如懿》中,嫻妃的名字叫做「烏拉那拉·如懿」。另外,我們印象中還有叫「葉赫那拉」的,大家熟悉點的比如慈禧,就是葉赫那拉氏;不熟悉的,比如皇太極的生母,就是努爾哈赤的妻子,也是葉赫那拉氏。所以我們先來解釋下,為什麼有那麼多「那拉」,再來說一下這個嫻妃到底是「輝發」還是「烏拉」。
  • 《如意傳》如意是烏拉那拉氏,歷史上是輝發那拉氏
    如意的全稱是烏拉那拉如意,歷史上的傳人是輝發那拉,這是怎麼回事,兩者有什麼區別?《如懿傳》其實是以歷史為基礎的。在《清史稿》的記載中,接著就是烏蘭那拉家族。但據考證,這是《清史稿》的錯誤。《如懿傳》的作者大概只參考了《清史稿》,而沒有結合其他史料,所以才犯了這樣一個無傷大雅的錯誤。《清實錄》記載,惠發那拉氏緊隨其後。
  • 延禧攻略嫻妃為什麼斷髮 歷史上輝發那拉氏斷髮真相
    延禧攻略繼後為什麼斷髮  據了解,延禧攻略繼後斷髮原因是皇帝要封令妃為皇貴妃。  我不知道歷史上對於皇后在位時提皇貴妃會要求這麼嚴,怪不得繼後拼死拼活不同意封妃,封皇貴妃意味著皇后無能,被天下人恥笑,所以也理解人家為啥斷髮了,都這樣了,就削髮詛咒皇帝早死,也挺有骨氣的。
  • 輝發那拉氏雖未生育,但其家世和世宗欽賜兩個因素足以使其為皇后
    真正決定讓嫻貴妃輝發那拉氏當皇后的並不是皇太后鈕祜祿氏,而是乾隆皇帝。至於乾隆皇帝以太后的名義立皇后,這只是古代社會的常態,因為古代講究以孝治理天下,皇后作為兒媳,要伺候婆婆並得到婆婆的認可,乾隆皇帝立嫻貴妃為皇后時打著太后的名義,言下之意就是說明嫻貴妃為皇后名正言順。
  • 《延禧》完結,皇后斷髮!乾隆為何在杭州,與她情斷義絕?
    昨晚,《延禧攻略》VIP大結局,這場「皇后斷髮」立馬上了熱搜,而今天早上,連」延禧宮略演完了」也上熱搜。劇中,由佘詩曼飾演的繼後輝發那拉氏跟隨著乾隆南巡,在前往杭州的御船上,當著皇帝、皇太后、嬪妃、侍從滿屋子人,用匕首割斷了自己的頭髮(其實很多人看完還是心疼皇后的)。
  • 《延禧攻略》裡的輝發那拉氏皇后,可謂是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后了!
    後來乾隆為富察皇后所生的固倫和敬公主,不顧反對,花銷三萬兩之多北京建立了一座公主府,是當時在北京的唯一的公主府,可謂之尊貴。而繼皇后呢,之所以被封為皇后也是因為太后的喜愛,並沒有得到什麼恩寵。繼皇后生下了兩男一女,乾隆卻從未考慮立皇十二子為太子,所以永璂直到死後,都只是個阿哥。這鮮明的對比可以看出乾隆是多麼的偏愛富察皇后了!
  • 為什麼清宮劇裡的「結髮」「斷髮」橋段如此重要?
    我們在看古裝劇時,往往還出現結髮與斷髮的橋段;那麼,在古代,不同的場合,「結髮」與「斷髮」有什麼重要的含義呢?本文試從這兩方面解讀髮式對人生命和情感的意義。      「結髮」指青年男女「始成人也,謂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時取笄冠為義也。」男子行冠禮,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冠)。《說文解字》:「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
  • 乾隆繼後那拉氏:從受盡寵愛到忤旨斷髮,只因嫁入無情帝王家
    乾隆皇帝的繼後輝發那拉氏可以說是清王朝二十八位皇后中最為神秘的一位,由於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位皇后所留下來的記載和故事都非常少,甚至連一副準確的畫像都找不到。似乎乾隆皇帝本人和清朝官方都想蓄意隱瞞些什麼。
  • 《延禧攻略》繼後輝發那拉氏髮飾品鑑
    繼後是那種讓人恨不起來的角色,因為她的轉變是情有可原的,是被逼無奈的。為了不繼續被別人踩在腳下就只能站起來。人不狠站不穩嘛!不過也是敗在了對皇帝的愛情上,最後斷髮的橋段還是有的。佘詩曼的演技很有看頭,老演員了,顏值依舊。
  • 烏拉那拉還是輝發那拉?你想要的真相都在這裡
    《延禧攻略》嫻妃:輝發那拉氏 淑慎《清史稿》記載為烏拉那拉氏,輝發那拉氏的可能性很大,但目前並沒有得到故宮及清東陵認可。歷史上的輝發那拉氏皇后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皇后陪乾隆帝南巡時,因剪髮觸犯國忌,被打入冷宮。收繳四份冊寶,實質廢后。次年七月十四日崩,終年49歲。葬於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墓穴內,無享祭。      帝後為何反目?皇后為何剪髮?至今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