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遇到一件怪事後惱羞成怒:這壞小子怎麼成神仙了?燒掉!

2021-02-23 今日熱點早知道

提起李衛,人們就會想起那個小叫花子出身、雍親王府的包衣奴才,他在電視上先「當官」再「辭官」,忙得不亦樂乎。但是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李衛出身於江南富家,一入行就買了個兵部員外郎,轉眼就升職為戶部郎中,相當於一個司長,那一年李衛只有三十二歲。當上浙江巡撫成為一省長官的時候,李衛也只有三十九歲。李衛一生抓了數不清的江湖好漢或者盜賊,也扳倒了好幾個朝中大佬,連與張廷玉同受雍正遺命輔政的總理事務大臣鄂爾泰,也被李衛整得灰頭土臉——這樣的李衛只會當官,是不可能辭官的。李衛不但不曾辭官,乾隆也沒有對他進行打壓,甚至還給了李衛一項連貝子貝勒都享受不到的待遇:如果遠遠地看背影,人們會把李衛當做親王郡王,貝子貝勒見了他也得行禮。

說起清朝的殭屍服,現在是越來越受人歡迎了。原本只有林正英演的電影裡才會出現的殭屍服,現在打開電視,滿屏幕都是。但是那殭屍服可不是誰都有資格攛掇,他有個比較正式的名稱,叫補褂朝服,特別是前胸後背的那塊大補丁(補子)是很有講究的,衣冠禽獸們的身份地位全在那個補子上體現出來了:麒麟仙鶴是一品,獅子(狻猊)野雞(錦雞)是二品,豹子孔雀是三品,最搞笑的是四品文官補子上是一對鴛鴦。皇帝率獸食人,官員衣冠禽獸,這就是清朝官場的現實。

後來清廷被推翻,禽獸們不再出現在官員的制服上,至於「衣冠禽獸」這個說法卻流傳了下來——這個詞原本並不是貶義,至於它們去了哪裡,只有天知道了,想讓他們徹底消失,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說完清朝官員補褂朝服,咱們該言歸正傳說李衛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李衛後來穿的居然是「龍袍」——四龍團服。當然這「龍袍」是要打上引號的,官員的朝服上能繡龍,這也是清朝特色,比如孔子的嫡系後人地位最高的,也就是「衍聖公」,是可以穿四龍團服的,雍正皇帝為此還曾經莫名驚詫。莫名驚詫的雍正不會想到,他最寵信的督撫李衛,後來也穿上了四團龍服——他兒子乾隆「特別恩賞」的。

李衛這個偽裝出來的「大老粗」,實際就是個繡花的張飛,四團龍服馬褂包裹的,是一顆七竅玲瓏心,他之所以有資格穿四團龍服,是因為打了一隻死老虎——收拾了誠親王(已死)胤祉的護衛,乾隆一高興,就賞了李衛一個特殊待遇:「嘉衛執法秉公,賜四團龍補服。」要知道按照清朝的規矩,除了皇帝,只有親王郡王可以穿四團龍補服,貝子貝勒只能穿二團蟒補服,所以大個子麻子臉的李衛穿著四團龍服招搖過市,貝子貝勒見了他也要躲得遠遠的——看看人家的龍,再看看自己身上的大長蟲(蟒),還真生不起那個氣。

實話實說,李衛是很有能耐的,要不然勵精圖治的勤政皇帝雍正不會那麼信任他,遊手好閒好大喜功的敗家子乾隆也不會對青眼有加。電視上演的《李衛辭官》,說乾隆一上來就對李衛進行打壓,連降三級去了戶部,而李衛也不想伺候乾隆這個人小滑頭,就一直琢磨著腳底抹油開溜。但事實是「乾隆元年,命(以刑部尚書、直隸總督)兼管直隸總河,裁營田觀察使。」李衛這個官越做越大,其兼職之多,連他自己都覺得很麻煩。就在這個職位上,李衛彈劾誠親王胤祉的護衛庫克與民爭地,得到了穿四團龍服的待遇,然後又搞掉了另一個河道總督朱藻兄弟倆:「上命尚書訥親、孫嘉淦按治,奪藻官,並罪蘅如律。」

李衛實際是被雍正和乾隆父子累死的,在直隸總督任上,李衛已經病得不行了,就要求退休,但是乾隆不肯放人,還派了御醫前去看病。李衛去世後,乾隆還「賜祭葬,諡敏達」。按理說李衛生榮死哀,應該是善始善終了,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乾隆這個翻臉如翻書的薄情皇帝。李衛做夢也沒想到,就因為幾個塑像,乾隆把他一生的勤苦一筆抹殺,還給了他一個極其惡毒的評語:「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

乾隆為啥要自扇耳光抹殺李衛的功績呢?這還得從乾隆的特殊愛好說起。乾隆這個人的特殊愛好,地球人都知道,那就是拿著他老爹攢下來的家底公款旅遊,而且被水鄉女子吸引,乾隆之下江南而不上漠北——這一點他還真不如隋煬帝楊廣。

按照《清史稿》和《名人軼事》記載,乾隆有一次南巡來到了杭州西湖花神廟,裝模做樣上香設拜之後,越看上面那些神像越眼熟:「這不是李衛嗎?真奇怪,這壞小子怎麼成神仙了?」惱羞成怒的乾隆就說出了那段惡毒的評語。

氣急敗壞的乾隆罵了一頓還不算,緊跟著又下令:「把李衛和他老婆們的塑像都給我拆下來燒掉!」而在此之前,乾隆已經收拾了雍正重臣張廷玉,把老頭子嚇得鼻涕一把淚一把認錯,但還是被抄了家;另一個重臣鄂爾泰下場也不妙,畫像被被撤出賢良祠;至於訥親,則直接被他幹掉了。對李衛只是拆毀燒掉塑像,還算是客氣了。

很多人都說雍正刻薄寡恩,但是翻遍清史我們就會發現,雍正所殺的大臣,連乾隆的零頭都比不上。所以我們似乎可以說:雍正其面如鐵但是內心溫暖乃至火熱,而乾隆就是一隻掛著念珠的貓。所謂康乾盛世,實際是康雍盛世,乾隆的整天琢磨的,就是怎麼敗家……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南巡與大觀堂寶玉璽
    清乾隆帝「大觀堂寶」玉璽印文 乾隆一生刻制了約1800枚印璽,材質各異,內容也很豐富。而這枚「大觀堂寶」玉璽卻是具有格外重要意義的一件。 雖然天寧寺行宮是在寺院花園裡已有的建築上擴建的,可是,這座行宮的改造還是給乾隆惹出了一些麻煩。這和我們在這枚《大觀堂寶》玉璽上讀到的第一首詩《大觀堂六韻》有關:「行館天寧側,文㮰額大觀。省方協中正,設教戒遊盤。式展九歌義,匪求一已安。増華稍踵事,為愧不因歡。民力雖無藉,商財詎可殫。舜巡知弗逮,禹徳繼誠難。」寫詩的時間是壬午暮春月,即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之時。
  • 謠言的歷史意義與潛在力量,細觀乾隆皇帝的南巡活動
    尤其是圍繞著烏喇納拉皇后的宮廷紛擾局面,揭穿了乾隆皇帝在一七五零和一七六零年代他頭四次南巡中的虛偽說法:他明確、反覆說,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追求孝道、勤政、仁慈的美德。在這方面,烏喇納拉皇后的個案可以揭示如下問題,即為什麼在間隔十年之後,乾隆皇帝在一七八零年代開始他的後兩次南巡。
  • 慈禧太后:我準備效仿乾隆南巡,恭親王奕欣大呼:萬萬不可
    這一點,位高權重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不是皇帝卻勝過皇帝,慈禧太后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南巡。慈禧太后並不是突然頭腦發熱,而是當時清朝的形勢決定了,恰逢清軍平定太平天國,清朝的面貌發生了一點變化。輿論認為,清軍平定太平天國的最大功勞應該歸功於慈禧太后。於是,慈禧太后決定到南方走一走。南巡並不是不走就走的意思。
  • 乾隆的六次南巡之旅中,為何江浙地帶受到了重點照顧?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經有過六次南巡,而這六次南巡經歷也成為了他人生當中的最重要的功績之一。而當我們去翻看歷史的時候,會發現這六次南巡,其實主要都是以江浙地區為重點。為什麼會這樣呢?而他這六次南巡又分別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 碭山女屍,疑似在乾隆南巡時被寵幸,腹部隆起莫不是身懷龍子?
    導讀:碭山女屍,疑似在乾隆南巡時被寵幸,腹部隆起莫不是身懷龍子?當時,乾隆皇帝六次到江南,在碭山盤龍藏品中有一座宮殿。為了取悅乾隆,碭山縣長找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女人陪著他,在皇宮裡住了幾天。其實,關於乾隆逝去的碭山傳說,還有一些地方官員獻媚,流傳已久,不僅女屍出土後,傳說中的女子也不知情。而這一次,出土的一具身著官銜制服的漂亮女屍,似乎成了這個傳說最有力的證據和最動人的結局。
  • 「旅遊達人」乾隆皇帝怎麼寫遊記、做攻略、曬朋友圈?
    今天我們來細數,作為史上著名「旅遊達人」的乾隆皇帝,是怎麼寫遊記、做行程攻略、曬朋友圈?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出門旅遊不算什麼難事,高鐵地鐵大飛機,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古人「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想出門旅行可沒那麼容易。
  • 乾隆為何要廢第二任皇后?11年後發生一件大案,揭開廢后真因
    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三月,乾隆皇帝的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去世在南巡歸來的途中,乾隆傷心不已。兩年後,乾隆冊封皇貴妃那拉氏為皇后,那拉氏正式成為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因那拉氏死後沒有諡號,因此被稱為乾隆繼皇后或那拉皇后。那拉氏做了15年的中宮皇后,最終被乾隆打入冷宮,悽慘而死。
  • 李衛為何捐官10年,就成了封疆大吏?他受雍正賞識,乾隆對他怎樣
    也就是說明碼標價地出售朝廷中的某些官位,你家裡要有足夠的錢的話,認為划算就可以來買,這就是捐官。家裡的錢閒著也是閒著,能夠改變家族命運的機會來了,李衛能不抓住嗎?於是在公元1717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李衛就買了個員外郎的職位。不久便補缺成了兵部員外郎,兩年後又升官做了戶部郎中。
  • 「如懿傳」開播PK「延禧攻略」與乾隆相愛相殺「史上最慘皇后」
    最近清宮戲是真的很火爆,因為又有一個新戲上映了,而這個新戲就是如懿傳,看了才發現,有一個乾隆最愛的女人,也是乾隆最恨的女人。她居然跟乾隆相愛相殺,是史上最慘的皇后,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7歲,然後一直等到乾隆登基後才封她為妃。
  • 專家發掘乾隆后妃陵寢,揭開一個皇家醜聞,乾隆生前一直隱瞞!
    最後一位皇后,也是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的皇貴妃,她就是乾隆的繼皇后。據《清史稿》記載,她是佐領訥爾布的女兒。雍正十二年,16歲的她嫁給了時為寶親王的弘曆當側福晉。 乾隆二年,烏拉那拉氏被封為嫻妃。乾隆十年,她被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她成了皇貴妃。兩年後,她便成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
  • 清高宗純惠皇貴妃曾伴駕南巡,後與廢后合葬
    蘇氏僅比乾隆皇帝小兩歲,並於雍正年間進入寶親王府成為了一名低等的侍妾。但是似乎寶親王弘曆對這位漢族小妾頗為寵愛,因此在進入潛邸後不久,蘇氏便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時為寶親王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皇三子循郡王永璋。同年,雍正皇帝駕崩,25歲的寶親王弘曆繼位稱帝,蘇氏因誕育子嗣有功,被乾隆皇帝封為純嬪。
  • 南巡中的耀武揚威,皇帝苦心孤詣,時刻告誡八旗軍要防止軍事鬆懈
    一七六零年代早中期是清朝重要的分水嶺,這時乾隆朝六十年過半,乾隆皇帝業已基本上穩定了黃河一大運河體系,平定了西北,解決了長久以來被認為難以對付的兩大問題。人們會認為,這些事件的轉變極大地影響了乾隆皇帝在中國內地的統治進程,這在一七六二年第三次南巡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 乾隆的皇后是滿清第一賢后,死因至今成謎,被電視劇騙慘了!
    然而,事實上乾隆皇帝卻是一個十足的敗家子。在爺爺康熙打下一片盛世天下之後,父親雍正採用殘酷的手段整治貪官汙吏,給乾隆留下了一片肅清之地。在真實的歷史上,乾隆下江南也確實是為了尋找美女,廣獵天下美人,享受兩岸百姓的擁護和愛戴。頗為自戀的乾隆皇帝,非常享受這種受人朝拜和讚許的感覺,還曾經帶著自己的兩個皇后一起下江南,但兩個皇后都在南巡途中離奇去世。
  • 乾隆后妃墓穴百年後遭挖掘,清宮隱秘醜聞暴露,乾隆曾想瞞天過海
    乾隆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為保護這恢弘的文化遺產,我國考古專家們最終決定對清東陵進行發掘性保護。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們發現了一樁關於清朝皇室不為人知的宮廷醜聞。古代禮制森嚴,無論生前身後都需要嚴苛遵守。清朝祖制規定,皇后可單獨修建皇后陵,位於皇帝陵最近一旁,妃園寢則依品級高低來依次排列。
  • 乾隆皇帝繼後究竟為何被廢?做了15年夫妻,乾隆翻臉不認人
    這不禁讓人產生遐想空間,為什麼乾隆皇帝對烏拉那拉皇后這樣絕情,烏拉那拉皇后又為何被褫奪皇后稱號,乾隆皇帝到底有沒有寵愛過烏拉那拉皇后?富察氏去世後,烏拉那拉氏是如何成為皇后的那拉氏出身滿洲貴族,在乾隆還是一個親王的時候,她就進入寶親王府了,在乾隆皇帝登基後,那拉氏被冊立為嫻妃,所以那拉氏可是乾隆皇帝身邊的老人了。
  • 乾隆繼後斷髮,為何僅過了一年便去世了?史料中找到了答案
    要說這乾隆後宮頭號事件是什麼?當屬著名的繼後斷髮事件了,就算是放在整個整個大清後宮史上,它的知名度也是排在前列的。
  • 我把《乾隆王朝》這部電視劇當職場教科書的看
    《乾隆王朝》這部電視劇是一部帶著喜劇因素的歷史劇,以史實為依據,主要描述乾隆後三十年的故事,這類結合職場人我重點想講的是果敢幹練、工於心計的理財能手和珅與乾隆皇帝之間,君臣二人相處之道。上下級關係的處理是門大學問。
  • 《乾隆王朝》⑧ | 繼後香消玉殞,後宮風雲變幻
    但顯然這幾次同房並沒有達到那拉氏的期望值,她在失望和失落之餘,精神上也受到了極大的刺激。2月5日,乾隆奉皇太后懿旨舉行第四次南巡,皇后及令貴妃等後宮嬪妃隨行。儘管夫妻感情已經淡漠,但外在的場面總不能不顧,途中適逢皇后生辰,乾隆吩咐早晚膳另加膳品。此後一行人來到杭州,宮闈中仍是一派承歡景象。當天早上,乾隆又將膳品賞賜給了皇后。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雖然她沒有誕下過皇嗣,但是地位卻在一步步變高,這與她的出生不無關係。乾隆與烏拉那拉氏的關係在這之間一直用相敬如賓來形容最為貼切。富察氏皇后病逝,烏拉那拉氏封后富察皇后生產皇七子永琮時十分兇險,險些要了性命,所以生產後身體一直虛弱。
  • 大清皇后的不歸路:從剪髮到悽慘離世,乾隆繼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清朝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元宵節剛過,乾隆便帶著崇慶皇太后、皇后以及一幹大臣侍衛,開始了第四次南巡,誰也不會想到,這次南巡會讓皇后那拉氏走上一條不歸路,成為其命運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