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021-03-01 漢正文化

做人應該怎樣看待人生中的名利與富貴?孔子的《論語》和西方的《聖經》中對此都有精闢的論述。《論語》中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聖經》中則說:「用詭詐之舌求財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財,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由此看來,東西方的聖賢對於人世間名利與富貴的認識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歷史上不乏安貧樂道的高雅之士,詩仙李白就有「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豁達與豪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生的大樂,在於擁有自己的志向和樂趣,並不需要依靠物質財富,不需要虛偽的榮耀。不合理地、非法地、不擇手段地竊取了財富和榮耀是非常可恥的事。「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孔子的名言,也是孔子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雲煙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這兩句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也樂在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這種快樂是走在人生正途上的效應,正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對於不符合於道的富貴榮華,孔子視之如天上的浮雲一般,堅決不予接受。因此,一個正人君子要想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首先要做到不受外界物質環境的誘惑,進一步擺脫虛榮的惑亂,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以苦為樂。

中國古代周朝時,有個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官三年,名聲並不怎麼好,但他的家產財富卻翻了三倍。他的妻子勸他說:「沒有能力而做大官,這是禍害;沒有功勞而家昌盛,這是積災。現在你只貪求富貴越來越多。我聽說南山有玄豹,在霧雨中隱藏七天而不下來覓食,為什麼呢?它是想潤澤皮毛長成斑紋,為的是能夠隱藏自己躲避禍害。豬不擇食長得肥壯了,就會被殺掉。現在你不修德而家越來越富有,災禍就要到了。」陶答子沒有聽妻子的話,反而將其趕出家門。結果僅過了一年,陶答子就因事發被處以死刑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富而有德的善行造福社會,惠及眾生;富而無德的劣行則禍亂社會,危害民眾。善惡必報是天理,壞事做盡者必遭天懲。

相關焦點

  • 【孔子箴言故事】立志酬志——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中,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傳說中顏回拾金就是一例。喊了幾聲,沒有人應,便彎下腰來要拾,又看見這錠金子旁邊一根竹簡上寫著「天賜顏回一錠金」幾個字,他想:我顏回何德何能,老天爺為什麼偏偏賜給我呢?——老天不應給我,一定是給錯了。不能要!不能要!他想到這裡,馬上直起腰來不去拿,照樣走出門去。走出幾步後又想:我不收下有我的正當理由,但是老天爺不知道,對我怪罪下來怎麼辦?
  • 「孔子箴言故事」立志酬志——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中,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傳說中顏回拾金就是一例。提起顏回來,都知道他「簞食瓢飲,居陋巷」,窮的出了名。俗話說:人窮志不短,越窮越應有骨氣,越窮越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品德來。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寫材料用典】
    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例文】縣委書記作為縣裡的權力人物和公眾人物,要注意道德操守,道德上失足有時比某些工作失誤殺傷力還要大。我國古代就要求縣令「導揚風化」。要不斷體會和弘揚先人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君子喻於義」、「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等,為為人處世、安身立命提供重要啟示。
  •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 修身詩課62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褒公鄂公毛髮動,英姿颯爽來酣戰。先帝御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僕皆惆悵。弟子韓幹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
    折桂令·春情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情竇初開,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題目。因為是初次嘗到愛情的瓊漿,所似一旦不見情人,那相思之倩便無比深刻和真誠。有人說愛情是苦味的,"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這三句一氣貫注,明白如話,然其中感情的波瀾已顯然可見。於是下面三句便只體地去形容這位患了相思病的少女的種種神情與心態。
  • 原來富貴於我如浮雲,是出自孔子的話,兩千年前的智慧,至今有用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快樂也在其中。如果不行道義,即使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浮雲一樣」。在這裡孔子做了個對比,一種是清苦的生活——吃粗糧,喝冷水,連枕頭都沒有;一種是大富大貴,但卻沒有道義。孔子說,能讓他感到快樂的是簡樸的生活,而不是無道義的富貴生活。
  • 《浮雲》,成瀨巳喜男的流逝美學
    小說的結尾,雪子的去世和富岡的彷徨都是以內心的獨白展現的,雪子嘔血去世時在內心呻吟「我要活下去」,富岡則在雪子去世後「覺得自己就像是一片浮雲,一片不知將在何時何地消失的浮雲。」《浮雲》相比林芙美子的其他作品,更加把戰後日本的時代氛圍表達得淋漓盡致,小說中人物眾多,這些人物的出現都是依賴於空間場景的變換,就如林芙美子自己解釋小說創作的動機:「這部作品描寫的是某一時期的我。
  • 我區全面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
    近日,記者從區黨委組織部獲悉,為全面提高農牧區黨員幹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我區在「萬名村(居)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工作,力爭用2年多的時間,實現全區所有村(居)主幹基本能夠收聽收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廣播電視新聞、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進行日常交流,正確認讀寫用500個以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懂會說1000句以上國家通用語言日常語句
  • 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的歷程與成就
    二、發展歷程  關於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歷程,已有研究或以新中國建設發展史分期(如1978年改革開放)為參照,或以語言政策重大調整(如1986年提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方針、2006年提出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為基準,或以語言規劃重大事件(如1986和1997年兩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2000年頒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界標,進行了「大體相同但細節處理不盡一致
  • 論語講解丨視若浮雲是什麼意思
    本文摘自廣莫曰公眾號,作者廣莫先生,版權歸其所有,圖文無關,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王陽明:浮雲掩日,人只貴於自修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聽起來是多麼充滿了哲理,仿佛道盡了為人處世和世間滄桑,可名言是名言,放到自己身上,我們扣心自問能做到嗎?
  • 謎一樣的張淺潛___關於 浮雲 "愛如浮雲·愛如幻影「 後巷 本周六
  •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0/6/13總417條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投票結果。投票時譯者匿名。)(馮雷 譯2)、 05. ( Ken 譯)、01(葉如鋼譯)、06.(無心劍譯)、17. (楊中仁譯)Your ardent love for painting makes you oblivious of the arrival of old age.
  • 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現實需求  語言交流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最基礎性的交流,語言交流能力是勞動者綜合素質中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素質。在很多廣泛使用方言的地方,漢族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也存在很多困難。漢族和少數民族都要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好普通話。
  • 浮雲遊子,歸心似箭
    這是一幅壯闊的滾滾人流遷徙畫卷,也是一次盛大的文化心理儀式。外國人始終難以理解,為什麼我們不惜數天排隊,不惜路上堵塞十數小時,都要回家團聚?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應該是「因為你不是中國人」。即使路費超過一個月的工資,我也要回家;即使在路上的時間佔去了一半的假期,我也要回家;即使回家要用去一年的積蓄,我也要回家。
  • 答題啦,新疆各民族語言文字的誕生與變遷
    從漢代以來,有30多種語言和近20種文字在這裡留下了被使用的痕跡。」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兼《新疆通志·語言文字志》總纂白玉璽近日對記者說:「時至今日,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錫伯五種語言文字和塔裡克、烏孜別克、塔塔爾、達斡爾、俄羅斯等多種語言在天山南北被廣泛使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