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八佰》一樣的勇士:相對於四行倉庫戰鬥,血戰羅店更顯悲壯

2020-08-27 雨田觀史海

很多軍迷或者電影愛好者一直期盼的電影《八佰》終於不再跳票,即將要登上大螢屏,電影中淞滬會戰背景下四行倉庫的400勇士擋住了數倍於己的日軍,雖然戰役的規模相對較小,但這一仗也沉重的打擊到了侵略者的氣焰,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的力量,也極大的鼓舞了抗戰軍民的士氣。

電影《八佰》劇照

不過相對於《八佰》,去年上映的《捍衛者》中的所表現出來的寶山—羅店戰役,則更顯得悲壯和慘烈,可以說被稱為血磨坊之稱的羅店戰役是整個淞滬會戰中最為慘烈,也是最能打出中國軍隊精神氣的一場戰役。

他們以血肉之軀,兌現他們對於國家的忠誠……

戰役開始

813抗戰(淞滬會戰)開始之後,國軍精銳的三個教導師率先在虹口和吳淞口包圍了日軍的海軍陸戰隊,雙方在上海市區內形成了焦灼態勢,而日軍大本營則一方面調集部隊替陸戰隊解圍,另一方面則是派松井石根大將(南京慘案的劊子手)組建了上海派遣軍,率領當時17個王牌師團中的名古屋第三師團和善通寺第十一師團在吳淞口登陸,企圖佔領上海和蘇州之間的交通重鎮——寶山。切斷我交通動脈,將國軍分割包圍。8月23日軍在艦炮的掩護下向佔領吳淞鎮,兩個是師團5萬人開始往寶山-羅店方向集結,羅店血戰正是開始。

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

羅店保衛戰

在淞滬會戰開始,國軍也意識到了羅店的重要性,因此為了上海市區主攻方向三個教導師的側翼,當時前線指揮的陳誠將當時自己的王牌起家部隊十八軍(時任軍長羅卓英)從廣東調到了羅店進行防守,《捍衛者》中的主角姚子青正是當時十八軍中精銳師11師的一名營長。就這樣日軍王牌十一師團和國軍王牌十八軍就在羅店這不足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展開了一場血戰。

第一次羅店爭奪

8月23日,日軍十一師團趁著夜色強渡川沙河口,守軍為十八軍一個連,他們抵擋不住日軍攻勢,只能節節抵抗,不過到了早上在國軍飛機的轟炸下,日軍在羅店的進展顯得緩慢(沒錯當時國軍在局部戰場上確實是出動了空軍)。而回過神來的十八軍則是在中午的時候開始增援羅店,國軍的98師和11師趁著日軍在埋鍋做飯的時候,抽調了精銳組成了敢死隊冒著大雨(捍衛者》中也有下雨的場景,這個細節做得很逼真)突襲日軍主陣地,被國軍輕重機槍打蒙的日軍,只能和國軍在羅店陣地上展開白刃戰,很快日軍堅持不住只能狼狽地撤出了戰場,這一次突擊的勝利除了戰鬥的突然性之外,還有就是11師突擊隊們的大無畏的精神和決死的信心,成功帶領後續部隊攻佔日軍陣地。

《捍衛者》中羅店血戰部分,注意看天氣

不過不肯罷休的日軍在24-26日3天內,投入重兵開始爭奪,日軍展開了5次一樣的強攻,並且一直派重炮對國軍陣地展開炮轟,戰前還有1000多間平房的羅店在戰鬥結束後都找到一間完整的房間。十八軍67師的在暫師長黃維的帶領下和日軍在陣地上展開白刃戰。該師201旅旅長蔡炳炎被日軍冷槍擊中胸口,但仍然指揮部隊將陣地上的日軍又一次打退,自己則是重傷殉國。

十八軍在短短的幾天內和日軍十一師團戰在羅店展開了反覆爭奪雖然也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但整體的傷亡慘重201旅排以上軍官傷亡達2/3以上,寶山的姚子青部全部殉國。

日軍進攻羅店主力的11師團編制

第二次羅店爭奪

從日軍不計代價的增援羅店來看,國軍覺得憑十八軍很難守住羅店,立刻讓當時的74軍(軍長俞濟時)的51師在師長王耀武的帶領下火速增援羅店,就這樣新上來的51師也加入到羅店的爭奪中,王牌51師也是全軍用命,團長以下軍官帶隊衝鋒,王耀武親自坐鎮一線,雙方對陣地進行了反覆爭奪,當時陣地白天屬於日軍,晚上又被國軍的突擊隊白刃拿下,但幾天下來王耀武的51師幾乎快拼沒。而且正當羅店戰場激戰正酣的時候,側翼的寶山被日軍的第三師團佔領,這讓國軍只能退出羅店在羅店一帶展開防禦。

王耀武劇照,當時還是少將

接手十八軍防禦的是胡宗南的第一軍,這一個軍同樣也是中央軍中的王牌,佔領羅店之後的日軍想擴大戰果,雙方之間又以羅店周邊為戰場展開激戰,戰況慘到什麼程度?

第一軍中精銳的第一師一共有4個團長,1人陣亡,3人負傷,隔壁的78師也是傷亡過半,就這樣的戰況第一軍還在羅店阻擋了十一師團20天以上。整個第一軍幾乎平光(後面只能往江西和陝西方向補充新兵)。

攻入羅店街道的日軍劇照

雨田君說

可以說血戰羅店,國軍中央軍中的王牌部隊都挨個上了一遍,他們頑強地擋住了日軍的進攻,日軍的第三和十一師團在海空和炮兵的優勢下都很難拿下只有2平方公裡的一個小鎮,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都未能往前前進半步,血戰羅店中的國軍雖然上網不斷,但那種對侵略者的勇猛拼殺卻也震撼了日軍。

日軍參加此次戰鬥的井本熊男說到:一開始出徵的兩個師團士兵(指的是名古屋第三和善通寺十一師團)幾乎全部傷亡,大都是由補充人員補充的。這是日露(俄)戰爭以來沒有經歷過的巨大損失。筆者的8個同期同學作為的中隊長參戰全部陣亡。

戰鬥的慘烈程度也讓人將這場戰鬥稱為「羅店絞肉機「……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哭慘無數觀眾,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熱門打卡點
    周末和小夥伴去電影院看了《八佰》,場面的悲壯、慘烈堪稱催淚神彈,即便戴著口罩,也掩蓋不了場內那一陣陣的抽泣聲。電影《八佰》的火爆,也由此帶火了「四行倉庫」,最近這些天更是迎來了一波「參觀潮」,不少人在看完《八佰》後,來到真實的四行倉庫拍照留念打卡
  • 《八佰》單日票房過億!四行倉庫成熱門聖地,萬人前來致敬勇士
    不過對於《八佰》來說,除了票房以外,最有意義的是讓所有中國人知道當年的場景到底是如何,也讓大家知道了「四行倉庫」如今變得怎麼樣了。因為《八佰》的播出,大家都對現在還存在的四行倉庫紀念館多了一份好奇,許多觀眾看完 《八佰》就立馬趕往了位於上海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紀念館進行朝聖。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電影《八佰》的基本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大氣,場面恢弘寬大,戰鬥激烈殘酷,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在強大起來的中國,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時代。
  • 如果謝晉元知道自己下場,他還會同意《八佰》勇士撤離四行倉庫嗎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一場孤軍無援的「必敗」之戰,八百壯士的誓死堅守,不僅向國際展示了國人的勇氣和尊嚴,更凝聚了當時潰散的民心。因為《八佰》這部電影只拍出了將士們在四行倉庫血戰的英勇,卻沒有拍出他們後續憋屈的慘澹下場。咱們具體來說說。1、四行倉庫之戰背景四行倉庫之戰,屬於淞滬抗戰的尾聲。
  • 《八佰》的爭議和真相,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
    四行倉庫保衛戰國軍的參戰部隊是第88師262旅524團1營,由副團長謝晉元擔任指揮官,包括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一共420人,但是為了迷惑日軍,對外宣稱有800人,電影《八佰》的名字由此而來。這場戰鬥發生在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因此被稱為四行倉庫保衛戰。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是演戲還是博弈?
    近日電影《八佰》因其宏大而悲壯的場面和跌宕起伏又催人淚下的劇情,使它剛上映不久便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和絕佳的口碑。四行倉庫保衛戰的800國軍壯士,但實際上,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只有400多人,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剛招募幾個月尚未完成訓練的新兵,當時為了壯大聲勢,對外謊稱800人,所以才有了電影《八佰》的名字。
  • 電影《八佰》反響熱烈 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掀起一陣熱潮。要了解四行倉庫與「八百壯士」的歷史全貌,就不得不提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正值暑假,記者看到不少親子家庭頂著烈日,自發來到紀念館參觀,不忘卻那段悲壯的歷史。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電影《八佰》的基本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大氣,場面恢弘寬大,戰鬥激烈殘酷,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在強大起來的中國,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時代。
  • 《八佰》導演好好學學《血戰臺兒莊》,和鬼子同歸於盡該怎麼拍?
    所以,4天的四行倉庫戰鬥,一直在從不同角度展現八百壯士如何英勇頑強,隔河觀望的民眾如何被感動。從而從最初的觀望,變成了我也要參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作為黑幫分子的刀子,冒死送電話線去四行倉庫。電影裡的這個場景,說的是蘇州河南岸的民眾為了讓四行倉庫內部能夠和外界通訊,所以要送電話線進去,接連死了好幾個人,最後這個黑幫分子刀子終於在中彈死之前把電話線扔了過去。
  • 電影《八佰》8月21日上映,再現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悲壯歷史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為了形態上更接近1937年的將士,400多名跟組演員在開拍前統一進行7個月的軍事訓練,每個人都完成從「演員」到「軍人」的脫胎換骨般改變。本文再現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
  • 比《八佰》更殘忍的,是歷史的真相
    電影《八佰》上映半個月了票房與叫罵聲齊飛電影取材於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號稱要用戰場上的小人物做主角在現實中並沒有留下太多痕跡電影《八佰》在情節上主要靠藝(bian)術(ju)創(nao)造(bu)所以在「嚴格還原歷史」這件事上
  • 河的這邊歌舞昇平,河的對岸是槍林彈雨,《八佰》最悲壯的設定
    我想作為21世紀的我們,看過的戰爭類影視劇太多太多,對於「悲壯」這一種情緒的調動也有了很高的抵抗力,但是在《八佰》這部電影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淞滬會戰之後的撤退抵抗戰爭,不同於大規模的戰場,這一場撤退抵抗的戰鬥發生在上海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留守部隊僅有四百多人,對外宣稱八百人,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來。
  •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電影八佰主要講什麼電影《八佰》是由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電影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電影《八佰》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四行倉庫的故事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奮勇阻擊日軍的故事。這恐怕也是中國電影史上,少有的、單純表現國民革命軍抗日的電影。 沒看電影之前和看過電影之後,都看了很多關於《八佰》評論,批評的聲音說:電影《八佰》扭曲歷史,故事情節連續性不強、虎頭蛇尾,個別演員演技差……表揚的聲音說:電影場面宏大、畫面真實,多次觸動淚點,知道了國民黨原來也認真抗日……其實,小說也好,電影也好,它們的精髓,絕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通過故事的描述和渲染,傳達出隱藏著的、更深層次的作者或導演的感悟、立場、價值觀。
  • 請允許我吹一吹《八佰》背後的四行倉庫
    不過如果你抱著家國大義的心態去看《八佰》,那它值得一看。影片中這場戰役能取得成功,除了歸因於戴安全頭盔壯士的頑強抵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被用來當作最後一道防線的「四行倉庫」。03四天血戰,他們寫下298封遺書在四晝夜的戰鬥中,久攻倉庫不下的日軍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讓十幾個突擊兵把鋼板託在頭頂擋子彈
  • 不去蘇州河邊四行倉庫走走,你看的《八佰》就不完整
    燈紅柳綠的舊租界和滿目瘡痍的戰場,浴血奮戰的勇士時和隔岸翹首的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524團第一營全體官兵掩護大部隊撤退後,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威震中外,被譽為「八百壯士」。
  • 壯士與四行倉庫,淚得稀裡譁啦後你看到什麼,結合歷史說《八佰》
    而蘇州河北岸就是四行倉庫,這裡就是人間煉獄,88師524團謝晉元率領420餘名兄弟用鮮血保衛這裡,對外號稱「八百壯士」,這就是電影《八佰》片名的由來。電影《八佰》主要就是講述了謝晉元這800壯士如何守住四行倉庫4天的故事。這場戰鬥確實打得可歌可泣,尤其是當日軍妄圖派工兵在坦克掩護下在倉庫外埋設炸藥時,戰士陳樹生身綁手榴彈跳下去和敵人同歸於盡,當場炸死10多名日軍。其他10多名國軍士兵被感召之下,也紛紛慷慨赴死,這一幕拍得確實讓人心潮澎湃。
  • 八佰,中國不會亡!曾經的四行倉庫阻擊戰
    近日,電影八佰大火。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
  • 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電影《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歷史中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 十年前《風聲》,十年後《八佰》
    四行倉庫的戰士們為了阻擋日軍炸樓的工兵,一個個身上綁著炸藥、排著隊,高呼自己的祖籍和姓名,跳下高牆,以身炸敵,悲壯情形令人淚下。 租界的青幫弟子,平日橫行市井之間,卻也在國難之時當仁不讓,一個接一個地捨命衝橋支援中國軍隊,壯烈胸懷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