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Horowitz:如果你做不了別的什麼,就做一家「好」公司吧

2022-01-02 醉創業

導語:

最近乾貨太多,來點兒溼貨。

這周貌似一直在鼓吹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前兩天分享了他們的《重點關注的16個投資領域》,以及 Marc Andressen 之前的博客合集,今天發篇 Ben Horowitz 的文章。

去年那本大熱的創業暢銷書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都知道吧,就是這位仁兄的作品。話說,Ben 老師給我的主要印象是,他除了是一個非常富有智慧的管理者——這個不是套話,而是確實可以看出來他對「公司管理」這件事有很多思考(本文也是這樣),此外還是一個熱愛HipHop的大叔。他的每篇文章一般開頭都是幾句 HipHop 歌詞,他說,自己在說唱音樂裡學到了很多人生哲學。

記得有一次 Peter Thiel 在 Reddit 上回答問題,用戶問你最喜歡的說唱歌手是誰?他答:Ben Horowitz...

他也曾在一篇博文裡提到了自己為什麼熱愛 HipHop,也是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呢。以後有機會翻譯出來分享給大家。

說回這篇文章。這篇文的英文原文叫 A Good Place to Work 。主要說的是,要做一家大家工作著都開心以及有很多成就感的公司。哪怕最後這個公司失敗了,這樣的結果本身已經很好了。那天和朋友也聊到這個話題,就不展開了,免得太雞湯。

文章最後關於 Bill Campbell 的小故事挺有意思的。說起 Bill,又有一大堆可聊的...以後有機會吧。

謝謝大家收聽這一期的矽谷小故事。再見...

作者:Ben Horowitz

翻譯:愛讀書的@張文憑

原文連結:http://www.bhorowitz.com/a_good_place_to_work

由於對培訓的重要性深信不疑,在Opsware我曾教過一門「管理層期望」(management expectations)課程。在課程中,我清楚講明我期望每位經理定期與員工談話。為了讓大家沒有不做的藉口,我甚至就如何進行1對1談話做了具體的指導。

後來有一天,我正愉快地工作,突然注意到有一位經理在過去的六個月裡都沒有與他的員工進行1對1談話。這讓我十分沒想到。六個月沒有進行1對1談話?這怎麼可能呢?我花了那麼多時間思考關於管理的課題、準備資料、親自上陣培訓我的經理們,然後居然得到六個月沒有進行1對1談話這個結果?哦,這完全是在挑戰CEO的權威啊。如果我的經理們就是這麼聽我說話的,那我幹嘛要自尋煩惱來上這個班呢?

我本來以為,以身作則就夠了。天知道為什麼公司只染上了我的壞習慣,卻不去學習我的好習慣呢?我對團隊已經失去控制了嗎?我記起了多年前我與父親談論Tommy Heinsohn(時任波士頓凱爾特人籃球隊教練)的一番話。Heinsohn曾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練之一,曾被提名「年度最佳教練」,贏過兩次NBA總冠軍。但是,他很快就走了下坡路,現在還保持著聯盟的最差紀錄。我問父親原因,父親說,「隊員們對他的壞脾氣已經不感冒了。Heinsohn以前經常對隊員們大吼大叫,隊員也都有所回應。但現在他們已經無視他了。」我的團隊現在也無視我了嗎?難道我吼了他們太多次了?

我越想越覺得,應該是因為我只告訴了團隊做「什麼」,而沒說清「為什麼」要這麼做。顯然,單是我的權威已經不足以讓他們聽從於我了。我們有很多目標需要達成,經理們不可能事事上心並排出優先次序。顯然,這位經理並不認為和他的員工談話有多麼重要,我也沒跟他解釋過這件事為什麼重要。

那麼,我為什麼要在管理者培訓中這樣要求每位經理呢?我為什麼要求經理們與員工開展1對1談話呢?我反思許久,準備了一套說辭,然後打電話給違反規定的這名經理的上司——接下來我稱他為Steve——我跟他說我立刻就要見他。

Steve來我辦公室後我問他:「Steve,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麼來上班嗎?」

Steve:「Ben,這話什麼意思?」

我:「我為什麼要起床?為什麼費勁來辦公室?如果是為了錢,我為什麼不明天就把公司賣了,這樣我就能賺比想像中還要多得多的錢?我不想出名,事實上恰好相反。」

Steve:「我猜的確如此。」

我:「那麼,我為什麼要來上班?」

Steve:「我不知道。」

我:「我來跟你解釋。我來上班,因為Opsware成為一家好公司這件事對我個人而言非常重要。那些基本上醒著就在這兒工作,每天要忙12到16個小時的員工能有好的生活對我來說很重要。這就是我來這兒上班的原因。」

Steve:「好吧。」

我:「你知道好的工作地方和糟糕的工作地方有什麼區別嗎?」

Steve:「呃,應該吧。」

我:「區別是什麼?」

Steve:「呃,是…」

我:「我來告訴你。在好的組織裡,人們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上,並且相信,如果完成這些工作,對公司和個人而言都會有好的結果。在這樣的組織裡工作會感到身心愉悅。每位員工早上醒來就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工作是高效的、有益的,是會對組織和個人產生正面影響的。這些會讓他們工作起來更有動力、更有成就感。」

「而另一方面,在糟糕的組織裡,員工花費大量時間與組織權責、暗鬥及漏洞百出的流程作鬥爭。他們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麼,所以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工作。就算他們能奇蹟般地以長時間的工作完成任務,他們也完全不知道這對公司或自己的事業來說意味著什麼。而雪上加霜的情況是,當他們終於鼓足勇氣告訴管理層情況有多糟糕時,管理層否定了問題的存在,反而維護現狀,無視他們反饋上來的問題。」

Steve:「好吧。」

我:「你有注意到你的經理Tim在過去的六個月裡都沒有與任何員工談過話嗎?」

Steve:「沒有。」

我:「現在你知道了,你有沒有意識到他根本就不可能獲悉他的組織是好是壞?」

Steve:「有。」

我:「總之,你和Tim阻礙我完成我唯一的目標了。你成了阻礙我取得最重要目標的障礙。因此,如果Tim在24小時內還不與他的員工做1對1談話,我將別無選擇,只能炒掉他,也炒掉你。我們講清楚了嗎?」

Steve:「非常清楚。」

這真的有必要嗎?


你可能會說,不管公司管理是好是壞,如果沒有正確的產品市場定位,公司一定會失敗。你也可能說,很多管理上很糟糕的公司,其產品與目標市場匹配度卻很高,他們照樣做得很成功。這兩種說法都對。那麼我說這樣一段慷慨激昂的話,並如此威脅我的高管真的有必要嗎?

我的覺得必要性有以下三點:

生死攸關的不同


當一切順利時,你留在公司有很多理由:

你的事業前景廣闊,隨著公司的發展,自然會產生很多有意思的崗位

你的朋友們和家人覺得你在選工作上簡直是個天才,在所有人對這家公司聞所未聞時,你居然能預期它前途無量

你的簡歷由於在一家明星公司全盛時期工作而更變得耀眼

噢,還有,你會變得很有錢

當事情不那麼順利時,這些理由都會變成離開的理由。事實上,能讓員工在公司發展不暢時選擇留下的唯一原因——除了他需要一份工作以外,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事情總不會一帆風順


還沒有哪家公司的股價能一直上漲。差的公司裡,經濟效益沒了,員工也就離開了。在技術公司,員工離開後,螺旋循環便開始了:公司市值下降,最好的員工離開,公司市值下降,最好的員工離開。這種循環很難逆轉。

成為一家好公司本身就是目的


我第一次與我的朋友Bill Campbell會面時,他是Intuit的董事會主席,Apple的董事,也是業內很多頂級CEO的導師,包括Steve Jobs和Jeff Bezos。但這些與他執掌的一家叫GO的公司比起來,並沒有更讓我震撼。GO公司1992年曾嘗試做一部iPhone。這家公司籌到了史上風投對創業公司投資的最高數額的資金,然後把這些錢幾乎全部虧掉了,並於1994年以超低價被AT&T收購。

這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故事。事實上,這聽上去更像一次很糟糕的失敗。但是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見過數十位GO僱員,包括Mike Homer,Danny Shader,Frank Chen和Stratton Sclavos這些很棒的人,令人驚訝的是,我見過的每位GO員工都說在GO工作是他們最棒的工作體驗之一。儘管他們的事業停滯不前、沒錢、成為頭條上的失敗者,這仍是他們最棒的工作體驗。GO是個工作的好地方。

這讓我意識到Bill是位多麼令人稱奇的卓越的CEO。顯然,John Doerr也這麼認為,因為當Scott Cook為Intuit招募CEO時,儘管Bill在GO公司時曾經讓John損失的大筆的財富,John還是推薦了Bill。這麼多年來,每位接觸過GO員工的人都知道Bill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能夠創建一個好公司的人。

如果你做不了別的什麼,就做一個Bill這樣的人,然後創建一個好公司吧。


醉創

「醉創業」是一個關於創業主題的微信公眾號

我們會時常推薦一些關於創業的好文章,是確實好的那種

這裡有經驗、事實和觀點,也提供雞湯、方法論與操作指南

相關焦點

  • Ben Silbermann:讓 Pinterest 走到今天的是線下推廣,不是技術
  • Facebook 起訴 4 家中國公司,因為它們假帳號做「太好」了
    這 4 家中國公司分別叫「9 XiuShenzhen」、「9 Xiu Feishu」、「9 Xiufei」和「Home Network」,註冊地分別在深圳和福建龍巖。▲ 其中一家公司的網站截圖. 圖片來自:TechCrunch起訴書列出了被告出售帳號使用的 9xiufacebook.com、myfacebook.cc 等 6 個網站。
  • 財匯局.黃天佑︰專業的審計師,必定有能力發現上市公司「造假」
    財匯局近日也積極「做大刁」,一連三個舉動,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包括調查「四大」德勤涉審核冠華未盡責、跟進德勤中國多間上市公司審計失當指控、調查陷入股權風波的康宏帳目。財匯局其中一把尚方寶劍莫過於,要求上市公司公開審計師的「工作底稿」(「audit working papers」),由於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需要將審核過的文件及程序書面記錄,故抽查工作底稿,可有效地驗證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有做足工作,確保帳目無重大錯誤。
  •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賣卡公司」?星禮卡「存款」賽過一家小銀行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賣卡公司」?但這並不意味著,商品證券化後,消費者就一定有買單的意願,這背後與品牌形象、企業公信力、產品預期質量等息息相關。更何況現在茶餐廳的收銀小妹、髮型屋的 Tony 老師、健身房的教練都在勸你「辦卡、充值」,嚇得廣大消費者習慣性保持警惕,把錢包捂得緊緊的。那麼,星巴克又是如何做的呢?為了打動消費者,星巴克使出了哪些吸金大法?
  • 小事 | 做了大哥的「女人」
    題圖:全景視覺  上初中 / 高中那時候的學校大哥、混混、不讀書的「社會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中學那會兒,我莫名其妙的做了大哥的「女人」。大哥就是大哥,據說打遍我們那片中學無敵手,家裡也混黑社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社會你龍哥」。
  • 當你做了一款「爛遊戲」
    但那些徹頭徹尾的惡毒差評,還是會讓他覺得心裡不是滋味:「我經常見到的是,那些評論者也許忘記了一點,這些遊戲的創造者可能本身也認同差評,但當他們被扣上「愚蠢」和「懶惰」的罵名時……好了,現在有一百萬個理由,可以解釋一個功能為何會變成這樣了。
  • 公司最好的福利是什麼?
    按:有點莫名其妙。這
  • 白敬亭:「聽自己的」,努力去做吧
    那時他還是個大三學生,除了成為一名好演員之外,一個更大的夢想在腦海中悄然成形:他想參與到影視製作中去,更具體點說,他想自己當導演或製片人,拍自己想拍的片子。他的經紀人是第一個支持他的人,也陪伴他一起走到了今天,他們沒籤經紀公司,出道沒多久便成立了白敬亭工作室,是這個行業不多見的新人「個體戶」。工作室起初就兩人,白敬亭既是自己的老闆,也是自己的員工,現在隊伍壯大了些,有小十個員工了。
  • 立志做「巴西美團」的這家公司,在思考哪些問題?
    構建一個以「吃」為核心的生態系統。這家名叫 iFood 的公司被看作是巴西版「美團」,成立於 2011 年,擁有超過 1200 萬用戶,整合了近 7 萬家餐廳與 12 萬名送餐員,外賣服務遍布巴西 500 多個城市。今年 3 月,它的月訂單量超過 1700 萬單,牢牢佔據了 86% 的巴西外賣市場份額。
  • 我們決定做一個「共享備忘錄」.
    -老湯姆 說:成年人的遺忘是不費勁的。- 盧回 說:成年人的遺忘是不費勁的,但如果有遺憾,遺忘就會很費勁。- 盧回 還說:對那些記憶深刻的回憶,用時間遺忘其實無效的。真正讓我們遺忘的,其實是我們去主動經歷了新的事情,而新的記憶把舊的替代掉了。就像玩俄羅斯方塊,總有個缺口,一旦填滿,整行就消失了。
  • 這家專注在背後做振動的公司,想讓你手機上的視頻也「動」起來
    蘋果不是唯一一家對觸覺反饋感興趣的公司,在這一領域,還有一家更專一、「功力」更深厚的公司——Immersion(意美森)。一家專注於觸覺反饋的公司Immersion 成立於 1993 年,專注於觸覺反饋技術的研發和授權,目前在觸覺反饋領域已經積累了 2200 項專利(包括已批准或待批准)。
  • 「巨胸翠如」鄧月平轉做歌手 自嘆:自己不紅!
    鄧月平覺得要更努力,才能令觀眾不再稱她作「巨胸翠如」。對於「巨胸翠如」四個字,鄧月平視之為動力:證明一日未改名,鄧月平你一日都要努力啲,改完名之後要更加努力!如果唔系你會變番『巨胸翠如』呀!不過不說不知道,原來鄧月平都試過「當兵」,更將經歷放進歌詞,她提到:其實歌詞暗藏自己一段少女心事嘅經歷,我中學時候體育好勁有個花名叫『馬騮』,但係為咗一個迎合暗戀嘅男仔就刻意做到好文靜
  • 「巨胸翠如」鄧月平轉做歌手,自嘆:自己不紅!
    雖然鄧月平在幕前的形象深入民心,但她卻以「年尾壓軸新人」的姿態進軍樂壇。入行一年就作多方面嘗試,是否為了甩掉花名?鄧月平覺得要更努力,才能令觀眾不再稱她作「巨胸翠如」。對於「巨胸翠如」四個字,鄧月平視之為動力:證明一日未改名,鄧月平你一日都要努力啲,改完名之後要更加努力!如果唔系你會變番『巨胸翠如』呀!
  • 大喜利|卡姆如果重出江湖可以做什麼職業?
    與周立波搭檔表演漫才《監獄風雲》卡姆如果重出江湖可以做什麼職業?做鄭爽的男公關於子碩  @於子碩卡姆如果重出江湖可以做什麼職業?為了出鏡把自己的「藝名」改成「化名」卡姆如果重出江湖可以做什麼職業?給pgone寫歌詞   農夫@寫段子的農夫卡姆如果重出江湖可以做什麼職業?和池子一起開一家喜劇公司叫「後果文化」。卡姆如果重出江湖可以做什麼職業?
  • 扒一扒風靡各地的「韓國小氣泡」是不是胡說八道,到底值不值得做?
    所以你看,「深度清潔、去除黑頭、煥亮皮膚、補充營養、增加吸收」,所有這些某種程度上都能實現,並不是完全是胡說八道的。但知道了原因之後,也許你也就覺得沒什麼神秘感了,並不像光電類但醫美項目只能在機構中才能實現。
  • 在北京,來這些創意公司做廣告
    相比起名氣和規模,優秀的作品、獨特的創意以及高執行力才是一家廣告代理商最好的代言人。世界不滅,創意不死。在北京,來這些創意廣告公司折騰折騰?「神經病」的腦洞方式是好賣的風格,如此才能創造更多的可能。代表案例有「阿里云云計蒜」、「酷公司用釘釘」、「支付寶《無束縛》MV」等諸多優秀的創意案例。
  • 營養早餐自己做:「豆漿、米糊」篇
    可是小編覺得,「湯麵,餅子,包子,麵包三明治,牛奶,豆漿」這些都已經很華麗了!!!只是豆漿就已經絕對不單一了!用豆漿機做豆漿、米糊、蔬菜濃湯都非常方面,頭天晚上選好食材,起床就打開豆漿機,刷牙洗臉準備別的菜,弄好就可以吃了。 而且完全無法「單一」,感覺可以三十天不重樣呢!你覺得「單一」,會不會是食材不夠豐富呢?小編做豆漿,從來都是放超過四種食材的,深究起來,其實米糊做的更多。
  • 今夜做個好夢,天亮再醒吧 |「為你讀詩」
    劉新民 譯選自《艾米莉·勃朗特詩全編》,河北教育出版社再沒有別的太陽照亮過我的天宇,再沒有別的星星為我閃爍發光——艾米莉·勃朗特《憶》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然而這份激情看似浪漫,卻堅決不容許二人存有差異,不容許他們發生改變。可世事變幻莫測,愛情難以駕馭,永恆又談何容易呢?我們無法阻擋時間的流逝,人心的改變。由於嚮往顯赫的社會地位,凱薩琳陷入內心的矛盾。最終違背了自己的真心,嫁給了畫眉田莊的埃德加·林惇,放棄了摯愛的希刺克厲夫,放棄了對不滅之愛的執著。而當凱薩琳漸漸看清了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時,一切早已萬劫不復,無法挽回。
  • 這一家四口人做的「垃圾」雜誌-Famzine,竟然感動了無數人? | 二德伊娃
    」不再只是一種傳達時尚潮流和廣告資訊的媒介,它還能用來幹什麼?來自新加坡的這一家四口人,兼顧起了創意策劃,圖片攝影,文字撰寫,封面設計等一系列的工作,他們把做好的雜誌稱為Rubbish「垃圾」,卻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甚至還意外的獲得了新加坡創意最高獎。Rubbish Fanzine by holycrap
  • 專訪東京重核心臟SSTP「 熱愛你所做的事,因為生活永遠不會讓你變得那麼容易.」
    ◆◆音樂之外的興趣愛好是什麼?Yosh: 音樂是我全部的生活,所以除了音樂好像沒有別的了,可能做飯算一個?我也不知道啦,除了音樂我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事了。哈哈。Yudai: 除了音樂就沒有了呢。因此,我覺得人類有機會向先知詢問為了過上成功的生活需要做些什麼,他會告訴我們生存,以及如何生活。 ◆◆樂隊成立至今,最想說的話是什麼?Yosh: 做夢並不是壞事,其實正是生活在夢想之中。 努力工作,熱愛你所做的事,因為生活永遠不會讓你變得那麼容易。Yudai:持續力量是日式詞語,腦子裡一直想著這個詞就能獲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