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6月1日,南明永曆帝被處以絞刑,20多天後,李定國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和總部相繼返回清朝。但是部分義軍高舉南明的旗幟,堅持抗戰。直到1664年,清朝才動員10萬大軍徹底消滅了這一力量。在南明的這場最後決戰中,李自成的孫子拒絕投降,全家殉難,為大明流下最後一滴血,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但清軍入關改變了當時天下的形勢。李自成死後,大順郡軍龍沒有首領,又陷入了流動作戰狀態。大順郡與否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接受了明朝的呼籲,李通和高日公將軍隊改編成了「忠英」。起初,忠英為南明設立了很多專業,但仍然受到南明小朝廷的懷疑。
南明與大暑軍與否聯合後,「忠誠營」的日子變得更加艱難。為了避免內訌,1650年底,李來亨、高一戰力營「忠英」將士離開南寧北上,來到奎東地區,與這裡的項青義軍聯合組成「奎東13個」。忠誠大隊雖然脫離了南明的直接指揮,但仍然尊重南明的年號,接受南明調整的調動,經常配合作戰。
李來哥哥是李代的養子,李科是李自成的侄子。也就是說,這樣的哥哥是李自成的侄子。1662年9月,清朝開始徵募以李來亨為首的「13個奎東」,為此採取愛撫和使用戰略,引誘人投降,一方面動員了10萬大軍。1663年正月初一,四川清軍率先開戰,擊敗元宗地,迎接河東寧。與此同時,湖廣的清軍也擊敗了浩蕩旗,奪取了根據地防縣。
為了打破清軍的攻勢,李來亨決定以進攻為防守,一舉擊敗柳體順和湖光方面的清軍。之後,李雷又與各部門聯合揮動西進,率領5萬人的軍隊直奔巫山縣。但是李前來哥沒有獲勝,反而失去了7千多人,不得不撤退。至此,雙方戰鬥到秋季,清朝方面將穆裡瑪作為鄭智將軍,陶海作為鄭智將軍,帶領數萬人走向前線。
奎東地區經濟落後,大部分是宮山握手,條件非常困難,加上清軍的封鎖,意識到大勢已去,紛紛向清軍投降。例如王光興、馬騰雲等。此後,清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柳體純戰軍全軍覆沒,自取滅亡,胡晃、元宗制也戰敗被俘,慘遭殺害。到1664年初,奎東13輯只剩下這樣一部,他仍然堅持在興山縣莫魯山進行鬥爭。
穆裡瑪是玉佩的弟弟。相信八騎兵勇猛善戰,直接投入戰鬥,結果在摩魯山戰役中損失慘重,許多重要將軍紛紛陣亡。穆裡瑪看到強攻不能贏,下令長期包圍,中斷了與義軍和外界的聯繫。6月份陷入僵局後,軍糧不會繼續,李萊恆的軍隊計劃突破,但鄭軍的人數太多,根本無法突破。
與此同時,李來亨斬殺了清軍前來說服投降的獅子。8月初4日,義軍無力再抵抗,李來哥哥先殺了自己的妻子,放火燒了房子,最後自食其力死了。與此同時,李來哥哥的兒子也被戰場血染。崇禎帝做夢也沒想到他苦苦盼望的吳三桂會幫助「清滅明」,李自成的侄子手為大明流下最後的血。多麼滑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