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我肯定不會去拍那種純粹走粉絲走流量的作品」

2021-02-09 電影雜誌 MOVIE

                                      採訪、文:呂超

                                      攝影:呂超

 

《嘉年華》海報

 

《嘉年華》已經上映半個多月了。在澳門國際影展與文晏對談後我發現,對她而言,無論是社會熱點還是商業票房,這都不是要花費精力關注的。如何讓國內的藝術電影被更多觀眾接受與喜愛,才是她的初衷與未來。

 

導演文晏

《電影》:《嘉年華》的票房從上映開始到現在已過2000萬,您覺得達到自己的預期了嗎?

文晏:坦白說,之前並沒有預期,一個成熟的藝術電影放在商業平臺上去發行,有很多隨機因素在其中,所以很難用票房來說明問題。

 

《電影》:以後會考慮拍商業片嗎?

文晏:我肯定不會去拍那種純粹走粉絲走流量的作品,只能說可能有時會拍更大眾一點的,有時自然小眾一點,沒有絕對的界限。

文晏現場採訪照

 

《電影》:金馬獎之後您跟媒體說以後都只做導演了,是打算放下製片人的工作了嗎?

文晏:這篇新聞我也看了,當時很多人在轉,但是我沒說這句話。當時一堆人起鬨,我只是說在思考下一部導演作品,可能不會這麼短時間立刻做別的片子,沒有說永遠不做製片人。現在全是標題黨,所以網上的話你不能太信。

《電影》:《嘉年華》上映對您來說除了讓大家關注到少女性侵的問題,還有哪些意義?

文晏:我覺得電影首先是藝術作品,如果只關注到這個話題,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我畢竟不是在做新聞,也不是只丟個話題給大家看,還是希望大眾能夠通過《嘉年華》開始理解藝術電影。能作為這樣一個媒介,是它本身的意義。

文淇飾演的小米

 

《電影》:電影中夢露的大雕像出現了好多回,每次我覺得都有不同的意義,請問您當時在哪裡找到的這個雕像?

文晏:雕像是我們自己做的,我覺得她是女性被物化的標誌性女形象,而她作為女性自身的個性,因為個體的存在,是被人忽視的,這恰恰是我電影的一個主題,非常契合。

文淇與小米的共同點是倔強

《電影》:片中兩位小姑娘文淇與周美君當時是怎麼找到的?

文晏:海選。基本上國內演過戲的這個年齡段的女孩我當時都見過,文淇是我的造型指導推薦的,他們之前在一個電視劇裡有合作。我對小米這個角色定位就是要性格非常倔強、性格大於外貌的小女孩,見到文淇我發現她確實有這種挺倔強挺叛逆的性格,這是她與角色最契合的特質。周美君是真正海選來的,她之前完全沒有任何表演經驗,所以特別特別純,又有一種不服輸東西,剛好也是小文這個角色很需要的。我不想讓她演一個可憐的受害者,她的存在不是為了討觀眾的眼淚,她要有自己的靈魂與個性。

周美君飾演的小文與耿樂飾演的父親

《電影》:您覺得女導演拍《嘉年華》這種社會題材有什麼優勢?您比較擅長拍哪些題材?

文晏:我也不知道,女性題材可能相對而言對女導演來說稍微有優勢,這個也只是通常情況下,但也有非常優秀的男導演也能拍,最優秀的男導演是可以拍好各種題材的。

《電影》:《嘉年華》上映已經有一些日子了,對您來說希望大家看到的除了故事本身,更多的是什麼?

文晏:《嘉年華》會讓很多人提到《熔爐》、《素媛》這些韓國電影,其實是不能拿這些電影做比較的,因為是完全不同類型的電影和完全不同的藝術手法。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逐漸理解藝術電影的創作、藝術電影的手法,區別它和一些商業電影之間完全不同的理念和結果。

 

這是周美君第一次拍戲

《電影》:您認為十幾歲的孩子是否適合看《嘉年華》?

文晏:演小文的周美君,她拍戲的時候11歲,為了不去幹擾她也為了保護她,拍戲的時候我完全沒有跟她講性侵這部分內容,也沒有給她看劇本,完全讓她把關注點放在與父母關係的表達上。但是在路演過程中,美君的媽媽陪著她一起看這個電影,所以她也開始慢慢理解和思考這些事情。實際上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嘉年華》是可以看的。

 

周美君在整個拍戲過程中並不知道電影表達的是少女性侵的故事

《電影》:您自己喜歡看哪些類型的電影?

文晏:喜歡看比較有個性的藝術電影,新電影看的很少,現在比較喜歡看老一點的電影,比如歐洲六七十年代老電影,像伯格曼、安東尼奧尼、費裡尼,還是比較喜歡看他們的作品,我覺得在那個時代反而人的想像力、思考深度都是我們現在很難超越的,那些老電影對我更有啟發。所以我也會建議現在的年輕人要多看這些電影,因為那是電影的黃金時期,我們現在真的從創作力想像力方面,都差得很遠。

 

 

相關焦點

  • 王傳君:我不走「流量」!我走「心」!
    他說他不是明星,不「走流量」。 《電影》:大多數明星出席電影發布會都是正裝或者盛裝,為什麼你上次出席《情遇曼哈頓》的發布會時就穿了一件肥肥垮垮的白T恤?王傳君:說實話,因為我現在比較放飛自我。我一直不覺得我應該做個什麼事情給你們看,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戲拍好了,你們愛看就看戲唄。
  • 文晏訪談:電影的講述關乎對世界整體狀況的理解
    文晏:肯定是的。因為我看過的電影,或者說我主要的觀影經歷基本以作者電影為主。甚至在一個時期覺得,只有這些才是真正的電影。所以很自然在開始創作時,尤其還是第一部作品,肯定是要拍屬於我自己的、有我自己表達的東西。那是我來完全掌控的一個東西,不管它好壞,首先它是我的。
  • 專訪▎威尼斯評委文晏:《白日焰火》模式非萬能藥
    作為本屆「未來之獅」單元的評委,中國導演文晏認為,該獎項的評判標準不是追求作品的完美度和成熟度,反而是導演的真誠和創新性。作為女性導演,文晏說自己不會因為女性身份而對電影有特別的關注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中國女導演在全面崛起。
  • 文晏 以現實為矛 激蕩國際
    文晏作為導演走國際電影節路線,看似是從一場意外開始的。然而事與願違,不再寄予「走出去」的中國電影人紛紛拋棄國際路線,選擇拍本土化商業片迎合中國觀眾口味。就在巴貝拉焦慮找不到合乎金獅獎參賽水準影片時,文晏的導演處女作《水印街》走進其視線。
  • 探討性侵女童的《嘉年華》:文晏與她的七位夢露
    她想把它們拍成電影,但找不到好的角度,一方面,「我不想單純地去拍一個社會事件,覺得它必須非常獨特,所呈現的東西不是個案,而是普遍性的東西」;另一方面,文晏認為,「旁觀者是沒有資格以受害人的視角去講故事的」。2013年9月,當了多年製片人的文晏,帶著導演處女作《水印街》來到威尼斯電影節展映。
  • 《嘉年華》文晏導演專訪:我們有太多的故事,沒有被好好講述過
    文晏導演:其實是驚喜,做片子的時候也不會去想誰一定會喜歡。等到片子真正跟觀眾見面了,有了中外媒體的評價,聽到他們真實的、積極的反饋,還是挺高興的。問:可以談談您之前製片的經歷,現在又回歸導演的角色,中間的過程是怎麼樣的?文晏導演:其實我是很自然而然的,沒有一定要非得做哪項工作。
  • 文晏:《嘉年華》聚焦「兒童性侵」,是想講社會對孩子保護的缺失.
    導演、編劇、製片人文晏文晏歷時四年製作《嘉年華》,從業十年,這是她第一次執導電影,首部作品就聚焦女性的成長故事,聚焦「性侵」話題,她表示,聚焦「性侵」這個大膽的題材,更多地是想講社會對孩子保護的缺失——從父母、
  • 現在年輕的流量明星,如肖戰蔡徐坤之流,誰能走得更遠?
    大概就是TF:根正苗紅,有強大後臺,背景雄厚,國民認可度遠超其他流量明星,出道時間長,無實質黑點,都有一些作品。有央視認可應該沒人想搞他們,搞也搞不動啊。其中易烊千璽演技突出轉型很成功,他肯定會大火就是了。
  • 文晏導演質疑:做旁觀者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
    不僅是留白而克制的敘事方法,文晏導演在影片中採用的剔除人工痕跡、忠於現實的鏡頭語言,以及對底層疾苦的注視和關懷,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這都與羅伯特·布列松一脈相承:「我非常不喜歡斯坦尼康(手持穩定器)的那種特別人工的、貌似優美的、但是很人為的那種(鏡頭)運動。所以要求用的是攝影師扛拍的。」她在專訪裡回答到關於鏡頭運動的選擇時這樣說,「手持,是為了有一種人的呼吸感。」
  • 賴著不走的那種
    有人組隊成團買邀請函,一隊人浩浩蕩蕩出發去走紅毯,而走一次紅毯,通常價格不菲。但是網紅們、二三線明星們表示這錢花得值得,要是一不小心出名了,這個回報率高到你無法想像。於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坎城紅毯上,出現一些辣眼睛的行為。比如穿著高跟鞋,在紅毯上,萬人矚目下,佯裝摔倒,順便露一下事業線。
  • 劇場丨《嘉年華》杭州首映,導演文晏、主演耿樂、周美君都來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做這樣的處理,因為耿樂演的這個父親,他面對這個事情的反應一直讓我覺得難以理解。所以導演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處理。文晏:其實,我覺得他們演員應該更有體會,比如說在電影裡呈現一個角色想表達憤怒,但你作為一個演員不能真的去演憤怒,而是去演怎麼壓制克制自己的憤怒。
  • 「流量明星」不針對所有人,華晨宇是純粹人,他只熱愛音樂
    「流量明星」不針對所有人,華晨宇是純粹人,他只熱愛音樂其實像《鬥牛》《寒鴉少年》《拆彈專家》這類型的歌我之前自己在家用耳機聽的時候真的沒有特別的感覺。無論是人還是作品,都不是完美的,他的作品肯定還有一些不足。
  • 鹿晗王一博趙麗穎,都去拍了懸疑劇,這類電視劇真能讓流量翻身?
    畢竟娛樂圈還有很多其他的明星可以看,而被遺忘之後,人氣肯定也就跌入了谷底,慢慢的就不會有人找他拍戲或者參加綜藝節目什麼的。現在娛樂圈不管做什麼都講究流量,流量高的藝人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但是流量藝人一直有一個備受吐槽的點,那就是沒有實力。
  • 向左走向右走,抖音內容方向,苟且還是遠方
    ——這年頭是一個泛娛樂化的時代,做泛娛樂化,就像芒果電視臺那種,邊吃爆米花喝可樂,一邊刷屏,——這樣的內容,就像方便麵,人人都需要,而且絕對不會犯錯誤。所以呢,如果你做這樣的一個類型的內容的話,你會驚喜地發現:漲粉呢,要比做垂直專業的快很多。但是,你別笑,笑得太早,笑得太歡,後面總是會有小煩惱。煩吶是什麼呢?
  • 對談文晏+耿樂:這是個嘉年華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坐過山車
    魏sir:獲知文晏剛剛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首先要恭喜您獲獎,但是,恭喜的力量太弱了,我想,還是應該感謝您帶給我們這麼棒的作品。和作品本身比起來,或許榮譽反倒變得其次。 文晏:當然,你需要真正地把自己完全地隱去,完全地變成一雙眼睛,不斷地去檢驗,我看到的東西是不是真實的。因為,電影都是在做提煉的,並不是拍紀錄片,所以在不斷提煉的過程中,你要一直檢驗,你是否提煉到了最本質的東西,這對導演來說是一種考驗。
  • 金掃帚獎直懟肖戰,到底真是客觀的唯心評價,還是借熱度走流量?
    近日,金掃帚獎以線上直播方式公布了獎項,其中最醒目的熱點,是最令人失望的影片《誅仙Ⅰ》和最令人失望的演員肖戰孟美岐,這個獎項在這個時候點了肖戰的名,真的不禁讓人疑惑,到底真是客觀唯心的評價,還是想借著最近黑肖戰的熱度走一波自己的流量?
  • 白敬亭不想走流量路線,是真的想做演員,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白敬亭不想走流量路線,是真的想做演員,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接機這件事特別喜歡小白的態度,最近有了小牆頭看了他一些機場照。因為是不太紅的藝人,所以有人接機應該也開心,但是一舉一動都被人狂拍還有的粉絲離特別近我差點以為是工作人員,並肩而行鏡頭懟臉那種
  • 譚維維苦惱新專輯沒人聽,流量藝人當道,小眾藝術是否無路可走?
    而國民歌手與流量歌手的區別就在於你或許認識她,但可能不會主動去關注她、搜索她的一切動態,被動接受和主動搜索的區別造就了像譚維維發專輯無人知曉這樣的窘境。流量藝人當道是劣幣驅逐良幣?歌手自己的專輯除了粉絲之外,很難被路人關注到,那麼流量藝人因為主動關注藝人信息的粉絲多,在這方面就有了更大的優勢。提到流量明星,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不少人會出現本能的排斥。
  • 許嵩:流量為王,娛樂至死的時代,總有人純粹如初
    可是在我看來他倒更像是一個從未沾染娛樂圈半分塵土的純粹音樂人。1單打獨鬥的自我音樂時代2006年,許嵩還是醫科大學一名大二在讀學生。自幼便學習鋼琴和古典音樂的他開始自學一些軟體製作,然後在網絡上發表一些自己的作品。
  • 有一種心痛,叫做「你走後,我總是想你,那種感覺越發熟悉」
    有一種心痛,叫做「你走後,我總是想你,那種感覺越發熟悉」一個人愛得有多深,才會對於已經結束的感情,有多麼的留念,可能時間最難以跨過去就是關於前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每個人都曾笑著坦然說過去了就這樣吧,但每次一想起來,那種揪心的感覺就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