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上,作為2017第二屆杭州平行影像周的壓軸活動,我們在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的大屋頂劇場,迎來了電影《嘉年華》杭州首映。這部影片剛剛在首屆平遙國際影展上斬獲了「最佳影片」,平行影像周的觀眾抱著極大的期待觀影,最後都沒有失望,看完電影,很多人和影評人木衛二一樣,為這部影片給出「年度最佳國產電影」的稱號。
最讓觀眾驚喜的是,除了導演文晏,片中飾演父女的耿樂和周美君,也來到了現場和大家見面交流!
嘉年華
映後談&觀眾交流
文字整理_小G Sar 甜美
觀眾:小演員也是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了,導演是不是應該會把一個完整的故事告訴小演員讓他去理解。那麼,導演在創作過程中是怎樣和小演員協調的呢?還有,美君對於同齡人的這個經歷有怎樣的想法?在影片中演員的表現整齊劃一的出色,所以想請問導演是如何做到和演員們溝通的。
周美君:其實在這之前,導演是沒有給我看過完整的劇本的,所以,我不知道故事情節。每次演出導演都會給一些片段式的給我講解,臺詞也不多,然後告訴我怎麼演,所以在之前我不知道這個故事。
▵《嘉年華》劇照,周美君飾演的女主角
蘇七七:這個片子在今年威尼斯提名之後很受關注,大家都非常期待這個電影,但是對於這個電影的題材還是有很多疑問,想聽導演談談電影選題背後的故事。
文晏:我大概四年前開始寫這個劇本,我對這個題材關注很長一段時間了,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關於少男少女的這些事情。會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力的一方面是在情感上,覺得過不去,心裡會覺得很難受。另一方面會,引發我的思考是,這些事情那麼多,我覺得我們能夠做一些什麼事兒,來幫助這些孩子。還有一些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去參與犯罪,為了一些小事兒無所顧忌的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們現在發展的太快,成年人都太忙了,我們的注意力都在別的地方,反而忽略了對孩子的照顧與保護。我想這個問題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也許在未來會更加嚴重。這可能就是,我為什麼想講一個少女故事的原因吧。
▵導演文晏
蘇七七:那麼耿樂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你選這個角色的一些原因嗎?
耿樂:首先是因為拿到劇本,讀了劇本裡邊的故事,覺得感觸特別深,在讀劇本的過程中我覺得很壓抑。我知道導演想讓我做這個孩子的父親,於是我就在看這個父親能為這個孩子做些什麼,但我從頭翻到尾看下去,發現他什麼也做不了,我覺得憋得慌,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力量的劇本。它完全擊中你,內心的最深處。我想我一定要見一下導演。
見到了導演,我發現她是一個平靜的溫和,說話都不怎麼大聲的女導演。我問她我能不能不演這個父親,因為首先我覺得自己不像一個初中女學生的父親,第二是我其實想演那個警察。後來我在想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你要開始琢磨一個角色,你就會走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我是不想再去體驗那個父親內心的痛。最後,導演還是堅持讓我演那個父親。我說我不像一個初中女學生的父親。導演說,不像就對了。因為,劇中的父親就是這樣,沒有陪伴過孩子的成長。
▵《嘉年華》劇照,耿樂飾演的父親
文晏:補充一點,雖然他不像一個父親,我第一次見他,就覺得他內心很溫暖,劇中的父親,他其實並不是冷漠,而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那份責任,等到後面有這樣一個轉變。我們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內心非常溫柔的人,只是被生活磨成那樣了。而耿樂剛好具有這兩個特徵,所以我覺得他很適合。
蘇七七:我覺得,劇中的她雖然不像個父親,但是他是一個很複雜的角色,對於耿樂來說應該是一個角色拓展。
木衛二:其實我也是第一次看嘉年華,我補充一下,嘉年華在平遙電影展剛獲得了最佳影片。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映後已經過去了十分鐘,而我還是覺得自己沉浸在剛才的影片當中,所以我現在很難說出什麼。好的電影就是這樣,會一下子讓你覺得有很多東西要消化。
▵影評人木衛二
蘇七七:看到這個電影,以及看到導演本人都能感受到一種外柔內剛的力量感啊,這個力量感是一個整體的呈現。
觀眾:一開始讀到這些案子的時候,並沒有讀到太多的憤怒。我不知道為什麼做這樣的處理,因為耿樂演的這個父親,他面對這個事情的反應一直讓我覺得難以理解。所以導演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處理。
文晏:其實,我覺得他們演員應該更有體會,比如說在電影裡呈現一個角色想表達憤怒,但你作為一個演員不能真的去演憤怒,而是去演怎麼壓制克制自己的憤怒。
我覺得在電影裡其實是一個相同的東西,首先我不是在用這個電影去宣洩情緒,我也不希望觀眾看到我的這個電影,觀眾覺得我在宣洩情緒。我想要達到的是引起你的思考。就比如說最開始我是讀到一個新聞,當時我可能非常憤怒,但是如果我把這個憤怒不加消化的呈現給大家,那這個東西是不成熟和不夠的,它不能成為一個藝術品。所以我在做電影的時候會有電影藝術上的積累和思索,然後我再去想用一種什麼方式把它呈現出來,使它既能夠在情感上去打動你,又能引起你的思考,就這個是我做的事情,而且我覺得我們社會上有太多的憤怒和太少的思考,所以這個才是我想達到的目的。
觀眾:請問男主怎樣表現出父親的那種掙扎和憤怒?
耿樂:我的理解加上導演的把關就呈現了這個人物,有時候這是一種感覺很難說清楚。
蘇七七:作為演員是很難說怎麼演出這種感覺來,但是作為觀眾在看的時候,我覺得在醫院的那場爆發性的戲能體現出心中的悲憤。還有一個是,在和女兒處理門口落葉,這兩個場景就把人物樹立起來了,從中也能感到演員對人物的把握,以及劇本的段落把電影整體融合起來。
耿樂:我覺得文晏導演對演員表演的要求很高,導演眼光很獨特。
蘇七七:其實我們覺得演員每一個人都恰到好處的,而且我在這個電影裡頭都沒有覺得這個父親非常的帥。
耿樂:因為在這裡頭,我從頭到尾都沒化妝的。
文晏:最初很早就有副導演給我提可以找耿樂演爸爸,然後我說不行,因為太帥了,然後最開始很長時間都沒有考慮,但是見面以後,我覺得他裡面有成熟感,但父親感不強,不過又有誠實和溫暖的感覺,所以我覺得他特別合適。
到後來我們在表演上到現場溝通其實非常簡單,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好演員,他自己會設計很多的細節,包括和小演員的一些配合,他都給了很多的幫助,所以對我來說就是找到那種很微妙的東西。
他劇裡面被前妻罵的那句話,「你們一個比一個悶。」的確,他不可能是那種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變化特別多的人,他肯定是一個比較悶的,但卻能表現溫情表現得很充分的那種。所以我覺得後面踩樹枝的那場戲我覺得特別好,就是讓他看著女兒過來有種尷尬,在特別小的一個微笑露出來後讓人心就融化了,而包括憤怒,我相信對任何一個父母來說,在醫院聽到那樣的宣布,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的,對於耿樂演的那個父親來說,他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他可能晚了好幾拍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所以這些細節他都把握的特別好。
蘇七七:所以在劇裡面,他不是用帥來打動觀眾而是用表演來打動,所以我們更喜歡耿樂了。
耿樂:而且我覺得文晏導演從電影到表演的審美品位非常高,她完全受不了你在這個裡面有不走心的表演和狗血的宣洩。
蘇七七:對,就像剛剛小演員周美君的表演,她的臺詞那麼少但是她的眼神那麼的到位。導演您是怎麼讓演員做到眼神這麼的到位,讓觀眾能感受到內心的那種東西?
文晏:美君其實是0表演經驗,所以來到我們組之後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都是每周末她爸爸帶著她從石家莊到北京,做兩天的訓練,然後7、8周之後我們就開機了。她就呈現特別棒。因為我會觀察他們,然後我發現美君特別會用眼睛表演,然後我就刪掉了大量的臺詞,本來最早的劇本裡面還有更多的臺詞,她特別的動人。
第一次我請幾位成年演員對戲的時候,史可一看見她就說心都融化了,然後她們拍對話的那場戲,史可問她為什麼沒有回家。那場戲美君只有一句話,剩下的就是搖頭搖頭搖頭,然而那場戲史可拍著拍著眼淚都下來了,所以當我們發現美君的這些特質以後我們會覺得美君不需要臺詞,並且美君特別有表現力,所以我就把鏡頭留在她身上。
這是要根據演員的特質找到她最有個性的東西吧。我記得我沒有給她完整的劇本,她是不知道劇情的。我們就一場一場地給她劇本。一場一場地練,但是讓她真正體會到的是,讓她選擇父母離婚後必須選擇跟著一方的生活,當時她才11歲,對她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看她流淚,之前她都是一直笑一直笑。最開始的訓練我跟輔導員對她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不許笑。
蘇七七:最後一個鏡頭她穿著淡綠的衣服坐在淡綠的床上,然後眼淚掉下來,我覺得誰看到這個鏡頭都會很有感觸。
文晏:對,她太感人了。因為她那個角色是電影的基石嘛,所以她那個角色如果不能感動你,那這個電影也就無法打動你了。
蘇七七:她的表演給了這個電影特別大的說服力,因為這個東西成立,後面對社會生態的關注才會全部成立。
文晏:所以我們可以教小朋友去呈現什麼東西,但是真正表現出來的還是看他自己。
觀眾:出於自己的小好奇心,我想問下導演你拍攝這部電影有沒有一些小小的野心,比如去改變社會的一些現狀?
文晏:我不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但是我相信改變是從最細微的地方吧。
如果我們假設今天有一百多個人看了這部電影,假設每個人都有感觸,哪怕是這部電影某一方面有所感觸,如果這個感觸,能夠給你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那麼這就是一百個改變。我是相信有這些小的改變的,但我無法有信心能夠改變這個社會。對於我來說,電影改變了我的人生,我也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改變其他人。
觀眾:我想問的問題也是結尾那裡,很高興導演給我們一個充滿隱喻,充滿希望的結尾。能不能談一下這個結尾是早就想好的,還是怎樣的創作過程?
文晏:結尾是我比較早就想到的。我寫劇本就特別喜歡寫結尾,不會寫開頭。我設定這個角色是一個旁觀者,其實這個旁觀者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其他人我都設定得具象了一點,而小米這個形象,她的身世,我設定得很模糊。因為它代表了太多太多的人,所以當我想到這個結尾的時候,她不是簡單的奔向一個光明,但是它是一場極有力量的出走。雖然前途是未知的,但是我們應該有勇氣去冒這個險。因為只有它存在可能性的時候,才有希望。這是我的初衷,從來沒有改變過。
供圖_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編輯_王十三
2017平行影像周
主辦方:
東方星空數字娛樂有限公司
大屋頂文化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鄉愁工作室
- END -
*文字信息由合作方提供,主辦方保留活動解釋權
*本公眾號一切內容解釋權歸杭州萬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合作,請聯繫我們 0571-8876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