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辰
(夢歸秋辰:第228期)
古往今來,皇位的鬥爭從未停息,甚至是愈演愈烈。一方面,君臨天下的皇帝對於世人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很多人為了自保也不得不加入爭奪皇帝的行列,尤其是功勞很大的王爺。
而引發皇子之間你死我活爭奪的原因無非三種:
一、廢長立幼。
一般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是由於皇帝偏愛某個妃子,最終在枕邊風的吹拂下皇帝腦子發熱而廢長立幼。而一般廢長立幼必然引起朝政的混亂和爭權奪利,因為從表面上看這是皇子之間的行為,但實則這是朝臣勢力之間的對決。
而深受廢長立幼之苦的,就是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了。當初趙武靈王立趙何為王,自己當起了「太上皇」,最終引發了一系列兵變。大臣肥義等都成了陪葬品,趙武靈王也被餓死在沙丘,而趙國的實力也受到了極大削弱。
二、其他皇子太強。
簡單來說,就是在皇子中有某幾個皇子功勞很大並且擁有兵權。那麼為了自保也不得不加入爭權奪利的行業,因為對於一個皇帝來說,絕對不會允許功高震主之人的存在。更何況這個人還是對自己皇位有直接威脅王爺,所以這類王爺一般在新君繼位後不是被軟禁就是被殺死。
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李世民了,尤其李世民軍事才能極其卓著。他率領軍隊相繼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唐璧、劉黑闥等割據勢力,因此他的帳下有尉遲恭、程咬金、獨孤彥雲等。一方面李世民的實力讓李建成深為忌憚,另一方面李世民也害怕李建成繼位後自己沒有好果子吃。因此,這場皇位爭奪戰拉開了序幕,最終李世民憑藉出色的情報在玄武門先下手為強,贏得了這場皇位爭奪戰。
三、太子作死被廢。
本來憑著太子之位的顯赫,安安穩穩就可以登基稱帝,但卻不學無術或者非要作死。最終尤其太子被廢而引發皇位爭奪戰,而這一條和廢長立幼是相似的,只不過這裡的太子不光是長子。
而最經典的就是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這個本來受到李世民器重的兒子卻不學無術,整日玩cosplay,再加上老丈人侯君集的推波助瀾,最終在被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又便引發了李泰、李恪等人的皇位爭奪戰,最終在晉王李治確立為太子後,這場風波才煙消雲散。
而對於皇太子胤礽來說,更想後兩者的集合體。尤其胤礽的母親赫舍裡在生胤礽時難產而死,康熙非常痛惜而側立胤礽為太子。而當時對於胤礽來說形勢一片大好,內部自己是太子,一國之儲君。外部而言,朝廷重臣索額圖是自己的外公,所以只要胤礽能夠安安穩穩的下去,便能成為皇帝繼承人。
而胤礽在當上太子之初,確實能明察秋毫,在其監國期間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但這期間卻產生了一個意外,只不過這個意外不是來源於太子,而是來源於康熙本人。
眾所周知,康熙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從8歲繼位到平鰲拜、三藩、葛爾丹等長達61年。所以胤礽在2歲時被封為太子,而50多歲時還是太子,古人60歲都是非常稀少的。所以,當了幾十年太子的胤礽急了,然後就開始了自己的作死生涯:
首先,與索額圖勾結在一起。自古以來,結黨營私是最為皇帝所不容的,尤其是康熙這樣的聖君。雖然索額圖是胤礽的外公,但他畢竟是個臣子,現在是索額圖擁立太子,那麼太子成為皇帝後索額圖會不會專權呢?所以,當索額圖被幽禁後,太子也被廢。
其次,當太子被復立後,本以為會有所收斂的太子反而更加變本加厲。而太子也吸取之前的半吊子教訓,以前是索額圖結黨營私,這次自己親自來。於是在康熙派遣大將軍王十四阿哥在西部用兵時,太子卻致使手下人貪汙餉銀。身為太子,日後天下都是自己的,卻在自己家監守自盜,未免太小家子氣,最終徹底被廢。
最後,就是皇子們的推波助瀾。以前是大阿哥與太子爭權奪利,後來又是八阿哥和四阿哥也加入爭權奪利的隊伍裡來了。他們經常在康熙面前推波助瀾,最終也加快了胤礽的倒臺步伐。
其實對於胤礽來說,康熙常年出巡和對外用兵,胤礽監國已經與皇帝無二。只要他一方面能分清太子是太子,索額圖是索額圖,另一方面能約束手下善理朝政,那麼日後必為皇帝。只不過太子當的時間太長而疑神疑鬼,再加上不能約束手下人並分清自己和索額圖的關係,正確定位自己,這才導致了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用文化點亮生活,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夢歸秋辰,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