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孝忠,家住興義市烏沙鎮普梯村戈備組,我的好日子是從2016年開始的。
以前,我只知道在家務農,幹些傳統農業,日子總是過的緊巴巴的。這幾年,依託政府的資金幫扶和我自己外出打工,收入很快多了起來,日子越過越好了。
我們以前居住的房子,簡直是慘不忍睹,每次外面下大雨,家裡就要下小雨,最怕的就是下雨天和冬天,怎麼也暖和不起來。
幫扶幹部到張孝忠家宣傳政策
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2016年,政府將我戶列為危房改造戶,我家獲得了1.5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這筆錢真的是雪中送炭,我家立馬把房子翻新了,該修的修、該補的補。
現在,家裡再也不漏雨了,每次回到家看到乾乾淨淨的院子、躺在溫暖的床上,我心裡都有說不出來的高興。我知道,這多虧了政府,讓我家再也不用擔心寒冬和雨季了。
同年,政府幫我貸款5萬元入股經果林合作社,每年能分紅4020元。2017年,我們將得到的11172元財政扶貧資金,入股興義市黔農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年分紅資金558.6元,第二、三年每年分紅資金為1117.2元。
老家院子
2019年,政府幫我戶列為「三改」和室內破舊電線改造對象,給予我們資金支持。我將廚房、廁所、馬圈和室內電線改造一番,告別了以前生活的髒亂和不衛生。為了這事我還時常和家裡人說,我們家現在的條件就和城裡人是一樣的,我們的廚房、廁所都在家裡,乾乾淨淨的,比以前好多了。
家裡的田地不多,一年也就兩三個月的農忙時間,農閒時期,我就外出打工,每月能掙到4000元左右,一年下來也能收入兩萬多元。今年,政府幫我妻子列為村級護林員,每月工資800元,一年下來也是萬把塊錢。
張孝忠家修好的衛生間
在政府的教育扶持下,我兒子完成了中專學業,去年光榮地當了兵,為他以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兒子經常來電話,告訴我共產黨好、部隊好,他要好好學習鍛鍊,報效祖國。
現在,我家由於經濟大有改善,我購置了大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過上了小康生活。我相信,只要自己勤勞不懶惰,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我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譚支樂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