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散文成就很大,可以說,是當代文學為數不多還未超越的文體。主要原因在於:
第一,現代文學作家古文功底深厚,我國是詩文大國,散文成就特別大。現代文學作家通過古文學習,掌握了比較豐富的散文技巧與寫作能力。
第二,現代散文接受西方散文,比如說英國散文傳統的影響,構建了美文的概念。對本來就很優秀的散文注入了不一樣的形式與內容。
第三,現代散文構建了以魯迅與周作人兩個主要派別的散文。
現代散文名家從構成來看,可以分為專注於散文的名家與兼職寫作散文的作家。
前者主要有:周作人,朱自清,林語堂,梁實秋,豐子愷,梁遇春等。周作人開創了衝淡派散文,其散文更多受到明清性靈派的影響,對於其人品的不恥,在此不多談。
朱自清也是寫詩的,但是其被人所熟知的主要在於散文成就。其散文前期雕琢筆墨,有斧鑿痕跡,技法比較明顯,然唯有真,故名篇很多。後期技法純熟,比較天然,但是影響不大。對於散文而言,技法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綠》《給亡婦》《春》。
林語堂的散文主要是吃外國飯的,他的散文更多的是寫給對中國有興趣的外國人看的,是語絲派的重要骨幹,講究幽默閒適,甘願做小品文。幽默一詞便是他翻譯的。他本身是讀教會學校出身的,他有一個很出名的學妹張愛玲,張愛玲是以他為榜樣的。代表作《雅人雅事》《我的戒菸》《做文與做人》《秋天的況味》。
梁實秋也是專注於散文的創作。與林語堂一樣,也是深受英美文化影響的,他的一項偉業便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散文也是閒適一派的,但是有很深的中國思想與意境。代表集子《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等。
豐子愷擅長畫,也擅長寫散文,他的兒童散文作品也是極好的。豐子愷性情溫和,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音樂美,繪畫美,都是其敏銳的藝術感覺所感知的。作家是需要童心的,豐子愷特別愛兒童,文章也就有天真。代表作《緣緣堂隨筆》、《隨筆二十篇》。
梁遇春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散文是很不錯的,雖然只有37篇。梁遇春傾心於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深受其影響,被鬱達夫稱為「中國的愛利亞」(「愛利亞」今譯「伊利亞」,是查爾斯·蘭姆影響最大的筆名)。他的散文感傷、夾敘夾議、詞藻華美與想像豐富,都可以看到蘭姆的影子。他有一番很出名的話,大意是願意在年輕的時候死去,這樣就會永遠年輕地存在,他的生命也很短,27歲便去世了。代表散文集《春醪集》,《淚與笑》。
兼職寫作散文的作家很多,主要有魯迅,沈從文,鬱達夫,老舍,張愛玲,蕭紅,徐志摩,冰心,巴金等。巴金的散文成就主要是晚年,不屬於本文範圍,不談。有意思的是,這些作家的散文成就是要高於專職寫散文的作家。
魯迅是小說、詩歌、散文都寫的,而且成就都特別大。小說不必說,散文成就除去最擅長的雜文外,依然是第一流的,而且風格多樣,形式多樣。代表散文文集《朝花夕拾》《野草》這兩本書便是風格迥異,卻都很偉大。
沈從文小說是寫詩、寫劇、寫小說、寫散文都兼備的,但是其詩歌、戲劇成就不大,小說是極其出色的,散文成就也是很大的。他的散文很大氣,格局大氣,形式大氣,不是一般的小品文,有屠格涅夫的印記。當代作家賈平凹是很推崇沈從文散文的,他的《秦腔》也很大氣。代表集子《從文自傳》《湘西》《湘行散記》《燭虛》等。
鬱達夫是寫詩、寫散文、寫小說的,他的古詩寫的特別出色,小說開一代文風——自我抒情派與中國零餘人形象的開創者,其人其文對沈從文影響都很大。他的散文比小說要好。鬱達夫以小說聞名,但是其成就首推是散文,其次是古詩,再其次是小說。當然,影響力則是小說。另外,鬱達夫是抗日戰爭的烈士。代表作《故都的秋》《釣臺的春晝》等。
老舍是寫小說、戲劇、散文的,樣樣好;也寫詩,詩不好。為了抗日戰爭的需要,還寫了戲曲、鼓詞等諸多民間藝術形式的詞。老舍的散文是不如上述幾個作家的,但是自有其風格。代表作 《濟南的秋天》,《濟南的冬天》,《趵突泉的欣賞》,《想北平》等。
張愛玲是小說、散文都極其出色的作家。小說自不必說,是經典小資文本,有人把杜拉斯、昆德拉、村上春樹、張愛玲稱為四大小資作家,雖然四人成就有所差異,但是大體上是一樣的。張愛玲也有《金鎖記》這樣的留世的名著。她的散文往往有新看法,新啟發,新靈感,有特別特別多的經典句子,讓人難以忘懷,我隨口都能背誦很多。代表作《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戲及其他》《更衣記》《公寓生活記趣》《愛》等。
徐志摩主要是詩人顯名,但是其散文也很好。特別是寫外國的風景,一支筆是生了花的,獨有見解與文採,語言華麗,別具一格。代表作《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
另外還有一些作家也是「雙肩挑」的,這裡列舉幾位,比如女作家蕭紅,她的散文名篇是《魯迅先生》,何其芳,又是詩人又是散文家,《畫夢錄》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