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教言:臨終實用手冊,如何助念?

2021-02-18 智悲之旅

那木達司曾於1973年創辦了臨終關懷機構,為癌症、愛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務。一次他前往舊金山,為即將死去的布魯斯,傳授自己從《西藏度亡經》中獲得的教言:

「要不逃避痛苦,坦承你的過錯,學會寧靜和安詳,慢慢地認知心的本來光明……」在這段經文的引導下,布魯斯因痛苦而扭曲的臉,逐漸緩和下來,在安詳中緩緩而去……

這樣的臨終引導,對亡人來講至關重要。因為在死亡到來之際,一個人若有太大的恐慌,必定會障礙解脫。

故漢地有一些法師說,理應心態平靜地迎接死亡,把死亡當成出獄、再生、畢業、搬家、換衣、新陳代謝,以此遣除對死亡的過分恐懼。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消除死亡的恐怖呢?

對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時要經常念佛,為死亡多做準備以外,臨終之時,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這樣的助緣,解脫的希望會大大增強。

藏地也有這種說法:「生前擁有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死後的一句觀音心咒。」

尤其死亡之際,身體四大紊亂,心識也非常迷亂,人沒有自在的能力,單憑一已之力很難渡過難關。縱然平時修行不錯,往往也難以將此轉達為道用,這時候,他人的助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印光大師也說過:「臨終助念,猶如懦夫上山,自己的力量不足時,幸有旁人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以此之力,便可登峰造極。」

一個人將死之前,最好先讓他躺成吉祥臥的姿勢,蓮師曾說:「不僅僅是人,即便是動物以吉祥臥而死去,也絕不會墮入惡趣。」不過,亡人若因身體痛苦改換臥姿,也要任其自然,不可強制。

然後,在他的枕邊放上轉經輪,觀想十方諸佛放光加持,子女和親友在亡人身邊,以悅耳柔和的聲音,念「南無(na mo)阿彌陀佛」或「嗡瑪尼貝美吽」。若實在不方便,也可以放一個念佛機在旁邊,讓亡者一直聽聞佛號。

同時,有條件的話,應於亡人頭頂上方,擺設阿彌陀佛的畫像、佛經、佛塔,為其供七盞燈,最少也要有一盞。因為亡者步入黑暗恐怖的中陰界後,若有親人為其供燈,會給他帶來光明和安全感。

斷氣之後,24小時內不要觸碰亡者,等身體完全冷卻,再去移動或者更衣。遺體最好在3天內不要火化,在此期間,家人應為亡者一直念佛號。若懂得其他的助念儀軌,也應儘量念誦;如果不懂,就一心一意地念佛。

此外,在四十九天內,每天要為亡者做一件善事,如放生、吃素、供燈、念經等。

值得一提的是,亡人在臨終時,親友最好不要在他旁邊哭泣,呼喊他的名字。《正法念處經》中說:「聞其悲啼哭泣之聲,業風吹令生於異處。」亡人本來可生於善處,若聽聞親人的哭泣聲,很容易產生貪戀、失去正念,最終轉生於不好的地方。藏地著名的空行母林薩秋吉,在《中陰遊記》中,也描寫過親人哭泣對亡者的影響:

有一次,她經歷瀕死。當離開了肉體後,她看到身體躺在床上。她試圖與家人溝通,但他們根本看不到她。

她的女兒在哭泣時,她感覺有「膿和血的雹」全部降在身上,引起她劇烈的痛苦。當她來到一位為她超度的上師面前,上師安住於心性光明之中,讓她感到無比的快樂……

所以,親人或朋友臨終時,一定要知道什麼對他有利、什麼對他不利。哭泣雖說是人之常情,但按照佛教的觀點,這會讓亡者深受其苦,若儘量把哭聲變成念佛聲,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利益。

-敬摘錄《智悲海音》

相關焦點

  • 【上師教言】一切善不善業僅為心之所為!
    近期相關推文:【上師教言】在輪迴中哪怕能利益一個眾生,我們也要去做!【上師教言】帝查活佛圓寂紀實【上師教言】忍是世上最難的修行!【上師教言】要遣除違緣的話,把蓮師像戴在身上,很重要!【上師教言】《心經》的殊勝加持!世人拼命追求的愛情,它的「保質期」並不長! 【上師教言】【上師教言】忍是世上最難的修行!【上師教言】不要把幸福建立在感情上!【上師教言】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完全是佛的境界!
  • 上師希阿榮博堪布:關於頗瓦法的最新開示
    得到頗瓦法的傳承後,一方面現在就可以自己修,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將來臨終時該怎麼修,希望大家能夠重視對此法的修持。實修頗瓦法時,一般來說要先祈禱上師,再念誦外前行、內前行及上師瑜伽儀軌,然後再進入正行修頗瓦法。有條件的話,這樣去修最好。
  • 臨終必須助念才能往生嗎?
    但印光大師在這裡說,顯示他老人家特別的慈悲,因為他是針對臨終來作的開示,就說我們臨終的人,不管你是久修的人,還是才遇到淨土法門,有家親眷屬還有蓮友在幫你助念,總不是壞事,總是好事,總能幫你一把,總不能壞你的事情,所以它是個萬全之策,這樣能夠正念昭彰,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 臨終關懷:您不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
    因為事實上,對於絕症的病人,急救並不能使他恢復健康,不過是拖延死亡的時間罷了,為了拖這點時間,而讓病人失去了安詳舍報和莊嚴往生的機會,是得不償失的。  除此之外,如果醫護人員能協助家屬為臨終病患助念,甚至為他念阿彌陀佛,則醫療人員和家屬,是站在同一陣線為病人的往生而努力,家屬會十分感動,就不會有醫療糾紛。總之,臨終一念往生由醫院來推廣是很正面的,對醫院及對病人都有莫大的利益。
  • 善終手冊 | 臨終關懷
    因此,臨終者怎麼可能不悲傷、痛苦、憤怒呢?因此,我們要再三向他肯定:不論他感覺如何,不論他有多麼挫折和失望,這都是正常的。我們可以直接把自己放在臨終者的立場上。想像躺在床上的人就是我們自己,正在面臨死亡,痛苦而孤獨,然後問自己:我們最需要什麼?最希望眼前的親友給我們什麼?我們將發現,臨終者所要的,正是我們想要的:被真正地愛和接受。
  • 臨終助念念錯了經,竟然把老太太念活了!
    臨終助念念錯了經,竟然把老太太念活了! 有一個老太太要往生了,她的家人趕忙通知法師;法師匆匆忙忙的帶著居士們,趕去病房給她助念。你們都知道助念要念什麼,當然是要念經、念佛;所以去病房之前,他們帶了經本,準備去那兒念《佛說阿彌陀經》。沒有想到來到病房,打開經書一看,糟糕!匆忙之間拿錯了,拿成〈普門品〉的經本了,這怎麼辦呢?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確信上師的加持可以無處不在,自己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這些加持又可以在我虔誠的心中原原本本顯現出來,那麼,上師的加持很快就會來到。
  • 平時念觀世音菩薩,那臨終助念應該念什麼?
    臨終助念,念什麼?事實上這個問題本來是不用問的。他為什麼問?因為他平時去助念,可能老是念阿彌陀佛。那麼一個人平時老是念觀世音菩薩,他臨終的時候給他念什麼?可以念觀音菩薩嘛!念觀音菩薩也照樣能往生,因為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一體的。
  • 【法師輔導】為臨終者獻愛心18
    今生每個人都要死,接下來我們將從面對死亡的態度及對臨終關懷的現狀進行分析。第二,如何開展臨終救度。第三,為什麼要臨終助念。最後,我們如何面對死亡。我們從四個方面進行講解。一、世間與佛教的臨終關懷首先,第一個方面來說,每個人都會死,這是不可避免的,死期是不定的,死亡也是無常的。
  • 【上師教言】
    近期相關推文:【上師教言】淨空老法師非常了不起,每天還在網上給全球傳法,讓人無法想像,可以說是一種奇蹟。【索達吉堪布】小聰明太多的人,不一定能開悟如果沒有懺悔罪業,臨終時也許是閻羅獄卒或者生前殺害的眾生來迎接自己【索達吉堪布】我們在生死中流轉了無數世,只不過現在不記得了而已 【索達吉堪布】
  • 阿彌陀佛助念儀軌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你們出發去助念之前,在自己家裡個修念誦「穢跡金剛心咒」108遍;助念回來以後不用念。
  • 助念有用嗎?
    由於一般人多半不知道要修行,更遑論生死自主,所以在臨命終時,都需要他人幫忙助念。助念的用意,在於依靠助念的功德,和阿彌陀佛願力的扶助,合力將臨命終人送往佛國淨土;即使人死後依業力立即下墮、轉生或往生,助念仍然有助於亡者超生、增福或蓮品高升。
  • 法王如意寶上師關於漏精的教言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的根本上師是託嘎如意寶,老人家在贊戒論淺釋——智者走向解脫之教言有關於漏精的教言,發人深省!
  • 教言精髓(1)
    不過,他的有些教言是很好的。這篇教言的英文版和藏文版,我是1993年從國外找到的。大約十年前,雖然這個教言的內容很深,我還做不到,但很喜歡,於是就翻譯了過來,後來一直沒有講。前兩天我隨手翻閱《顯密寶庫》裡的《教言匯集》,看到這個教言,因為這兩天時間稍微有點空,《妙法蓮華經》和《經莊嚴論》的課程還沒有開始,就想利用中間這兩三天,用這個教言給大家做個開示。
  • 與上師長期相伴才可以見到十五的月亮【阿松活佛】
    密相上師瑜伽,是自心深處祈禱上師後,所處之自性與上師一體的狀態。在無有改造的清明狀態中,恆時憶念祈禱上師,自然放鬆安住。與上師長期相伴才可以見到十五的月亮比如,你想見到十五的月亮,首先把牆壁的月亮指給你,「原來月亮是白色、圓的,裡面還有兔子」,還可以讓你看水器中的月亮。如果你認為「此就是月亮」而離開的話,水器中的月亮你就無法認識。真正的月亮無法認識。
  • 和你分享一段教言
    弟子以虔誠的信心祈禱上師,就是最大的加持。不管你是不是呆在上師的身邊,都不能忘記要日日夜夜作祈禱。在上師身邊的時候,要以清淨心和恭敬心聽法;當離開上師的時候,才能自然地想起上師的恩德。如果暫時沒有把上師看成佛的信心不要緊,但是恭敬的態度是很必要的。始終都能以恭敬、清淨的心來依止上師,所作都能讓上師歡喜,這才叫「有緣的弟子」、「被上師攝受的弟子」。
  • 臨終關懷和助念往生
    但凡人皆好生惡死,新生的喜悅常常令人忘記死亡的哀慟;而面對死亡時又往往過度沉溺在自己的悲傷之中,以致忽略了要去關懷臨終者的身心狀況。因此,如何使病人在臨終時獲得良好的身心照顧與關懷,這是死亡的尊嚴,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課題。  根據佛經記載,人在臨終的一刻,關係著未來能否順利往生,是上升下墮的關鍵時刻,至為重要。
  • 助念之意義與規矩(李炳南老居士)
    人臨終時,各人神識不一。平日所為,此刻影子會一一現行,帶著本性往外走。此時完全是業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頭。惡業多,則惡種子力量大,一衝出來就下三道。若善業多,善種子就領著上人天二道。平日有念佛功夫,就有佛種子,佛種子力量大,先出來,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若力量小出不來,別人在旁幫助念佛,就容易出來。所以平日有修持,臨終時佛種子先出,往生就有希望。
  • 上師教言:不殺生,只是買肉,會不​會有很大的過失?
    有些弟子宣揚上師一天能吃多少肉,這也不一定是讚嘆上師功德。愚痴的人對吃肉有各種讚嘆,現在拉薩那一帶,就因為西方垃圾文化的衝擊,有一群商人經常在那裡宣揚「不吃蝦的人沒有智慧」,以前藏族人沒有吃蝦的習慣,但現在也慢慢被改變了。 有人甚至說佛陀也開許吃肉,佛陀在經中云:「若有痴人,謗言如來,聽許食肉,當知是人,惡業所纏。」
  • 淨宗法師|給人助念勿貪佛功為己功
    誰若依靠佛力之心微少,而靠無益之凡夫善知識,以為平時念佛徒然,唯祈臨終正念者,甚為謬誤也。我們念佛,總之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是靠凡夫之力。凡夫沒有力量,也不能給我們利益。即使臨終有善知識助念,也不是靠善知識助念之力達成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