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嘎》不比「一叉一摟」嘎子咋還是輸?了解摔跤學《摔跤》

2020-12-27 學文化人

課文《摔跤》片段選自徐光耀老師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品《小兵張嘎》。短文描寫了小嘎子跟小胖墩通過摔跤的方式比輸贏,最終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別看是寫小孩子打鬧,在進行這段描寫時,徐光耀老師卻絲毫沒有將就,在這短短300來字裡,運用的卻處處是中國傳統摔跤的技法。下面讓我們了解些中國摔跤的常識,欣賞一下這場比賽,從而進一步學習徐光耀老師細緻入微描寫人物的高超技法。

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小兵張嘎》這部作品。提起電影《小兵張嘎》,對出生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們來說,可能算是印象最深的一部兒童電影了,那個年代能看的電影很少,往往一部電影會被用各種形式播放好幾遍,《小兵張嘎》就是很典型的一部。我在村子裡看過,在學校裡看過,在鎮上看過,成人後又組織學生們看,在電視上看……百看不厭。特別近幾年陪學生們看,那情形基本上是我一個人不亦樂乎,是同學們在陪我看。是啊,現在孩子們已看不進去這種黑白老電影了。

電影《小兵張嘎》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課文《摔跤》這個小片段就是節選自小說,但在選編入課文時,把摔跤這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掐頭去尾,只選了中間一部分。這樣一來對故事的完整性有一定影響,對小嘎子人物性格的表現也有一定影響。其實摔跤這一情節,在《小兵張嘎》整部小說中的份量是很重的,小嘎子由一個普通的農村兒童最終成長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成長為一名少年英雄,離不開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在摔跤這個故事中小嘎子就受到了「老百姓是水,八路軍是魚」,只有心裡有老百姓,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打勝仗的教育。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摔跤的一點常識。

摔跤,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 古代稱為角力、角牴、相撲、爭跤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動。從遠古到近代,摔跤一直被列為軍事訓練項目和表演項目。這並不難理解,武器越原始,戰場上近身肉搏的情形越普遍,所以整個冷兵器時代摔跤一直是重要軍事訓練項目之一。此外,像許多原本只是運用在軍事上項目逐漸發展為民間表演項目一樣,摔跤早在漢代便已作為表演項目出現。

摔跤在中國由來已久,可以這樣說,摔跤這項活動貫穿了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摔跤運動由於清代皇帝的大力提倡,滿族、蒙族和漢族跤手取長補短,至清末時,中國跤術已達到較高水平。當時有專門食俸祿的叫官跤,民間消遣的個人稱私跤。

辛亥革命後,摔跤只是在民間流傳,並且湧現出許多摔跤名家,《小兵張嘎》的故事發生地——河北省白洋澱地區自古有尚武之風,摔跤活動深入民間,男人自小就自發練習,就連不能下場子摔兩把的,也能說出個一二來。

摔跤最初的名字就叫角力。這個名字告訴我們在這項運動中選手力量的大小對於取勝至關重要,我們常說「身大力不虧」。所以摔跤項目與體重關係密切,這也是摔跤比賽中選手分重量級的重要原因。

按身子騰空背部著地、軀幹著地、四肢中的三點著地分別計大小不等的分值。摔跤講究基本姿勢即跤架和基本步法,而這些基本功的核心都是為了時刻保持自身重心的穩定和移動的靈活。在此基礎上再配合上具體動作,但萬變不離其宗即順勢使對方失去重心。

摔跤時具體動作的訓練及運用十分注重揚長避短,身材矮小、動作比較靈活的人,可著重選練撈、磨、端踢、掐撮、入、掏……等技術動作;身高、體重、力氣大的人,可重點練勾、別、叉、涮、擰、披……等技術動作。具體細節我們不懂,但從這些名字上大概能看出來,小個子的要儘量保持遠身找空子偷襲為主,大個子的要儘量和對方擰在一起,用力量別倒對方。

有了這些常識做基礎,我們再來看這場精彩的摔跤。

[「小嘎子抬頭一望,指著牆外說:「上樹,看誰夠得著那個老鴰窩」。]

[小胖墩兒一看牆外那棵大楊樹,好傢夥,高足有七八丈,直得象根杉篙似的,老鴰窩就搭在一根細叉上,看上去象是一朵黑疙瘩雲,著實高得眼暈,連忙搖頭說:「不跟你賭那個,我上不去。」]

小嘎子鬼精鬼精的,其實這次賭勝小嘎子首選的是他穩勝的強項——上樹。而小胖墩兒雖說憨些,但並不傻,對於這個自己毫無勝算的打賭斷然拒絕。按說事情到此就結束了,沒談攏。但小嘎子不算完,他已經動了心思了,他太想要那掛鞭了。這才有了課文節選的這一片段——摔跤。其實對小嘎子來說選摔跤已經失去他最大勝算,是步險棋,從這裡可以看出小嘎子有股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勁兒,這也是小嘎子最後成長為小英雄的一個重要性格特徵。

[「要不——摔跤。」「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了。立刻退後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從這個對話的底氣上勝負已判。小嘎子這邊明顯底氣不足。小胖墩兒這邊已是迫不及待,在那個環境裡長大的男孩子個個都練跤,大家心知肚明,在摔跤上,小胖墩兒有優勢,這再次表現出小嘎子有股不服輸的勁兒。

[小嘎子在家裡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

從這裡開始就進入到技術環節了。「一叉一摟」,我理解是摔跤形式的一種變式,或者說是老百姓層面一種更簡潔的形式。即省去雙方擺好跤架,兜來兜去,尋找對方空襠,抓住機會突入這一前奏,而是直接四臂交叉纏在一起,這可算是「一叉」。一摟,可理解為雙方各自努力,使對方向己方右側(對方左側)失去重心,對方自會條件反射身子向其右側回力,此時另一方順勢上右腿別在對方右腿外側,左臂在下,右臂在上,把對方順勢摔出。這種摔法十分簡捷,大量遠身技巧無法使用,身大力強者明顯佔優勢。這也是嘎子果斷選隨便摔的原因。嘎子處處透著股子機靈勁兒。

[起初,小嘎子……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可是小胖墩兒……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兩個人走馬燈似地轉了三四圈,終於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

這段描寫,很是精彩。嘎子的「蹦來蹦去」「下冷絆子」正是小個子跤手在處於劣勢時最佳選擇。小胖墩兒的「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這是標準的跤架,一看就是經過名家指導,真真是個「慣手」。「三抓兩撓」「揪在一起」,這基本是形成了前面提到過的「一叉一摟」中「一叉」情形。

[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任你怎麼推拉拽頂,硬是扳他不動,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裡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一旦形成「叉」勢,小嘎子平日裡摔偷跤的優勢就全沒了。「推拉拽頂」,這主要以力量為主的動作,小嘎子用在小胖墩兒身上,「扳他不動」。「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小嘎子心裡已經慌了,比賽,心理十分重要,心一慌,就會心浮氣躁,就不冷靜了,就會盲動。「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這裡小嘎子先移動了腳步,很容易失去重心,果然,小胖墩兒立即抓住了這一破綻,「把腳別住」,上身順其重心偏移的方向一推,就如同我們走路,一心想往前去,腳下卻被桌腳一絆,整個人立即飛了出去,力量大的出奇。「摔了個仰面朝天」。

這次摔跤比賽,小胖墩兒佔有身體上的優勢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小嘎子輸主要還是輸在心態上。他一來不想失去自己的「槍」,二來又一心想得到那掛鞭。這便是我們常說的亂了方寸。了解了摔跤再來看《摔跤》,就象內行一樣來看這次賭勝,頗有些「內行看門道」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記得老電影《小兵張嘎》中胖墩嗎?曾與嘎子摔跤,成年後境況怎樣
    比如,《小兵張嘎》中的嘎子安吉斯、《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王龍基、《英雄小八路》中的國堅洪兆森以及當年影響很大的一部兒童電視劇《小龍人》中的四個小主演——小龍人陳嘉男、寶寶江以楨、貝貝陳晨、奇奇柳田就都沒有從事表演工作。那麼,本文主人公、《小兵張嘎》中的胖墩成年後做演員了嗎?這一點,容娛文娛視先介紹一下相關情況,等一會兒再說。
  • 電影《小兵張嘎》故事,嘎子打過羅金寶,玉英演過《歡樂頌》?
    從五零後到八零後甚至九零後,沒看過經典電影《小兵張嘎》的人不多吧,這部電影在我國影史上算是一部相當經典的作品,甚至有人評價為裡程碑一樣的電影,不論是故事、人物、臺詞還是攝影,都代表了我國電影史的一個巔峰。這個評價倒也不算太誇張。
  • 1963年的老電影《小兵張嘎》,嘎子很出彩,但這些配角你還記得嗎
    1963年,《小兵張嘎》一上映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受到了所有小朋友的熱烈歡迎,影片中安吉斯飾演的一個率真機靈、人小鬼大,性格倔強,淘氣任性,摔跤輸急了要咬人,被小朋友奚落了就要去堵人家煙囪的少年張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塑立的抗日小英雄的的形象整整影響了幾代人,就算到了現在,很多人一提到這部電影就會立刻想到嘎子。
  • 出道即巔峰,嘎子哥再也回不到小兵張嘎的高度了
    十六年前的夏天,抗日電視劇《小兵張嘎》的播出,在全國掀起了一波熱潮,無數孩子蹲在電視機面前,等待著劇情的推進。《小兵張嘎》的白洋澱裡有著抗日英雄羅金保、善良活潑的女孩英子、膽小又講義氣的太君乾兒子樂樂等人,其中大家最喜歡的莫過於古靈精怪、倔頭犟腦的嘎子。
  • 為什麼《小兵張嘎》深入人心?因為講透了中國男性骨子裡的性格
    《小兵張嘎》作為兒童文學、兒童影視,從徐光耀的小說,到北影廠崔嵬執導的電影,再到新世紀謝孟偉、張一山、王莎莎等主演的央視熱播劇,《小兵張嘎》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經久不衰。02《小兵張嘎》中的槍、炮、叉構成了男性意識的最直觀隱喻(甚至都是一種「明示」)。
  • 小學語文「學為主」教學(1)——五下《摔跤》學案
    ①小嘎子摔跤時的表現:蹦來蹦去、想使巧招(下冷絆子)、走馬燈似的轉、三抓二撓揪在一起、推拉拽頂、鉤他的腿、摔得仰面朝天②小胖墩兒摔跤時的表現: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走馬燈似的轉、三抓二撓揪在一起、趁勢一推注意:有些動作是互相的。3.校對後,學生根據圖示說說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摔跤的過程。
  • 小兵張嘎胖墩結婚,嘎子哥等主演齊聚,不見走紅的張一山
    《小兵張嘎》是一部很早之前就火爆一時的劇,而這部劇也成為了電視劇史上的一部經典劇,劇中的幾位小演員在當年都很火,小兵張嘎也被重播了無數次,經典的作品就是無論何時看都會讓人很入戲,這部戲也是如此劇中的小演員們如今也已經長大,他們中有的還在繼續從事演員這份工作,有的已經淡出了大眾視線
  • 1964年看影片《小兵張嘎》,革命熔爐鑄英雄
    在我們的革命歷史上可以找到無數個這樣的實例,在我們的文學藝術創作中也曾經多次地表現過這些不平凡的現實人物。電影《小兵張嘎》比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性格鮮明、愛憎強烈的革命少年形象,豐富了我們的創作園地。後來他和胖墩摔跤,輸了之後竟耍賴不肯把木槍交出,這不僅表現了嘎子的孩子氣和任性,更主要的是說明這槍對嘎子來說是非同尋常的。見槍思人,鍾連長的形象已經埋在嘎子的心中,當時鐘連長被敵人抓去以後又生死不明,這木槍怎能輕易送給別人!我們是很能體察當時嘎子的心情的。什麼時候嘎子才能得到一支真的手槍呢?觀眾也一直為嘎子熱切地盼望著。
  • 嘎子哥謝孟偉:我學什麼張一山?我拍《小兵張嘎》他還是配角
    》裡飾演嘎子哥的那位演員,《小兵張嘎》也是許多人童年時期印象最深的一部影視劇,謝孟偉也是憑這部電視劇中的嘎子哥才成名才被大家所認識。然而,嘎子哥除了《小兵張嘎》之外,在有他參演的一些其他的影視作品中卻都表現平平
  • 嘎子哥:我學什麼張一山?我拍《小兵張嘎》他還是配角
    作者:蘅潔聊娛樂我想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小兵張嘎》的嘎子哥?很多人對這個角色應該還是有很深的印象的,但是有多少人在離開角色後還記得這個人?今天,我們將談論嘎子哥的角色扮演者謝孟偉,到目前為止,這部風靡全國的電視劇已經播出了十多年,劇中的許多兒童明星都大相逕庭,其中最著名的是當時在這部劇中扮演「佟樂」的張一山。拍完這部劇後,張一山扮演了家有兒女的劉星,觀眾都很喜歡他。後來因為演過其他電視劇,貢獻了自己高超的演技,現在已經是知名明星了。
  • 主演《小兵張嘎》走紅,落魄時無人問津,31歲的嘎子哥去哪了?
    要說起《小兵張嘎》,那是我們的童年回憶了,而裡面的主演,像謝孟偉、張一山、劉乃藝、劉金山、王莎莎等等。除了張一山之外,其他人都不怎麼在娛樂圈活躍了,可能大家連他們的名字和飾演的角色都對不上,其實,機靈的小英雄「嘎子哥」就是由謝孟偉扮演的。
  • 小兵張嘎胖墩大婚!嘎子哥捧場眾人重聚,幾人中張一山發展最好
    抗日神劇《小兵張嘎》,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當時不知道讓多少青少年看的熱血沸騰。轉眼間,這部劇已經播出十六年了,那裡的小演員都成為了小童星。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現在有的人在娛樂圈大紅大紫,而有的人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 《小兵張嘎》16年過去,張一山成當紅男星,嘎子卻成帶貨網紅
    在早些年的影視劇拍攝時,雖沒有最為高清的攝影設備,也沒有最為優越的拍攝環境,但老一輩的演員,卻憑藉純粹的想法和目的,給大家帶來了非常精彩的作品,比如《小兵張嘎》,就是備受大家喜愛的一部抗日劇,直到今日都讓很多人記憶猶新!
  • 小兵張嘎胖墩大婚,嘎子哥捧場,張一山不來被吐槽,如何看待?
    電視劇《小兵張嘎》是十多年前的一部反映抗戰時期故事的經典影視作品,故事中除了「嘎子哥」以外,還有幾個經典的少年角色,比如「佟樂」、「胖墩」、「英子」等等。如今幾個孩子的扮演者都長大成人,前不久劇中飾演「胖墩」的杜雨結婚,劇中一些演員藉此機會重聚,主角「嘎子哥」等人都到場,但是卻沒看到張一山,因此引來了一些人的吐槽。說他腕大,架子也大,影視地位高了,所以不會來等等。
  • 《小兵張嘎》胖墩大婚,嘎子哥到場眾人齊聚,張一山成最大遺憾
    但還有一部也是伴隨了無數人童年的劇,那就是《小兵張嘎》,第一次認識到矢野浩二就是在這部劇當中。相信小時候很多男孩子在看的時候都幻想自己是男主角嘎子哥的,幻想自己能夠鋤強扶弱等等的劇情。《小兵張嘎》當中有很多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演員,嘎子哥的扮演者是
  • 徐光耀和他的《小兵張嘎》:清波映紫葦   烽火嘎子哥
    小時候看過的抗戰電影中,只有《小兵張嘎》印象深刻,以至於二三十年過去,嘎子木槍捉漢奸、抜氣門芯、堵煙囪、光榮負傷的經典橋段仍歷歷在目,讓人忍俊不禁。要讀懂《小兵張嘎》,就要先了解那場殘酷的「五一大掃蕩」。
  • 《小兵張嘎》播出16年,張一山爆紅成巨星,嘎子哥淪為三流網紅?
    2004年播出《小兵張嘎》到現在已經有16年了,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張嘎,集賢居少掌柜佟樂等小孩一起抗日的英雄故事。謝孟偉在拍攝完小兵張嘎之後,便考入了中國戲曲學院,開始了自己戲曲生涯,後來拍攝抗日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可以說這是繼《小兵張嘎》後為數不多讓觀眾拍手稱快的作品。
  • 《小兵張嘎》主演竟是個惡魔?
    拍攝《小兵張嘎》時,根據要求演員挑選小組又找了三四個月,僅崔嵬過目的孩子也有三四百人,可還是沒有一個讓他滿意的。
  • 有種「整容」叫《小兵張嘎》的嘎子,當初被嫌醜,如今健身到逆襲
    有種「整容」叫《小兵張嘎》中的嘎子,當初太小被嫌醜,如今健身帥到逆襲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小兵張嘎》,對於這部劇相信80、90後都非常熟悉吧,這是我們的童年回憶了,也算是很多人的抗戰啟蒙片。作為這部劇的主角,嘎子自然是非常正能量的角色,別看他只是個孩子,但是鬼點子非常多,而且也是不畏死亡的人,是個能夠扛起機槍就掃鬼子的狠人,因此當時這部劇當時也是讓嘎子哥大火了起來,反觀另一位童星張一山,他所扮演的佟樂卻被大家給忽視了,可見在這部劇中,嘎子哥的實力有多強了。
  • 16年後小兵張嘎胖墩大婚,嘎子來了,張一山沒來,網友:腕太大
    01說起《小兵張嘎》,很多人會想到一張「4個小主演回眸」的經典劇照。劇照中的4個小主演分別是: 1)「嘎子哥」謝孟偉,機靈的小混混。只是「嘎子哥」和「胖墩」在此之後,沒有再遇到其他經典作品,沒有再跳出《小兵張嘎》。 「胖墩」杜雨在《小兵張嘎》之後就淡出了大家的視線,算是息影了。 「嘎子哥」謝孟偉雖然名氣比較大,之後也演過一些電影和電視劇,但基本都是類似「嘎子長大後」該有的正義、硬漢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