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學為主」教學(1)——五下《摔跤》學案

2021-02-07 方斐卿

②走馬燈似的:通過小動畫理解。

(文字解釋)你瞧,像畫面裡的兩個小朋友這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你轉我也轉,找對方的弱點,就是走馬燈似的。這個動作,在摔跤裡很常見!

(2)關注兒化音。

這段話中有很多的兒化音,其實呀,作者徐光耀爺爺來自北方,故事發生的背景也在北方,所以這篇文章有著濃鬱的北方色彩,兒化音就是北方方言的特色。比如門墩兒、虎勢兒、猴兒、小胖墩兒、一點兒。

(3)關注難讀難理解的句子:使巧招、冷絆子

①語音提示:絆子嘛,就是我們摔跤比賽時候的一種招數,用一隻腿別著對方的腿使他跌倒。

②查字典,選一選「冷」的意思。(冷:乘人不備)。

③聯繫上下文:說說使巧招是什麼了嗎?(巧招就是不靠蠻力,而是靠乘人不備絆倒對方來贏得比賽。)

④總結方法:查字典、請教別人、聯繫上下文,這些方法都能幫助我們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默讀課文,梳理課文內容。

1.出示活動要求:默讀課文,提取、梳理關鍵詞,根據課文內容,完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時的表現圖。(獨立完成、組內討論修改、組長匯報三步走。)

2.學生匯報,訂正關鍵詞,形成完整的表現圖。

①小嘎子摔跤時的表現:蹦來蹦去、想使巧招(下冷絆子)、走馬燈似的轉、三抓二撓揪在一起、推拉拽頂、鉤他的腿、摔得仰面朝天

②小胖墩兒摔跤時的表現: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走馬燈似的轉、三抓二撓揪在一起、趁勢一推

注意:有些動作是互相的。

3.校對後,學生根據圖示說說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摔跤的過程。

(設計意圖:教學時,採用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小組合作校對答案、組長匯報答案、其它組提出修改意見的方式進行。活動設計採用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自己面對疑問、討論實踐、團結合作,更符合「學為主」的教學思路。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陪伴者,而不是單純的指導者。)

板塊二:品味動詞運用的精準

一、聚焦小嘎子的動作描寫。

不難發現,這篇文章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動作描寫。著名的語言大師老舍先生曾說過: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究竟動作描寫裡藏著什麼秘密?我們先走進小嘎子,一探究竟!

出示課文句子: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佔了上風。

關注動作——蹦來蹦去。使用換詞法,把這個詞換成「走來走去」「跑來跑去」,可以嗎?同學們可以在屏幕前做做這幾個動作,體會體會。(蹦,不僅寫出了小嘎子的靈巧敏捷,還透露出他很聰明,富有心機)

二、聚焦小胖墩兒的動作描寫。

一個蹦字刻出嘎子之模樣,一個蹦字道出嘎子之內心,一個蹦字的背後,立著的是嘎子聰明有心計之形象!出示描寫胖墩兒的句子,品味作者那精準的動詞!

出示課文句子: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關注動作——塌著腰。使用換詞法,把這個詞換成弓著腰、彎著腰都不合適,只有塌著腰,才寫出小胖墩兒厚重的形象,再看「鼓著眼珠子」,為什麼不是盯著、瞪著?盯著顯得呆呆的,瞪著顯得太兇,鼓著就寫出了胖墩兒防備敵人的冷靜,也體現出他的自信。

小結:同學們,塌腰合襠是摔跤裡的常見招式,塌腰讓自己下盤更穩,合襠是為了保護自己易傷害處,這些動詞要是換掉,故事就沒那麼精彩了。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這樣說:最準確的詞語,只有一個 。

三、學生自主尋找其它精準的動詞描寫。

1.出示任務:讀讀課文中你覺得有意思的部分,找找你覺得用得精準的動詞,寫寫批註,說說這些詞好在哪裡?

2.預設——推拉拽頂。

面對力量型胖墩兒,小嘎子推,推不倒;拉,拉不走;拽,又拽不動,卻還不投降,竟然動用頭來頂。四個字,把氣急敗壞、求勝心強、不肯服輸的小嘎子表現得淋漓盡致。

3.預設——扳。

讓我想到了扳手腕,平常我們都要使出很大的力氣。我仿佛看到小嘎子使出渾身解數漲紅臉的樣子,也體現出對手真的很強大。

小結: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品這個字,是個不錯的方法。文字就這樣在細品慢賞中煥發魅力!不過動詞精準只是動作描寫中的一個秘密,第二個秘密藏在哪呢?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人物動作描寫的對比,讓學生尋找自己覺得用的精準的動作描寫,相信學生們會在原本的學習基礎上,有了主動尋找和主動分析的能力提升。當學生回答脫離預設時,也要給予正面的評價,言之有理即可。也可以同時追問,有無更好的動詞替代或者拓展運用在其它情景中,為下一階段學習深入鋪墊。)

板塊三:深入學習動詞的連貫

1.出示片段,第一次對比朗讀,發現秘密。

語段一: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用腳別住了。小胖墩兒趁勢往旁側裡一推,咕咚一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語段二:小嘎子沉不住氣,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反給他用腳別住了。小胖墩兒往旁側裡一推,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明確:刪掉了連接詞,句子不連貫。

2.出示片段,第二次對比朗讀,發現秘密。

語段三:小嘎子沉不住氣,先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反給他把腳別住了。然後小胖墩兒往旁側裡一推,最後,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明確:大家感受到了嗎?連接詞一改,讀起來就索然無味了。看來,動詞之間的連貫,可是大有文章啊!不可以缺了連接詞,更要學會用合適的連接詞。這就是動詞讓人物立體起來的第二個秘妙:動詞的連貫性。

(設計意圖:此階段的教學作為動詞描寫教學的相對補充,不作精講。讓學生積累相關的動詞連接詞,有意識地運用,給予學有餘力的同學更多的實踐與思考。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和質疑,如果去掉這些詞語對語段有什麼影響?)

板塊四:運用精準的動詞和連貫嘗試練筆

1.出示情境:運動會上人頭攢動,"加油!加油!"操場上傳出一聲高過一聲的加油聲,只見運動員咬著牙,臉憋得通紅,等待著接力棒。

糟糕,一名運動員手一滑,會發生什麼呢?他又會怎麼做呢?同學們自己說說看,注意選用恰當精準的動作,如果能用上精彩的連接詞,那就更厲害了。

2.預設反饋:糟糕,一名運動員手一滑,眼看接力棒就要落地了。說時遲那時快,他迅速弓腰,用手飛似的掠過去,還沒來得及落地就被他穩穩地接住。咻的一聲,他蹬腿就跑。

指導:弓腰,掠過去,蹬開腿,這幾個動詞用的非常貼切,而說時遲那時快、咻的一聲更是將當時千鈞一髮的緊張時刻展現了出來。

3.總結拓展:從短短的《摔跤》,我們認識了小嘎子和胖墩兒,讀懂了動作描寫的秘妙。徐光耀爺爺曾這樣評價他筆下的張嘎,「張嘎」是個藝術創造的產兒,是集眾人之特長的典型形象。小嘎子還有著怎樣的人物形象呢?嘎子從一個普通的小孩子變為一個出色的小偵察員,決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變的,他的變化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那麼嘎子成長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你可以閱讀《小兵張嘎》這本書,從中感受嘎子的成長過程,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設計意圖:「學為主」教學重視學生的自主實踐,在教學了本課之後,動作描寫片段很有必要進行實踐仿寫。教學時注意動詞在特點情景的精準運用,如果學生能在不同情境中有準確及特別的運用,應該及時予以鼓勵。最後總結本課的學習目標,檢測學生的達成情況,以便課後可以有更針對性的訓練。同時保證接下來的學習的連貫性。)

相關焦點

  •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
    》課題實施情況,布置近期工作,然後課題組成員匯報交流《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各學段實施過程;最後XX作總結講話。2、制定課題研究管理制度,確保研究任務實施:為加強對課題實驗研究工作的管理,確保研究任務如期完成,課題組特制定了「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研究之管理制度」、「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組成員職責與要求」、「 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
  • 棗莊市小學語文新課堂「四學」教學模式專題研討活動紀實
    12月15日,棗莊市小學語文中心團隊成員示範課暨新課堂「四學」模式專題研討活動在市立新小學西校區舉行。西校區全體語文教師、姚多群工作室全體成員、市中區回民小學和嶧城區吳林街道曹莊小學等聯研共同體成員校的骨幹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分管西校區工作的副校長範輝參與了活動並做了重要講話。活動由語文學科分管主任孫卓志主持。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當前,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生活中缺少漢字學習環境,且家長無法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持,是「三區三州」語文教師在工作中普遍面臨的實際困難。教師不僅要解決語文課程將口語轉換為書面語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實現由少數民族語言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思維的轉化。[1]「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 小學英語教學的新起點
    第七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暨教學觀摩研討會已經接近尾聲,參與的教師數量眾多,僅省、市、縣教研員的人數就達七十多人,會議給在座的教師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觀摩課的質量很高,專家的點評和參會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比較直接、尖銳,起到了正面的導向作用。賽課所提供的小學生的素質很好,作課教師在教研員的指導下,與團隊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變化1先學識字再學拼音打開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學了」的欄目,在「我上學了」之後先編排了一個識字單元,之後才是拼音教學。這是統編《語文》教材的重要變化,即編排順序是先識字再學拼音。這麼多年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為什麼統編《語文》教材要改變慣例?
  • 課堂教學展風採,教學比武促提升——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語文高段...
    從2020年11月10日起的每周二,在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的錄播室裡,小學語文高段的教學大比武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精彩紛呈。01覃鳳瓊老師執教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覃鳳瓊老師執教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 小學語文教材修訂"脫胎換骨":收錄周杰倫歌曲
    在這一精神的導引下,有的地方甚至把語文、政治、歷史合併在一起,取名「政文課」;有的地方將政治、語文、音樂、美術合在一起,稱「革命文藝課」。1974年廣州市編印的高二《語文》課本共分六個部分,一是馬、恩、列、斯、毛關於思想文化工作的論述,二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輔導,三是階級教育,四是大批判,五是團結人民打擊敵人的小評論,六是革命故事。
  • 市西片初中語文「學講」研討會在港頭中學舉行
    市西片初中語文「學講」研討會在港頭中學舉行
  • 「網際網路+小學語文」 小說教學專題交流研討會在泰安召開
    4月24日,山東省「網際網路+小學語文遠程研修課程資源開發」小說教學專題會議在泰安召開。會議以視頻直播的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泰安師範附屬學校。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李家棟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泰安市小學語文教研員劉旭主持會議;泰山區、岱嶽區教科研中心教研員以及來自泰安市實驗學校、泰安師範附屬學校、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岱嶽區嶽峰小學、岱嶽區實驗中學小學部和泰前辦事處迎勝小學的部分骨幹教師參加了會議。
  • 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逝世,享年81歲
    賈志敏,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逾50年。1992年,電視系列教學片《賈老師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電視臺播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994年,賈志敏被評為特級教師,1999年獲浦東開發建設特殊貢獻獎。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曾先後在海內外100多個地區講學。
  • 來探究為什麼您的教學效果不好,教學質量不高,究竟是什麼原因
    兵家有一條致勝規律,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那麼,在教學設計上,只要是教學策略類的,就相當於「戰略」,教學方法類的,就相當於「戰術」。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過程中的教學基本信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9個點,就屬於「戰略」類的東西,我們把這9個帶有教學策略的點,就理解為教學設計活動中的通用過程。
  • 資深小學語文老師:我為什麼建議孩子不要提前學拼音
    「孩子學習負擔重」,幾乎成了家長圈中公認的一件事,正因為如此,國家教育部明確規定禁止「超前學習」,尤其是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教育部多次發文整治幼兒園教授拼音,算術、識字等,於是很多幼兒園不再教這些內容,而是以遊戲為主。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14《要下雨了》預習學案+練習題,提前收藏吧
    1.認識「腰、坡」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的讀音;會寫 「直、邊」等7個生字。2.了解「陰沉沉、潮溼、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嘆句。4.了解「燕子低飛、小魚透氣、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及形成原因。二、預習學案。三、課文解讀。
  • 咱們「雲」教學:東營市春暉小學語文教師孫瑩瑩
    屏幕變黑板,滑鼠變教杆,線上「雲教學」對很多老師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咱們『雲』教學」系列報導,帶你看看那些變身「主播」的老師是如何面對挑戰的。孫瑩瑩,東營市春暉小學語文教師,13年教齡。
  • 小學語文教材:讓一年級小學生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引爭議
    自去年9月1日義務教育階段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與教材相關的討論就此起彼伏,一直沒有間斷過。這次的新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調整了小學一年級學習拼音和識字的順序: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順序降低了學習的效率,畢竟拼音是識字的最好工具。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試題課程代碼:00410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1.推廣國語運動,將國語作為全民族語言是在A.南京臨時政府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D.新中國成立初期2.我國第一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是A.1923年《小學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B.1934年《小學課程教則大綱》C.1952年《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D.1956
  • 「東營市統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學科三至五年級教材培訓活動」在...
    ,促進老師全面領會新教材編排理念,由東營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東營市統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學科五四制三至五年級教材培訓活動」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麗景小學順利舉行。  本次活動安排了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三個年級的統編教材培訓活動分別在三天內完成。
  • 顧之川:為什麼要學語文、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
    今天課程君分享浙江師範大學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審、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顧之川先生關於語文學習的認識,仍然非常具有啟發性,推薦給老師和家長。 所以,小學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養成習慣、提高素養的起步階段,小學語文具有為人生奠基的作用。 從社會來說,小學是教育的源頭,而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勞動者的任務,為社會健康發展和良性運作提供人力資源,決定著未來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和精神面貌。 學生為什麼上學要先學一門語文課呢?
  • 蚌埠懷遠縣小學語文學科「智慧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成功舉辦
    為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展示小學語文學科「智慧課堂」應用的階段性成果。12月11日,蚌埠市懷遠縣小學語文學科「智慧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在荊塗學校成功舉辦,懷遠縣教育和體育局教研室相關負責人及全縣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參與此次活動。  當信息技術進入鄉村學校,會為鄉村教育帶來怎樣的變革?
  • 記第四小學課堂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
    教學技能大比武 師生同臺顯身手——記第四小學課堂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為了促進第四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探索靈趣課堂實施路徑,加速教師的成長進程,促進學習型教學團隊建設,以賽促學,反思總結經過教務處精心策劃,第四小學課堂教學技能大比武暨「說、教、作、評」主題賽課活動於2020年5月25日拉開序幕。此次課堂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中,該校共有22位教師參加。活動分語文、數學兩個賽組進行,各賽組成員通過抽籤的形式決定了說課、賽課順序。比賽主要形式為說課+課件製作+課堂教學展示,其中說課大賽單獨舉行,課件製作與課堂教學展示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