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權選特首的選委會與他們的「產地」

2021-02-09 全國港澳研究會

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將於本周日舉行,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圖)日前巡視模擬投票站。(政府新聞處圖片)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記者 莊恭誠)今年11月,改編自「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同名著作的電影——《怪獸與他們的產地》(又名:神奇動物在哪裡)在香港上映,奇特的譯名曾引起網民討論。

  本周日,由1200人組成的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將進行換屆選舉投票。雖然這一組織承擔著選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重任,但是由於大多數香港市民都無權參選或投票選出這一組織,因此除了欠缺民意代表性等負面評價之外,選委們的「產地」其實並不為人所熟知。

  按照官方的稱謂,選舉委員會選舉的正式名稱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所謂的「界別分組」,事實上就是1200名選委們的「產地」。

  選舉委員會共分為4大界別,每一界別中又再細分合共38個不同的界別分組。

  第一界別主要為工商、金融界,下轄飲食界、商界、金融服務界、保險界、地產及建造界和航運交通界等。

  第二界別以專業界為主,包括會計界、教育界、法律界和醫學界等。

  第三界別主要為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其中有漁農界、勞工界、六個不同宗教的組織、社會福利界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第四界別以政界為主,包括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全國政協委員、鄉議局成員和區議員。

  實際上,大部分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的劃分,與立法會功能界別的劃分相同,這一制度設計的其中一個原意在於,令在特定領域具專業才能或經驗的人,在立法機關中出謀獻策。

  然而,相較於一人一票的地區直選模式,或是部分具較廣泛選民基礎的界別分組和功能界別(例如選民均為個人的法律界,即「個人票」),不少界別分組和功能界別的產生方式,都因選民基礎薄弱(例如公司票、團體票)而備受爭議。

  於是,在立法會層面,便出現了「取消功能界別」及「擴大功能界別選民基礎」的改革聲音;至於選委會層面的改革路向,正是近兩年鬧得滿城風雨、有關行政長官普選的政改爭拗。

  以同時屬於選委會界別分組和立法會功能界別的飲食界為例,合資格選民必須是食物業牌照持有人(通俗講即餐廳老闆)或香港餐務管理協會、香港飲食業總商會等團體。換言之,餐廳侍應、廚師、清潔工等僱員,並無資格成為飲食界的選民。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協商達至在無競爭對手自動當選的情況時常發生,今年選委會換屆,飲食界的17名選委便無需經過投票選舉,一早已自動當選。所謂「小圈子選舉」的惡評,亦正是由此而來。(圖1)

 官方推出的選委會選舉宣傳海報,可見圖中人物代表了不同的行業,寓意各界別分組。(選舉事務處圖片)

  即將於本周日舉行的選委會選舉,有約24萬包括個人和團體在內的選民具資格投票,選出733席非自動當選的選委。連同其他已自動當選和當然選委(如立法會議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200人的選委會將於明年3月代表全香港730萬人,選出新一屆行政長官。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選委會理論上由1200人組成,但是實際人數未必總能達到這一數字。舉例來說,若一名立法會議員循其他界別分組當選選委,這一屬於立法會的選委議席便會空缺。另外,今屆進出口界界別分組僅有17名獲有效提名的候選人,少於該界別分組擁有的18席選委數目,這一空缺亦不會再另行補選產生。

  此外,即使選委是由選舉產生,但是候選人並無義務在選舉前表明自己會支持何人擔任行政長官,甚至不少選委連政綱都空白不填。而在最終的行政長官當中,投票則是以不記名形式進行。

  在2011年選委會選舉中,新世界集團主席鄭家純並未填寫任何政綱,當選選委之後,他一開始選擇提名唐英年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其後卻又表態在行政長官選舉中把票投給了梁振英。而今年的選委會選舉,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的政綱為:「本人將竭誠選出一位熱愛香港、忠於基本法、有能力為香港人帶來希望及獲國家信任的行政長官,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帶領香港爭取最好的未來。」

  今年產生的選委會,原本有望隨著香港邁向行政長官一人一票普選,而結束選出行政長官的歷史任務,同時擔負起行政長官選舉提名委員會的職能。不過也正是由於在提名方法上出現了重大分歧,有關行政長官普選的政改最終無緣落實。有意見認為,如何在現時的選委會產生及組成方法上做文章,令各方認可其過渡為提名委員會,或將成為香港實現行政長官普選的希望與出路。

文章、圖片轉自中評網,原文請參見

http://hk.crntt.com/doc/1045/0/1/0/104501077_2.html?coluid=93&kindid=15734&docid=104501077&mdate=1209073405

相關焦點

  • 曾俊華與暴徒站在一起,還想回爐選特首?
    香港回歸後的四任特首,除首任特首董建華外,其餘三位曾蔭權、梁振英和林鄭月娥,都是在政務司長任上接任特首,其他問責官員很難一步登天。如果沒有意外,這可能就會成為一種傳統。打破這種各方默契下的傳統,需要有莫大的勇氣和底氣,而曾俊華正是有如此勇氣和底氣的人。在上屆特首選舉時,時任財政司長曾俊華挑戰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即使明知道林鄭月娥是建制派力挺的特首人選。
  • 2014年神劇《選戰》,劇透香港之亂
    《選戰》一共15集,每一集在50分鐘左右,劇情緊湊,而且矛盾衝突劇烈,捨不得快進一秒。《選戰》是「預測」了一場2022年香港特首選舉。在劇中,2017年香港進行第一次「有限制的特首普選」,當選人韋文軒在勝出後,卻遭遇車禍身亡,背後整天驚天黑幕。五年後,其太太葉晴決心為了查明丈夫死亡真相,參選2022年香港特首,與建制派振民黨主席宋漫山之間,展開了了激烈的競爭。
  • 【特首選戰】範太再撐林鄭任特首:她可團結香港!香港需要能真正團結大多數的特首
    【香港商報網訊】兩會採訪組報導:全國人大常委範徐麗泰昨於北京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可團結香港各界,重申支持林鄭出任特首。至於有人稱曾俊華是唯一獲得建制、泛民跨界別提名的候選人,範太稱泛民純粹是要找人出來競爭而支持「一個與他們立場不同的候選人」,這並不代表這名候選人就可團結大多數。
  • "立委"補選 臺中市選委會:首日無人登記
    華夏經緯網12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市選委會10日起至14日受理「立委」第5選舉區(北、北屯區)缺額補選登記,首日無人登記。為角逐臺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請辭後的「立委」席次,國民黨昨天公布民調結果,由前「立委」沈智慧出線,民進黨則有近10人表態參選,將俟周三由黨中央確認徵召提名人選,藍綠兩黨強調,都以勝選為最高原則。
  • 他們竟然當過這麼大的官,劉德華還差點成為香港特首!
    在當今的娛樂圈中,有很多大佬表面上是明星,但殊不知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今天就給大家盤點幾個曾經當過大官的明星。有一個男人,他被選為環球健美先生,當過萬惡資本主義之源美帝的州長,對了,他還演過一些露肉狂的電影,他的名字叫阿諾·施瓦辛格阿諾·施瓦辛格,美國加州州長,雖然在加州州長這個位置上折騰了7年,但從加州民調上看,施瓦辛格的7年算是失敗。到施瓦辛格卸任時,他的支持率已降到22%。儘管健美中各種「冠軍」稱號層出不從,從政生涯也享受了選民的鮮花掌聲。但阿諾·施瓦辛格最為人稱道的,必須是他的電影。
  • 手記 | 問答特首二十年
    二十年來我先後採訪了幾任特首,與他們的對話,也是我親歷香港這二十年來變化的關鍵時刻。 董建華,香港首任特首,「一國兩制」的第一位實踐者。對他的採訪,前後經歷了四次。問答的地點,更說明了香港回歸前後的微妙時刻。 第一次見到董建華,是1996年的12月11日,回歸倒計時六個多月。
  • 哥哥未來若成香港特首,受益最大的不是妻子,而是他的弟弟?
    在霍啟剛結婚前,他的家族就和中國體育綁在了一起,當初北京申奧時,霍啟剛爺爺和父親為此奔波不休日夜操勞,在北京成功拿下奧運舉辦權後,更是捐款數億幫助北京興建體育場館,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可以說,霍家雖然是商人,但對於體育尤其是中國體育有著執著般的執念。
  • 香港特首Facebook上有AV女優朋友?
    為了和人民群眾更好地心連心手拉手,今年十月香港特首梁振英才在某不存在的網站Facebook上開設了個人帳戶。不久前梁振英還公布了他Facebook的好友名單。梁振英Facebook截圖不過,鎮定的特首辦表示,和這些姐姐做朋友,特首其實是拒絕的,是因為他的帳號遭到了黑客入侵。不僅是和很多妹子做了朋友,有一些個人資料也遭到了篡改,部分貼文也被刪除了。
  • 【高票當選】林鄭月娥: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註:選委人數為1194人林鄭月娥是在1月16日宣布參選的,由於宣布參選的時間較晚,林鄭月娥直到提名期前才完成自己的政綱,期間她不間斷地落區以及接觸各界,收集民意以及專業意見,最後完成自己的政綱。此外,林鄭2011年出手嚴打新界村屋僭建,引起鄉事會成員及新界原居民不滿,有新界居民甚至在集會上公然燒她的人像。
  • 香港明報:特首最佳人選,是她
    下任特首到底是「雙曾」、「雙女」之爭,還是另有其人?香港《明報》12月13日刊發楊志剛署名文章,特予全文轉載。作者:楊志剛,香港教育工作者她是香港新希望,作為首名當選聯合國組織最高領導的中國人,她擁有10 年國際最高層次的閱歷和管治經驗,並深受中國器重和信任。
  • 情人節 | 香港愛情故事,還是特首林鄭月娥的甜!
    所以,如果想要看真正的香港愛情故事,特首林鄭月娥就是典範。林鄭月娥的丈夫林兆波是她的初戀。他們兩個一下子就看對了眼、找對了人,單這一點,就足以令眾人羨慕不已了!林鄭月娥在香港大學讀書時,由於勤奮好學、成績突出、業務能力強,1982年被派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當然,那時候她的名字,還是鄭月娥。
  • 香港進入「林鄭月娥時間」 走近從板間房走出來的女特首
    確認當選後,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在《勝選感言》中承諾:「我深信:行動比話更有力!」選前一周,李嘉誠次子、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突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態,現在全球變數多,一個中央完全信任的特首,會給香港市民帶來更多穩定。李澤楷聲稱,林鄭月娥是值得支持的人選。與兩個公子明確力挺相比,「老司機」 李嘉誠顯得「口風緊」,但也或多或少地透露了自己「青睞」。
  • 劉德華特首、9527、好市民獎,這些被香港電影玩壞的梗
    1劉德華當特首梗劉德華當特首的梗,最早出自2003年的《金雞》,劉德華在片中當了特首,截止2047年,已經當了八年特首。《金雞》系列有三部,每部都是劉德華客串當特首。片子上映後,香港人都瘋了,怎麼沒想到讓劉德華當特首呢。
  • 瑪瑙的主要產地有哪些,每個產地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瑪瑙的種類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根據它們的顏色來區分它們,瑪瑙的顏色顏色比較豐富,一般有紅、黃、白、綠、黑等多種顏色。除此之外,瑪瑙的產地分布也是很廣泛的,從南半球到北半球都有瑪瑙的產地,瑪瑙的產地幾乎遍布世界各個地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幾個比較代表性的瑪瑙產地以及它們的特徵。
  • 新義州特首傳說
    按照他們的設想,新義州將會成為一個日內瓦一樣的城市,一個免關稅、免籤證、外幣使用自由的自由港。它的稅率只有14%(低於香港的15%)。更吸引眼球的是,新義州將像澳門一樣可以經營賭場。 謎中謎 在楊斌出任新義州特首的消息公布之前,媒體曾盛傳楊斌去向不明,有跑路嫌疑。媒體披露,荷蘭村借農業示範區拿地,卻開發了房地產,上市財務數據涉嫌造假,由於地產銷售不暢,楊斌的資金鍊也出現了問題。
  • 羅智強批:唐湘龍有那麼可怕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因1月6日在廣播節目中提到「民調」,被檢舉違反「選罷法」,臺北市選委會建議不予裁罰,但到了臺灣「中選會」卻翻盤,最後重罰50萬元(新臺幣,下同)。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痛批,民進黨直接當起法院,無視法律規定。
  • 香菇的產地有哪些?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香菇的產地都有哪些地方吧!香菇栽培始源於中國,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於宋朝浙江慶元縣龍巖村的農民吳三公發明了砍花栽培法,後擴散全國。經僧人交往傳入日本。